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南诏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福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23-27,共5页
南诏与巴蜀间的民间交往、民族迁徙、军事冲突及文人间的学习和交流,使巴蜀文化成为南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又因南诏文化与巴蜀文化有相同的文化渊源和相似的文化土壤,促使南诏在“盛唐之音”氛围中,大量汲收巴蜀文化。
关键词 南诏文化 巴蜀文化 渊源 关系
下载PDF
“内仁外礼”而后君子──儒家“仁”、“礼”思想与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之关系
2
作者 余玫 《云南学术探索》 1998年第2期39-44,共6页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礼”思想 儒家文化 家庭 《论语》 儒家伦理 道德教育 道德规范 传统文化 封建礼教
下载PDF
从关系实在论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3
作者 王日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83-85,共3页
根据普里高金波粒二象说及系统论,对事物性质的把握,不能仅从性质实在论着眼,还要从关系实在论来考察,这样的把握才是全面和准确的;有了关系实在论,人们的视野更为拓展了。
关键词 语文学科性质 性质实在论 关系实在论 波粒二象性 系统论 要素
下载PDF
高校写作学教材体系的设计——《现代写作学》编写断想
4
作者 张佐邦 《昭通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42-45,共4页
本文比较了诸多写作学著作后,着重阐释了作者主编的《现代写作学》的框架:客体论、主体论、过程论、文体论和受体论。
关键词 写作学 体系 框架
下载PDF
论民族体育的凝聚与交往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饶远 刘竹 《贵州体育科技》 2000年第4期12-15,共4页
体育活动是一种群众性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又是一种民族性的活动。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少数民族体育与其它文化要素一样,具有一种民族凝聚的功能。另一方面民族体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载体,包含着共同文化、... 体育活动是一种群众性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又是一种民族性的活动。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少数民族体育与其它文化要素一样,具有一种民族凝聚的功能。另一方面民族体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载体,包含着共同文化、共同地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体育 体育活动 社会活动 交往 综合性 群众性 民族文化 性活动 载体 决定
下载PDF
古籍整理研究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 被引量:5
6
作者 余嘉华 《云南学术探索》 1998年第5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古籍整理研究 民族文化大省建设 云南文献 少数民族 整理古籍 四库全书 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古籍 地方文献 民国初年
下载PDF
唐宋词中的楼栏意象和词人的艺术感觉 被引量:8
7
作者 古光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26-30,共5页
翻开词史,检索唐宋词作,大量的“倚楼凭栏”频频出现。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其出现的环境、词人作词的心理缘由等问题,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唐宋词兴盛及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原因。
关键词 唐宋词 “倚楼凭栏” 意象 艺术感觉
下载PDF
试论新闻特写的写作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云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本文认为新闻特写具有消息和通讯的特征,但它以描写为主要手法,要形象地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事实和情景,这就说新闻特写又有别于消息和通讯的特征,这就是本文所要重点阐述的;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历历在目的“镜头感”;通过突出... 本文认为新闻特写具有消息和通讯的特征,但它以描写为主要手法,要形象地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事实和情景,这就说新闻特写又有别于消息和通讯的特征,这就是本文所要重点阐述的;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历历在目的“镜头感”;通过突出地刻画,将特征性的“镜头”放大,展现于读者面前,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特写 现场感 镜头感 形象感
下载PDF
仿词的构成及其对原词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薛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8-70,共3页
仿词的构造以原词为模式,对原词的结构特点、语义特征是否准确把握,影响到仿词是否能成立。仿词一旦构成,就反过来对原词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仿词对原词的影响程度不同,仿词的运用,往往是对这种反作用的利用。
关键词 仿词 原词 语义构成 制约 影响
下载PDF
高师教改的应为与难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承明 董义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34-39,共6页
本文将我国高师教改置于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运用比较教育原理,深入分析我国高师教育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我国高师教改研究与教改实践脱节的原因。认为:我国高师教改研究重视“应为”而忽视“难为”是导致高师教改实... 本文将我国高师教改置于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运用比较教育原理,深入分析我国高师教育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我国高师教改研究与教改实践脱节的原因。认为:我国高师教改研究重视“应为”而忽视“难为”是导致高师教改实践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提出:高师教改研究应当超越“应为”的层面,进一步研究“难为”,从而使高师教改研究更具实质性意义,促进高师教改实践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教育竞争 高师教改 应为 难为 选择
下载PDF
命名制的变迁及其社会功能浅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7-30,共4页
作为人类生命符号的姓名,是全部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本单位,它曾经历了从氏族标志到家族符号直至个体生命符号的漫长变迁史,它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因文化模式的不同而显示出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因社会发展历程制约... 作为人类生命符号的姓名,是全部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本单位,它曾经历了从氏族标志到家族符号直至个体生命符号的漫长变迁史,它所发挥的作用一方面因文化模式的不同而显示出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因社会发展历程制约而显示的高度一致性。本文紧紧抓住命名制变迁中的这两大特性考察其变迁的社会背景及所产生的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行为 遥远记忆符号 氏族标志 家族符号 个人符号 别婚姻明血缘 表贵贱等级 民主自由
下载PDF
白族农耕文化与儒家重农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福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1-35,共5页
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儒家“行夏时”、“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的重农思想,对白族农耕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儒家反对“竭泽而渔”的主张对白族农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 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儒家“行夏时”、“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的重农思想,对白族农耕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儒家反对“竭泽而渔”的主张对白族农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白族特有的农耕方式、儒家思想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白族农耕文化得以形成和巩固。透过白族农耕文化与儒家重农思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 农耕文化 儒家 重农思想 现代意义
下载PDF
艺术语言:创造神韵之美 被引量:2
13
作者 骆小所 赵云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15-120,共6页
艺术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它往往离形昭神,通过具体的感情的物象描写,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含蓄空灵。它的言语形式实现了客体对象艺术化,发话主体审美形象化。发话主体正是靠这种言语方式,把实实在在的对象,加以人为的... 艺术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它往往离形昭神,通过具体的感情的物象描写,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含蓄空灵。它的言语形式实现了客体对象艺术化,发话主体审美形象化。发话主体正是靠这种言语方式,把实实在在的对象,加以人为的改变,剥去外部世界的固有外部性,变成完全合乎人的感觉需要的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对象。它拉大辞面和辞里、象和意、实和虚之距离,具有神韵之美,它开拓出富有发话主体独特感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和谐自然的天籁之美,使受话人如“误入桃源”或置身于“极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精神创造 神韵 气韵生动 变形 客体艺术化 主体情感化
下载PDF
挑战传统:论荒诞派戏剧及其艺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骆锦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86-90,共5页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对存在的荒诞性百年探索的表现。它揭示了现实的荒诞,世界的丑恶,不合理与毫无意义。表现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荒诞主题。其艺术手法荒诞夸张,舞台形象荒唐怪异,以直喻和象征代替...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对存在的荒诞性百年探索的表现。它揭示了现实的荒诞,世界的丑恶,不合理与毫无意义。表现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荒诞主题。其艺术手法荒诞夸张,舞台形象荒唐怪异,以直喻和象征代替言说,彻底解构语言,实现了荒诞主题与荒诞的戏剧表现形式的统一,使戏剧艺术获得了崭新的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派 尤奈库斯 贝克特 夸张怪异 消解语言 象征直喻
下载PDF
从汉语文化词看儒家伦理观念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53-55,共3页
语言储存着民族的历史,也储存着民族的文化,其中以词汇最为突出。词汇代表的是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同时又与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汉语词汇中有一大批词和成语记载和体现着儒家伦理观念,这一批文化词及其词义的存在。
关键词 汉语文化词 儒家 伦理观
下载PDF
语言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骆小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8-60,共3页
20世纪以来,通过语言学转向而对机械论的批判,强化了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理论的表述,语言学转向为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语言学转向出现了对形式化的逻辑分类和理性分析的过分强调,影响了人们对特定语境中的语... 20世纪以来,通过语言学转向而对机械论的批判,强化了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理论的表述,语言学转向为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语言学转向出现了对形式化的逻辑分类和理性分析的过分强调,影响了人们对特定语境中的语义的阐释。作为研究传递较佳信息学科的修辞学自然就引入科学的研究,把科学的建构、证明和陈述看作是语流中和情境中的语义的确定和修辞的转义。伴随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协调和互补,修辞学自然地被引入到各门学科的广阔领域,促使了修辞学转向成为科学发展的选择。语言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其实就是各门学科研究方法的转向,是语言学和修辞学的理论在各门学科中的具体运用,从学科理论转为方法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修辞学转向的过程中,也促使了修辞学打开山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转向 修辞学转向 研究领域的拓展 学科的健全发展 方法论转向
下载PDF
汉语被动语态表达方式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1-74,共4页
人们在对汉语被动语态表达方式的历史演变研究中,发现不少问题,提出一些假设。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对管燮初先生的假设给予肯定,对桥本万太郎的假设进行质疑。
关键词 意念被动句 被动式 动词音变 语音屈折 使动被动兼用
下载PDF
论孔子的人格精神 被引量:2
18
作者 骆锦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6-79,共4页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格的典范,《论语》体现了孔子的人格精神。孔子以仁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表现出对于人类的深切关怀与体贴。表现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道德的完善;在道德自我完善中,体现超越普通人对人的一般生活的欲求的痛苦。...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格的典范,《论语》体现了孔子的人格精神。孔子以仁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表现出对于人类的深切关怀与体贴。表现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道德的完善;在道德自我完善中,体现超越普通人对人的一般生活的欲求的痛苦。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是高扬道德理性精神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阳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人格精神 民族精神
下载PDF
瑶族盘瓠神话刍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7-22,共6页
盘瓠神话在瑶族神话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运用神话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对该神话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折。论证了神话中诸多不合理的情节,是以特殊的方式反映了瑶族先民早期的历史和文化。而盘瓠神话的经久不衰。
关键词 瑶族 图腾 盘瓠神话 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儒文化心理和美学风格略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4-49,共6页
中庸思想是儒家传统的人生哲学,“中和主义”是文学研究会朱自清等作家得到的人生感悟,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以“中和主义”为特殊视角,梳理了中庸、“中和”、“中和主义”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具有... 中庸思想是儒家传统的人生哲学,“中和主义”是文学研究会朱自清等作家得到的人生感悟,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以“中和主义”为特殊视角,梳理了中庸、“中和”、“中和主义”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儒文化“中和主义”情结的观念构成、表现形式和美学风格,开启了一条别具特色又引人思考的文化研究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思想 “中和” “中和主义” 文化观念 集体无意识 儒文化心理 文学研究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