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新塘萤石矿区地下水元素钙氟变化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明生 常凤琴 赖劲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对新塘脉状矿床及其附近地下水的钙、氟元素进行了系统检测,发现钙、氟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采矿矿床及其附近地下水的钙、氟含量偏高,而2km远的地下水钙、氟含量低且接近流域平均值,两处平均含量相差近10倍。钙、氟的相关性分... 对新塘脉状矿床及其附近地下水的钙、氟元素进行了系统检测,发现钙、氟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采矿矿床及其附近地下水的钙、氟含量偏高,而2km远的地下水钙、氟含量低且接近流域平均值,两处平均含量相差近10倍。钙、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水体中钙、氟含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揭示该区萤石矿成矿受沉积物钙氟控制,并与地下水运动密切相关,通过热液循环不断淋滤溶蚀围岩获取钙氟形成萤石矿。由此,矿区的钙氟异常变化可以作为找矿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氟含量 地下水 萤石成矿 赣南新塘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与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干湿度效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同平 王艳飞 +4 位作者 王黎明 林永静 武梦娟 张文翔 牛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33-2343,共11页
基于地理格局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干湿度梯度效应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思路,结合野外试验监测和室内分析,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植物系统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和干湿度效应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发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和... 基于地理格局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干湿度梯度效应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思路,结合野外试验监测和室内分析,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植物系统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和干湿度效应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发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和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均不同程度的受到海拔和干湿季影响。季雨林与山地雨林的水热梯度受海拔梯度重要影响,随海拔梯度升高,土壤含水率变化显著,且含水率在干湿季均对土壤有机碳(SOC)存在显著影响(P<0.01),雨季其对土壤全氮(STN)和土壤全磷(STP)的影响要显著于干季;叶片全磷(TP)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升高,而叶片全氮(TN)在干季会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雨季含水率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TN含量的增加并出现单峰现象;而土壤C/P与海拔和干季土壤含水率的极显著相关性(P<0.01)及干季叶片C/N与叶片含水率的显著相关关系(P<0.05)说明,干季水分匮乏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影响土壤P的矿化度和植物对P的吸收利用水平,而且叶片C/N对反馈植物水分含量具有明显指示作用。因此,水热梯度是土壤-叶片系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此外,全球变化区域响应方面,多雨高温可能会削弱季雨林叶片C的同化能力,且叶N含量降低,但受氮沉降的影响,对C/N的影响尚无法确定;由于P循环对其他元素的耦合作用,雨林土壤-叶片系统的元素循环周期将会被缩短,但干季山地雨林植物生态系统P的限制作用有可能会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含水率 干湿季 生态化学计量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下载PDF
西双版纳不同森林类型凋落叶与土壤碳氮变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卢同平 张文翔 +2 位作者 牛洁 林永静 武梦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6-1533,共8页
通过对西双版纳原始林、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和凋落叶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值间的变化特征研究,探讨林型变化下生态系统中生物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土壤和凋落物氮对C/N值的影响要高于碳。西双版纳土地利用类型决定... 通过对西双版纳原始林、次生林和橡胶林土壤和凋落叶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值间的变化特征研究,探讨林型变化下生态系统中生物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土壤和凋落物氮对C/N值的影响要高于碳。西双版纳土地利用类型决定了土壤和凋落叶的碳氮含量,原始林SOC含量最高,橡胶林初产期(10 a)最低,而STN含量总体上橡胶林要高于原始林和次生林,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氮含量随林龄增加和割胶的进行发生了流失。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凋落物碳氮比(C/N)的差异性显著,而土壤碳氮比、凋落物碳氮含量与林型相关性较弱。SOC、STN含量与凋落叶碳氮含量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碳氮主要来自凋落物分解后养分的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型 土壤 凋落叶 氮流失 相关性 生态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玉米和小麦作为碳氮同位素工作标样的可行性实验分析
4
作者 温雯雯 黄林培 王磊 《科技风》 2015年第1期118-119,共2页
随着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碳氮同位素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玉米和小麦籽粒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与两种稳定碳氮同位素国际标样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种工作标样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玉... 随着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碳氮同位素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玉米和小麦籽粒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实验分析,通过与两种稳定碳氮同位素国际标样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种工作标样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和小麦籽粒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实验值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具有作为稳定碳氮同位素工作标样的潜力;同时,不同的进样量对样品的质谱峰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碳氮同位素 玉米 小麦 工作标样 可行性
下载PDF
我国陆生生态化学计量学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4
5
作者 卢同平 史正涛 +1 位作者 牛洁 张文翔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5,共7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一门集生态学、化学计量学、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为研究植物限制性元素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重点从气候变化与氮沉降、生态系统演化、添加实验及人类活动...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一门集生态学、化学计量学、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为研究植物限制性元素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重点从气候变化与氮沉降、生态系统演化、添加实验及人类活动等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面对我国陆生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并结合现已开展的工作,对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相关生态化学计量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在生态系统稳定性、常量元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物地理 驱动因子 氮沉降 植物生态系统组分
下载PDF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新农村建设中危房情况调查及改造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洪正 谢曼平 +4 位作者 张云鹰 董明琪 余朝银 王兴权 戚文秀 《地理科学研究》 2016年第3期144-156,共13页
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中,危房改造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深入调查为基础,对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山区现有农村住房的特点、住房类型、破坏情况及起因进行分析,统计危旧房屋数量。结合当地传统房屋传统工艺做法,地理地质情... 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中,危房改造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深入调查为基础,对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山区现有农村住房的特点、住房类型、破坏情况及起因进行分析,统计危旧房屋数量。结合当地传统房屋传统工艺做法,地理地质情况,抗灾需求等条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房屋改造建议。高度危险房屋建议拆后重建,而轻度和中度危险的房屋需进行加固修缮。将危改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建设以壮族村寨为主的特色鲜明的原生态旅游,并开发加工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更有利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蓬镇 新农村建设 危房改造
下载PDF
过去5000 a以来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颖 孙惠玲 +3 位作者 周晓娟 段立曾 李华勇 张虎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2-729,共8页
通过测定抚仙湖沉积物全有机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总氮、总有机碳含量指标并计算碳氮比值,对过去5000 a以来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δ^(13)C_(org)的影响因素及其所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 通过测定抚仙湖沉积物全有机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总氮、总有机碳含量指标并计算碳氮比值,对过去5000 a以来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δ^(13)C_(org)的影响因素及其所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00 cal a BP里,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发生明显变化,沉积物有机质输入由内源水生生物和陆生C_3植物共同输入(5000-2300 cal a BP阶段)转变为以内源沉水植物、浮游植物和藻类等输入为主(2000 cal a BP至今阶段);有机质来源发生变化是造成抚仙湖沉积物δ^(13)C_(org)值变化的主要原因;2000 cal a BP以来,陆源有机质输入的锐减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在2300-2000 cal a BP阶段,抚仙湖沉积物δ^(13)C_(org)值的快速变化可能指示了抚仙湖流域的古环境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快速变化的气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稳定碳同位素 碳氮比值 有机质来源 古环境
下载PDF
基于空间插值算法的阳宗海夏季水质参数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惠玲 廖泽波 +1 位作者 段立曾 洪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4,共5页
水质参数是分析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由于基于离散采样点的传统水质参数统计法不能详细分析湖泊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了克立格(Kriging)和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空间插值算法对阳宗海夏季水质参数指标(p... 水质参数是分析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由于基于离散采样点的传统水质参数统计法不能详细分析湖泊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了克立格(Kriging)和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空间插值算法对阳宗海夏季水质参数指标(pH值、总叶绿素、浊度、溶解氧、电导率和藻蓝蛋白)进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阳宗海夏季表层水体的循环周期较长、空间异质性较高,尤其是总叶绿素含量、浊度和藻蓝蛋白含量;阳宗海南岸受到人为生活扰动和污染较为严重,藻蓝蛋白和溶解氧的浓度均较高;阳宗海北岸受到人为工业污染更为明显,表现为浊度在该区域达到峰值;阳宗海夏季表层水体的电导率和pH值更多地受到了治理砷污染而大量喷施的絮凝剂影响。研究成果为阳宗海水环境评估和综合整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宗海 水质参数 克里格空间插值法 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典型自然带土壤氮磷化学计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卢同平 张文翔 +2 位作者 牛洁 林永静 武梦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2-692,共11页
植物生活型、地形及区域气候特征等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典型自然带土壤氮磷化学计量与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我国土壤氮磷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发现,5... 植物生活型、地形及区域气候特征等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典型自然带土壤氮磷化学计量与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我国土壤氮磷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发现,5个自然带的土壤全氮(TN)和氮磷比(N/P)存在显著差异(p<0.01);除温带荒漠带较低(0.47 mg g^(-1))外,土壤全磷(TP)均值总体变化不明显(p>0.05)。在不同自然带区域内,TN、TP及N/P变化与海拔、温度及降水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二次相关,即表现出线性与单峰模式。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中TN,以及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中TP、温带荒漠带森林土壤的N/P主要受海拔因素的影响,而温带草原带草本植物的土壤TP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多要素共同作用时,其影响程度也略有差异,温度和海拔作为控制因素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和温带草原带草本土壤TN变化,但前者受温度控制更为明显,后者则以海拔为主要驱动因素,而温带荒漠带草本土壤和森林土壤的TN主要受海拔和降水作用的影响,但以降水影响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土壤TP,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带草本土壤的N/P受植物生活型、地形及气候的共同影响,但程度略有不同,其中TP表现为降水>温度>海拔,而N/P为温度>海拔>降水。因此,在自然带和植物生活型的主控背景下,海拔、温度和降水的主控或交互作用直接驱动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带 植物生活型 海拔梯度 气候因子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干湿度梯度及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同平 张文翔 +1 位作者 武梦娟 林永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4-370,共7页
通过对我国土壤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湿度梯度与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系统自然土壤氮、磷含量及氮磷比分别在0.02~8.78 g/kg,0.05~1.73 g/kg和0.06~9.85范围内变化,地形... 通过对我国土壤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值的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湿度梯度与植物生活型对土壤氮磷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系统自然土壤氮、磷含量及氮磷比分别在0.02~8.78 g/kg,0.05~1.73 g/kg和0.06~9.85范围内变化,地形和气候因素对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干湿度梯度分带对土壤氮含量和氮磷比值的影响较磷含量更为明显,氮含量与氮磷比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表现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的规律,而磷含量变化不显著。在不同生活型植被土壤中,森林土壤氮磷的变化规律较灌木和草本土壤更为复杂;其植物磷平均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受磷元素的限制作用与其较低的土壤磷含量供给有关。土壤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异性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度梯度 土壤氮磷 植物生活型 化学计量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DEM的长江第一弯地区地貌因子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雯雯 张文翔 +2 位作者 明庆忠 史正涛 苏怀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5,共7页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金沙江拖顶-三江口段的宏观地貌参数、河流地貌发育特征、地质构造背景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发现区内地势起伏非常显著,边缘区表现出高坡度、高起伏的特征,而中部地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相对较缓,研究区的坡度、起...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金沙江拖顶-三江口段的宏观地貌参数、河流地貌发育特征、地质构造背景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发现区内地势起伏非常显著,边缘区表现出高坡度、高起伏的特征,而中部地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相对较缓,研究区的坡度、起伏度具有先增后减的特征;金沙江干流东侧各支流发育程度明显低于西侧;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带的快速抬升及差异下降导致了以石鼓为界的金沙江上下两段水系发育程度迥异,下段多数支流表现出纵比降偏大的低发育特征。通过对金沙江上游河段的地貌参数定量分析,为本区域的地貌历史、古环境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参数 河流地貌 河流成因 长江第一弯
下载PDF
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制沼气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艳飞 徐锐 +2 位作者 史珊 代媛 梁高飞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7-1112,共6页
文章以蔬菜废弃物作为发酵原料,以长期驯化的猪粪和池塘污泥作为接种物,将发酵料液的总固体(TS)含量分别设置为8%,10%和12%,置于室温和中温(35℃)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实验,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的pH值、日产气量和CH4含量的变化,研究蔬菜... 文章以蔬菜废弃物作为发酵原料,以长期驯化的猪粪和池塘污泥作为接种物,将发酵料液的总固体(TS)含量分别设置为8%,10%和12%,置于室温和中温(35℃)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实验,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的pH值、日产气量和CH4含量的变化,研究蔬菜废弃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中温条件下,以池塘污泥作为接种物时,发酵料液TS含量为12%的实验组的日产气量峰值和原料产气率分别为1 750 mL和367.69 mL/g,产气效果优于其它实验组;在中温条件下,以池塘污泥作为接种物时,发酵料液TS含量为10%的实验组在稳定期的CH4平均含量为80.55%,高于其它实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产甲烷 原料产气率 接种物
下载PDF
昆明主城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问题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戚文秀 谢曼平 +4 位作者 董明琪 余朝银 田洪正 王兴权 张云鹰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6年第3期255-263,共9页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双重性,是集热、矿、水三位一体的清洁、宝贵、可利用的矿产资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昆明市的地质构造,研究昆明城区的地热分布格局以及地热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总结地热资源现阶段的开发利用...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双重性,是集热、矿、水三位一体的清洁、宝贵、可利用的矿产资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昆明市的地质构造,研究昆明城区的地热分布格局以及地热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总结地热资源现阶段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与对策以供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主城区 地热资源 开发 环境问题
下载PDF
昆明盆地活断层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小芳 谢曼平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5年第4期271-282,共12页
活断层研究是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城市地震防灾减灾、城市建筑物地震烈度设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和航、卫影像的线性结构特征... 活断层研究是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对于城市建设场地稳定性、城市地震防灾减灾、城市建筑物地震烈度设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和航、卫影像的线性结构特征,对昆明盆地普渡河–西山断裂、黑龙潭–官渡断裂、白邑–横冲断裂、大春河–一朵云断裂、富民–呈贡断裂五条活断层活动性进行调查,并分析活断层对昆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昆明盆地 城市建设 场地稳定性
下载PDF
腾冲滇滩镇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5
作者 余朝银 谢曼平 +4 位作者 张云鹰 董明琪 戚文秀 田洪正 王兴权 《可持续发展》 2016年第3期196-207,共12页
地热资源是地球上可持续的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是地热资源大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直接利用为主,利用率较低,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且设施设备不完善,对深层次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研究和长期的发... 地热资源是地球上可持续的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是地热资源大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直接利用为主,利用率较低,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且设施设备不完善,对深层次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研究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对地热资源的动态监测不足,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不合理开采和热污染现象凸显,对地热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本文以腾冲市滇滩地区地热资源为例,分析其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对的意见和建议,为改善该地区的能源结构,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清洁能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莫莫格湿地芦苇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邓春暖 章光新 潘响亮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为了揭示干旱胁迫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机理,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快速叶绿素荧光仪,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芦苇叶片光合生理以及芦苇生长状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5d后,芦苇叶片光合速率小幅下... 为了揭示干旱胁迫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机理,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快速叶绿素荧光仪,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芦苇叶片光合生理以及芦苇生长状态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5d后,芦苇叶片光合速率小幅下降,干旱15d后,其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芦苇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干旱胁迫下,芦苇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芦苇叶片光系统II(PSII)对干旱胁迫反应较敏感,在干旱20d后,其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和光合性能指数下降,热耗散增加。在干旱胁迫初期,芦苇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以气孔限制为主;在干旱胁迫后期,非气孔限制与气孔限制都起作用,其中非气孔因素主要是指光系统II活性的下降,活性反应中心减少,电子传递能力下降,降低了光系统II的整体光化学性能,进而降低了芦苇叶片的光合速率,抑制了芦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干旱胁迫 光合速率 光系统II 莫莫格湿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