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史研究的“在地化”表达与“乡土”逻辑--基于田野口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耿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7,共8页
当前环境史研究在逻辑构建与解析上,逐步突破简单的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更关注这种关系背后更为复杂的联系。借助田野调查和口述访谈方法,可以挖掘环境变迁的更深层次原因,实现对基于特定区域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在地化"... 当前环境史研究在逻辑构建与解析上,逐步突破简单的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更关注这种关系背后更为复杂的联系。借助田野调查和口述访谈方法,可以挖掘环境变迁的更深层次原因,实现对基于特定区域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在地化"表达,重建以乡土知识为核心的经验解释体系,思考当地环境变迁中关键技术变革与环境演变间的内在逻辑。深入田野,感知并记录属于当地人的环境变化,是当前环境史研究亟待开展之方向,在地人群的口述资料拓宽了当前环境史研究的史料来源,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让本地人群表达自身环境认知的目的,推动环境史学"向下"发展,深化环境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感知 乡土知识 “在地化”表达 口述环境史
下载PDF
口述环境史的环境记忆与环境认知研究初探--以滇池污染治理变迁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晓仙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4-31,共8页
口述环境史以公众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环境认知为核心,挖掘口述资料,将公众的环境认知纳入研究领域,有利于丰富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公众的环境变迁认知反映了公众对环境政策和治理成效的关注和认同,而不同群体的环境认知和实践的... 口述环境史以公众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环境认知为核心,挖掘口述资料,将公众的环境认知纳入研究领域,有利于丰富环境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公众的环境变迁认知反映了公众对环境政策和治理成效的关注和认同,而不同群体的环境认知和实践的共性和差异性则揭示环境政策的复杂性,也间接影响环境治理成效。滇池污染治理的口述环境史调查表明,环境问题所涉及的社会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得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注重工程治理,忽视公民环境教育和环境治理参与。尤其是常识性环境教育缺乏和学术研究成果尚未转化为公民环境教育资源,使得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长期忽视从转变人的环境观念为出发点,导致公民环境认知落后、环保实践度低,综合治理无法完善和落实使滇池污染治理成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记忆 环境认知 口述环境史 滇池污染治理
下载PDF
滇藏缅交界区灾害的文化适应——以贡山县独龙族人口迁徙记忆为例
3
作者 王彤 《中国边疆学》 2023年第1期51-64,共14页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受自然生态和社会条件影响,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人口流动频繁,形成了丰富的因灾迁徙的民族历史与记忆,灾害书写渐渐烙上民族的身影,独龙族即为典型。从神话传说到百来年的灾害叙事,不同地区的独龙人对因灾迁徙的表达和认...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受自然生态和社会条件影响,各种灾害频繁发生,人口流动频繁,形成了丰富的因灾迁徙的民族历史与记忆,灾害书写渐渐烙上民族的身影,独龙族即为典型。从神话传说到百来年的灾害叙事,不同地区的独龙人对因灾迁徙的表达和认识各有不同,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独龙族与自然及社会艰难共存发展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独龙族在国家的支持下,因灾迁徙事件越来越少,但独龙族特有的应灾经验不断被发掘,成为中华民族防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族 灾害叙事 文化适应
下载PDF
在常见和稀见之间:中国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明奎 《中国地方志》 2017年第8期47-55,共9页
中国的方志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就环境史而言,方志对各种物产、山川风物、灾害的记载,以及方志中辑录的诗文、图像均为环境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这些环境史料虽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某些局限。利用方志进行环境史研究,既需转变意识... 中国的方志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就环境史而言,方志对各种物产、山川风物、灾害的记载,以及方志中辑录的诗文、图像均为环境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这些环境史料虽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某些局限。利用方志进行环境史研究,既需转变意识和观念,也需掌握一定的方法,从原有的史料中读出新意,对旧有的问题作出新的判断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志 环境史 旧史料 新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水利史研究路径选择与景观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耿金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108,159,共12页
中国水利史研究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划分为以水利工程为核心的水利技术史、以人为中心的水利社会史、水利政治史及以环境为核心的水利生态史。水利技术史侧重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史考察;水利政治史、水利社会史以水利切入,探讨国家在治... 中国水利史研究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划分为以水利工程为核心的水利技术史、以人为中心的水利社会史、水利政治史及以环境为核心的水利生态史。水利技术史侧重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史考察;水利政治史、水利社会史以水利切入,探讨国家在治水中的政治考量以及地域社会关系;水利生态史则将水利史与生态学、环境史交融,探讨水利工程与区域水文、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不同研究路径呈现出水利史研究的不同范式,代表性成果也比较突出,但研究范式化容易将细节问题价值同质化。当前水利史研究需要更多呈现水利背后复杂的人与自然关系。景观史介入是更新中国水利史研究视野与路径的极好尝试,这一视角回归关注水利史研究本体“水利”,并以水利为核心展示“景观”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史 路径 方法 景观史
原文传递
13~16世纪山会平原水乡景观的形成与水利塑造 被引量:3
6
作者 耿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南宋鉴湖垦废后,山会平原南部由大片水域转变为各种破碎化水体,这些水体是泥沙自然淤积后人为垦殖产生淤积带后形成的。这一过程也为平原水网景观的形成奠定了条件。以鉴湖为中心的水利系统废弃后,南部溪水及西来的江水排入内河,治河成... 南宋鉴湖垦废后,山会平原南部由大片水域转变为各种破碎化水体,这些水体是泥沙自然淤积后人为垦殖产生淤积带后形成的。这一过程也为平原水网景观的形成奠定了条件。以鉴湖为中心的水利系统废弃后,南部溪水及西来的江水排入内河,治河成为山会平原水利重点。地方官员的治理从分流浦阳江到置闸西小江上,并在嘉靖年间通过修筑三江大闸,完成平原水利系统构建。整个平原水利呈现出由湖泊蓄水灌溉系统,向三江闸及各级闸堰系统转变趋势,水文生态变化推动着水利工程系统的变化。而水利工程的推进,又最终完成了平原河网水乡的景观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会平原 水乡景观 西小江 水利塑造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浙江曹娥江河口泥沙坍涨与水环境 被引量:1
7
作者 耿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45,共11页
清乾隆年间,钱塘江主泓北移北大门,山会平原北部三江闸外曹娥江河口处的泥沙逐渐淤涨,同治年间,闸外泥沙已严重影响内河泄水。同治五年,地方官员为泄水开掘宣港以分流曹娥江,却导致三江闸外泥沙再次淤涨,闸港阻塞更趋严重。河口泥沙治理... 清乾隆年间,钱塘江主泓北移北大门,山会平原北部三江闸外曹娥江河口处的泥沙逐渐淤涨,同治年间,闸外泥沙已严重影响内河泄水。同治五年,地方官员为泄水开掘宣港以分流曹娥江,却导致三江闸外泥沙再次淤涨,闸港阻塞更趋严重。河口泥沙治理,受曹娥江出水河道摆动影响,河道走向变化又影响两岸沙地坍涨与江塘安危。当地一直在寻求河口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平衡既包括长时段上的治水措施与水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也包括此过程中形成的泄水与治沙、保塘与护沙等多方矛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闸 宣港 东江塘 沙地 动态平衡
原文传递
水利工程与神话建构:浙江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生成与演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耿金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22,159,共13页
"梅梁"传说是浙江宁绍地方神话典故,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多个时空交叠与融合,这使得故事本身存在诸多的"粗糙"之处。绍兴禹庙梅梁、鄞县它山堰梅木与余姚梅澳湖梅木构成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三条主线,而三条主线寄生于... "梅梁"传说是浙江宁绍地方神话典故,在流传过程中出现多个时空交叠与融合,这使得故事本身存在诸多的"粗糙"之处。绍兴禹庙梅梁、鄞县它山堰梅木与余姚梅澳湖梅木构成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三条主线,而三条主线寄生于区域内三种典型水利工程中。南宋以前宁绍地区水利以鉴湖为核心,梅梁传说集中在鉴湖区;南宋以后,梅梁传说出现在宁波鄞县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它山堰中;北宋庆历以后杭州湾南岸大古塘修筑,南宋后期塘内农业开发渐趋成熟,梅梁故事被再发掘并显现于湖泊中。将神话请入水利工程是一种愿望的表达,梅梁故事背后承载着当地期望维持既有水利工程之目的。虽然此神话本体在构建中存在诸多解释悖论,却仍不影响其在宁绍地区的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梁 鉴湖 它山堰 梅澳湖 神话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