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憧憬“达比亚”生态园
- 1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
-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01年第6期40-41,共2页
-
文摘
达比亚,读来听来十分洋气,但它却出在最土最偏远的地方——滇西的怒江大峡谷。在这个大峡谷中,生息着仅有二万多人的一个“小民族”:怒族。怒族虽小,音乐的底蕴却十分丰厚。
-
关键词
生态园
达比
民族民间文化
民族文化遗产
人文关怀精神
生态圈
怒江大峡谷
中华智慧
濒危动植物
民族情感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老调再弹说敬业
- 2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
-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02年第3期40-40,共1页
-
文摘
笔者熟识所在小城的一位老中医。他叫李仪,医术精湛,服务热忱,八十多岁了,仍坚持“坐堂”行诊,常常从太阳出山忙到天色擦黑,每天开出的处方,多时七八十份,平常也有五六十份(且不说诊断,仅仅是每天开出的处方,只要沙上一遍,就够一些“公仆”数日的工作量了)。不少人看到也耄耋之龄了还要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太辛苦,多次建义他编号发牌,限额诊病,也行人建议他只看重症.不接小病,他都没有接受?李医生说病人信任我,才来找我医治再累也要为他看哪:把病人推叫门外,还算什么医生!
-
关键词
处方
医生
诊断
老中医
病人信任
诊病
重症
限额
服务
敬业
-
分类号
D648.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西部当自强
- 3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
-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02年第11期41-41,共1页
-
文摘
中央已向西部给予了足够的注目,东部乃至海外的资金、技术、经验正向西部扫描,寻求落脚。扎根与繁殖。中国的大西部。正面对着最佳的发展机遇。但机遇毕竟只是个机遇,并不等于成果。西部要得到真正的大发展,怎么也绕不过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央虽然有了决策。有了政策上的倾斜,甚至有了一些资金上的扶持,但最终还得西部人自己动脑动手。
-
关键词
西部
中国
资金
扶持
中央
发展机遇
正面
动手
动脑
成果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公仆也需要“素质教育”
- 4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
-
出处
《秘书之友》
2003年第4期13-14,共2页
-
文摘
在文化界朋友的怂恿下,我曾写了一篇《汲纳几丝文气》的文章。该文就某些“公仆”由于缺乏文化底蕴而作出砍去城中原有的火树,从别处搬来秃枝光杆的“古树”为城市添彩的荒唐之举,作出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划拨给旅游部门去“管理”的“幽默”决策,使出将本色的古建筑占街道推倒并重建一座假古楼一条假古街的昏招等等现象。
-
关键词
素质教
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底蕴
丽江地区
古建筑
云南省
人文关怀精神
吉林省
创作室
选美比赛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零花钱与“少年富翁”
- 5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
-
出处
《山东教育》
2003年第16期16-16,共1页
-
-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创造力
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自信心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尊重人的尊严
- 6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
-
出处
《前进》
2002年第7期48-48,共1页
-
-
关键词
尊严
捐赠行为
捐赠者
自信心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飘荡高原的和谐清音
- 7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
-
出处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
2001年第3期29-31,共3页
-
文摘
不仅有天然的和谐,更有人工的造诣,这就是造就丽江古城环境优美的缘故。本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高原古城保护环境的画卷。
-
关键词
丽江古城
环境和谐
高原
环境保护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学着舍弃
- 8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
-
出处
《语文天地》
2005年第13期37-37,共1页
-
文摘
某日,穿了一双新皮鞋,去郊外朋友家做客。临近朋友家时,遇上一个高土坎,土坎下积着很厚的浮土。心想,如果纵身跳下去,溅起的浮土定会糊满鞋面,实在斯文蒙尘,有碍观瞻,于是就去绕路。不料所绕行的弯路上也满布着不薄的浮土,绕到刚才那道不想跳下的坎子下面时,皮鞋照样沾满灰尘。
-
关键词
舍弃
皮鞋
皮革制品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空秆
- 9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
-
出处
《语文天地》
2005年第4期35-36,共2页
-
文摘
什么叫甜味儿呢?在我们小的时候。尝够了苦涩日子,舔够了寡淡年华的味蕾,是很难注释出这种令人欢心快意的滋味儿来的。只能在暮色苍茫之后,只能在鸟歇枯巢之后。只能在夜幕遮严了故事老公公嘴唇边层层叠叠的沧桑之后。一边搓揉着两只小手上发痒发疼发烫的茧疤。一边细细密密地梳着捋着从那苍苍须发上抖落下来的故事,将一丝一丝甜蜜的向往轻轻抿上一抿,咂上一咂。
-
关键词
故事
-
分类号
I247.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做了一天纳西人
- 10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
-
出处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2年第18期38-39,共2页
-
文摘
我是和一位纳西族老战友坐了一驾马车出城去他舅舅家的。说是马车,其实一点也不简陋,爱美的师傅已将它打扮得漂漂亮亮,豪华之处,半分也不让轿子了。你瞧,这栽绒软座多么舒坦,这雕花栏杆多么清俊,这蓝色顶篷多么明秀,顶篷四周的明黄流苏,又是多么飘逸。驾辕的马儿。
-
关键词
纳西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泸沽湖哟母亲湖
- 11
-
-
作者
冯文俊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
-
出处
《民族音乐》
1998年第1期48-48,共1页
-
-
关键词
泸沽湖
母亲
独木舟
女儿国
开放
彩霞
水彩
火塘
石子
-
分类号
J642
[艺术—音乐]
-
-
题名普米族的传统礼仪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殷海涛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
-
出处
《民俗研究》
1992年第2期23-27,共5页
-
文摘
普米族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宁湌、丽江、永胜等县境内,相邻的四川木里、盐源等县内也有分布,现约有二万九千多人。普米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属氐羌部落的后裔,自称为“帕米”、即“白人”的意思,他称有“巴茸”、““巴米”、“峨竹”、“拉扒”等。普米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时有一种象形的图画表意文,但由于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使用,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失传。普米族有独立的语言体系和传统的文化艺术,尤其是礼仪古朴而具特色,有一定的学术研论价值。
-
关键词
普米族
儿童
成年礼
老人
社会生活
客人
婴儿
语言体系
云南省
文化艺术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关牧村“酿造”苏理玛酒
- 13
-
-
作者
马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
-
出处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1-71,共1页
-
文摘
新千年的第一个元宵节,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在北京参加完文艺演出后,脸上妆痕犹存,便与丈夫江泓一起,万里迢迢飞到云南丽江,举办“苏理玛酒会”,与丽江各族各界人士携手畅谈,举杯联欢,共度千年一遇的美好辰光。
-
关键词
北京
关牧村
文艺演出
云南丽江
元宵节
丈夫
酿造
美好
-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自在青春
- 14
-
-
作者
吴霁鸿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地区文化局创作室
-
出处
《辽河》
2000年第2期10-11,,25,,共3页
-
-
关键词
散文
民俗题材
当代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