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今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树立的意义——基于对云南省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孙利珠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2-34,38,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基本内核。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举措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夷经》的视角看王德三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苗兴成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5-68,共4页
土地革命时期,云南早期共产党人王德三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编写了我们党的历史上首部民族工作文献——《夷经》。《夷经》的印制和传播,启发了少数民族群众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政治主张,对推进云南少数民... 土地革命时期,云南早期共产党人王德三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编写了我们党的历史上首部民族工作文献——《夷经》。《夷经》的印制和传播,启发了少数民族群众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政治主张,对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夷经》这一独有的视角来考察革命先烈王德三,对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及其实现大众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德三 《夷经》 云南 马克思大众化 历史贡献
下载PDF
马克思的调查研究观初探——重读《摩泽尔记者的辩护》
3
作者 吕倩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是马克思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真相,为摩泽尔河沿岸贫困群众“发声”的一篇意义深刻的辩护文章,目的是驳斥莱茵省总督对《莱茵报》刊发的驻摩泽尔地区记者...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是马克思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真相,为摩泽尔河沿岸贫困群众“发声”的一篇意义深刻的辩护文章,目的是驳斥莱茵省总督对《莱茵报》刊发的驻摩泽尔地区记者所撰写的两篇文章的无理指责,这是马克思关于调查研究的“开篇之作”。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关于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无产阶级的执政理念、新闻媒体工作者的政治立场等奠定了基础。文中体现的马克思调查研究观对当前党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推动主题教育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调查研究 《摩泽尔记者的辩护》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理论出场与当代在场
4
作者 崔恒良 张瑞才 《学术探索》 2023年第11期55-62,共8页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致力于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致力于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召唤。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亟需更进一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不断彰显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实践价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党 群众观 理论出场 当代在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特质论析
5
作者 李维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权威、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从概念到实践展开的同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知识体系构建、理论体系构建、学科体系构建,成为各学科展示自身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党的二十大权威、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从概念到实践展开的同时,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知识体系构建、理论体系构建、学科体系构建,成为各学科展示自身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增长点。从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共同特征和时代要求看,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阐述与构建,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尤其要体现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这就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及其构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革命性等特质。深入系统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特质,阐释这些理论特质的范畴界定、学理内涵、价值意义,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范式及学术进路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问题的必要路径,对开展有关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探究、实践探索和方法探讨或具导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体系 理论构建 马克思主义 理论特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要求与时代特征
6
作者 任新民 成杰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马克思以现代生产力发展为主轴,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生产推动的世界历史变迁,彻底改变以血缘关系历史文化为纽带的民族社会,明确提出民族交往空间由民族性、区域性拓展为世界性,逐步形成以现代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世界交往空间格局,... 马克思以现代生产力发展为主轴,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生产推动的世界历史变迁,彻底改变以血缘关系历史文化为纽带的民族社会,明确提出民族交往空间由民族性、区域性拓展为世界性,逐步形成以现代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世界交往空间格局,阐明了民族、民族交往、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认识与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理论方法和基本原则,为我们探索中国各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遵循。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必须以现代民族国家为政治载体,民族问题必须从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下来认识和解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历史要求,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理论的时代特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化时代化 历史要求、时代特征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柏晶 李丽琼 母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8-82,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最先在经济领域出现的全球化已慢慢渗透到文化领域,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我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在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建议从以下几...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最先在经济领域出现的全球化已慢慢渗透到文化领域,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我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在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应从封闭式的知识教育向开放式的信仰教育转变;二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方法;三是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守正创新的五重维度
8
作者 王增智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守正创新”视角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要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何种意义上“守正”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而且要阐释其立足中国生态实际和人民期盼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创新”的五重维度:基于马... 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守正创新”视角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要厘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何种意义上“守正”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而且要阐释其立足中国生态实际和人民期盼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创新”的五重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自然-社会”统一论提出了生命共同体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论提出了最严格的生态法治治理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论提出了“两山”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提出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提出了“乡愁”思想,等等。这些具有原创性贡献的思想,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又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守正创新 五重维度
下载PDF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记第八届西部高校马克思主义论坛
9
作者 廖兴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5-152,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为我国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为我国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研究和挖掘其中所蕴藏的理论精髓:坚持学科引领,建设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坚持教育为本,建设高标准思想政治课程群;坚持与时俱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思想政治课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戏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探索与价值研究——以云南大学越剧赏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溪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23-29,共7页
中国戏曲传承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粹,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华灿烂文化的无穷魅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云南大学戏曲通识教育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深入挖掘戏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 中国戏曲传承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粹,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充分展示了中华灿烂文化的无穷魅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云南大学戏曲通识教育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深入挖掘戏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戏曲情感育人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推进"三全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通识教育 课程思政 越剧赏析
下载PDF
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视阈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11
作者 李昕羽 周玉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19,共5页
人口老龄化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必然结果。伴随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再生产已向现代型转变,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云南作为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众多的欠发达农业大省,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必然结果。伴随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再生产已向现代型转变,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云南作为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众多的欠发达农业大省,人口老龄化既具有中国共有的特征,又具有滞后性和后发性的个性特征。云南应结合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调整生产力内部不协调的关系,不仅要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和养老保障机制,也要通过健全劳动力供给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改善人自身生产,促进"两种生产"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资料生产 人自身生产 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与经验
12
作者 赵新国 陈敬松 兰良平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6-29,70,共5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重大理论,按照“可复制,能推广”的原则,聚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云南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工作新路子。文章简要概括了铸牢中华...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重大理论,按照“可复制,能推广”的原则,聚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云南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工作新路子。文章简要概括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特色、新时代云南实践的主要举措及其取得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各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举措 主要经验
下载PDF
云南边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教育思考——以云南部分高校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天丽 杨南丽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7-91,共5页
通过对云南省10余所高校近3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职业评价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云南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特点 对策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琪 《福州党校学报》 2016年第4期47-50,共4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追求真理的思维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肩负着理论的深入学习、研究、教学和宣传的艰巨使命,肩负着引领社会主流思潮的方向,守卫着指导思想战略堡垒的地位,因此,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哲学思维方式。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 思维方式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
作者 杜帮云 赵长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中,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人们精神富有可衡量与可测度。根据时代新人使命和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 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之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中,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人们精神富有可衡量与可测度。根据时代新人使命和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为知识文化、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法治素养、精神风貌五个方面,每个方面从不同维度设置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精神富有的内涵与表现等提炼出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精神富有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时代性、动态性等特征,因此,需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发展完善其具体内容,同时对大学生精神富有状态进行动态跟踪,以期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精神富有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下载PDF
重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6
作者 吴亚杰 高丽强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9-31,共3页
长期以来,有人将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绝对化,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这三个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 长期以来,有人将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绝对化,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这三个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理论的简要内容,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正确认识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划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 重识
下载PDF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17
作者 王琪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0-64,共5页
历史虚无主义以其虚假的外表,否定和歪曲历史事实,对人们的社会实践、社会主流思想造成了混乱,影响极其恶劣。因此,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寓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引领时代思想的潮流,使马克... 历史虚无主义以其虚假的外表,否定和歪曲历史事实,对人们的社会实践、社会主流思想造成了混乱,影响极其恶劣。因此,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寓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引领时代思想的潮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学习、理解和运用。以此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社会实践、社会主流思想以及群众思想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大众哲学》历史贡献的梳理——兼论对新媒体时代的启示
18
作者 范益民 李树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的代表作之一,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众哲学》中,他实现了哲学理论内容现实化,阐释生活化,并与大众传媒有机融合,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这对当代新媒体境遇下推动马克思主...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的代表作之一,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众哲学》中,他实现了哲学理论内容现实化,阐释生活化,并与大众传媒有机融合,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这对当代新媒体境遇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强的时代启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媒体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俊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89-94,共6页
云南有着丰富的、特有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在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将协同治理理念运用于“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具有现实可行性。云南积极将少数民族“非遗”... 云南有着丰富的、特有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在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将协同治理理念运用于“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具有现实可行性。云南积极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引入乡村振兴,开展二者协同发展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借政府之力、利用市场、注重成果转化等经验,对现存的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保障不充分、发展路径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加强机制构建、强化市场孵化、加大资源投入等实现了从“非遗保护”到“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再到“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保护 传承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打造高质量高校统战干部队伍路径探析--以云南某医科院校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蒙 李雪章 赵一璇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5-100,共6页
高校统战干部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石,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百年经验和当前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深刻认识到加强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云南某医科院校为例,剖析当前统战干部队伍存在思想、理论学习培训... 高校统战干部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石,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百年经验和当前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深刻认识到加强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云南某医科院校为例,剖析当前统战干部队伍存在思想、理论学习培训、干部培养机制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探索明确政治身份、突出理论学习、强化调查研究和沟通协调能力,及完善选拔培养机制等路径,培养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高质量统战干部队伍,推动高校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院校 统战干部队伍 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