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蓝莓根癌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控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荣琴 万效琰 +6 位作者 张晋豪 代真林 郑建立 崔兴国 赵项武 魏兰芳 姬广海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6期119-126,共8页
研究旨在确定云南省蓝莓主产区发生的蓝莓根癌病病原菌种类,并进行田间防治药剂筛选。采集云南省蓝莓主产区蓝莓根癌病样品,通过发病症状、菌落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比较进行系统鉴定。在发病严重的蓝莓... 研究旨在确定云南省蓝莓主产区发生的蓝莓根癌病病原菌种类,并进行田间防治药剂筛选。采集云南省蓝莓主产区蓝莓根癌病样品,通过发病症状、菌落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比较进行系统鉴定。在发病严重的蓝莓基地采用噻霉酮、申嗪霉素等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从蓝莓根癌病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L-11接种向日葵、番茄、蓝莓植株均能发病,且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相同,重新分离得到形态相同的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L-11菌株序列与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Ell-7(登录号FJ613554.1)同源性高达97.65%,与根癌土壤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上。菌株L-11利用ip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AtP3F/AtP3R能扩增出155 bp的特异性片段,进一步证实蓝莓根癌病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噻霉酮水乳剂对蓝莓根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为52%。这是云南首次报道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蓝莓根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根癌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根癌土壤杆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三七根系分泌物中几种成分对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丽芬 江冰冰 +5 位作者 邓琳梅 梅馨月 黄惠川 刘屹湘 杨敏 朱书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52-2961,共10页
【目的】探究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为解析三七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植物与土传病原菌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根系与病原菌孢子互作的方式研究三七根系对根腐病原菌茄腐镰刀菌F3(Fusarium solani)和恶疫霉菌D-1... 【目的】探究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为解析三七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植物与土传病原菌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根系与病原菌孢子互作的方式研究三七根系对根腐病原菌茄腐镰刀菌F3(Fusarium solani)和恶疫霉菌D-1(Phytophthora cactorum)孢子萌发及芽管生长方向的影响;收集三七根系分泌物并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分析根系分泌物中的成分;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三七根系分泌物中部分糖类、氨基酸类和长链有机酸对三七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三七根系能显著促进茄腐镰刀菌和恶疫霉菌孢子萌发且对芽管生长方向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三七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酸类、醇类、糖类、氨基酸类、胺类、嘌呤嘧啶类、酯类、酮类和酚类等9类物质。其中酸类、醇类、糖类和氨基酸类是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成分,且长链有机酸类(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和月桂酸)对根腐病原菌具有低促高抑效应,糖类(纤维二糖和麦芽三糖)和天冬氨酸可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促进病原菌菌丝生长,且纤维二糖和麦芽三糖能促进根腐病原菌孢子萌发,对镰刀菌孢子萌发的芽管具有趋化作用。【结论】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对芽管的生长方向具有吸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TOF-MS 趋化 孢子萌发 镰刀菌 根腐病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株筛选和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星 杨俊 +2 位作者 曹卫华 魏兰芳 姬广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8-654,共7页
为筛选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温室及田间试验,测定了4个菌株对水稻促生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明确了4株生防菌株抑菌活性;温室试验中,除生防菌LH外,其他3株生防菌的发酵液处理后的水... 为筛选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温室及田间试验,测定了4个菌株对水稻促生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明确了4株生防菌株抑菌活性;温室试验中,除生防菌LH外,其他3株生防菌的发酵液处理后的水稻幼苗的株高、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结果显示接种病原菌前喷施生防菌防效最好。生防菌L1在3个不同试验田中防效均达到55%以上,同时增产效果达到1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生防菌L1不仅可以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生物防治,而且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生防细菌 促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外源茉莉酸对三七根系代谢物的影响及关键代谢物诱导三七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正平 罗丽芬 +3 位作者 张林 段生双 朱书生 杨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6-1688,共13页
【目的】揭示叶部喷施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诱导三七根系的代谢变化,明确显著变化的代谢物,为三七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三七为试验材料,在叶部接种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菌株SL17,于接种4和8 d时测定三七植... 【目的】揭示叶部喷施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诱导三七根系的代谢变化,明确显著变化的代谢物,为三七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三七为试验材料,在叶部接种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菌株SL17,于接种4和8 d时测定三七植株内源JA含量;于三七叶片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JA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三七根系代谢物变化,并检测显著变化代谢物对主要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灌根后诱导三七叶部抗黑斑病的效果。【结果】叶部接种黑斑病菌4 d时,三七叶部JA和茉莉酸亮氨酸螯合物(JA-ile)的含量增加而在根系减少;接种8 d时,叶部J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下同),而根系中2种物质的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外源喷施不同浓度JA后三七根系代谢变化测定结果显示,三七根系中共检测出125种代谢物,主要分为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酯类、糖类、胺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和酮类等,其中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是根系代谢物中的主要成分。与对照相比,叶部施用JA后三七根系中的草酸和氢化乳清酸含量显著增加。进一步测定显著变化的差异代谢物功能发现,草酸和氢化乳清酸对三七主要根腐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氢化乳清酸在浓度为0.001μg/mL时对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株F3和锈腐病菌(Ilyonectria destructans)菌株RS6的抑制效果最佳,浓度为0.010μg/mL时对锈腐病菌菌株RS8的抑制效果最佳,浓度为0.100μg/mL时对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菌株D-6的抑制效果最佳;草酸浓度为0.001μg/mL时对菌株F3的抑制效果最佳,浓度为10.000μg/mL时对菌株D-6的抑制效果最佳;草酸和氢化乳清酸灌根后还能明显减小三七叶部黑斑病的病斑面积,且均在浓度10.000μg/mL时诱导抗病效果最佳。【结论】外源喷施JA可改变三七根系代谢,促进氢化乳清酸和草酸的积累,进而增强三七对黑斑病的抗性,并对三七主要根腐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黑斑病菌 茉莉酸 氢化乳清酸 草酸 抗病性
下载PDF
光质对臭参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 闻高娜 +2 位作者 杨永红 普岳红 杨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光质条件下,臭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var.volubilis(Nannf.)L.T.Shen]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以及臭参种苗生长的最佳光质环境。【方法】以白膜为对照,设置黄膜、绿膜、红膜、蓝膜和黑膜拱棚覆... 【目的】探明不同光质条件下,臭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var.volubilis(Nannf.)L.T.Shen]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以及臭参种苗生长的最佳光质环境。【方法】以白膜为对照,设置黄膜、绿膜、红膜、蓝膜和黑膜拱棚覆盖处理,分析臭参幼苗的株高、根长、根直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在农膜不同光质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结果】黄膜处理的臭参幼苗株高显著高于白膜,红膜处理也高于白膜但差异不显著,黑膜处理的株高最低;白膜处理幼苗根最长,红膜次之,蓝膜处理的根最粗,显著粗于红膜、黄膜、绿膜和黑膜;黄膜和红膜处理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白膜,类胡萝卜素含量也高于白膜但差异不显著;黄膜和红膜处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显著高于白膜;红膜处理的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最低,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也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黄膜处理的实际量子产量[Y(II)]最高并显著高于白膜,光合活性(qP)各处理的差异不显著,绿膜和蓝膜处理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高于白膜,其他处理与白膜差异不显著,黄膜处理的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快,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结论】黄膜处理有利于臭参幼苗株高的增长;白色和红色农膜有利于臭参幼苗根的生长,蓝膜有利于幼苗根增粗但会抑制根增长;黄膜和红膜处理有利于臭参幼苗叶绿素的积累,绿膜不利于臭参幼苗叶绿素含量积累;黄膜处理下臭参幼苗的PSII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实际量子产量[Y(II)]较高,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快,红膜处理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较低。由此可见黄膜处理提供的光质最利于臭参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在臭参苗期可以采用黄色农膜覆盖来调控光质促进臭参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参 光质 幼苗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