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江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静 高云峰 +1 位作者 邓梦雨 程晓龙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年第2期29-35,共7页
本文基于丽江机场最近9年(2007~2015年)的观测资料,总结了丽江机场雷暴发生、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丽江机场近年来年雷暴日数稳定在60d左右,多发生在6~9月,总概率密度达到了82.3%,峰值出现在8月。平均雷暴初终日在4月13日和10月2... 本文基于丽江机场最近9年(2007~2015年)的观测资料,总结了丽江机场雷暴发生、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丽江机场近年来年雷暴日数稳定在60d左右,多发生在6~9月,总概率密度达到了82.3%,峰值出现在8月。平均雷暴初终日在4月13日和10月20日,平均间隔190d。从日变化看,雷暴多发生在15~19时,总概率密度达到了48.7%,峰值出现在16时,持续时间在0~1h内的最多,占总数的58.7%。雷暴发生规律除日变化外与水汽(相对湿度)基本一致,雨季午后53%~57%的相对湿度对雷暴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雷暴发生次数波动较大的时段为午后到深夜,打夜雷的情况有所增多,夜雷多为系统性雷暴,对丽江机场的航班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统计 特征 机场
下载PDF
丽江机场雷暴天气观测要素分析
2
作者 陈高平 《科技风》 2012年第17期122-122,共1页
雷暴天气是危及飞机飞行安全并破坏机场地面设施的恶劣天气之一,因此了解机场雷暴发生规律,加强雷暴天气状况下降水、低能见度、风切变等要素的准确判断和记录,是及时发布实时天气预报、确保飞机安全起降和飞行的可靠气象保障。
关键词 机场 雷暴天气 观测要素 雷达回波
下载PDF
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特征以及与南海季风和印度季风开始期的可能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代冰冰 刘逵 +1 位作者 高云峰 刘毅鹏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年第5期84-89,共6页
应用EOF、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时空特征及多尺度周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使用相关分析初步分析印度季风和南海季风开始期与其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开始期的EOF第一模态表明全省雨季开始期一致偏早(晚),EOF第... 应用EOF、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时空特征及多尺度周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使用相关分析初步分析印度季风和南海季风开始期与其关系.结果表明:(1)云南雨季开始期的EOF第一模态表明全省雨季开始期一致偏早(晚),EOF第二模态表明滇中及以东、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部分地区与滇西、滇西北、滇南大部分地区雨季开始期反相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2)云南雨季开始期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存在2~4年和5~7年的振荡周期.(3)南海季风开始期与云南雨季开始期相关不好,印度季风开始期与云南雨季开始期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雨季开始期 时空特征 南海季风开始期 印度季风开始期
下载PDF
丽江近51年暴雨异常气候特征
4
作者 高云峰 杨祖祥 杨靖新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年第6期35-40,共6页
利用丽江地区常规观测资料,对丽江地区近51年来暴雨事件发生的频次及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丽江地区暴雨事件全部发生在汛期内(5~10月),呈单峰型分布,7月、8月为暴雨集中发生时期,连续性暴雨事件在丽江地区属于极小概率事... 利用丽江地区常规观测资料,对丽江地区近51年来暴雨事件发生的频次及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丽江地区暴雨事件全部发生在汛期内(5~10月),呈单峰型分布,7月、8月为暴雨集中发生时期,连续性暴雨事件在丽江地区属于极小概率事件.(2)暴雨事件发生频次与降水量均呈现一致上升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具有3~5年的周期性.(3)丽江地区小雨发生频次最多,占总降水频次比率超过63%.暴雨频次所占比率较小,最高发生在7月,仅为2.69%.大雨与暴雨的频次占总降水频次不足9%,但由极端降水事件产生的降水量却占总降水量超过35%.(4)小雨、中雨的降水量年际变化稍小,呈下降的趋势;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 暴雨 气候特征 分级降水
下载PDF
低纬高原冬季与春季降水特征及其环流背景差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逵 杨靖新 +2 位作者 杨旺 杨若文 桂术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7-445,共9页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 O F)、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低纬高原地区1 4 8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该区域冬、春季的降水时空分布及其环流背景差异,了解低纬高原干旱的原因。结果表明:冬、春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显著...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 O F)、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低纬高原地区1 4 8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该区域冬、春季的降水时空分布及其环流背景差异,了解低纬高原干旱的原因。结果表明:冬、春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显著,春季降水量较大幅度高于冬季,差异最大区域位于低纬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呈“L”型区域分布;冬季降水在1 9 8 5-1 9 9 0年和2 0 0 5年以后存在4-6 a的振荡周期,1 9 9 0年以后存在准2 a和1 0 a左右的振荡周期;春季降水在1 9 9 5年以前存在较明显的4-6 a振荡周期,2 0 0 1年以后存在准2 a的振荡周期。导致冬、春季降水差异显著的环流背景主要为:与冬季相比,春季青藏高原北侧的东亚大槽较弱;但高原南侧的南支槽活跃;海洋上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沿着高压外围的气流更容易到达低纬高原,从而水汽输送更强;副高与南亚高压的两高辐合区向北延伸的范围更大,有利于低纬高原降水。进一步研究表明,低纬高原冬季降水主要与青藏高原南侧孟加拉湾附近区域的热力作用密切相关,春季降水则与该地区的比湿关系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冬春季 降水差异 环流差异
下载PDF
丽江市汛期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韬 周泓 +1 位作者 杨靖新 钟爱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3-102,共10页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和2013年丽江市2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虽然2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但降水都具有明显中尺度特征,突发性明显,局地性强,降水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和2013年丽江市2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虽然2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但降水都具有明显中尺度特征,突发性明显,局地性强,降水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由于"0717"过程先后受不同系统影响,地面降水还表现出分段降水的特点.2次过程的强降水发生之时,由于"0717"过程近地层冷平流弱于过程"0609",因此"0717"短历时强降水强度弱于过程"0609".2次强降水过程中的水汽来源不同,"0717"过程中降水峰值出现在水汽通量强辐合时段内,"0609"过程中降水峰值出现在水汽辐合高度向上扩展期."0717"过程中第1次降水峰值出现在强上升运动期,而"0609"过程,地面短历时强降水出现在上升运动增强期.2次降水过程发生前低层都由高能气团控制,在短时强降水出现之前,均有不稳定能量积聚的过程,不稳定能量累积得越强,相应地面降水越强烈."0717"过程短历时强降水出现在高能区,"0609"过程短历时强降水产生在低层能量锋区过境过程中.2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均由成熟阶段的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不同的是"0717"过程为MαCS云团,"0609"过程为MβCS云团,短时强降水均产生于云团外缘TBB等值线梯度较大位置移动过程中,且TBB等值线梯度越大,地面降水越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市 局地暴雨 中尺度特征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