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浪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6期63-68,共6页
目的 研究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 目的 研究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浆Cor、ACTH水平与术前比均升高,而观察组血浆Cor、ACTH水平比对照组的血浆Cor、ACTH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术前比均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33.27±6.87)分、(23.29±3.31)分,对照组患者为(26.95±6.54)分、(17.85±3.54)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9、6.148,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骨密度、血清BGP、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对机体损伤较小,可促进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 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运动功能 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皮微创内固定(MIPPO)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费学良 赵华磊 徐永升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8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MIPPO)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在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按照奇偶数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IPPO治疗...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MIPPO)技术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在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按照奇偶数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IPPO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5.22±2.65)min,术中出血量是(18.21±3.28)mL,住院时间(8.32±1.66)d,骨折愈合时间是(10.78±2.5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0、47.704、13.571、7.686,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对照组高,为97.14%(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低,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MIPPO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较好的操作优势,可以提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骨折预后较好,创伤更少,故其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PO 踝关节骨折 治疗效果 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