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云南边疆农场社会融入研究
1
作者 欧阳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3,共13页
本文从三个历史阶段梳理了云南国营农场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融入过程,即农场建立伊始以民族工作队和“场带群”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嵌入阶段;市场经济背景下,以橡胶为媒有效联结农场和边疆共同利益,农场职工与边疆少数民族个体间频繁交往... 本文从三个历史阶段梳理了云南国营农场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融入过程,即农场建立伊始以民族工作队和“场带群”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嵌入阶段;市场经济背景下,以橡胶为媒有效联结农场和边疆共同利益,农场职工与边疆少数民族个体间频繁交往交流,社会融入由浅入深阶段;最后随着语言、饮食、通婚等进一步的心理层面交融,形成多元文化互嵌与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深度融合阶段。边疆农场七十余年的社会融入过程,不仅是内地政策性移民与云南边疆各族人民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贡献一个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农场 社会融入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地方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以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彩文 刘晨旭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博物馆不仅是承载地方历史、涵养民族文化、存储交往记忆的共有精神家园,更是展示多元文化与文明的窗口。地方博物馆不仅具有收藏、教育、科研等重要价值,也具有显著的动员叙事及共同体意识建构效能。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云南边屯... 博物馆不仅是承载地方历史、涵养民族文化、存储交往记忆的共有精神家园,更是展示多元文化与文明的窗口。地方博物馆不仅具有收藏、教育、科研等重要价值,也具有显著的动员叙事及共同体意识建构效能。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是地方与国家相互呼应、小社会与大历史互为参照、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守望相助、具有强烈情感共鸣的记忆之场。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时代背景下,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这类历史主题鲜明、文化特色突出、“三交”内涵显著的多民族共享活态符号,也可以充分调用为鲜活的叙事资源。地方博物馆需要找准定位,通过内容提炼、效度提升、活力培育三个方面,探索其独特的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意识 边屯文化 博物馆 价值与实践
下载PDF
百味之祖,食肴之将: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6)云南民族地区的食盐工作
3
作者 赵柯帆 《今日民族》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食盐不仅是人们日常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更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管子》:“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汉书·食货志》引用王莽的诏书说:“夫盐... 食盐不仅是人们日常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更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管子》:“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汉书·食货志》引用王莽的诏书说:“夫盐,食肴之将。”明代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作咸》中写道:“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恢然。”可以说盐是一切味道的核心,辛酸苦辣可以各自成味,而盐却统领所有的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新中国成立初期 历代文献 宋应星 食盐 食货志 物质成分 《管子》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党在云南的民族工作
4
作者 杨国旭 《今日民族》 2024年第7期55-58,共4页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谱写了一段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全民族抗战史。回顾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党在云南...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谱写了一段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全民族抗战史。回顾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党在云南的民族工作,对于激励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式现代化 全民族抗战 日本侵略者 民族统一战线 卢沟桥事变 勿忘国耻 抗战爆发前
下载PDF
历史记忆、仪式实践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滇西地区邓子龙信仰研究
5
作者 黄彩文 李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历史记忆与仪式实践是联结区域社会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明朝中后期,中缅边境地区的各民族共同参与了抵抗缅甸入侵的战争,而奉命出征的邓子龙及其“平定边乱,保卫边民”的靖边史也成为滇西各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当地傣族、布朗族和... 历史记忆与仪式实践是联结区域社会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明朝中后期,中缅边境地区的各民族共同参与了抵抗缅甸入侵的战争,而奉命出征的邓子龙及其“平定边乱,保卫边民”的靖边史也成为滇西各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当地傣族、布朗族和汉族分别将邓子龙传说嫁接到各自的文化图式中,集体围绕邓子龙信仰举行“拜大关”“祭神刀”等仪式活动。从历时性的视角看,明代以来形成的邓子龙信仰为滇西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纽带;从共时性的视角看,滇西地区各族人民通过邓子龙信仰以及共建文化景观、共祀靖边英雄、共享庙会节庆,促进了边疆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了边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子龙信仰 历史记忆 仪式实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物候记忆在场与云南山地民族的气象灾害防御
6
作者 李全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第5期123-130,156,共9页
云南山地民族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积累着丰富的物候知识,记录着其对气象变化的应对以及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在场性。在知识传统本土化的氛围中,云南山地民族的物候知识作为农耕文化遗产的记忆载体用于气象灾... 云南山地民族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积累着丰富的物候知识,记录着其对气象变化的应对以及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在场性。在知识传统本土化的氛围中,云南山地民族的物候知识作为农耕文化遗产的记忆载体用于气象灾害防御,体现出以“在场”为特点的物候记忆在气象灾害防御实践中的价值,这超越了记忆在哈布瓦赫视野中“对过去的重构”的论断,不但为气象灾害防御的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着认同性保护的文化空间,而且为当前的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着地方化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知识 记忆 山地民族 气象灾害防御 云南
下载PDF
云南小凉山沙村彝族城镇化过程中生猪消费的文化转换研究
7
作者 杨铭君 杨浩杰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小凉山易地搬迁政策改变了彝族搬迁户的生计模式、生活方式与消费饮食习惯。小凉山彝族对猪肉的消费从“黑猪”逐渐转变为“白猪”,而在神圣仪式生活中,他们依然坚守传统,通过“黑猪”维系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秩序。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正... 小凉山易地搬迁政策改变了彝族搬迁户的生计模式、生活方式与消费饮食习惯。小凉山彝族对猪肉的消费从“黑猪”逐渐转变为“白猪”,而在神圣仪式生活中,他们依然坚守传统,通过“黑猪”维系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秩序。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正是因为小凉山彝族生活的“圣俗分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调适,在仪式生活中坚守传统。小凉山彝族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节奏的有机调适,让文化在变迁中得以延续。社会的变迁并未导致小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的断裂,其传统文化依然起到了维持社会结构与秩序的作用,这与格尔茨在讨论爪哇社会遭遇社会变迁后导致文化延续断裂的现代性转换问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小凉山彝族 生猪消费 圣俗分流
下载PDF
边疆多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共存机制研究——基于云南贡山县丙中洛镇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邵媛媛 石奕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0,共8页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多种宗教和谐共存,这一宗教文化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具有复杂的历史脉络,而宗教观、改教资本、宗教调控等因素是该地多元宗教和睦相处的现实原因。丙中洛镇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多重要素关联而...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多种宗教和谐共存,这一宗教文化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具有复杂的历史脉络,而宗教观、改教资本、宗教调控等因素是该地多元宗教和睦相处的现实原因。丙中洛镇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运行机制是一个多重要素关联而成的复杂系统,其所具有的一般模式可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检视民族宗教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宗教 和谐共存 机制 丙中洛镇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联廉 杨妍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4,共9页
时下正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远非过去所能及。新媒体传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表现路径。新媒体是认同机制的重要要素,达成认同共识离不开新媒体传播。新媒体已成为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 时下正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远非过去所能及。新媒体传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表现路径。新媒体是认同机制的重要要素,达成认同共识离不开新媒体传播。新媒体已成为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云南加快新媒体矩阵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平台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新媒体+文化+生态+产业+治理+致富的经典整体传播模式。面对当前新媒体“社群”传播时代的新挑战,云南持续充分发挥新媒体正能量影响,对其内容、载体、手段、监管和机制创新,实现新媒体的角色由想象的感性到印象的理性命题转变的自觉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
下载PDF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10
作者 郑玲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15期180-181,共2页
云南有52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与各民族间的习俗与地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使得云南当今的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现象。该文在于探索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今的发展状况和持续发展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通... 云南有52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与各民族间的习俗与地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使得云南当今的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现象。该文在于探索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今的发展状况和持续发展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对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的终身学习进行探究,使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的练习可以达到持续的发展。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现今必然的选择及现今社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现状 可持续发展教育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文化圈构建研究
11
作者 郑玲玲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4期23-24,共2页
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建设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的构建发展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为了保证云南少数民族得以能很好的发展特色的举足轻重的因素。加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圈构建,是任重而道远的事,发展体育文化无法替代的是,云南... 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建设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的构建发展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为了保证云南少数民族得以能很好的发展特色的举足轻重的因素。加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圈构建,是任重而道远的事,发展体育文化无法替代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圈的构建。本文主要依据云南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讨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圈的主要途径及策略,从而为更好地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奠定理想的基础,能确保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都能较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体育文化圈 构建 特色 途径
下载PDF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12
作者 郑玲玲 《体育风尚》 2019年第4期236-237,共2页
本文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现状出发,为我省构建完整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体系提出看法与建议。提出构建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体系PDCA模式。从管理部门宏观层面把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队... 本文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现状出发,为我省构建完整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体系提出看法与建议。提出构建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培养体系PDCA模式。从管理部门宏观层面把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队伍建设,优化裁判员基本结构;进一步完善裁判员培训制度。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政治稳定以及人才的培养;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裁判员 少数民族体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究——基于夏村的人类学调查与反思
13
作者 王玉琴 柯睿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在乡村振兴的当代语境中,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关系到“为谁”振兴,也关乎“靠谁”实现。以人类学的视角观之,云南夏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揭示了当地政府政策、市场力量及村民的文化自觉在现代化冲击下,导致了文化的同质... 在乡村振兴的当代语境中,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关系到“为谁”振兴,也关乎“靠谁”实现。以人类学的视角观之,云南夏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揭示了当地政府政策、市场力量及村民的文化自觉在现代化冲击下,导致了文化的同质化趋势。所谓“特色”却是以城市性生活景观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当地的文化特色难以成为“亮点”。缺少文化传承与对文化核心的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便失去了活的“灵魂”。这在乡村建设中显现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张力。此问题不宜简化为单一主体责任,而应在多元主体互动框架下综合考量各方诉求。通过实施群众路线和协商共治,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实现乡村振兴中文化与现代性的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产业 现代性 反思人类学
下载PDF
从葫芦笙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4
作者 干小莉 《今日民族》 2024年第3期61-62,共2页
葫芦笙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插人笙管吹奏的单簧气鸣乐器,有的在笙管上端倒扣一至两只半截葫芦以作共鸣。汉代滇文化古墓中至少出土过六件铜斗葫芦笙。铜葫芦笙、铜编钟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的滇文化文物,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礼... 葫芦笙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插人笙管吹奏的单簧气鸣乐器,有的在笙管上端倒扣一至两只半截葫芦以作共鸣。汉代滇文化古墓中至少出土过六件铜斗葫芦笙。铜葫芦笙、铜编钟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的滇文化文物,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礼乐制度在云南的本土化过程。清代“滇夷图”所绘制的乐舞场景中也常见葫芦笙的身影。这反映了历史长河中,建立在各民族交往、交流基础上深层次的文化与制度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笙 笙管 铜编钟 滇文化 传统礼乐 民族交往 民族风格 滇夷图
下载PDF
区域联动视角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实践——基于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吕伟 熊国刘 +1 位作者 缪志鹏 姜佩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9,共7页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的指导之下,民族团结进步由最初的“活动”上升为“工作”,标志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的指导之下,民族团结进步由最初的“活动”上升为“工作”,标志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升到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当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大规模的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云南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通过区域联动探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路径——以行政接边地区为辐射中心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这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的实践范本。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为研究内容,探讨其成立背景、政策渊源、内在动因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对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工作水平提出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
下载PDF
社会性别的语言建构——基于云南三个少数民族社会的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海英 沈海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共7页
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理论曾对认识女性在人类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普遍文化模式进行解读,认为任何一个社会或文化都有一整套机制把男女间生物性的差异转化为社会性的差异。以西双版纳傣族、直苴罗罗泼彝族以... 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理论曾对认识女性在人类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普遍文化模式进行解读,认为任何一个社会或文化都有一整套机制把男女间生物性的差异转化为社会性的差异。以西双版纳傣族、直苴罗罗泼彝族以及大理白族社会中语言的性别身份建构为例,通过对语言在建构男女性别差异和性别不对等关系中的作用的分析,提出尽管男女性别二元对立结构分析存在若干病诟,但该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具体社会情景中的性别权力关系,在当下中国性别关系研究中仍然有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语言 二元对立 建构
下载PDF
论跨境民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基于云南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智环 邵媛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89-93,共5页
基于"软边疆"与互嵌式社会结构理论,跨境民族因其自身特性和区域特点将在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示范作用。民族政策、经济发展、文化认同及民族关系... 基于"软边疆"与互嵌式社会结构理论,跨境民族因其自身特性和区域特点将在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示范作用。民族政策、经济发展、文化认同及民族关系等要素是跨境民族能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示范作用的关键。云南跨境民族在实践民心相通、分享治理经验、诠释文明交融等方面呈现出的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将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和拓展,延伸至其他参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民族 示范作用
下载PDF
医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云南民族医药 被引量:6
18
作者 龙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民族医药是医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通过对云南民族医药的文化形态、特点、价值及保护和开发利用等的阐述,以期人们对之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云南民族医药 医学人类学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困境与前瞻——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智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边疆既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通道,又是国家利益的有形保障。西南边疆民族大省——云南,是这一"经济大走廊"战略规划南线上的重要"端口",其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 在"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边疆既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通道,又是国家利益的有形保障。西南边疆民族大省——云南,是这一"经济大走廊"战略规划南线上的重要"端口",其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安全、宗教安全、生态环境退化及国际与地缘政治因素干扰等困境问题。而云南借助"一带一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需要政策、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系统性工程的实施与协调,同时也与其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建设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边疆民族地区 发展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市场化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伍琼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9,共4页
少数民族手工艺品是一个饱含、凝聚和浓缩着各类民俗事项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进入市场的阻碍因素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在政府政策介入策略、异地开发策略、器用... 少数民族手工艺品是一个饱含、凝聚和浓缩着各类民俗事项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进入市场的阻碍因素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在政府政策介入策略、异地开发策略、器用价值与市场审美观结合策略、宣扬少数民族妇女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非正规农村就业群体的建立,也将为云南建设旅游文化大省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 手工艺品 市场化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