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独自在丽江古城游走
- 1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作协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城市地理》
2019年第5期109-109,共1页
-
文摘
进入丽江古城的时候,往往是我行踪神秘的时候。那些时光里,我会离开家人和亲友,一个人带着特别的心境,把自己放逐到陌生的人群中,独自游荡着,不定的目光,让我不再怀想另外的心事,为了一座古城,在心里印证一种理想和精神里的东西。
-
关键词
丽江古城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论刘照进散文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百家评论》
201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
文摘
散文在新时期以来所作的自我重构与自我审视,在世纪之交的最近十余年以来,已经成为散文创作界的一种共识。基于对这一阶段之前的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散文批判,新时期散文在总体上呈现出两种趋向。一是散文的对狭义的人群的单独认知:散文不再是宣言式的号召,也不是寓言式的说教,而是对某个小群体(甚至是作者本人)思想的表达;二是散文对自我艺术特征的寻找与归位:散文不再苛求通过他者的存在来证明散文的艺术区别,而是试图寻找自己的原本艺术内涵,实现自我的充实与彰显,让散文成为散文自己。在这样的脉流方向上,
-
关键词
刘照
创作界
寓言式
生命意识
自我审视
艺术内涵
露天电影
文本意义
文学世界
生存状态
-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在植物里隐藏着的乡村
- 3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环境教育》
2018年第7期96-99,共4页
-
文摘
一朵还没有来得及开放就已经被冻伤了的荷花静静地在离水不远的空中被我凝视着,那淡红色的蓓蕾随着雾气的流动,散发出仅有的淡淡的香气……
-
关键词
乡村
隐藏
植物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指云寺的黄昏
- 4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城市地理》
2019年第12期108-108,共1页
-
文摘
作为-群闯入者,在黄昏里进入指云寺,似乎是一种不合时宜的举动。当平缓的山丘在树林与杂草之间慢慢地模糊起来,连飞鸟都回到了它们心爱的枝头,我们来到这里,像在履行一个承诺已久的约定。丽江的寺庙,很多都是喇嘛寺。远远地,当指云寺进入视线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那红、蓝、黄相间的经幡。
-
关键词
闯入者
不合时宜
黄昏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语文是故乡
- 5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作家协会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湖南教育(中旬)(B)》
2018年第11期22-24,共3页
-
文摘
书香弥漫的情境伴随着呼吸,一起走过田园山水与街巷楼舍,这是我多年以前就写就的宿命。作为一介书生,似乎再没有比书香更合适用来点缀匆忙的生命了。时光一年年流逝,太多的人和事擦肩而过,就连那些花朵和雪霜,都在记忆里无数次挥别,只有扑面而来的文字,仿佛挚友至亲,一直在凝视着我。有时候,不经意间,突然扪心自问:这种与文字相伴的时光,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面对自己的追问,答案颇为模糊。
-
关键词
语文课本
语文老师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卓玛
- 6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作家协会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青海国土经略》
2019年第3期91-95,共5页
-
文摘
卓玛,在深夜里,我穿过半坡上的黑森林,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你飞奔而去。你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唱起了歌谣,悠扬的声音传出了很远。月光被冰川上的寒冷漂白了,歌声从山冈上传来,把我从梦里唤醒。我的灵魂听懂了你的歌声。卓玛,那么多的岩石阻挡着我,那么多的树枝缠绕着我,那么多的狐鸣排开了鸟粪层叠的阵势,注视着我一步一步地向着它们靠近。
-
关键词
歌声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奔腾的云南
- 7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边疆文学》
2017年第7期94-106,1,共13页
-
文摘
在怒江大峡谷里,水往往呈现它暴戾的脾性,但是,它也有充满了温情的时候。怒江流过的地方,同时也有许多温泉。居住在群山里的傈僳族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劳累之后,便会到这些温泉里来洗澡。这些温泉,便成了他们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好去处。久而久之,也便形成了一个叫作"澡塘会"的节日。每年春节,正月初二到初七,人们从远远近近的村寨里出发,带上粮食和炊具,带上美酒和蔬菜,带上毯子和被子,来到怒江边的温泉,不分男女老幼,所有的人,都脱去世俗生活里厚薄不一的外套、长裙、短靴之类的束缚,一起泡在温泉水里,洗去劳碌,洗去病痛。深山,夫浴,一大群人泡在温泉水里,陌生的、熟悉的,邻近的、遥远的,都被一汪温暖的水怀抱着,浸泡着。曾经的忧伤随着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雾飘走了,曾经的苦闷随着潺潺的流水淌走了,曾经的饥饿与寒冷,也随着涛声远去了。在这里,裸露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老妪还是少女,无论是壮汉还是美女,都可以把身体上的每一个器官自然地袒露出来,让内心像一个孩童一样袒露出来。这里只有笑声、歌声和舞蹈。
-
关键词
怒江大峡谷
澡塘会
让内
温泉水
正月初二
世俗生活
大群
寨里
心像
-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让青少年成为“俭约云南”建设的生力军
- 8
-
-
作者
陈洪金
谭文宏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云南省永胜县第四中学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13年第6期22-23,共2页
-
文摘
建设“俭约云南”,是云南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在建设“俭约云南”中,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应该作为生力军,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关键词
青少年
云南
又好又快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
经济社会
社会群体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束河古镇建设成效及其经验探析
- 9
-
-
作者
和文平
王文学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
中共云南省丽江市委宣传部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06年第7期57-58,共2页
-
文摘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束河古镇就已经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许多从事皮革加工和其它手工业的人云集在束河,非常繁华热闹,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足迹远达西藏和印度。周边的宁蒗永宁等地还有束河皮匠发展起来的“皮匠村”。
-
关键词
丽江古城
文化交流
茶马古道
纳西族
束河古镇
旅游开发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一座关隘的前生今世
- 10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边疆文学》
2014年第6期46-54,共9页
-
文摘
一座山,如果它沉睡,那是因为我们的目光没有与它相遇。事实上,它一直在时间里,风来,它用密林的枝条舞蹈;雨来,它敞开大地的胸膛去接受;即使铁蹄践踏,刀兵相见,它也会用宽阔的土地与沟壑去收藏那些血痕、箭簇和呻吟,用土壤去掩盖曾经流离失所的足迹。若干年转眼就过去了,
-
关键词
关隘
土地
土壤
-
分类号
F40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毕摩之书
- 11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星火》
2013年第1期24-42,共19页
-
文摘
1一只公鸡披着深红色的羽毛从院墙上跳到院子里的时候,我,阿鲁克古,一个八十四岁的老毕摩,跟以往一样,正痛苦地感觉到一种累,从我的后颈窝窜过我的额头。这种累,以一种微酸微麻的方式,仿佛一阵夜风钻进了我的肌肉,正往我的骨头里水一样渗进去。我勉强支撑着佝偻的后背,在我家的屋檐下一堆苦荞秸秆旁边坐下来。
-
关键词
毕摩
彝家
阿格尔
中短篇小说
达戈
对我说
就这样
民俗村
告诉我
子里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凤羽:一个古人在半坡上渐行渐近
- 12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边疆文学》
2011年第12期83-86,82,共5页
-
文摘
正午。阳光炽烈地照着凤羽村背后的山坡,薄薄地生长着一层茅草的山坡上,一堆又一堆山石分布在倾斜的山坡上,被阳光从深黑色里照出一些微亮来。初冬。茅草枯黄,树林清瘦,土壤的浅黄色从枝叶里露出来,竟然也会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灼人的亮光来,让注视的目光,微微地感觉到一种不适,于是眯起双眼,眺望那连绵起伏的山脊下面的石堆、森林、草坡和山箐。群山由北向南,沿着流云的足迹。
-
关键词
村庄
澜沧卫
云南
渐近
山坡
阳光
生命
江南
古人
植物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城郊结合部
- 13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作协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野草》
2016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
文摘
流浪歌手在广场上唱歌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散步,我发现广场上有一群人围着一片音乐在倾听。人们不断地向着那响亮地唱着的歌声走去,广场显得人影纷乱。那歌声在广场边上向着一片楼群弥漫着,仿佛一阵忧伤的召唤,让种种好奇像荒草一样疯狂地生长起来,把一块空地围绕着,在低低的人声里,倾听一个声音在嘹亮地歌唱。我知道,那里肯定是一些流浪的歌手,肩上扛着生活和四处奔波的命运,用歌声在别人散步的时光里寻找食物和水。随着不断涌过去的脚步,
-
关键词
光里
学校门口
同班同学
张明
在乡下
在路上
音像店
挥手告别
在旅途中
对我说
-
分类号
C912.8
[经济管理]
-
-
题名高氏族源与他留山诸“谜”
- 14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12年第11期54-55,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云南省永胜县他留山居住着的彝族支系他留人,因其庞大的古墓群和奇特的婚姻习俗,受到了海内外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国内外权威媒体也数度进入他留山,对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但是,他留山在世人眼里,始终存在着诸多“未解之谜”。比如:他留人的来历、他留古墓群的汉文化风格、他留“青春棚”婚姻习俗、他留崖壁题字。
-
关键词
他留山
族源
婚姻习俗
文化风格
他留人
古墓群
永胜县
云南省
-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初论边屯文化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建设
- 15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11年第4期54-56,共3页
-
文摘
边屯文化是云南汉文化的核心载体。近年来,随着边电文化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开发在丽江异军突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边屯文化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成为全省区域文化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亮点。在边屯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初始时期,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构建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应该列入边屯文化研究与开发各项工作的优先发展和建设的位置,以保证边屯文化的挖掘、保护、弘扬、开发等工作得以稳步健康地深入开展。
-
关键词
汉文化
学科体系建设
基础理论
研究与开发
学科体系构建
产业开发
文化发展
区域文化
-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
-
题名一个人要怎么才能放心地死去(创作谈)
- 16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星火》
2013年第1期43-43,共1页
-
文摘
这是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方,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我作为一个汉族写作者,身居云南就会必然地跟各个民族的乡亲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近年来,在走村串寨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云南的许多地方,"现代化"的浪潮早已席卷了每一个山村,即使被我们视为"偏远""落后""原始"的地方,其实都在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现代化"已经把我们的城市变成了相同的面孔,"
-
关键词
创作谈
毕摩文化
原乡
就这样
这个世界
寨里
学术研究
鲁克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支教者的片段记忆
- 17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作协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边疆文学》
2019年第4期111-119,共9页
-
文摘
一、山路抽打着人生最初的脚步太阳升起来,照着一条长长的峡谷和五六个高高的山峰。远远地看见一条路,伸向一座庞大的山。那黝黑色的山,半山腰上的森林就像一个老人身上的斑痕,浓浓地蔓延,在太阳的照耀下,遮住了鸟羽的飞翔也遮住了行人的脚印。一场跋涉在不动声色地展开,即将迈开脚步的人,他怎么也不清楚,当太阳升起来,他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人生。但是序幕已经渐渐揭开,当无数的山群以高、远、深、幽、冷的面孔来面对一个年轻的灵魂和面孔.
-
关键词
记忆
面孔
山路
老人
山群
脚步
人生
鸟羽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荒野的气节
- 18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星火》
2017年第2期79-81,共3页
-
文摘
初春。鲜花从荒草里探出头来,溪水漫过山涧里的野石。从南诏国故都巍山县城出来,一群人匆匆忙忙地走着。刚进入山间不久,车子在几户疏落的农舍前面停下来,我被山道边一块用隶书写着"是何庵"三个字的石碑指引着,徒步缓行,转向一段缓坡。太阳正向西山落下去,满目夕阳。尾随着快要被几棵树遮住的先行者,我紧跟过去。一个人转过身来对我说:"到了。"到了哪里?是何庵!
-
关键词
气节
荒野
南诏国
先行者
夕阳
-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想象与延伸是写出好文章的重要保障
- 19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
2013年第5期34-36,共3页
-
文摘
由此及彼的想象和延伸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本功。在写作中,如果我们面对一个写作对象,只看到它的表面,我们的写作将会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无法写出个性和特色来。
-
关键词
文章
想象
保障
写作对象
基本功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老兵的骨头
- 20
-
-
作者
陈洪金
-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社科联
-
出处
《边疆文学》
2015年第7期31-48,36-42+44-45+47-48+1,共18页
-
文摘
“那场战役,我们先是集中火力打腾冲县城,但是,在打腾冲的时候,我们老是被背后的松山上的小鬼子骚扰着。于是,我们又转过身来打松山上的鬼子。在松山,我们打了十多天。第一天,我们攻打小鬼子的3号高地。你不要以为3号高地的说法不准确,
-
关键词
骨头
老兵
集中火力
鬼子
腾冲
-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