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探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的意义及坚持的基本原则——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再强 李绍华 +2 位作者 张唅 杨益成 周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2期82-83,共2页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很有意义,然而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应该坚持些什么基本原则,正是本文的主题,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云南农业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内涵及其意义、在大学生心理...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很有意义,然而在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事件中,应该坚持些什么基本原则,正是本文的主题,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云南农业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内涵及其意义、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辅导员 心理危机
下载PDF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及其维护与再造 被引量:14
2
作者 和晓蓉 和继全 顾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文化精神背景"叠加"特定时空间"和"特定活动群体"而形成的、保障传承有序进行的中介实体。传承场与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之间是一种根本的互生关...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文化精神背景"叠加"特定时空间"和"特定活动群体"而形成的、保障传承有序进行的中介实体。传承场与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之间是一种根本的互生关系;而民族信仰文化对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的生成、维护具有基础性作用。维护信仰文化传承场的神圣性,重视民族妇女与儿童在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维护和再造中的作用,认识和利用次生型传承场,应是当下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非物质文化 传承场 维护 再造
下载PDF
怒江傈僳族妇女跨省婚姻迁移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业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婚姻迁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婚姻迁移既有经济的因素亦有文化的原因,既受社会制度变化的影响亦受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关注怒江傈僳族妇女的跨省婚姻迁移,了解在不同民族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 婚姻迁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婚姻迁移既有经济的因素亦有文化的原因,既受社会制度变化的影响亦受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关注怒江傈僳族妇女的跨省婚姻迁移,了解在不同民族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及适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傈僳族 迁移 婚姻 妇女 怒江 女性主义思潮 民族互动过程
下载PDF
《史记·匈奴列传》与匈奴社会--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文光 沈芸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强大的民族群体,制约和影响着中国民族在汉代的形成与发展,其游牧生产方式导致了他们的流动性和社会财富不易集中,当碰到内部纷争、外部力量冲击或自然灾害时便难以进行有效应对,故貌似强大的政权随时处于分崩离析...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强大的民族群体,制约和影响着中国民族在汉代的形成与发展,其游牧生产方式导致了他们的流动性和社会财富不易集中,当碰到内部纷争、外部力量冲击或自然灾害时便难以进行有效应对,故貌似强大的政权随时处于分崩离析的危机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很快兴起又很快消亡的历史原因。此外,匈奴的游牧生产方式还决定了匈奴社会的经济文化两面性、社会组织二重性、民俗文化的特殊性,由此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是在早期,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越大。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以民族志的方式得以记录下来,成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游牧经济 社会 二重性
下载PDF
老挝北部阿卡人移居坝区的历程与文化调适——勐新县帕雅洛村的民族志个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雨龙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9,共10页
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主导的民族地区国家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民族群体欲进入国家体系获得应有的权益也需要付出努力。本文以老挝北部琅南塔省勐新县帕雅洛村阿卡人这一民族志个案,展现了一个山地民族从政府实施移居坝区政策期间拒绝... 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主导的民族地区国家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民族群体欲进入国家体系获得应有的权益也需要付出努力。本文以老挝北部琅南塔省勐新县帕雅洛村阿卡人这一民族志个案,展现了一个山地民族从政府实施移居坝区政策期间拒绝下山到后来在国家力量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下主动涌入坝区的历程。同时,移居坝区的阿卡人在不断寻求经济生活改善的过程中,也在主动进行文化调适,并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从而融入"文明"进程,并力图在国家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北部 阿卡人 移居坝区 文化调适 帕雅洛村
原文传递
老挝北部山区阿卡人移居坝区历程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雨龙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国家化进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的碰撞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0世纪90年代,老挝琅南塔省勐新县政府推行的旨在加强国家对山地民族的管理、并试图以坝区"文明"规训山区"野蛮"的山地民族移居坝区政策随山地民族拒绝下... 在国家化进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的碰撞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20世纪90年代,老挝琅南塔省勐新县政府推行的旨在加强国家对山地民族的管理、并试图以坝区"文明"规训山区"野蛮"的山地民族移居坝区政策随山地民族拒绝下山而宣告失败。随后,政府开展山区的禁毒工作,推动坝区的"替代种植"产业和打工市场的发展。这才使丧失经济来源的山地民族阿卡人下山寻找新出路。移居坝区的阿卡人在不断寻求经济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在主动进行文化调适以融入"文明"进程,并力图在国家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北部 阿卡人 移居坝区 文明 野蛮
下载PDF
基督教在传承傈僳语言艺术中所起的作用--以傈僳族对偶艺术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132,共2页
1914年末,僳僳语①拼写方案得到初步确定,僳僳《圣经》翻译工作随即展开。翻译组从木刮傈僳口传诗歌)中寻找词汇来表达《圣经》内容。
关键词 语言艺术 傈僳族 基督教 对偶 传承 翻译工作 《圣经》 拼写
下载PDF
丽江纳西族化賨的文化解释 被引量:9
8
作者 和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8,共7页
化賨是丽江纳西族社会特有且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纳西族密切人际关系的纽带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本文从基本特征、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化賨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作者认为,化賨是一个象征... 化賨是丽江纳西族社会特有且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纳西族密切人际关系的纽带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本文从基本特征、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化賨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作者认为,化賨是一个象征的体系,它反映了纳西人的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化賨更是一种群体的生活方式,是纳西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时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化賨 交往 象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