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3例小儿557次AB型血浆输注的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杨映惠 吉翠兰 《中国小儿血液》 1998年第3期115-115,114,共2页
观察1995年1月-1997年6月我院儿科23个病种363例小儿557次22830mlAB型血浆输注的临床反应时发现:仅2例发生皮疹,1例出现寒颤及高热,360倒无输血反应及其它异常。表明AB型血浆输注不仅简便,而且安全。
关键词 AB型 血浆 输血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儿热性惊厥46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金艳萍 王永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9-9,11,共2页
我国儿童热性惊厥(FC)发病率约为2%~4%,易复发,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不影响智力及生长发育。1985年国际抗癫痫协会将其归类于特殊类型的癫痫。长时间的FC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重者影响智力发育,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FC发作时... 我国儿童热性惊厥(FC)发病率约为2%~4%,易复发,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不影响智力及生长发育。1985年国际抗癫痫协会将其归类于特殊类型的癫痫。长时间的FC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重者影响智力发育,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FC发作时常引起家长恐慌,故及时准确地急救处理很重要。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共诊治FC患儿46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热性惊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大理白族儿童重度营养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文彬 王剑峰 +2 位作者 汤春辉 李琴 叶红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3岁以内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78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恶化6例,死亡28例,恶化死亡率19.10%。其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喂养方式、感染、器官衰竭和贫血程度。结论普及大理地区初级卫生保健,可减少重... 目的 探讨3岁以内婴幼儿重度营养不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78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恶化6例,死亡28例,恶化死亡率19.10%。其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喂养方式、感染、器官衰竭和贫血程度。结论普及大理地区初级卫生保健,可减少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在防治营养不良的实践中,对这些相关因素必须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白族 儿童 重度营养不良 预后 相关因素 年龄 喂养方式 感染 器官衰竭
下载PDF
儿童聋哑原因的回顾性分析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映惠 田兴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儿童聋哑的原因,为预防提供病因学资料。方法近 30年来我们诊治了聋哑儿童406例,发生聋哑的原因按每10年为一个年龄段归类统计,然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先天性聋症的发病比例逐渐上升,并... 目的分析和研究儿童聋哑的原因,为预防提供病因学资料。方法近 30年来我们诊治了聋哑儿童406例,发生聋哑的原因按每10年为一个年龄段归类统计,然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年龄段的增加,先天性聋症的发病比例逐渐上升,并已超过后天性聋哑症的发病数;引起先天性和后天性聋哑的主要原因也已发生改变。结论聋哑症发生原因的变化,可为制定现代聋哑症预防措施时提供病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聋哑症 病因 先天性聋 孕期保健
下载PDF
川崎病并多器官损害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川 杨霖芝 邹强祖 《云南医药》 CAS 2000年第5期428-429,共2页
关键词 川崎病 多器官损害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剑峰 刘换英 +3 位作者 杨艳 黄常英 李瑞 奚文杰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4X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应用在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有效性。方法:将本院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间所收治的5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所有PD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 目的:分析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应用在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有效性。方法:将本院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间所收治的5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所有PD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儿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对比封堵前后患儿的肺动脉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平均压的变化情况,分析在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的治疗有效率,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患儿采用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术之后,经过造影或者心动图对患儿进行检查,发现所有患儿都成功封堵,在封堵后患儿的肺动脉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平均压与封堵前对比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取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手段对儿童PDA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心导管 介入封堵术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有效性
下载PDF
儿童恶性中线网状细胞增多症误诊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映惠 田兴华 +1 位作者 李伟 尹为民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1期524-524,共1页
关键词 网状细胞增多 恶性 诊断 误诊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