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技人员实施“三区”人才项目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姚丽萍 马伟 杜伟 《农业科技管理》 2020年第4期65-68,共4页
文章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其2014—2018年"三区"人才计划实施中人员数量、职称、年龄、服务地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农业科技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做好产业示范... 文章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其2014—2018年"三区"人才计划实施中人员数量、职称、年龄、服务地区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了农业科技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做好产业示范、加强科技指导、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和加强科企合作等推动农业科技人员"三区"人才项目更好实施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三区"相关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云南乃至全国"三区"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执行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人员 “三区”人才计划 科技服务
下载PDF
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资源优势为产业开发优势
2
作者 秦毅恒 《云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B05期30-31,共2页
云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7%。云南省不仅地广、面大、农业人口多,而且还很贫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很依赖于农业。无论是把农业大省建成绿色经济强省的需要,还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以及服务“三农”的需要,农业科研都... 云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7%。云南省不仅地广、面大、农业人口多,而且还很贫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很依赖于农业。无论是把农业大省建成绿色经济强省的需要,还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以及服务“三农”的需要,农业科研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我们的科研工作、产业工作要结合云南省现有经济发展的水平,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结合省内外及国际市场,搞好科研与生产、产业的结合,同时努力促进科技人员与基地、公司的结合,争当主角,立足全省,服务经济,认真研究寻找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最终达到为云南“三农”服务的目的,为云南省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充分体现云南省农科院对全省农业发展的带动力及主导地位,在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云南省农科院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产业开发 资源优势 云南省农科院 现实生产力 技术 农业人口 服务经济 科技成果转化 农民脱贫致富
下载PDF
云南不同蚕区僵蚕致病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差异研究
3
作者 江秀均 李玲利 +3 位作者 柴建萍 李克花 倪婧 白兴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8-1634,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蚕区家蚕僵蚕病原的多样性及不同来源白僵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差异。[方法]从云南省9个县(市)收集僵蚕样品,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通过观察菌株的形态特征、产孢结构,并结合菌株核糖体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蚕区家蚕僵蚕病原的多样性及不同来源白僵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差异。[方法]从云南省9个县(市)收集僵蚕样品,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通过观察菌株的形态特征、产孢结构,并结合菌株核糖体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病原种类。同时测定分析不同地理来源以及不同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对家蚕致病力的影响。[结果]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发现,云南蚕区僵病病原菌属于白僵菌属(Beauveria)、虫草菌属(Cordyceps)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其中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为主要病原,分别占57.58%和30.30%。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株对家蚕幼虫的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供试菌株侵染后,家蚕的僵蚕率在72.5%~95.0%,半致死时间(LT50)在5.093~7.133 d,其中LL1-1菌株的僵蚕率最高(95.0%),半致死时间最短(5.093 d),致病力最强;CB1-2菌株的僵蚕率较低(75.0%),半致死时间最长(7.133 d),致病力最弱。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病原的致病力变强,家蚕的僵蚕率也升高。[结论]云南省蚕区家蚕僵病病原种类呈多样性,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为主要病原菌,不同来源的白僵菌株对家蚕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家蚕僵病的防治和僵蚕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僵病 分离鉴定 RDNA-ITS序列分析 致病力
下载PDF
云南省蒙自地区4种桑葚的酿酒特性
4
作者 张宸瑞 杨文 +1 位作者 黄新球 王艳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2期172-180,共9页
为挖掘不同桑葚品种酿酒品质特征和风味口感,对4个品种桑葚酿制桑葚酒进行理化指标、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测定分析,以感官评分为标准,从视觉、嗅觉、味觉方面对不同桑葚酒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品质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珍珠白(ZJ)... 为挖掘不同桑葚品种酿酒品质特征和风味口感,对4个品种桑葚酿制桑葚酒进行理化指标、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测定分析,以感官评分为标准,从视觉、嗅觉、味觉方面对不同桑葚酒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品质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珍珠白(ZJ)桑葚酒酒精度偏低,为5.53%vol,黑美人(HM)桑葚酒挥发酸含量偏高,为2.78 g/L;云桑2号(Y2)桑葚酒总多酚含量(1 319.11 mg/L)、总黄酮含量(669.2 mg/L)、总花色苷含量(438.35 mg/L)均最高,ZJ生物碱含量(66.73 mg/L)最高。抗氧化能力方面,红粉佳人(HF)桑葚酒的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均在95%以上,但总抗氧化能力Y2最强,为3 421.62 mg/L。感官评分方面,HM色泽微红透亮、颜色喜好接受度得分最高,ZJ口感适宜,香气协调饱满,口感和香气喜好接受度得分最高。结合品质分析,确定云桑2号、黑美人、珍珠白为最佳桑葚酿酒品种。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果香味和酒精含量具有一定关联,适量的酒精有利于促进果香味形成,但过量容易掩盖其香味特征;多数香气成分与SO2、总酸呈正相关,与干浸出物、总糖呈负相关;总多酚、总黄酮、总花色苷与酒体透明度呈负相关,与总抗氧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酒 理化 活性 感官品质 相关性
下载PDF
云南省长果桑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5
作者 杨加虎 丁志伟 +3 位作者 李莎 李振南 吴丹丹 李镇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0-1000,共11页
【目的】筛选综合品质较高的长果桑种质资源,以满足多元化开发的食品需求。【方法】以云南省桑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23份长果桑和3份其他果桑品种为材料,对果实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等1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 【目的】筛选综合品质较高的长果桑种质资源,以满足多元化开发的食品需求。【方法】以云南省桑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23份长果桑和3份其他果桑品种为材料,对果实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等1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26个长果桑果实的单果重为1.15~8.38 g,硬度为1.17~2.08 kg/m^(2),含水率为63.23%~79.00%,出汁率为45.28%~77.97%,pH为2.22~4.05,可溶性固形物为17.07%~35.50%,氨基酸含量为6.29~27.93 mg/g, Vc含量为0.02~1.72 mg/g,总糖含量为114.60~352.93 mg/g,还原糖含量为25.30~205.24 mg/g,总黄酮含量为10.16~73.42 mg/g,生物碱含量为0.04~2.46 mg/g,总酚含量为0.61~2.68 mg/g,花色苷含量为0.01~1.02 mg/g, r-氨基丁酸(GABA)方法含量为88.43~938.27μg/g,总抗氧化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1.63~93.66、11.32~7.53和9.61~65.09 mg/g水溶性Vc当量的抗氧化活力。经主成分分析将18个性状综合成6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3.49%,能较好地反应果实品质的基础信息。【结论】PCA结果显示,云桑2号、红粉佳人、果3、红香橙、黑金椹、姹紫嫣红、红颜知己和紫金椹等资源果实品质最佳,适宜作为云南省深度开发的优良果桑资源;单果重、Vc、花色苷、SSC、氨基酸、总糖可作为长果桑果实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果桑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云南
下载PDF
家蚕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在云南省的异地复壮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继芬 雷树明 +7 位作者 廖鹏飞 吴克军 朱红涛 白红英 陈海佺 冉瑞法 李刚 杨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6-891,共6页
为增强云南省主推家蚕品种菁松、皓月的健康性、提高其繁育能力等性状,以云南、四川、山东3个省保存的菁松、皓月生产系为材料,采用循环杂交,自交等育种方法进行异地复壮研究。结果表明,复壮系在品种健康性、茧层率、单蛾良卵粒数及克... 为增强云南省主推家蚕品种菁松、皓月的健康性、提高其繁育能力等性状,以云南、四川、山东3个省保存的菁松、皓月生产系为材料,采用循环杂交,自交等育种方法进行异地复壮研究。结果表明,复壮系在品种健康性、茧层率、单蛾良卵粒数及克蚁制种量等方面都优于云南省保存的生产系,并达到5%水平的显著性差异。循环杂交的异地复壮法能起到较好的系统复壮效果,能较大幅度提高原种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菁松 皓月 异地复壮
下载PDF
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思考
7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10 位作者 陈云明 陈松 江亚 崔琛 刘敏 唐辉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继娅 李琼艳 朱水芬 《中国蚕业》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围绕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与发展态势总结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状况,并叙述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从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特色与优势、人工饲料共育... 围绕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与发展态势总结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状况,并叙述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从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特色与优势、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在云南省适度规模化示范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是云南省商品化小蚕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提出了加强政府的规划与扶持、因地制宜打造典型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制定相应标准规范等建议措施,以期推动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新技术新模式在云南省的推广应用,推进云南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商品化小蚕 典型示范 科技创新 科技服务 标准规范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蚕区桑园中桑粉虱种群的遗传分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柴建萍 江秀均 +4 位作者 张永红 倪婧 罗雁婕 谢道燕 白兴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8-996,共9页
桑粉虱(Pealius mori)是云南蚕区主要的桑树害虫之一。对滇南至滇西沿线3个蚕桑区7个采样点的桑粉虱种群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 DNA COⅠ)序列分析,应用Dna SP5.0、Arlequin3.1.1.1、Network4.6软件进行桑粉虱样本的... 桑粉虱(Pealius mori)是云南蚕区主要的桑树害虫之一。对滇南至滇西沿线3个蚕桑区7个采样点的桑粉虱种群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 DNA COⅠ)序列分析,应用Dna SP5.0、Arlequin3.1.1.1、Network4.6软件进行桑粉虱样本的单倍型、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分析。在35个样本的mt DNA COⅠ序列中,检测到23种单倍型,其中20种单倍型分别为7个种群独有;总群体的mt DNA COⅠ序列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66,各种群单倍型Hd介于0.700~1.000间;总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747 98,基因流(Nm)为0.17。AMOVA分子变异分析表明桑粉虱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种群内变异小于种群间变异;总群体及各种群间Tajima’s D中性检验差异不显著,表明桑粉虱群体在近历史时期无群体扩张。构建的单倍型UPGMA聚类树与单倍型网络图显示,桑粉虱单倍型呈明显种群分布格局。依据研究结果初步认为:滇南至滇西沿线7个采样点的桑粉虱种群因遗传漂变产生了较大遗传分化;桑粉虱mt DNA COⅠ序列单倍型呈现明显的地理区域种群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粉虱 地理区域种群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遗传分化
下载PDF
云南省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初探
9
作者 何勋贵 李镇刚 +3 位作者 杨大平 杨海 冯学法 孙体助 《中国蚕业》 2023年第2期26-31,共6页
叙述了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及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从集中流转土地、合理规划桑园、合理选择桑树品种、合理选择桑树种植时间及种植密度、合理养成树型等方面提出了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桑园建设的技术要求;从小蚕室... 叙述了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及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从集中流转土地、合理规划桑园、合理选择桑树品种、合理选择桑树种植时间及种植密度、合理养成树型等方面提出了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桑园建设的技术要求;从小蚕室建设、大蚕室建设、储桑室建设、养蚕物资及人力准备等方面提出了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养蚕设施建设的技术要求。并在分析陇川县精准扶持政策缺失、家庭农场主思想意识不到位、蚕桑家庭农场总体投入不足、蚕桑家庭农场种桑养蚕技术有待提升、请工难工时费贵等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出台蚕桑家庭农场精准扶持政策、加强对蚕桑家庭农场主的培训、正确引导蚕桑家庭农场的初期建设、做好对蚕桑家庭农场的全方位服务、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等陇川县蚕桑家庭农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家庭农场 认定条件 技术措施 经营管理 规模经验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蜜蜂采集真菌孢子行为研究进展与展望(2)
10
作者 黄新球 杨有仙 +4 位作者 杨文 李莎 苗春辉 梁铖 王艳辉 《蜜蜂杂志》 2023年第9期9-14,共6页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其授粉作用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病虫害感染、食物短缺、杀虫剂应用等外界压力,蜜蜂进化出多种防御策略,包括搜集真菌孢子等花粉花蜜以外的物质。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蜜蜂积极采集真菌孢子行为的现象作了较...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其授粉作用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病虫害感染、食物短缺、杀虫剂应用等外界压力,蜜蜂进化出多种防御策略,包括搜集真菌孢子等花粉花蜜以外的物质。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蜜蜂积极采集真菌孢子行为的现象作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该文对蜜蜂采集真菌的记录及行为特征、主要的真菌类别及采集真菌的蜜蜂种类进行了总结,并对前人关于蜜蜂采集真菌原因的分析、真菌对蜜蜂的健康作用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蜜蜂采集真菌孢子基于营养作用观点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真菌对蜜蜂“药用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今后探寻蜜蜂采集真菌行为的动机及其影响作用提供借鉴,为蜜蜂饲养和维护蜂群健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真菌 孢子 采集行为 健康作用
下载PDF
蜜蜂采集真菌孢子行为研究进展与展望(1)
11
作者 黄新球 杨有仙 +4 位作者 杨文 李莎 苗春辉 梁铖 王艳辉 《蜜蜂杂志》 2023年第8期1-6,共6页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其授粉作用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病虫害感染、食物短缺、杀虫剂应用等外界压力,蜜蜂进化出多种防御策略,包括搜集真菌孢子等花粉花蜜以外的物质。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蜜蜂积极采集真菌孢子行为的现象做了较...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其授粉作用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病虫害感染、食物短缺、杀虫剂应用等外界压力,蜜蜂进化出多种防御策略,包括搜集真菌孢子等花粉花蜜以外的物质。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蜜蜂积极采集真菌孢子行为的现象做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蜜蜂采集真菌的记录及行为特征、主要的真菌类别及采集真菌的蜜蜂种类进行了总结,并对前人关于蜜蜂采集真菌原因的分析、真菌对蜜蜂的健康作用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蜜蜂采集真菌孢子基于营养作用观点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真菌对蜜蜂“药用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今后探寻蜜蜂采集真菌行为的动机及其影响作用提供借鉴,为蜜蜂饲养和维护蜂群健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真菌 孢子 采集行为 健康作用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不同桑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伟 黄平 +3 位作者 柴建萍 刘永光 洪正杰 程嘉翎 《中国蚕业》 2011年第1期4-7,共4页
对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海拔1 280 m)、蒙自县冷泉镇竹木孔村(海拔1 640 m)、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海拔2 200 m)3个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品种桑树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冷泉镇竹木孔村桑... 对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海拔1 280 m)、蒙自县冷泉镇竹木孔村(海拔1 640 m)、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海拔2 200 m)3个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品种桑树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冷泉镇竹木孔村桑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峰值出现在12:00,而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桑树的净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在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试验区,不同的桑树品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大小差异不明显;在蒙自县冷泉镇竹木孔村试验区,农桑12号和农桑8号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它2个桑品种;而在海拔2 200 m的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试验区,不同桑品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大小差异明显,为育71-1>农桑14号>盛东1号>农桑12号>湖桑32号;同一品种桑树在一天中的同一时间段,蒙自县冷泉镇竹木孔村试验区桑树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为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试验区,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试验区桑树的净光合速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海拔 净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
下载PDF
家蚕品种871N×872N在云南省对BmNPV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海 刘增虎 +5 位作者 陈松 李涛 田梅惠 唐芬芬 刘敏 徐安英 《中国蚕业》 2013年第1期42-44,共3页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抗BmNPV家蚕品种871N×872N在云南省的抗性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BmNPV对2龄起蚕进行添毒饲养,调查试验种添毒后群体的发病情况和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该品种对BmNPV的LC50为108数量...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抗BmNPV家蚕品种871N×872N在云南省的抗性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BmNPV对2龄起蚕进行添毒饲养,调查试验种添毒后群体的发病情况和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该品种对BmNPV的LC50为108数量级,比对照种菁松×皓月的LC50高出2个数量级,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871N×872N 云南省 核型多角体病毒 抗性
下载PDF
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多态性地理分布格局
14
作者 梁铖 秦加敏 +3 位作者 宗德琴 李雨时 丁桂玲 黄家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目的】熊蜂是自然环境中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其体表通常覆盖着颜色鲜亮的体毛,从而形成明显的体色模式。本研究旨在探明云南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体色模式多态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为熊蜂遗传进化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目的】熊蜂是自然环境中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其体表通常覆盖着颜色鲜亮的体毛,从而形成明显的体色模式。本研究旨在探明云南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体色模式多态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为熊蜂遗传进化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检视2017-2021年在云南和贵州共127个采样点采集的957头短头熊蜂标本[包括雌成蜂898头(蜂王103头、工蜂795头)以及雄成蜂59头],绘制雌、雄成蜂体色模式图,分析体色模式的类型及优势度。基于不同体节的体色组成对体色模式进行系统聚类,基于经纬度0.5°×0.5°单元格内体色类群组成分析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短头熊蜂胸部背板体毛的颜色在黑色、灰黄色和橙黄色间过渡变化,腹部背板体毛颜色有黑色、灰黄色、黄色和深棕色,腹部第1背板体毛均为黄色,黄色体毛由第1背板向后逐节延伸最多至第3背板的整节,第2,3背板的体毛为黄色、黑色或灰黄色,而深棕色体毛由腹部第6背板向前逐节延伸最多至第3背板的下半节;雌成蜂有81种体色模式,其中工蜂有80种,蜂王有13种,其中12种与工蜂相同,雄成蜂有37种体色模式,其中28种与雌成蜂相似。雌成蜂的81种体色模式中,优势体色模式有2种,丰盛体色模式有5种,常见体色模式有10种,稀少体色模式有64种。雌成蜂体色模式可聚为3个体色类群,即:A类群(黑胸棕尾),B-1类群(橙胸黑尾)和B-2类群(橙胸棕尾)。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云南高原西部(Ⅰ)和云南高原东部(Ⅱ)2个大区。Ⅰ区进一步可分为滇中亚热带高原区(Ⅰ1)和滇西南热带低山宽谷区(Ⅰ2);Ⅱ区进一步可分为滇东南亚热带岩溶山地河谷区(Ⅱ1)和滇东北亚热带中山河谷区(Ⅱ2)。A体色类群仅分布于Ⅰ1小区,Ⅰ2小区仅有B-2类群分布,而B-1类群仅分布于Ⅱ区,且同域分布有B-2类群。体色模式多态性高低与分布地经纬度无明显相关性,云南高原中部24.00°-24.50°N,102.50°-103.00°E方格内的体色模式多态性最高,达18种;A体色类群分布地平均海拔[(1951±311)m]极显著高于B-1[(1568±352)m]和B-2[(1556±534)m]类群分布地平均海拔。【结论】云南短头熊蜂体色模式多态性丰富,可划分为3个主要的体色类群,其地理分布与气候区划、地型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地理区划特征明显,同区域内体色模式多态性向优势模式趋同。本研究结果对深入挖掘中国本土熊蜂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不同生境利用与发展熊蜂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头熊蜂 体毛 体色模式 聚类分析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遗传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张永红 苏振国 +2 位作者 罗家福 李春峰 敖宝林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4期631-639,共9页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蚕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探讨家蚕微孢子虫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云南蚕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云南省不同养蚕地区收集了感染微孢子虫的病蚕样品,分离纯化家蚕微...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蚕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探讨家蚕微孢子虫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云南蚕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云南省不同养蚕地区收集了感染微孢子虫的病蚕样品,分离纯化家蚕微孢子虫并提取基因组,克隆SSU rD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蚕区Nosema bombycis分离株SSU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遗传距离小于0.006,它们在长度和多个位点存在差异,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ITS遗传差异较为显著,序列中存在多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单碱基的转换和颠换。基于SSU rDNA和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分离株系间存在遗传分化,种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无直接联系。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的种内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遗传多样性 核糖体小亚基 转录间隔区
下载PDF
云南僵蚕生产技术
16
作者 范永慧 李继娅 +3 位作者 陈海佺 李琼艳 王永生 刘敏 《蚕桑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9-11,共3页
概述了白僵菌的分类和球孢白僵菌的浸染途径,结合饲养前准备、接种前饲育、接种、接种后饲育、采收及僵化等环节,重点介绍了僵蚕的饲养技术,提出了在僵蚕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僵蚕 侵染途径 饲养技术
下载PDF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17
作者 王永生 杨海 +9 位作者 陈松 邹邦兴 刘敏 江亚 唐辉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琼艳 李继娅 朱水芬 《四川蚕业》 2024年第1期24-26,29,共4页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 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品种 9211·9215×川58·川62 云南
下载PDF
降雨量对苕子花蜂蜜产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18
作者 杨娟 朱建荣 +1 位作者 王一婷 胡宗文 《蜜蜂杂志》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为研究降雨量对苕子花蜂蜜产量的影响,采用微信小程序设计问卷调查向2022年和2023年在泸西县转地放蜂的养蜂员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4份收回14份。结果表明,养蜂员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年龄58岁;蜂龄大于21年的7人,小于4年的1人,5~20年有6... 为研究降雨量对苕子花蜂蜜产量的影响,采用微信小程序设计问卷调查向2022年和2023年在泸西县转地放蜂的养蜂员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4份收回14份。结果表明,养蜂员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年龄58岁;蜂龄大于21年的7人,小于4年的1人,5~20年有6人。放蜂点集中在白水镇,占放蜂总数的64.28%。2023年降雨量显著低于2022年,71.43%养蜂员认为2023年苕子种植面积狭窄,57.14%认为2023年苕子花泌蜜差;2023年群产量同比2022年降低62.8%,但2023年收割的苕子花蜂蜜浓度较2022年高。从本次调查来看,前往泸西县转地的养蜂员是资深的职业养蜂者,并且交通便利是决定放蜂点的主要因素,降雨量对养蜂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苕子花蜂蜜 产量 泸西县 降雨量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排连珠状蚕粪症状蚕病的鉴定研究——以云南省祥云县蚕区为例
19
作者 范永慧 张永红 +1 位作者 王永生 吴银吉 《广西蚕业》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2019年云南祥云县蚕区正秋蚕大规模发生排连珠状蚕粪症状的蚕病,部分蚕户因蚕病暴发颗粒无收,损失惨重。为诊断该蚕病,以进行针对防控,避免损失的再次发生,课题组通过肉眼观察病蚕病症及了解饲养环境,结合对蚕户养蚕过程中蚕病防控等重... 2019年云南祥云县蚕区正秋蚕大规模发生排连珠状蚕粪症状的蚕病,部分蚕户因蚕病暴发颗粒无收,损失惨重。为诊断该蚕病,以进行针对防控,避免损失的再次发生,课题组通过肉眼观察病蚕病症及了解饲养环境,结合对蚕户养蚕过程中蚕病防控等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处理情况的了解,初步推测该蚕病为浓核病。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病蚕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该蚕区的病蚕是否感染BmDNV。通过PCR检测结果得知,其中2份样品感染了BmDNV,通过对4龄起蚕和5龄起蚕添食BmDNV病毒进一步确诊,观察感染病毒后蚕发病病征与祥云蚕区病蚕病征大概一致,尤其排连珠状粪便病征明显。经过PCR分子检测方法和感染试验可确定该蚕病属病毒病浓核病,为祥云县蚕区下一步的蚕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浓核病 连珠状蚕粪 PCR 诊断分析 防控
下载PDF
发酵桑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段艳珍 杨文 +5 位作者 杨叶眉 杨卫 杜伟 刘永辉 黄俊荣 杨晶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150,共5页
桑树是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其叶子为药食同源食品,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中。经发酵后的桑叶纤维素、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等含量丰富,且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功效。文章主要... 桑树是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其叶子为药食同源食品,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中。经发酵后的桑叶纤维素、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等含量丰富,且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功效。文章主要介绍了桑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含量,发酵常用的菌种以及发酵后桑叶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综述了发酵桑叶对猪、反刍动物、家禽、鱼类的生长性能、肉品质、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展望了桑树用于饲料工业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桑树在动物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营养成分 发酵 动物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