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评价
被引量:
8
1
作者
孟锐
刘双清
+3 位作者
朱锐
周小毛
柏连阳
李晓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573,共9页
以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壁材,聚乙烯醇-1788(PVA-1788)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毒死蜱的可降解微胶囊。测定了PVA-1788的质量分数、PPC的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实...
以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壁材,聚乙烯醇-1788(PVA-1788)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毒死蜱的可降解微胶囊。测定了PVA-1788的质量分数、PPC的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实验法评价了PPC的降解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激光粒度分布仪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了PPC-毒死蜱微胶囊的性能,同时采用柱层析法探讨了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PPC具有生物可降解性;PVA-1788质量分数、PPC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的质量分数为1.0%、PPC的质量浓度为110 mg/mL,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为1∶2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包封率与载药量较高的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7.3μm,载药量为16.75%,包封率为89.34%。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PC微胶囊对毒死蜱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27 d的累积释药率达8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毒死蜱
可降解微胶囊
缓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聚(D,L)乳酸–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与缓释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孟锐
李晓刚
+2 位作者
刘双清
朱锐
柏连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5-641,共7页
分别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60 000、100 000的聚(D,L)乳酸(PDLLA)为壁材,PVA–1788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毒死蜱微胶囊,考察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高效液...
分别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60 000、100 000的聚(D,L)乳酸(PDLLA)为壁材,PVA–1788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毒死蜱微胶囊,考察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PDLLA–毒死蜱微胶囊性能,并采用柱层析法评价了3种PDLLA–毒死蜱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的粒径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质量分数为1.25%,连续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4.5,PDLLA与毒死蜱质量比为2∶1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的微胶囊。PDLLA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对微胶囊的外观、粒径大小及分布、载药量和包覆率均无显著影响。3种PDLLA微胶囊对毒死蜱均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释药19 d,药物累积释放量分别为88.76%、76.74%、65.64%,其中,相对分子质量25 000的PDLLA–毒死蜱微胶囊释药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池三)乳酸
毒死蜱
微胶囊
制备工艺
缓释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
1
3
作者
孟锐
李晓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酸值测定和FT-IR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酸值测定和FT-IR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为8.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1
6-己二醇
丙烯酸
收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评价
被引量:
8
1
作者
孟锐
刘双清
朱锐
周小毛
柏连阳
李晓刚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农药分公司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573,共9页
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1A053)
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9FJ3123)
长沙市科技攻关专项(K1104013-21)
文摘
以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壁材,聚乙烯醇-1788(PVA-1788)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毒死蜱的可降解微胶囊。测定了PVA-1788的质量分数、PPC的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实验法评价了PPC的降解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激光粒度分布仪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了PPC-毒死蜱微胶囊的性能,同时采用柱层析法探讨了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PPC具有生物可降解性;PVA-1788质量分数、PPC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的质量分数为1.0%、PPC的质量浓度为110 mg/mL,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为1∶2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包封率与载药量较高的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7.3μm,载药量为16.75%,包封率为89.34%。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PC微胶囊对毒死蜱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27 d的累积释药率达86.87%。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毒死蜱
可降解微胶囊
缓释
Keywords
poly(propylene carbonate)
chlorpyrifos
degradable microcapsules
controlled release
分类号
TQ450.6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聚(D,L)乳酸–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与缓释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孟锐
李晓刚
刘双清
朱锐
柏连阳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农药分公司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5-641,共7页
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1A053)
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9FJ3123)
长沙市科技攻关专项(K1104013 21)
文摘
分别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60 000、100 000的聚(D,L)乳酸(PDLLA)为壁材,PVA–1788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毒死蜱微胶囊,考察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PDLLA–毒死蜱微胶囊性能,并采用柱层析法评价了3种PDLLA–毒死蜱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的粒径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质量分数为1.25%,连续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4.5,PDLLA与毒死蜱质量比为2∶1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的微胶囊。PDLLA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对微胶囊的外观、粒径大小及分布、载药量和包覆率均无显著影响。3种PDLLA微胶囊对毒死蜱均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释药19 d,药物累积释放量分别为88.76%、76.74%、65.64%,其中,相对分子质量25 000的PDLLA–毒死蜱微胶囊释药速率最快。
关键词
聚池三)乳酸
毒死蜱
微胶囊
制备工艺
缓释性能
Keywords
poly-D,L-lactide
chlopyrifos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controlled release property
分类号
TQ450.68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
1
3
作者
孟锐
李晓刚
机构
湖南
农业
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农药分公司
出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1A053)
长沙市科技攻关专项(K1104013-21)
文摘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酸值测定和FT-IR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为8.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关键词
1
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1
6-己二醇
丙烯酸
收率
Keywords
1,6-hexanediol diacrylate
1,6-hexanediol
acrylic acid
yield
分类号
TQ225.24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评价
孟锐
刘双清
朱锐
周小毛
柏连阳
李晓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种聚(D,L)乳酸–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与缓释性能
孟锐
李晓刚
刘双清
朱锐
柏连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
孟锐
李晓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