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潮乐浪汇交响——改革开放40年云南音乐发展回望 被引量:2
1
作者 钱康宁 邱健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58-70,共13页
改革开放40年,云南声乐硕果累累:聂耳音乐周开启了民族声乐艺术新篇章;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推动云南合唱事业新发展;央视及云南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光溢彩;云南原生态歌舞、云南歌剧音乐剧创作丰富多彩。改革开放40年,云南器乐不断迈... 改革开放40年,云南声乐硕果累累:聂耳音乐周开启了民族声乐艺术新篇章;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推动云南合唱事业新发展;央视及云南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光溢彩;云南原生态歌舞、云南歌剧音乐剧创作丰富多彩。改革开放40年,云南器乐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以云南省歌舞剧院民乐团、云南省花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为代表的云南民族器乐百花吐艳;以昆明交响乐团、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为代表的云南交响音乐别开生面。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既是再回首,又是再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云南音乐 云南声乐 云南器乐
下载PDF
“朦胧诗”论争与“非诗-蕴闭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森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39,共6页
诗歌史中有关批评、创作、流派、群体的论争,核心是“诗-蕴”生成的论争。但一般情况下,总是形成“诗-蕴闭环”和“非诗-蕴闭环”两种形态。“诗-蕴闭环”,是作品蕴成之美,是具体的、音声形色的“有意味的形式”;“非诗-蕴闭环”,是某... 诗歌史中有关批评、创作、流派、群体的论争,核心是“诗-蕴”生成的论争。但一般情况下,总是形成“诗-蕴闭环”和“非诗-蕴闭环”两种形态。“诗-蕴闭环”,是作品蕴成之美,是具体的、音声形色的“有意味的形式”;“非诗-蕴闭环”,是某种与具体作品“诗-蕴”生成无关的理论、批评概念或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诗 朦胧诗 有意味的形式 诗歌史 批评概念 两种形态 逻辑框架 闭环
下载PDF
“崛起”“疑崛起”诗论与“代言人诗学”
3
作者 李森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2年第1期152-169,共18页
本文重提“朦胧诗”论争的话题,将论争双方命名为“崛起诗论”和“疑崛起诗论”,并通过对倡导与反对向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方法学习,倡导与反对表现“自我”,如何引领汉语新诗的民族的、汉语传统的方向等论争命题的分析,找到了论争双... 本文重提“朦胧诗”论争的话题,将论争双方命名为“崛起诗论”和“疑崛起诗论”,并通过对倡导与反对向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方法学习,倡导与反对表现“自我”,如何引领汉语新诗的民族的、汉语传统的方向等论争命题的分析,找到了论争双方共同的诗学话语体系,认为论争双方的诗学,都是话语体系和逻辑构架相同的“代言人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崛起诗论 疑崛起诗论 代言人诗学
下载PDF
惊惶的碎片——林建法、林源主编《二〇一五中国最佳中篇小说》序
4
作者 李森 《东吴学术》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二〇一五中国最佳中篇小说》选辑了阿来、林白、王璞、王小王、甫跃辉、邱华栋六位小说家的六个中篇。本文作为该小说选的序言,以六篇小说诗意滋生的不同视觉,阐释了不同的心灵结构中"惊惶的碎片"生成故事、控制故事、消解... 《二〇一五中国最佳中篇小说》选辑了阿来、林白、王璞、王小王、甫跃辉、邱华栋六位小说家的六个中篇。本文作为该小说选的序言,以六篇小说诗意滋生的不同视觉,阐释了不同的心灵结构中"惊惶的碎片"生成故事、控制故事、消解故事的语言漂移景观。这是"漂移说"诗学对小说的一次解读,其"反生活"碎片叙事的理论,既别出心裁,又是对作者"叙述的荒芜"诗思的进一步佐证。作者认为,人的心灵结构是不稳定的、幻化无际的,此为人性中孤独和荒寂根源。语言中的"反生活"碎片裹挟着人心漂移,替换、找补、充盈感觉和感知系统存在的种种迷局,使人在生活的大海中抓住一根根救命稻草自渡。此文颇具创见的诗学思想,是对小说叙事的一次新的破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〇一五中国最佳中篇小说 漂移说 “反生活” 惊惶 叙事碎片 碎片式写作
原文传递
柏拉图的线喻与漂移说——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森 《东吴学术》 2015年第6期29-38,2,共10页
本文阐述了柏拉图《理想国》中著名的线喻的观念系统及其与模仿说、西方进化论诗学知识谱系的学理关系,同时在西方诗学创作和理论史的视点上,将线喻的"可见世界"部分作为转喻修辞考察,将"可知世界"部分作为隐喻修... 本文阐述了柏拉图《理想国》中著名的线喻的观念系统及其与模仿说、西方进化论诗学知识谱系的学理关系,同时在西方诗学创作和理论史的视点上,将线喻的"可见世界"部分作为转喻修辞考察,将"可知世界"部分作为隐喻修辞考察,将两个"世界"的四个线段比喻划分为影像修辞(能指转喻)、物像修辞(所指转喻)、构成修辞(能指隐喻)、义理修辞(所指隐喻),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柏拉图线喻与本文作者提出的语言漂移说的学理关联,批判了诗学进化论,证明了心灵和心智是语言漂移的样态,而诗性(美)的生发,则是心灵、心智与语言合二为一的、非本质的语言漂移之生命直观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李森 线喻 漂移说 影像修辞 物像修辞 构成修辞 义理修辞 能指转喻 所指转喻 能指隐喻 所指隐喻
原文传递
明光河
6
作者 李森 《作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84,共31页
又一个立春的早晨,一匹马牵着一轮残月,在村庄里遁去,明光河边的泥团里,太阳破壳而出,河里的红马在梳洗马鬃,原野沿河岸隆起高山,天庭的第一炉银光在群峰之上浇注,云团在山腰缤纷迸裂,河水在谷底呼风唤雨。
关键词 早晨 残月 明光
原文传递
养生与道的漂移
7
作者 李森 《东吴学术》 2016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阐述了养生即养心,所谓心即心灵结构。养生,是使道在心灵结构中漂移,以使心达到明媚自在、纯真欢喜之境。道的漂移,是万象暂住,即世界的暂住。万象暂住生成心,心暂住生成万象。养生是修行。修圣、修仙、修觉,为儒道释三家修炼追求... 本文阐述了养生即养心,所谓心即心灵结构。养生,是使道在心灵结构中漂移,以使心达到明媚自在、纯真欢喜之境。道的漂移,是万象暂住,即世界的暂住。万象暂住生成心,心暂住生成万象。养生是修行。修圣、修仙、修觉,为儒道释三家修炼追求的不同人格。修圣,是"仁修",身与心修于人间,得其意志,成于功名;修仙,是"道修",身与心修于天地自然,得其虚静,成于隐名;修觉,是佛修,身与心修于空相,得其觉悟,成于悟名。不同的养生修行,殊途同归,只为放弃心灵执障,证得自在真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 道的漂移 修圣 修仙 修觉 修心 刚毅修 柔美修 欢喜修
原文传递
“内在空间”的诗意漂移
8
作者 李森 《东吴学术》 2016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选译了瑞典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的组诗《内在空间》(The Inner Space)中的部分作品,并以语言漂移说的理论视角对具体作品中包涵的诗学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作为心灵结构的"内在空间"生成诗意的有效途... 本文选译了瑞典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的组诗《内在空间》(The Inner Space)中的部分作品,并以语言漂移说的理论视角对具体作品中包涵的诗学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作为心灵结构的"内在空间"生成诗意的有效途径。埃斯普马克诗意的"内在空间",既是心灵结构的空间、语言结构的空间和世-界结构的空间诸多因缘的"凝聚",也是佛法之所谓"蕴"的生成。诗是横空出世的"蕴",而非其他,即便是各种强势文化的观念,也在诗意生成的时刻被化解。文章通过学理辨白,将谢尔·埃斯普马克的诗歌列入当代世界顶级诗歌创造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尔·埃斯普马克 《内在空间》 凝聚 语言漂移说 诗意生成
原文传递
《心经》的漂移说解读(七-十二)
9
作者 李森 《东吴学术》 2016年第6期5-17,共13页
《〈心经〉的漂移说解读》共二十章,第七至十二章阐明了"五蕴"围绕着"空蕴"旋转、漂移的佛法精髓。基于作者提出的"语言漂移说"诗学理论的这一解读,将《心经》为代表的般若经佛法理论放入了当代学术视野... 《〈心经〉的漂移说解读》共二十章,第七至十二章阐明了"五蕴"围绕着"空蕴"旋转、漂移的佛法精髓。基于作者提出的"语言漂移说"诗学理论的这一解读,将《心经》为代表的般若经佛法理论放入了当代学术视野中,以使古老的佛法思想升华为一种当代思想。古老的东方思想需要在当代学术创造中进行激活,才能使之与西方强势学术话语进行平等对话。作者对《心经》佛法的当代阐释,是这种学术抱负的一次勇敢的尝试。此系列文章所涉猎的问题之广博、精深,所创造的诗意文体之鲜活灵动,是一般学院派论文难以企及的。此系列"解读",实则是《心经》思想之蕴的当代重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语言漂移说 空蕴 色蕴
原文传递
中甸组诗
10
作者 李森 《边疆文学》 201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包心白菜中甸,雪在四周向高处堆积,嘈杂声在白上滑落青稞架下,一棵包心菜,在雨中收敛,绿的球形好像叶子,在模仿瓜果,反抗展开的疼好像有颗心怕了,善意的漂浮,春意的逍遥嫩的羞怯啊,姑且开吧,不要害怕光阴蓝透儿女的酸涩呀,... 包心白菜中甸,雪在四周向高处堆积,嘈杂声在白上滑落青稞架下,一棵包心菜,在雨中收敛,绿的球形好像叶子,在模仿瓜果,反抗展开的疼好像有颗心怕了,善意的漂浮,春意的逍遥嫩的羞怯啊,姑且开吧,不要害怕光阴蓝透儿女的酸涩呀,不要怕月季的红润,雨中的尖刺藏身藏身在一首诗中,是我最后的结局藏身于春光银芽的盛宴,是我凋谢的证明春儿啊,那一朵百合,不认识绿叶风情那个万物浮华的世界,只坠着上升的明镜那几只银鼠的耳朵,只牵挂着柔软的风霜春儿呀,那朵百合粉红的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诗 中甸 包心菜 百合 反抗 风情 浮华
原文传递
反艺术
11
作者 李森 《东方艺术》 201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似乎人人都在谈论艺术,但谈论的只是一个个空洞的概念。因为同一个概念名称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心灵结构中是不同的。即便在同一个心灵结构中,概念在使用中也处于不稳定的漂移状态。我的意见是,既没有稳定的“同一个概念”,也没有... 似乎人人都在谈论艺术,但谈论的只是一个个空洞的概念。因为同一个概念名称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心灵结构中是不同的。即便在同一个心灵结构中,概念在使用中也处于不稳定的漂移状态。我的意见是,既没有稳定的“同一个概念”,也没有稳定的“同一个心灵结构”,因此,也没有关于“艺术”这个概念稳定的、“同一的”、边界清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艺术 心灵结构 “艺术” 概念 同一 稳定 谈论
原文传递
语言漂移说正义
12
作者 李森 《山东艺术》 2019年第1期8-11,共4页
'语言漂移说'简称'漂移说'。它认为一切艺术语言均处于漂移状态,在漂移中生成诗意或非诗意,在漂移中寂灭或退隐、凝聚或新生;它认为诗性的创造既不来源于本质,也不来源于现象,而源于语言在漂移时刻的诗意生成。语言漂... '语言漂移说'简称'漂移说'。它认为一切艺术语言均处于漂移状态,在漂移中生成诗意或非诗意,在漂移中寂灭或退隐、凝聚或新生;它认为诗性的创造既不来源于本质,也不来源于现象,而源于语言在漂移时刻的诗意生成。语言漂移说之语言即艺术语言,它包括艺术中的日常语言、书写语言、视觉语言和符号语言等语言范畴。艺术语言既非形而上,也非形而下,而在形而中。'形而中'是艺术语言的滑翔地带,它摩擦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穿行,形成自为自在的独立时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阐释 审美方法 人性观照 诗学理论 审美自由
原文传递
明光河(第二十二歌一二十七歌)
13
作者 李森 《作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70,共16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