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霉菌对光电装备产生的影响及防护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剑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通过对光电装备长霉现象的研究,分析了霉菌生长的条件,根据生长条件,重点探讨了装备中霉菌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装备产生的影响,提出霉菌防护的方法。
关键词 霉菌 光电装备 防霉
下载PDF
光学仪器的“鬼影”与棱镜的异通道
2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06年第3期13-25,共13页
本文论证了光学仪器的“鬼影”通常是由通过棱镜异通道的光束形成的。而不少常用的反射棱镜,都存在有这种异通道。但经常不为人们所认知。所以,在实践中,“鬼影”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只是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特别是在... 本文论证了光学仪器的“鬼影”通常是由通过棱镜异通道的光束形成的。而不少常用的反射棱镜,都存在有这种异通道。但经常不为人们所认知。所以,在实践中,“鬼影”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只是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亮度比它强得多的目标像的掩盖下,轻易间不为人们所发现而已。文中在介绍部分常用棱镜所存在的异通道的同时,通过实例,也介绍了多种拦截通过异通道的光束,甚至截断异通道的方法。说明光学仪器的“鬼影”现象也是可以消除或减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棱镜 光学仪器 通道 鬼影 亮度比 光束
下载PDF
光学仪器的“鬼影”与棱镜的异通道
3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06年第4期15-29,共15页
三、多经过一次反射的棱镜异通道 将表3.2中等腰棱镜(DⅢ-180°)的各量代入式(2.5)并取棱镜材料为K9φ1+φ2=2[D-1.732Dtan(60°-41.26°)]=0.825D.
关键词 棱镜 光学仪器 通道 鬼影
下载PDF
海南西沙试验站大气霉菌群落初步调查
4
作者 戈帆 肖建军 +7 位作者 刘剑 杨玉萍 王冲文 刘艳芳 赵远荣 杨品杰 刘云红 李叶涵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目的 筛选西沙试验站大气环境优势菌种,进行西沙试验站装备敏感菌研究。方法 采用撞击法进行大气霉菌采样,用统计学法计算出不同试验场地真菌数量,结合形态学法与ITS1-5.8S-TIS2或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并用SPSS初步探讨... 目的 筛选西沙试验站大气环境优势菌种,进行西沙试验站装备敏感菌研究。方法 采用撞击法进行大气霉菌采样,用统计学法计算出不同试验场地真菌数量,结合形态学法与ITS1-5.8S-TIS2或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并用SPSS初步探讨大气真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西沙试验站装备敏感菌。结果 西沙试验站优势种为Aspergillus aculeatus、Penicillium citrinum、Pithomyces sacchar、变红镰孢霉Fusarium incarnatum、Cladosporium oxysporum和Cladosporium oryzae,影响西沙试验站大气霉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和风速,贮存在西沙试验站的装备容易长霉,多种材料有不同的敏感菌,尤其是涂层样件和橡胶类材料。结论 西沙试验站大气环境中存在种类繁多的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试验站 大气霉菌 优势种群 环境因素 装备 敏感菌
下载PDF
红外增透膜实验室加速模拟自然环境试验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冲文 彭廷海 +8 位作者 刘剑 赵远荣 董力 张友良 严庭瑜 王世锦 肖建军 李叶涵 杨品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8期172-179,共8页
目的针对锗镀红外增透膜材料提出一种模拟其热带海洋环境自然暴露试验的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方法根据锗镀红外增透膜在热带海洋环境的自然暴露试验结果,从环境因素、损伤模式、腐蚀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一种模拟热带海洋环境的实验... 目的针对锗镀红外增透膜材料提出一种模拟其热带海洋环境自然暴露试验的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方法根据锗镀红外增透膜在热带海洋环境的自然暴露试验结果,从环境因素、损伤模式、腐蚀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一种模拟热带海洋环境的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并开展实验室验证试验,对实验室加速试验的模拟性和加速性与自然环境暴露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所设计的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在环境条件、损伤模式、作用机理等方面均与自然暴露试验一致,具有较好的模拟性和加速性。结论本文设计的试验方法能有效加速模拟锗镀红外增透膜材料的热带海洋环境暴露试验结果,对提高锗镀红外增透膜在热带海洋环境中的可靠性研究具有一定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增透膜 热带海洋 模拟加速试验 相关性
下载PDF
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试验站环境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肖建军 赵远荣 +1 位作者 刘剑 杨玉萍 《环境技术》 2014年第5期10-12,21,共4页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试验站的环境真菌进行收集和分离;同时采用显微形态观察对其中的16株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16株真菌归属于2个纲、4个目、5个科、10个属;结合ITS区间序列分析,确定5个主要环境真菌类群的分类地位。本...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西双版纳自然环境试验站的环境真菌进行收集和分离;同时采用显微形态观察对其中的16株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16株真菌归属于2个纲、4个目、5个科、10个属;结合ITS区间序列分析,确定5个主要环境真菌类群的分类地位。本研究将有助于开展环境试验和防霉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真菌 分离 ITS 鉴定
下载PDF
7A04和2A97在典型气候环境中的性能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玉萍 刘剑 +6 位作者 赵宏坤 刘艳芳 王冲文 戈帆 罗瑞 肖建军 杨品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10期132-138,共7页
目的研究湿热海洋、湿热雨林、暖湿酸雨典型气候环境对7A04和2A97铝合金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A04和2A97铝合金试样进行户外暴露试验,结合外观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研究7A04和2A97在典型气候环境中的性能演变... 目的研究湿热海洋、湿热雨林、暖湿酸雨典型气候环境对7A04和2A97铝合金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A04和2A97铝合金试样进行户外暴露试验,结合外观形貌观察、力学性能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研究7A04和2A97在典型气候环境中的性能演变规律。结果对于7A04铝合金,经过2 a的湿热海洋气候环境试验后,表面出现均匀腐蚀,抗拉强度、伸长率下降,硬度无变化;经过2 a的湿热雨林气候环境试验后,外观形貌、抗拉强度、硬度无变化,伸长率下降;经过2 a的暖湿酸雨气候环境试验后,表面出现点蚀,抗拉强度、硬度无变化,伸长率下降。对于2A97铝合金,经过2 a的湿热海洋气候环境试验后,表面由点蚀发展为局部腐蚀,抗拉强度、伸长率下降,硬度无变化;经过2 a的湿热雨林气候环境试验后,外观形貌、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无变化;经过2 a的暖湿酸雨环境试验后,外观形貌、硬度无变化,抗拉强度、伸长率下降。结论湿热海洋和暖湿酸雨气候环境对7A04和2A97易造成腐蚀,而湿热雨林气候环境对7A04和2A97不易造成腐蚀,2A97的耐蚀性优于7A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气候环境 铝合金 外观形貌 抗拉强度 伸长率 硬度
下载PDF
光轴一致性测量技术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建 《云光技术》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光轴的一致性,是指多光轴系统中以一路光轴为基准,其余光轴与基准轴的光轴相平行达到一定的要求——由于种种条件因素限制,多光轴绝对一致是不可能的,总会存在一定的夹角。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可见光、红外、激... 光轴的一致性,是指多光轴系统中以一路光轴为基准,其余光轴与基准轴的光轴相平行达到一定的要求——由于种种条件因素限制,多光轴绝对一致是不可能的,总会存在一定的夹角。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可见光、红外、激光等多波段光学系统广泛用于武器系统中,复杂军用光学仪器普遍拥有多个光轴,光学结构越来越复杂,参数和指标日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轴一致性 测量技术 应用 原理 军用光学仪器 科学技术 武器系统 光学系统
下载PDF
光学透镜中心误差的标注与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06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分析了光学透镜中心误差的两种标注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推证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探讨了在不同情况下,透镜采用这两种标注方法时各自的利弊。认为这两种方法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相补充的。应根据透镜在光学系统中不同的定位... 本文分析了光学透镜中心误差的两种标注和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推证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探讨了在不同情况下,透镜采用这两种标注方法时各自的利弊。认为这两种方法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相补充的。应根据透镜在光学系统中不同的定位安装方式和生产实际,而采用不同的标注和检测方法。本文还对反射法检测内表面的球心偏时,会受外表面球心偏的干扰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使用这种检测方法更为有利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透镜 标注方法 中心误差 检测 转换关系 安装方式 光学系统 内表面 反射法 外表面
下载PDF
硅基底增透膜典型自然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
10
作者 杨玉萍 宋建华 +7 位作者 刘剑 周晓瑜 刘艳芳 戈帆 赵远荣 王冲文 罗瑞 刘云红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127-136,共10页
目的掌握硅基底增透膜在自然环境中的环境适应性。方法采用棚下暴露试验方法,开展硅基底增透膜样品自然环境试验。以0.5、1、1.5、2 a为检测周期,测试样品外观形貌、微观形貌、光谱透射比和表面化学成分等性能,根据性能随试验时间和试... 目的掌握硅基底增透膜在自然环境中的环境适应性。方法采用棚下暴露试验方法,开展硅基底增透膜样品自然环境试验。以0.5、1、1.5、2 a为检测周期,测试样品外观形貌、微观形貌、光谱透射比和表面化学成分等性能,根据性能随试验时间和试验环境的退化规律来对硅基底增透膜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经过0.5 a的湿热雨林(版纳站)、暖湿酸雨(江津站)、寒冷(漠河站)、南海岛礁(永兴岛站)气候环境试验,硅基底增透膜光谱透射比出现少量下降,表面部分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变色和脱膜,样品已失效。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变色和脱膜区域变多、变大,光谱透射比出现明显下降,尤其是经过2 a南海岛礁气候环境试验后,光谱透射比下降了80%左右。结论对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硅基底增透膜在南海岛礁气候环境中的环境适应性最差,其次是暖湿酸雨气候环境,再次是湿热雨林气候环境,相对好一点的是寒冷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底增透膜 典型自然环境试验 外观 光谱透射比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1642准直经纬仪的“短周期测角误差”
11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10年第1期14-29,共16页
本文对1642准直经纬仪所采用的旋转式感应同步器和鉴相式电子细分系统的误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推证了各种误差因素所带来的细分误差的计算公式。说明不同的误差因素,将带来按不同周期变化的细分误差。对1642准直经纬仪技术规范中,... 本文对1642准直经纬仪所采用的旋转式感应同步器和鉴相式电子细分系统的误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推证了各种误差因素所带来的细分误差的计算公式。说明不同的误差因素,将带来按不同周期变化的细分误差。对1642准直经纬仪技术规范中,利用“定角”测量的方法,去检测细分误差的原理,以及对检测结果的精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推证说明。提出了如何利用作图法和组合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实测的细分误差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判别出各误差因素对细分误差的贡献大小,以此来指导经纬仪的联机调试工作和改进产品质量。最后,对细分误差的补偿修正问题,做了一些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经纬仪 测角误差 短周期 旋转式感应同步器 细分误差 误差因素 数据处理方法 检测结果
下载PDF
光学透镜中心误差的标注与检测
12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06年第2期18-31,共14页
五、以外圆柱面和端面定位安装的单透镜中心误差的标注与检测当单透镜如图2.4所示,以外圆柱面和一个端面定位安装时,如果采用反射法检测透镜中心误差,则应按附录A中的第3种方法建立基准轴。由于在这里使用的是毛平面定位,第四节中... 五、以外圆柱面和端面定位安装的单透镜中心误差的标注与检测当单透镜如图2.4所示,以外圆柱面和一个端面定位安装时,如果采用反射法检测透镜中心误差,则应按附录A中的第3种方法建立基准轴。由于在这里使用的是毛平面定位,第四节中所述的反射式检测法重复误差大,测量值不稳定的问题,将得到改善。而第二节中所述的,采用透射式检测法时,无法进行工序后的质量验证的问题,却会突现出来。所以,对这种单透镜,最好是标注面倾角,用反射法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误差 光学透镜 检测法 标注 定位安装 外圆柱面 单透镜 平面定位 重复误差 质量验证
下载PDF
WFJ1透射式微光分辨力仪
13
作者 谢尧庭 《云光技术》 2006年第1期23-28,共6页
根据客户和工厂检验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我们设计和制造了透射式微光分辨力仪。2002年4月启动,7月底完成设计,2003年3月完成三套仪器的制造和检定。工厂主要完成了技术设计和仪器制造。本文将介绍透射式微光分辨力仪的工作原理、结构... 根据客户和工厂检验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我们设计和制造了透射式微光分辨力仪。2002年4月启动,7月底完成设计,2003年3月完成三套仪器的制造和检定。工厂主要完成了技术设计和仪器制造。本文将介绍透射式微光分辨力仪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技术设计的一些思考和体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力 透射式 微光 仪器制造 技术设计 检验工作 工作原理 结构组成 工厂
下载PDF
1642准直经纬仪的“短周期测角误差”续)
14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10年第2期19-31,共13页
(续2010年No.1) 八、实测误差的分析方法“短周期测角误差”是诸多误差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各组、部件的调校过程中,必须对各误差因素进行严格的检测控制。但即使这样,也很难做到不需要进行反复的联机调试,就能使产品一次组... (续2010年No.1) 八、实测误差的分析方法“短周期测角误差”是诸多误差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各组、部件的调校过程中,必须对各误差因素进行严格的检测控制。但即使这样,也很难做到不需要进行反复的联机调试,就能使产品一次组装合格。所以,对实测的“短周期测角误差”经常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判断出起主要作用的误差因素.以此去指导调校工作和改进产品质量。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就是作图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角误差 短周期 准直经纬仪 误差因素 实测误差 产品质量 检测控制 图分析法
下载PDF
俯仰扫描用反射棱镜由光学平行度误差带来的测角误差和双像差(续)
15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07年第2期15-27,共13页
三、俯仰扫描用的立方棱镜 所谓立方棱镜,就是由两块直角棱镜按弦面胶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立方形复合棱镜。当在这种棱镜的胶合面上镀析光膜时,就是析光棱镜。它经常被用在自准直仪中起分光作用。而在这种棱镜的胶合面上镀反射膜时,... 三、俯仰扫描用的立方棱镜 所谓立方棱镜,就是由两块直角棱镜按弦面胶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立方形复合棱镜。当在这种棱镜的胶合面上镀析光膜时,就是析光棱镜。它经常被用在自准直仪中起分光作用。而在这种棱镜的胶合面上镀反射膜时,则构成图3.1所示的立方棱镜(FLI-O)。这种棱镜经常被用在光学系统中起倒像或补偿像倾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棱镜 光学系统 测角误差 扫描 俯仰 误差带 平行度 像差
下载PDF
光学系统设计技巧(续)
16
作者 郑保康 《云光技术》 2010年第2期1-10,共10页
§7.4怎样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 阻尼最小二乘法的最大特点是它不直接求解象差线性方程组,而是通过求评价函数的极小值解,求象差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它主要适用于象差个数m大于自变量个数n的情况。虽然加入了阻尼因子以后.对... §7.4怎样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 阻尼最小二乘法的最大特点是它不直接求解象差线性方程组,而是通过求评价函数的极小值解,求象差方程组的最小二乘解。它主要适用于象差个数m大于自变量个数n的情况。虽然加入了阻尼因子以后.对m≥/1,的情形也可以求得最小二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阻尼最小二乘法 线性方程组 最小二乘解 直接求解 评价函数 阻尼因子 象差
下载PDF
6281瞄准镜微光夜视系统的“活动鬼影”剖析
17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08年第2期11-21,共11页
当使用6281瞄准镜的微光夜视系统对夜间星空进行搜索观察时,视场内会出现一些以不同速度和方向穿行于群星之间的“活动鬼影”。本文列举了能够在该微光夜视系统中形成“鬼影”像的诸多通光途径。分析计算了星体通过这些途径后对人眼的... 当使用6281瞄准镜的微光夜视系统对夜间星空进行搜索观察时,视场内会出现一些以不同速度和方向穿行于群星之间的“活动鬼影”。本文列举了能够在该微光夜视系统中形成“鬼影”像的诸多通光途径。分析计算了星体通过这些途径后对人眼的照度。对照人眼对点状发光体的视觉阈,说明部分明亮的星体所形成的“鬼影”像是可见的。进而推证了其中一些“鬼影”像,在瞄准镜作俯仰扫描时,会对夜空中的群星产生相对运动。而且通过不同途径所形成的“鬼影”像,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系统 瞄准镜 鬼影 相对运动 行搜索 发光体 速度 人眼
下载PDF
俯仰扫描用反射棱镜由光学平行度误差带来的测角误差和双像差
18
作者 唐仁介 《云光技术》 2007年第1期18-31,共14页
本文推证了光线以任意角向楔形镜入射时,偏向角的计算公式。说明当光线通过反射棱镜时,由棱镜光学平行度误差带来的偏差角是随光线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推断,瞄准镜在利用棱镜做大角度的垂直旋转来实现视准轴俯仰扫描时,棱镜... 本文推证了光线以任意角向楔形镜入射时,偏向角的计算公式。说明当光线通过反射棱镜时,由棱镜光学平行度误差带来的偏差角是随光线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推断,瞄准镜在利用棱镜做大角度的垂直旋转来实现视准轴俯仰扫描时,棱镜的光学平行度误差必然会带来视准轴的偏移,造成会随俯仰角变化的测角误差和双像差。进而对不同镀膜方式的俯仰扫描棱镜补偿调节双像差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推证了它们在补偿调节后的残余双像差的计算方法。说明虽然经过了补偿调节,但还需要对不同镀膜方式的棱镜附加不同的技术要求,才能将双像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最后,对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减小和局部消除这种双像差,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度误差 反射棱镜 测角误差 俯仰角 误差带 像差 光学 扫描
下载PDF
光学系统设计技巧(续)
19
作者 郑保康 《云光技术》 2008年第1期1-10,共10页
(续2007年No.2) ξ5.2.5微光物镜设计在夜间光线微弱的情况下,人眼看不见地面目标,必须借助大相对孔径物镜和使用高灵敏度的象增强器,把微弱的象通过电子光学放大成为可见象。微光物镜与红外物镜同为夜视仪器中的大相对孔径... (续2007年No.2) ξ5.2.5微光物镜设计在夜间光线微弱的情况下,人眼看不见地面目标,必须借助大相对孔径物镜和使用高灵敏度的象增强器,把微弱的象通过电子光学放大成为可见象。微光物镜与红外物镜同为夜视仪器中的大相对孔径物镜,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光学系统与阴极敏感元件匹配的特性关系,它们在设计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其区别仅在于消象差谱线的选择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物镜设计 相对孔径 地面目标 象增强器 高灵敏度 光学放大 夜视仪器
下载PDF
光学系统设计技巧(续)
20
作者 郑保康 《云光技术》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ξ 5.1.4 望远镜转象系统设 计望远镜的转象系统其目的是转象,把物镜成的倒象转换成正象,然后通过目镜供人眼观察放大的正象。转象系统可以是棱镜系统转象,如保罗棱镜转象、别汉棱镜转象等,也可以是透镜式转象。棱镜式转象系统... ξ 5.1.4 望远镜转象系统设 计望远镜的转象系统其目的是转象,把物镜成的倒象转换成正象,然后通过目镜供人眼观察放大的正象。转象系统可以是棱镜系统转象,如保罗棱镜转象、别汉棱镜转象等,也可以是透镜式转象。棱镜式转象系统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是将棱镜展开成平行玻璃板,计算光学系统外形尺寸时,确定光线的通光口径(在平板上);(2)计算棱镜的外形尺寸;(3)棱镜转象后全系统的正倒象成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棱镜系统 外形尺寸 别汉棱镜 通光口径 望远镜 透镜式 玻璃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