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484例诊治现状调查
1
作者 周先锋 钟玉春 +1 位作者 赵渊 杨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期375-375,共1页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呈连续正相关.有效的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2006年心血管年度报告,我国至今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亿,这些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均较低[1]...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呈连续正相关.有效的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2006年心血管年度报告,我国至今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亿,这些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均较低[1].在基层医院对这些高血压患者诊治现状极度不容乐观.为了解基层医院的这些现状,对4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临床资料分析,现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诊治现状 调查
下载PDF
发热咳嗽心悸腹痛多器官衰竭
2
作者 吴世林 和映藻 +10 位作者 于建云 杨季和 杨硕璋 廖绍华 孙智明 何连福 罗兴华 范付春 杨明 马洪勇 徐志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47-48,共2页
1 病例报告 男,20岁。因发热15d,咳嗽,胸痛10d,心悸,上腹疼痛7d于1994-07-01入院。患者6个月前因犯罪被捕入狱。15d来不明原因出现发热,T38.0-39.0℃,伴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纳差、恶心、呕吐。在某监狱诊所诊断为上感先后用复方氨基比林... 1 病例报告 男,20岁。因发热15d,咳嗽,胸痛10d,心悸,上腹疼痛7d于1994-07-01入院。患者6个月前因犯罪被捕入狱。15d来不明原因出现发热,T38.0-39.0℃,伴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纳差、恶心、呕吐。在某监狱诊所诊断为上感先后用复方氨基比林,柴胡注射液、速效伤风胶囊等治疗,体温降至37.5-37.8℃,近10d来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偶有少量黄色粘稠痰,无血痰及铁锈色痰,伴胸痛,尤以咳嗽时明显,再次诊治(具体诊治不详),咳嗽稍减轻。7d来稍活动即感阵发性心悸、气短,卧床休息可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肾综合征 多器官衰竭
下载PDF
心向量图T环移位与T波倒置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赵永国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心向量图 T环移位 T波倒置 心电图 诊断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特殊表现脑出血2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涂春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期196-196,共1页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上常常以偏身运动障碍(不完全性瘫痪、无力或完全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麻木或浅感觉消失等)、偏盲和锥体束征(浅反射消失及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为主要临床表现,颞叶和额叶出血者有部分患者...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上常常以偏身运动障碍(不完全性瘫痪、无力或完全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麻木或浅感觉消失等)、偏盲和锥体束征(浅反射消失及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为主要临床表现,颞叶和额叶出血者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或精神失常。但单独以癫痫或精神症状为主要症状而无偏瘫的脑出血临床上并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头痛 癫痫样症状
下载PDF
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廖德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2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固定以及钢板加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 目的观察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固定以及钢板加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桡骨短缩矫正,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良好,优良率为95.56%,患者治疗满意为97.7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桡骨远端 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
下载PDF
毒蕈中毒内镜检查14例分析
6
作者 吴世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72-173,共2页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云南省华坪县1991—07—14—18日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毒蕈中毒,食蕈后有胃肠道症状的7517人中,住院抢救115人,有消化道出血的14例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17—57岁,平均30.1岁。中毒蕈种为粉褶蕈、牛肝蕈、红色捕蝇...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云南省华坪县1991—07—14—18日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毒蕈中毒,食蕈后有胃肠道症状的7517人中,住院抢救115人,有消化道出血的14例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17—57岁,平均30.1岁。中毒蕈种为粉褶蕈、牛肝蕈、红色捕蝇蕈、豹斑毒蕈、白帽蕈、绿帽蕈等,一人同食3—5种11例,1—2种3例,潜伏期1/2-52 h,1/2-2 h 8例,3—20h 4例,20—52 h 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中毒 消化道损害 内镜检查
下载PDF
彩超诊断三尖瓣四叶畸形并关闭不全1例
7
作者 杨泽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彩超诊断 三尖瓣四叶畸形 关闭不全1例 心电图 窦性心律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444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7
8
作者 钟玉春 赵渊 +3 位作者 杨利 陈宗宁 尹浩 黄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诊治介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收治行冠心病诊治介入手术治疗患者4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7例患者中,桡动脉途径444例,股动脉途径3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或PT-CA)165例,单纯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诊治介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收治行冠心病诊治介入手术治疗患者4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7例患者中,桡动脉途径444例,股动脉途径3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或PT-CA)165例,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282例。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手术42例,均经过桡动脉途径完成。稳定性冠心病择期PCI手术100例,2例因病变复杂,改行股动脉途径完成。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全由桡动脉途径完成,其中有1例术后桡动脉少量渗血,经过加压包扎冷敷后,皮肤无瘀血,康复出院。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15±11.2分;经桡动脉完成单纯冠脉造影时间15±7.1分,术后需要卧床2±1.4小时;术后未发生包括穿刺部位的严重血肿、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诊治的介入手术,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首选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途径 介入手术 可行途径
下载PDF
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德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12例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疗效。结... 目的:探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12例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疗效。结果: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为10~18周,生理解剖复位理想10例;治疗优良率为91.7%;术后1例患者出现内侧切开发红,未化脓,加药处理后治愈;2例患者足背部发麻,术后6周消失;无患者出现愈合延迟等。结论: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的疗效理想,安全系数高,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 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 安全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帮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9期125-125,129,共2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作用。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住院、就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50)与研究组(...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作用。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住院、就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参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研究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与参照组(80.00%)相比,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呼吸道感染患儿雾化吸入护理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道感染 雾化吸入 治疗效果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
11
作者 赵永国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8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脏自主神经心功能损害 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
12
作者 彭金秀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7期191-192,共2页
近年来,护患纠纷正成为护士们面临的新难题。据统计,目前医患纠纷中,有80%的医患纠纷与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因此,分析护患之间沟通不到位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做到事前防范... 近年来,护患纠纷正成为护士们面临的新难题。据统计,目前医患纠纷中,有80%的医患纠纷与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不到20%的案例与医疗技术有关。因此,分析护患之间沟通不到位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做到事前防范,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减少纠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 护患沟通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护
13
作者 曾秀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7期609-609,共1页
关键词 外感发热 辨证 护理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玉春 赵渊 +3 位作者 杨利 陈宗宁 尹浩 黄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期49-49,共1页
目的:验证急性心肌梗死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临床预后,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50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组梗塞血管再通342例,再通率68.4%,出院时存活475例,存活... 目的:验证急性心肌梗死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临床预后,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50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组梗塞血管再通342例,再通率68.4%,出院时存活475例,存活率95%;100例常规治疗组梗塞血管再通15例,再通率15%,患者存活85例,存活率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能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高血管再通率及存活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再次剖宫产临床分析175例
15
作者 毛庆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8期127-127,共1页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时手术方式的利弊,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006~2009年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175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初次剖宫产与第2次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再次剖宫产 术后情况 分析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15例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16
作者 钟玉春 赵渊 +3 位作者 杨利 陈宗宁 尹浩 黄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1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作者实习进修医院在1997年3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所行的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未出...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作者实习进修医院在1997年3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所行的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未出现临床手术死亡病例。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0.5~7年的临床随访调查,1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患者均获得了随访,术后临床随访率为100%。15例患者心脏状况均有所改善,彩超提示患者均无中、重度瓣膜反流情况,心功能为Ⅰ级、Ⅱ级,手术疗效较为理想。结论手术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可靠治疗措施,无较为明显的临床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病情改善状况良好,预后情况较为理想。主动脉窦瘤破裂明确诊断后,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 破裂 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5例临床手术分析
17
作者 钟玉春 赵渊 +3 位作者 杨利 陈宗宁 尹浩 黄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对作者实习进修医院在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期间所行的1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总...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对作者实习进修医院在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期间所行的1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总结手术方法。结果本组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给予持续肺动脉压监测,应用药物及机械通气治疗,出现2例肺动脉高压危象,经抢救治疗1例死亡,本组患者死亡率为6.7%;患者住院时间10~24d,平均15.8d;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较理想。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较为困难,需严格确定手术适应证,加强术前术后管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手术
下载PDF
静脉滴注甘露醇致皮疹1例
18
作者 谭清花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1期38-38,共1页
甘露醇鲜有过敏反应发生,但我科曾遇应用甘露醇引起皮疹1例,经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皮疹消退。报道如下:
关键词 甘露醇 皮疹 静脉滴注 过敏反应 精心护理 对症处理
下载PDF
在县级医院建立中心配液室的设想
19
作者 彭金秀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1279-1279,共1页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床位 配液 输液量 护士 综合医院 设想 实际 中心 开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