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共显——以芭蕉箐苗族“感恩节”为例
1
作者
郑宇
靳志华
《民族论坛》
2011年第4期48-49,共2页
芭蕉箐村隶属于昆明市东村乡石桥村委会,是云南大学设立的云南省10个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之一。它坐落于半山腰,海拔1800余米,共45户,131人,有张、杨、王、潘、龙五姓。全村皆属苗族大花苗支系,自称“阿卯”。它不仅延续着苗族...
芭蕉箐村隶属于昆明市东村乡石桥村委会,是云南大学设立的云南省10个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之一。它坐落于半山腰,海拔1800余米,共45户,131人,有张、杨、王、潘、龙五姓。全村皆属苗族大花苗支系,自称“阿卯”。它不仅延续着苗族传统的语言、社会结构、历史记忆,以及丰富的婚丧、建筑、服饰等民族文化,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信仰基督教的村寨,富民县东村乡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也坐落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弱势群体
就业援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力与调适:回族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反思——基于云南案例的研究
2
作者
桂榕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92-198,共7页
回族社区作为伊斯兰教传统与国家共同缔造的产物,它是研究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的基础单位。基于云南的案例研究表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是决定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认同是互动关系的主流和主要方面;伊斯兰文化再生产是回族...
回族社区作为伊斯兰教传统与国家共同缔造的产物,它是研究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的基础单位。基于云南的案例研究表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是决定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认同是互动关系的主流和主要方面;伊斯兰文化再生产是回族民间社会与国家互动重要的调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国家认同
历史反思
伊斯兰文化再生产
原文传递
迈向情感自觉的民间宗教仪式研究——以西和乞巧节俗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红娟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40,共7页
西和乞巧呈现了集体情感和个体情感的混融状态,这一点挑战了涂尔干传统下宗教仪式研究所惯有的情感路径,即单方面地强调集体情感的价值而贬低个体情感;同时,这一点也在根本上挑战了涂尔干宗教研究中的圣/俗二分思想。民间宗教仪式研究...
西和乞巧呈现了集体情感和个体情感的混融状态,这一点挑战了涂尔干传统下宗教仪式研究所惯有的情感路径,即单方面地强调集体情感的价值而贬低个体情感;同时,这一点也在根本上挑战了涂尔干宗教研究中的圣/俗二分思想。民间宗教仪式研究应该建立在一种社会生活的整体观之上,通过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世界打通仪式与日常生活间的壁垒,情感自觉是社会主体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前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人类学
仪式研究
“狂耍”
“心上”
乞巧节
原文传递
题名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共显——以芭蕉箐苗族“感恩节”为例
1
作者
郑宇
靳志华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民族研究院
边疆
学所
云南大学
文化产业
研究院
出处
《民族论坛》
2011年第4期48-49,共2页
文摘
芭蕉箐村隶属于昆明市东村乡石桥村委会,是云南大学设立的云南省10个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之一。它坐落于半山腰,海拔1800余米,共45户,131人,有张、杨、王、潘、龙五姓。全村皆属苗族大花苗支系,自称“阿卯”。它不仅延续着苗族传统的语言、社会结构、历史记忆,以及丰富的婚丧、建筑、服饰等民族文化,而且还是一个典型的信仰基督教的村寨,富民县东村乡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也坐落于此。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弱势群体
就业援助
分类号
C95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力与调适:回族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反思——基于云南案例的研究
2
作者
桂榕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民族研究院
出处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92-198,共7页
基金
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21132022-10001)
云南大学人文社科基金(10YNUHSS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回族社区作为伊斯兰教传统与国家共同缔造的产物,它是研究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的基础单位。基于云南的案例研究表明,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是决定回族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认同是互动关系的主流和主要方面;伊斯兰文化再生产是回族民间社会与国家互动重要的调适机制。
关键词
回族
国家认同
历史反思
伊斯兰文化再生产
分类号
K2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迈向情感自觉的民间宗教仪式研究——以西和乞巧节俗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红娟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民族研究院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40,共7页
文摘
西和乞巧呈现了集体情感和个体情感的混融状态,这一点挑战了涂尔干传统下宗教仪式研究所惯有的情感路径,即单方面地强调集体情感的价值而贬低个体情感;同时,这一点也在根本上挑战了涂尔干宗教研究中的圣/俗二分思想。民间宗教仪式研究应该建立在一种社会生活的整体观之上,通过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世界打通仪式与日常生活间的壁垒,情感自觉是社会主体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前提之一。
关键词
情感人类学
仪式研究
“狂耍”
“心上”
乞巧节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的交融共显——以芭蕉箐苗族“感恩节”为例
郑宇
靳志华
《民族论坛》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张力与调适:回族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反思——基于云南案例的研究
桂榕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1
0
原文传递
3
迈向情感自觉的民间宗教仪式研究——以西和乞巧节俗为例
宋红娟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