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江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春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9期66-67,共2页
本文对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07‰,婴儿死亡率24.30‰,新生儿死亡率12.03‰。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构成为: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及1~4岁儿童死... 本文对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07‰,婴儿死亡率24.30‰,新生儿死亡率12.03‰。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构成为: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及1~4岁儿童死亡分别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0.00%、80.91%和11.09%,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49.44%。不同民族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哈尼族33.66‰和41.10‰,彝族30.50‰和35.65‰,傣族6.87‰和11.17‰,汉族10.05‰和13.98‰,白族6.97‰和10.45‰。5岁以下儿童死亡民族构成情况是:哈尼族占60.30%,彝族占25.15%,傣族占3.94%,汉族占9.70%,白族占0.91%。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分别为:肺炎、窒息、早产、意外、腹泻,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6.06%。提示采取以推广肺炎、腹泻为主的两个标准病案管理,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和两个系统管理质量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 死因分析
下载PDF
1999~2007年元江县出生缺陷监测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2
作者 唐孝兰 白丽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7期131-132,134,共3页
目的了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1999~2007年出生缺陷进行分析。结果9年围产儿数21821人,活产数21707人,围产儿死亡331例,围产儿死亡率15.16‰,出生缺陷98人,出生缺陷发生率4.49... 目的了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1999~2007年出生缺陷进行分析。结果9年围产儿数21821人,活产数21707人,围产儿死亡331例,围产儿死亡率15.16‰,出生缺陷98人,出生缺陷发生率4.49‰。共查出18种出生缺陷,其中前五位依次为外耳畸形、唇裂、唇裂并腭裂、腭裂、多指畸形、先心病。相关因素为孕母年龄、居住环境、婴儿性别、孕母早孕时所受影响等。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认真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出生缺陷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元江县8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3
作者 白丽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5期218-219,共2页
目的了解全县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特征。方法对8年孕产妇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年间全县活产数19018例,孕产妇死亡18例,孕产妇死亡率94.65/10万,前4年孕产妇死亡率96.09/10万,后4年孕产妇死亡率92.90... 目的了解全县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特征。方法对8年孕产妇死亡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年间全县活产数19018例,孕产妇死亡18例,孕产妇死亡率94.65/10万,前4年孕产妇死亡率96.09/10万,后4年孕产妇死亡率92.90/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前三位孕产妇死亡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产科出血为主。结论几年来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持续有效,应认真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农村县级连续性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及干预管理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尹利德 方为群 +10 位作者 林全民 周丽琼 张云飞 郑建云 陶家才 杨绍培 乐应昌 矣雄雁 徐文云 杨在福 马琼芬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0年第6期38-39,共2页
对云南省玉溪市9县1区1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提高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玉溪市10年监测的结果显示:监测效应不断扩大,漏报、重报逐年减少,出生漏报率<6%,死亡漏报率<10%。实践表明... 对云南省玉溪市9县1区1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探讨提高儿童死亡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玉溪市10年监测的结果显示:监测效应不断扩大,漏报、重报逐年减少,出生漏报率<6%,死亡漏报率<10%。实践表明:网络运行必须有章可循,保障措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监测 质量控制 死因 干预 儿童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白玉仙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0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及适时辅助清宫的必要性。方法观察652例早孕妇女服药后阴道流血、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的效果评价。结果服药后7h内孕囊基本排出,孕龄与妊娠囊的排出时间无明显关系,与服药后...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及适时辅助清宫的必要性。方法观察652例早孕妇女服药后阴道流血、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的效果评价。结果服药后7h内孕囊基本排出,孕龄与妊娠囊的排出时间无明显关系,与服药后阴道流血量有明显关系。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早孕效果好,产程短,副反应轻,损伤小,不需住院,适时辅助清宫可避免流产后大出血,流血时间长等一系列并发症。即便7h内失败,用7号吸管及小号卵圆钳即可结束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早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