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被引量:
102
1
作者
朱有勇
陈海如
+8 位作者
范静华
王云月
李炎
范金祥
杨仕生
马光亮
陈建斌
李作森
卢宝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1-527,共7页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多样性
控制方法
稻瘟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薯长喙壳菌株与芋头互作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磊
高玲玲
+3 位作者
郭建伟
陈小龙
黄琼
陈海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以芋头块茎组织为供试材料,用来自石榴、甘薯和芋头的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菌株分别接种芋头块茎,同期观察3种不同致病性的菌株在互作中芋头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
以芋头块茎组织为供试材料,用来自石榴、甘薯和芋头的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菌株分别接种芋头块茎,同期观察3种不同致病性的菌株在互作中芋头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个菌株5 h后,芋头块茎组织开始呈微红色,对照块茎组织无颜色变化;芋头菌株和石榴菌株均可在芋头块茎组织表面生长,并最终致其腐烂,表现出亲和反应;接种甘薯菌株后芋头块茎组织表面无菌丝生长,表现出非亲和反应。同期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结果显示:在接种25~30 h后,芋头块茎组织中POD、SOD和CAT活性达到高峰,且非亲和接种(甘薯菌株)块茎组织高于亲和接种(芋头菌株、石榴菌株)块茎组织;在接种10 h后,芋头块茎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其表面的颜色呈浅褐红色,在接种20 h后含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且非亲和接种块茎组织高于亲和接种块茎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长喙壳
芋头
抗氧化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被引量:
102
1
作者
朱有勇
陈海如
范静华
王云月
李炎
范金祥
杨仕生
马光亮
陈建斌
李作森
卢宝荣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复旦
大学
生物
多样性
科学研究所
/教育部
生物
多样性
与生态工程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1-527,共7页
基金
国家和云南省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 1NG10
0 1C0 0 0 7Z
+2 种基金
AA2 110 91
3 0 160 0 48)
上海教委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关键词
水稻
品种多样性
控制方法
稻瘟病
Keywords
Rice
Cultivation measure
Variety diversity
Rice blast
分类号
S435.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薯长喙壳菌株与芋头互作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磊
高玲玲
郭建伟
陈小龙
黄琼
陈海如
机构
昆明学院农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3NG0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5302110003)
文摘
以芋头块茎组织为供试材料,用来自石榴、甘薯和芋头的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菌株分别接种芋头块茎,同期观察3种不同致病性的菌株在互作中芋头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个菌株5 h后,芋头块茎组织开始呈微红色,对照块茎组织无颜色变化;芋头菌株和石榴菌株均可在芋头块茎组织表面生长,并最终致其腐烂,表现出亲和反应;接种甘薯菌株后芋头块茎组织表面无菌丝生长,表现出非亲和反应。同期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结果显示:在接种25~30 h后,芋头块茎组织中POD、SOD和CAT活性达到高峰,且非亲和接种(甘薯菌株)块茎组织高于亲和接种(芋头菌株、石榴菌株)块茎组织;在接种10 h后,芋头块茎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其表面的颜色呈浅褐红色,在接种20 h后含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且非亲和接种块茎组织高于亲和接种块茎组织。
关键词
甘薯长喙壳
芋头
抗氧化酶
Keywords
Ceratocystis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
taro
antioxidant enzyme
分类号
S432.4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朱有勇
陈海如
范静华
王云月
李炎
范金祥
杨仕生
马光亮
陈建斌
李作森
卢宝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0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薯长喙壳菌株与芋头互作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余磊
高玲玲
郭建伟
陈小龙
黄琼
陈海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