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伯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2,共4页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佛教最初传入云南的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接受了佛教的影响 ,同时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 ,使之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特点不仅反映为文化的多...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佛教最初传入云南的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接受了佛教的影响 ,同时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 ,使之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特点不仅反映为文化的多样性 ,而且还表现为文化的一体性 ,这折射出云南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 ,也揭示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多民族性 多元文化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寿川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3,共7页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杨寿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在近20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时,如何认识这些成就和问题呢?...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杨寿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在近20年来有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时,如何认识这些成就和问题呢?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人口 东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东西部差距 对外开放 民族自治地方 东部地区 工农业总产值
下载PDF
我国民族经济政策与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寿川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65,共4页
自 1 949年以来 ,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特殊的经济政策 ,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也随之有了较大改善。我国实施的民族经济政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已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界和舆论... 自 1 949年以来 ,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特殊的经济政策 ,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也随之有了较大改善。我国实施的民族经济政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已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界和舆论界的关注。深入研究我国的民族经济政策与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 经济政策 农牧业生产 基础设施
下载PDF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7-92,共6页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黄泽民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是在对少数民族文化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汇集和描述研究的基础上,亟需总结升华出一些规律性认识的迫切要求下出现的。方法论的建设已...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黄泽民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是在对少数民族文化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汇集和描述研究的基础上,亟需总结升华出一些规律性认识的迫切要求下出现的。方法论的建设已成为民族文化学理论建构中尤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民族文化学 方法论原则 少数民族文化 民俗学 文化相对论 中国少数民族 民俗文化 整体观 比较观
下载PDF
文化自觉——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理论前提
5
作者 秦家华 《民族工作》 1999年第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文化自觉意识 民族文化大省 文化素质 主体文化 创造力 社会发展 文化的人 知识经济时代 凝聚力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佛教文化:新世纪云南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被引量:13
6
作者 课题组 赵伯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3-96,共4页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本土化程度强、品位高等特点 ,是一种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经过不断建设 ,云南已建成一批佛教文化旅游景点 ,不少地区也把佛教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外以宗教文化为主线...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本土化程度强、品位高等特点 ,是一种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经过不断建设 ,云南已建成一批佛教文化旅游景点 ,不少地区也把佛教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外以宗教文化为主线的旅游很有特色 ,一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要使佛教文化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 ,就要解放思想 ,加强研究 ,推出精品路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佛教文化 旅游业 旅游资源
下载PDF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伯乐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需要慎重对待的工作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佛教文化因素的挖掘与佛教自身发展的关系 ,旅游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关系 ,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管理与利益分配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需要慎重对待的工作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佛教文化因素的挖掘与佛教自身发展的关系 ,旅游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关系 ,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管理与利益分配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促进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前形势下有利于佛教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关系 旅游能力 旅游管理
下载PDF
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伯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59,共5页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场面热烈 ,程序复杂 ,这并不仅仅意味着对婚姻双方人生大事的庆祝 ,而且有着十分丰富的社会意义。本文认为其社会功能有四 :本民族传统的展示、教育和传承功能 ;人际关系协调功能 ;生产技能和生活技能的相互交流...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场面热烈 ,程序复杂 ,这并不仅仅意味着对婚姻双方人生大事的庆祝 ,而且有着十分丰富的社会意义。本文认为其社会功能有四 :本民族传统的展示、教育和传承功能 ;人际关系协调功能 ;生产技能和生活技能的相互交流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婚礼 社会功能 民族文化 民族研究
下载PDF
贝叶文化—文化移植的一个范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伯乐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1期36-40,共5页
贝叶文化是西双版纳及德宏傣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标志与象征。文章对贝叶经在这些地区的传入、传播 ,并最终形成贝叶文化的原因及过程进行了梳理 ,分析了当地贝叶文化在移植与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身特点。
关键词 贝叶文化 傣族 移植与融合
下载PDF
滇文化基本特征论纲
10
作者 张文勋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所称的“滇文化”是一个以地域名称命名的文化概念,而文中讨论的,实际上就是云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滇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文化;滇文化是以滇池和洱海区域为中心的多元地域立体文化;滇文化是以儒道佛文化为主干的... 本文所称的“滇文化”是一个以地域名称命名的文化概念,而文中讨论的,实际上就是云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滇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文化;滇文化是以滇池和洱海区域为中心的多元地域立体文化;滇文化是以儒道佛文化为主干的多元综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文化 多元民族文化 多元地域立体文化 多元综合文化
下载PDF
文化转轨──体制转轨的先导
11
作者 秦家华 《民族工作》 1998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体制转轨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心理机制 社会机制 自然机制 计划经济体制 民族地区 经济体制转轨 价值选择
下载PDF
文化转轨──体制转轨的先导
12
作者 秦家华 《民族工作》 1998年第9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体制转轨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心理机制 社会机制 自然机制 计划经济体制 民族地区 经济体制转轨 价值选择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木鼓文化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泽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8-64,共7页
在我国西南的苗族、景颇族、哈尼族、基诺族、佤族、傣族、布朗族等民族中,广泛存在着以原始木鼓为载体而兼具宗教祭祀、氏族家族、祖灵象征、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功能的木鼓文化。木鼓,既是这些民族音乐舞蹈活动中最主要的乐器,又是原... 在我国西南的苗族、景颇族、哈尼族、基诺族、佤族、傣族、布朗族等民族中,广泛存在着以原始木鼓为载体而兼具宗教祭祀、氏族家族、祖灵象征、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功能的木鼓文化。木鼓,既是这些民族音乐舞蹈活动中最主要的乐器,又是原始宗教祭祀中的祭器,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仍发挥作用。木鼓乃是一项重要的人类原始宗教祭祀和原始音乐文化的遗存物,本文拟从实证出发,探讨西南民族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鼓 苗族 西南少数民族 氏族 象脚鼓 景颇族 舞蹈 祭器 木鼓舞 基诺族
原文传递
铜鼓及铜鼓装饰艺术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文光 翟国强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第4期19-24,29,共7页
本文从民族史研究的视角认为铜鼓不是所有百越民族的典型器物 ,只是百越民族中骆越及其后裔所使用的器物 ;其分布与骆越及其后裔的分布相吻合 ;铜鼓装饰艺术是不同时期骆越及其后裔对自然、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及艺术抽象 ,这对研究骆越及... 本文从民族史研究的视角认为铜鼓不是所有百越民族的典型器物 ,只是百越民族中骆越及其后裔所使用的器物 ;其分布与骆越及其后裔的分布相吻合 ;铜鼓装饰艺术是不同时期骆越及其后裔对自然、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及艺术抽象 ,这对研究骆越及其后裔的历史文化多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越 铜鼓 装饰艺术
下载PDF
印度河流域文明消亡的现代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伯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7-121,共5页
The Indian River Valley civilization,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World Civilizations, had declined and finally extinguished. It contributed little to the succeeding civilization.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suffered... The Indian River Valley civilization,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World Civilizations, had declined and finally extinguished. It contributed little to the succeeding civilization.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suffered from the lack of enough evidence in making explanation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extinction of the Indian River Valley civilization was caused by two important reasons. One is that overexploita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aggravat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finally endangered the civilization. Another has much to do with its superstructure realm, which lagged far behi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uch a lesson still remains significant as to the present soci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河流域文明 衰亡原因 上层建筑 开发过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