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转录组动态分析
1
作者 张王芝 舒相华 +3 位作者 张莹 黄鑫 储宗秀 宋春莲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9,共11页
为探究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bies virus,PRV)与猪肺泡巨噬细胞及小肠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将PR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株3D4/21及小肠上皮细胞株IPEC-J2,测定其感染后病毒滴度及0~48 h内各时间点病毒gE基因拷贝数,观察细胞病变(CPE)和免疫荧... 为探究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bies virus,PRV)与猪肺泡巨噬细胞及小肠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将PR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株3D4/21及小肠上皮细胞株IPEC-J2,测定其感染后病毒滴度及0~48 h内各时间点病毒gE基因拷贝数,观察细胞病变(CPE)和免疫荧光,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对PRV感染后0、6、12、18 h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结果显示:PRV感染3D4/21细胞及IPEC-J2细胞96 h时,病毒滴度分别为10^(-8.16)TCID_(50)/0.1 mL、10^(-7.76)TCID_(50)/0.1 mL,病毒gE基因拷贝数分别在18、24 h达到最大,CPE分别在10、12 h开始出现,病毒蛋白表达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增加;TNF-α、IL-6和IL-1β表达量在PRV感染后均逐渐升高;PRV感染3D4/21细胞及IPEC-J2细胞后,经RNA-seq联合分析,在0、6、12、18 h的4个时间点筛出2种细胞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8313、6999、6693、5714个,其中Ras关联域家族成员6(RASSF6)、锌指蛋白667(ZNF667)、激肽超家族蛋白3C(KIF3C)、早期应答基因3(IER3)显著变化基因可能与细胞炎症反应有关,且RT-qPCR验证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到细胞过程、生物调控、细胞代谢调节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癌症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等,其中参与炎症的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кB(NF-кB)通路验证结果与KEGG通路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总体一致。提示:PRV感染会影响3D4/21细胞及IPEC-J2细胞的炎症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PR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4/21细胞 IPEC-J2细胞 伪狂犬病病毒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