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及传播力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建华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78,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媒体传播的三大发展趋势,随后提出了如何构建政府全媒体传播力的指标体系,以提升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该指标体系由信息下行力与信息上行力2个一级指标,印刷媒体报道力、电子媒体报道力、数字媒体报道力、传媒组织采集...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媒体传播的三大发展趋势,随后提出了如何构建政府全媒体传播力的指标体系,以提升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该指标体系由信息下行力与信息上行力2个一级指标,印刷媒体报道力、电子媒体报道力、数字媒体报道力、传媒组织采集力、政府组织采集力5个二级指标和报纸报道力等10个三级指标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全媒体传播力 指标体系 执政能力 提升
下载PDF
定位为先,特色制胜——云南电视产业发展构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宇丹 吴丽 《民族艺术研究》 2007年第6期47-53,共7页
本文从云南电视产业现状入手,通过对产业资源、发展环境、市场机会等的分析,提出云南电视产业应放弃所谓"大众",追逐、创造"小众",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实施差异化战略,走特色化之路。
关键词 电视产业 产业价值链 内容创新 定位
下载PDF
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海波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框架理论近年来成为新闻传播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内的相关文献日渐增多。通过系统的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以实证分析居多,理论探讨所占比例不足一成;框架理论的概念内涵、适用问题和研究取向多种多样,框架的定义以及辨识方法五花八门。... 框架理论近年来成为新闻传播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内的相关文献日渐增多。通过系统的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以实证分析居多,理论探讨所占比例不足一成;框架理论的概念内涵、适用问题和研究取向多种多样,框架的定义以及辨识方法五花八门。澄清概念,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是国内框架理论研究应该加强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实证分析 理论探讨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我国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探讨“微博”发展及影响研究综述
4
作者 胡涵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X期9-10,共2页
本文以《国际新闻界》等11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讨论微博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献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国内对微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关于微博改变信息传播机制,加速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融合;二、关于微博对新闻报道... 本文以《国际新闻界》等11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讨论微博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献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国内对微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关于微博改变信息传播机制,加速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融合;二、关于微博对新闻报道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传播机制 新闻
下载PDF
大众传播符号与受众心理真实 被引量:8
5
作者 敬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8-42,共5页
符号是为传播一定的意义而使用的。国内外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已成为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①人们感知的对象世界绝大部分是大众传播媒介用符号描述的现实世界。受众在接触媒介符号的过程中,受符号陈... 符号是为传播一定的意义而使用的。国内外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已成为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①人们感知的对象世界绝大部分是大众传播媒介用符号描述的现实世界。受众在接触媒介符号的过程中,受符号陈述的影响,形成了符号化的记忆联想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真实 符号化 传播符号 受众心理 大众传播媒介 情感态度 大众传播活动 大众媒介 符号意义 所指意义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播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信茹 《民族艺术研究》 2002年第3期59-65,共7页
电脑以及网络技术使众多的人文学科研究面临着新的发展和转型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 ,民间艺术文化也必将建立起自己全新的生存方式和精神风貌。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信息时代出现了新的传播形式 ,在互联网上扩展了新的传播空间 ,同时互联... 电脑以及网络技术使众多的人文学科研究面临着新的发展和转型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 ,民间艺术文化也必将建立起自己全新的生存方式和精神风貌。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信息时代出现了新的传播形式 ,在互联网上扩展了新的传播空间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也给民间艺术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文化传播 民间艺术 信息时代 传播形式 普及 传播空间 发展 机遇 转型
下载PDF
影像人类学及其关键概念的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丽 张宇丹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3,共5页
提出"影像人类学"这一学科界定,认为以此可相对全面地囊括统一之前的诸种提法且具有一定的超前预期性,通过对其关键概念的梳理性解读,试图让某些模糊的学理意指相对明晰,并对某些老生常谈、似是而非的问题作出个人的评判,谋... 提出"影像人类学"这一学科界定,认为以此可相对全面地囊括统一之前的诸种提法且具有一定的超前预期性,通过对其关键概念的梳理性解读,试图让某些模糊的学理意指相对明晰,并对某些老生常谈、似是而非的问题作出个人的评判,谋求理论认识与实务操作的有机融合。指出充分发挥参与观察及其访问交互的优势并坚持形象、真实和完整的原则利于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深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人类学 观察 参与
下载PDF
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信茹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3-50,共8页
任何特定时期,任何民族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们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中,而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并且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主要选取了云南元江甘庄华侨农场... 任何特定时期,任何民族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们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中,而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并且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主要选取了云南元江甘庄华侨农场作为个案调查的重点,指出传媒表述民俗文化及生活、传媒干预民俗文化及生活和传媒构筑民俗文化及生活三个理论循序渐进的,缺一不可的关系,最终揭示出传媒和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生活 民俗艺术 民俗文化 变迁 民族 传媒 云南 时期 循序渐进 分割
下载PDF
媒介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断裂代”——剑川县石龙白族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信茹 薛园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8-63,共6页
在媒介化社会的深入影响之下,大众传媒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语境。受到来自经济发展、社会流动、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本应作为文化传承中流砥柱的年轻人身上却出现了断裂,文化的发展传承也进而随着这种"断裂代&q... 在媒介化社会的深入影响之下,大众传媒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语境。受到来自经济发展、社会流动、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本应作为文化传承中流砥柱的年轻人身上却出现了断裂,文化的发展传承也进而随着这种"断裂代"出现"断裂带"。文章以一个白族村落为例,探究在媒介化的语境中,年轻人在本民族文化发展传承中的表现和特点,继而分析民族文化"断裂代"形成的原因以及现代媒介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语境 白族文化 断裂代 断裂带
下载PDF
边疆文化的影视书写——论纪录片《茶马古道》的人类学意涵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济海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茶马古道》通过长期深入的田野多点追踪拍摄,以叙事的影像语言建构出茶马古道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平民社会风貌。同时,借助于主流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传播效应,也使得镜头记录下的茶马古道上的诸多文化元素,得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 《茶马古道》通过长期深入的田野多点追踪拍摄,以叙事的影像语言建构出茶马古道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平民社会风貌。同时,借助于主流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传播效应,也使得镜头记录下的茶马古道上的诸多文化元素,得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维度上进行传播。将该片视作一个影视民族志文本,从人类学"文化批评"的视角出发,借由分析影像所呈现的宗教仪式、社会生活以及经济交往等日常活动,从中解读现代影视传媒是如何对茶马古道进行文化的阐释。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当大众传媒介入边疆文化时,媒介对文化现象的诠释通常已并非只是追求单纯的客观还原,而更像是在基于对文化背景的某种程度理解之上,对拍摄对象内涵所做出的一种独特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民族志 文化传播 影视人类学
下载PDF
三代人——不同历史时期独龙族个体文化特征浅描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建斌 《民族艺术研究》 2002年第5期73-80,共8页
独龙江地区长期的与世隔绝 ,造成了独龙族人独特的社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 ,独龙江地区高山峡谷中的人们 ,正经历着外界文化的洗礼。本文以独龙族三代人中的孔千柒奶、李金山、李林高为个案 。
关键词 独龙江 独龙族 三代 洗礼 经历 社会文化变迁 李林 地区 区长 微观层面
下载PDF
图像传播对现实的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德团 《青年记者》 2008年第26期7-,共1页
图像在电视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图像传播带来的是人们"看"世界方式的巨大变革:电视技术的革新已经跨越了时空的障碍,电视延伸的是人们的耳朵和眼睛,它通过非线性编辑处理,以蒙太奇的技法将不同的图像组接、建构成一帧帧... 图像在电视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图像传播带来的是人们"看"世界方式的巨大变革:电视技术的革新已经跨越了时空的障碍,电视延伸的是人们的耳朵和眼睛,它通过非线性编辑处理,以蒙太奇的技法将不同的图像组接、建构成一帧帧貌似真实的现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传播 商品 广告图像 现实图景
下载PDF
全国哀悼日CCTV电视直播对媒介仪式的呈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德团 《新闻世界》 2008年第11期56-57,共2页
媒介仪式通过呈现出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邀请观众参与到某些重要显著的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大事件。全国哀悼日CCTV通过电视直播呈现的媒介仪式,唤起民族意识,中华民族的多元被同质化为“一体”,编织成一个统一的... 媒介仪式通过呈现出象征性和表演性的文化实践过程和行为,邀请观众参与到某些重要显著的共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大事件。全国哀悼日CCTV通过电视直播呈现的媒介仪式,唤起民族意识,中华民族的多元被同质化为“一体”,编织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哀悼日 媒介仪式 电视直播共同体
下载PDF
门户网站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变迁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济海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11期13-17,共5页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助推了网络媒体的新闻实践,也促使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形态不断产生变革。借由对新浪网的NBA总决赛报道这一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将可呈现出国内门户网站在应对重大体育赛事上,新闻报道模式与新闻理念的变迁轨迹。
关键词 体育新闻 门户 新浪网 NBA总决赛
下载PDF
对五W模式的再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德团 《东南传播》 2008年第9期95-96,共2页
五W模式是拉斯韦尔创立的一个早期传播模式,五W模式之于传播学的意义在于:它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本文从五W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模式的角度重新反思了人们对它的批评,认为模式本身固有的缺陷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先... 五W模式是拉斯韦尔创立的一个早期传播模式,五W模式之于传播学的意义在于:它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综合性研究方法。本文从五W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模式的角度重新反思了人们对它的批评,认为模式本身固有的缺陷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先天性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斯韦尔 五w模式 传播过程
下载PDF
管窥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之于传播学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德团 《东南传播》 2008年第10期97-99,共3页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应包括信息和反馈两个宏观层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可能性空间、控制和控制能力、输入和输出、控制系统和控制论系统等中微观层面的七个基本概念。信息概念拓宽了传播学的研究疆域;反馈概念为实现传播...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应包括信息和反馈两个宏观层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可能性空间、控制和控制能力、输入和输出、控制系统和控制论系统等中微观层面的七个基本概念。信息概念拓宽了传播学的研究疆域;反馈概念为实现传播的控制提供了途径;而七个基本概念则对传播学的微中观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纳 控制论 反馈 信息
下载PDF
媒介发行学刍议
17
作者 刘建华 郑思礼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6,共3页
本文按照传统的新闻学科建设从发行理论、发行史及实务对发行学进行学理上的简要阐析,重点是对发行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发行史的梳理。
关键词 媒介(报纸) 发行 读者
下载PDF
频道共存背景下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策略
18
作者 李德团 尹忠槐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9期41-43,共3页
大众化谈话节目与分众化谈话节目是综合性频道与专业化频道共存背景下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对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大众化谈话节目和以《对话》为代表的分众化谈话节目在选题上的不同进行了分析,认为大众化谈话节目在选题时应根据信... 大众化谈话节目与分众化谈话节目是综合性频道与专业化频道共存背景下两种不同的节目形态。对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大众化谈话节目和以《对话》为代表的分众化谈话节目在选题上的不同进行了分析,认为大众化谈话节目在选题时应根据信息、资源占有的不对称性,分别从重要性、显著性和接近性等方面入手,还应从受众的反馈中获取话题;分众化谈话节目的选题应与节目的类型、受众定位一致,窄化话题,有所侧重。谈话节目应做到雅俗共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 分众化 谈话节目 选题
下载PDF
浅论实名制博客网站的社交网络建构——以博联社为例
19
作者 冯济海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实名制与网络传播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其强化了博联社用户身份和信息传播的双重真实性,在无形中促进了用户与网站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个人的社交网络也随之得以建立。此过程主要表现为个人社会资本在网络传播语境下的一种独特复现。博联... 实名制与网络传播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其强化了博联社用户身份和信息传播的双重真实性,在无形中促进了用户与网站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个人的社交网络也随之得以建立。此过程主要表现为个人社会资本在网络传播语境下的一种独特复现。博联社等一批实名制博客网站的产生与发展目前虽非主流趋势,但业已体现出新的传播理念转向,如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从平台支持到内容支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客 实名制 博联社 社交网络 社会资本
下载PDF
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 被引量:32
20
作者 朱凌飞 孙信茹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3,共3页
一 作为一门发展已趋于成熟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方法论.在人类学发展的早期,进化论和传播论学者由于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只能进行书斋式的工作,被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这种情况一直持... 一 作为一门发展已趋于成熟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方法论.在人类学发展的早期,进化论和传播论学者由于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只能进行书斋式的工作,被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马林诺夫斯基形成他独特的田野工作方法,他在特洛布里恩群岛的调查为现代人类学田野工作树立了典范.广义而言,田野调查包括长期与另一种文化的民族住在一起,学习、使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建立密切的社会关系,进行长时间的记录和观察,记下详细的笔记,参加日常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田野” 互联网技术 民族志 调查研究 人类学 “网络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