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马铃薯青枯菌生物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云昆 赵志坚 +3 位作者 李云海 张仲凯 李先平 邓纪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8-81,共4页
从云南省曲靖、宣威、开远、峨山、江川、昆明等6 个县、市采集的马铃薯青枯病典型病株中分离到57 个菌株,对番茄和马铃薯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研究了它们对3 种双糖和3 种己醇的氧化能力和其他一些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初步证明,云南省马... 从云南省曲靖、宣威、开远、峨山、江川、昆明等6 个县、市采集的马铃薯青枯病典型病株中分离到57 个菌株,对番茄和马铃薯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研究了它们对3 种双糖和3 种己醇的氧化能力和其他一些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初步证明,云南省马铃薯青枯菌存在3 个生物型,供试的大部分菌株属于生物型Ⅲ(17/57)和1 个新生物型(31/57),少数菌株属生物型Ⅴ。首次发现云南省马铃薯青枯菌存在复合侵染的现象,即:不同生物型的青枯菌侵染同一马铃薯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青枯菌 生物型 致病性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炸片加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防病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茂林 李树莲 +4 位作者 展康 张开甫 董禄凤 纪家富 周世国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B12期150-153,共4页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来源于美国,由Wauseon与USDAB514l-6(Lenape)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是优质的炸片加工型品种,被国内外薯片加工企业广泛地采用,是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好的马铃薯品种。在云南省冬季、小春季种植已达几百公顷,但在...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来源于美国,由Wauseon与USDAB514l-6(Lenape)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是优质的炸片加工型品种,被国内外薯片加工企业广泛地采用,是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好的马铃薯品种。在云南省冬季、小春季种植已达几百公顷,但在大春季马铃薯的主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炸片加工型品种 马铃薯 “大西洋” 品种开发 防病栽培技术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病害主要病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志坚 何云昆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2期93-95,共3页
晚疫病、青枯病、软腐病和病毒病等是常年危害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 ,每年均引起十分严重的损失。以前对这些病害病原菌的诸多方面缺乏详细的了解。本文论述了马铃薯主要病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群体组成、分布范围、发生频率等... 晚疫病、青枯病、软腐病和病毒病等是常年危害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 ,每年均引起十分严重的损失。以前对这些病害病原菌的诸多方面缺乏详细的了解。本文论述了马铃薯主要病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群体组成、分布范围、发生频率等内容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可为云南马铃薯抗病品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害 病原菌 云南省
下载PDF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云南家蚕病毒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琦 丁铭 +3 位作者 董占鹏 张仲凯 彭潞波 张丽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7-338,共2页
关键词 电镜 家蚕 病毒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隋启君 杨万林 +1 位作者 李先平 吴毅歆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B12期74-77,共4页
系统总结了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承担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马铃薯育种项目中所取得的一些进展。文章显示,云南省马铃薯育种规模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1~2003年共播种58.1万粒育种用杂交实生种子,30.3万个C1家系块茎,... 系统总结了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承担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马铃薯育种项目中所取得的一些进展。文章显示,云南省马铃薯育种规模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1~2003年共播种58.1万粒育种用杂交实生种子,30.3万个C1家系块茎,入选了16554个单株和部分混选块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 育种研究 育种规模 资源创新工作 品种资源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云南省冬季高产优质马铃薯生产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万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6,102,共2页
关键词 云南 冬季 马铃薯 生产技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及其在云南省的推广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万林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7,共2页
对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 ,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该项技术在云南省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稻田免耕 稻草覆盖 种植技术 马铃薯 云南 栽培管理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发展中的昆明华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8
作者 李盛泉 施志庆 段玉云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昆明华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 产品 咖啡 茶叶 豆类 农产品
下载PDF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研究初报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仲凯 丁铭 +5 位作者 方琦 张丽珍 李婷婷 彭潞波 苏晓霞 李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163-168,共6页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及细胞病理特征,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部分样品经番茄斑萎病毒(TSWV)核壳体蛋白基因(N-gene)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以及部分样品的生物学回接测定的方法...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及细胞病理特征,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部分样品经番茄斑萎病毒(TSWV)核壳体蛋白基因(N-gene)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以及部分样品的生物学回接测定的方法,对采自云南不同地区20种寄主植物上204份疑似Tospovirus侵染的病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共有20种寄主作物139份样品中含有Tospovirus分离物,从检出样品的分布看,云南全省均有分布,但在海拔2400m以上的地区其症状表现不明显。Tospovirus云南分离物在血清型、细胞病理特征以及寄主范围方面与国内外报道的同属病毒有共同的特征,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即云南存在有Tospovirus新的株系或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属 病毒 云南 细胞病理 血清型
下载PDF
魔芋组织培养的一步成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玲 李勇军 +1 位作者 房亚南 马继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636-638,共3页
以花魔芋顶芽生长点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接种在MS+6BA1mg·L-1+NAA1mg·L-1培养基上,约10d左右的诱导培养,材料边诱导愈伤组织边分化幼苗、生根,约28d在同一种培养基中一步成苗,形成完整植株。并且成苗率极高,达95%。苗壮,移... 以花魔芋顶芽生长点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接种在MS+6BA1mg·L-1+NAA1mg·L-1培养基上,约10d左右的诱导培养,材料边诱导愈伤组织边分化幼苗、生根,约28d在同一种培养基中一步成苗,形成完整植株。并且成苗率极高,达95%。苗壮,移植入苗床5~6个月就能形成50~100g左右的块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顶端生长点 组织培养 褐变 一步成苗
下载PDF
云南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被引量:25
11
作者 赵志坚 何云昆 +4 位作者 李成云 张志铭 朱杰华 李先平 邓纪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将一批分离自楚雄、大理、昆明、曲靖、宣威等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在利马豆 V8 琼脂培养基上与 A1 交配型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 47 个菌株中出现了10 个 A2 交配型菌株。亲和性菌株交配时产生大量具有典型特征的有性... 将一批分离自楚雄、大理、昆明、曲靖、宣威等马铃薯产区的晚疫病菌在利马豆 V8 琼脂培养基上与 A1 交配型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型测定, 47 个菌株中出现了10 个 A2 交配型菌株。亲和性菌株交配时产生大量具有典型特征的有性结构。对卵孢子、穿雄生的藏卵器以及雄器的形态特征和大小进行了描述。这是云南马铃薯晚疫病菌中存在 A2 交配型菌株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A2交配型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发生频率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志坚 王淑芬 +2 位作者 李成云 李先平 何云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55-57,共3页
1998~ 1999年 ,将云南省不同类型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内 12个马铃薯产区分离的大量晚疫病菌菌株与A1和A2交配型标准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 :2 5 3个晚疫病菌株中 ,A1交配型有 2 0 4株 ,仍为优势侵染病原 ,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 ... 1998~ 1999年 ,将云南省不同类型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内 12个马铃薯产区分离的大量晚疫病菌菌株与A1和A2交配型标准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 :2 5 3个晚疫病菌株中 ,A1交配型有 2 0 4株 ,仍为优势侵染病原 ,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 ;A2交配型菌株 4 1株 ,发生频率为 16 2 %,除昭通、沾益、嵩明、寻甸和大理外 ,其余 7个产区均有分布。 8个自育型菌株被检测到 ,对其形态特征及有性结构分别进行了描述。本文还讨论了A2交配型的扩散对云南省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潜在威胁 ,并据此提出了对种薯调运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交配型 云南 发生频率
下载PDF
云南野生稻不同染色体组型和外植体材料的离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玉梅 程在全 +2 位作者 黄兴奇 王玲仙 吴成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22-1926,共5页
云南野生稻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别较大。花粉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在0%~11.8%之间,用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率在18.0%~35.2%之间,茎叶培养则在12.0%~25.0%之间。云南野生稻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为绿苗的... 云南野生稻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别较大。花粉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在0%~11.8%之间,用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率在18.0%~35.2%之间,茎叶培养则在12.0%~25.0%之间。云南野生稻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为绿苗的分化率在8.3%~100.0%之间。疣粒稻组培特性最好,东乡普通野生稻和景洪普通野生稻次之,药用稻最难组培。本文建立了疣粒、东乡、景洪普野3种野生稻的离体无性系,为长期保存云南野生稻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资源保存
下载PDF
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及稻种资源垂直抗性基因的利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朝喜 李进斌 +3 位作者 李成云 尹良芬 周晓罡 王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61,共5页
1993~ 1 997年从云南省 32个县 (市 )采集、分离到 80 0余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单孢菌株。从中选出来自 2 1个县 (市 )的 1 5 5个菌株 ,用日本鉴别品种鉴定 ,结果可分为 78个生理小种 ,出现频率最高的为 1 36 4(出现频率 6 5 % ) ,较... 1993~ 1 997年从云南省 32个县 (市 )采集、分离到 80 0余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单孢菌株。从中选出来自 2 1个县 (市 )的 1 5 5个菌株 ,用日本鉴别品种鉴定 ,结果可分为 78个生理小种 ,出现频率最高的为 1 36 4(出现频率 6 5 % ) ,较高的有 31 7 4(5 2 % )、 0 0 7(5 2 % )、 1 37 4(4 5 % )、 0 0 3(3 2 % )、 0 0 7 5(2 6 % )。稻瘟病菌的致病谱比 1 983~ 1 988年的小种有了明显增强 ,这主要是由于栽培了抗病较强的水稻品种的原因。根据生理小种在各稻作区的组成和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垂抗基因 云南省 稻种资源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孙茂林 李树莲 +2 位作者 赵永昌 李成云 R.J.Hijmans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9,共5页
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11个预测模型和6个电脑化模型;描述了模型预测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指标,并作了评价提出存在问题;讨论了建立网络化病害预测模型和实现自动预警配套技术;报道了2003年直接应用于田间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
关键词 植物病虫害测报 马铃薯晚疫病 预测模型 自动化预警技术
下载PDF
云南稻种资源的蒸煮食味品质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曾亚文 申时全 +3 位作者 杨忠义 刘家富 文国松 陈于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用 1 0 1 3份云南地方稻种 9个品质性状进行蒸煮食味品质分析表明 :(1 )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呈不连续的变异 ,但软米直链淀粉含量均与粘稻呈连续变异 ,软米特性属于数量性状。 (2 )籼型软米优质基因的表达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3) 9.1 %~... 用 1 0 1 3份云南地方稻种 9个品质性状进行蒸煮食味品质分析表明 :(1 )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呈不连续的变异 ,但软米直链淀粉含量均与粘稻呈连续变异 ,软米特性属于数量性状。 (2 )籼型软米优质基因的表达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3) 9.1 %~ 1 5 .0 %的直链淀粉可作为粳型和籼型软米的重要指标 ,糊化温度 (5~ 7级 )和胶稠度 (55mm~ 85mm)则是软米评价的辅助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 软米 蒸煮食品 食味 品质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近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进斌 罗朝喜 +2 位作者 李成云 王芳 周晓罡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用日本 9个水稻单基因鉴别品种和BL1、K5 9两个参考品种鉴定了云南省 4个稻作区 2 1个县 (市 )采集、分离的 15 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 ,结果出现 7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其中优势小种为 136 4(出现频率为 6 5 % )、317 4(出现频率 5 2... 用日本 9个水稻单基因鉴别品种和BL1、K5 9两个参考品种鉴定了云南省 4个稻作区 2 1个县 (市 )采集、分离的 15 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 ,结果出现 7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其中优势小种为 136 4(出现频率为 6 5 % )、317 4(出现频率 5 2 % )、0 0 7(出现频率 5 2 % )小种。通过研究各稻作区生理小种对日本鉴别品种的侵染率 ,分析了各垂直抗性基因在不同稻作区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单基因鉴别品种 组成 分布 侵染率 抗病育种
下载PDF
云南野生稻离子吸收效率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玲玲 陈善娜 +1 位作者 程在全 杨明挚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分析和检测4种,共6个不同类型的野生稻吸收H2PO4?、K+、Mg2+、NO3?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培养液pH值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景洪普通野生稻吸收K+较强;药用野生稻和元江普通野生稻次之。小粒野生稻吸收磷的能力最强。元江普通野生稻吸收Mg2+和N... 分析和检测4种,共6个不同类型的野生稻吸收H2PO4?、K+、Mg2+、NO3?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培养液pH值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景洪普通野生稻吸收K+较强;药用野生稻和元江普通野生稻次之。小粒野生稻吸收磷的能力最强。元江普通野生稻吸收Mg2+和NO3?的能力强。药用野生稻吸收Mg2+较强;直立型景洪普通野生稻有较强的吸收NO3?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吸收动力学参数 H2PO4^- K^+和Mg^2+ NO3^- PH
下载PDF
云南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尧忠 宋令荣 +3 位作者 赵永昌 戴陆园 鄢波 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7-19,共3页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 ,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 1mg/L 2 ,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 ,每周至少继代培养 1次 ,有时甚至要继代 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1年后分化能力仍...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 ,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 1mg/L 2 ,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 ,每周至少继代培养 1次 ,有时甚至要继代 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 ;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 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 ,至 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 11种培养基中 ,N6+ 1mg/L 6 -BA + 0 5mg/L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 ,诱导率为70 %。 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 ,在本实验中 (1997年 )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 ,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 4 %,比 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 (平均 2 3%)低 ,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 (3年 )太长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云南 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下载PDF
云南芋头种质资源RAPD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龙雯虹 许明辉 张应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4-276,279,共4页
以 10个有代表性的芋属栽培种和野生植株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 :绝大部分扩增产物在供试材料间表现丰富的多态性 ,按类平均法可将 10个材料划分为 4类 ,形态相似的基本上可聚在一起。
关键词 云南 芋头 种质资源 RAPD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