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琼芬 隋启君 +4 位作者 李世峰 杨丽英 李先平 杨万林 白建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79-682,共4页
马铃薯脱毒种苗的生产已获得成功,但是不同的品种要求的培养条件不同。研究了影响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进行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以MS+赤霉素0.2mg/L+泛酸钙0.5mg/L+NAA0.05mg/L为宜;接种时茎... 马铃薯脱毒种苗的生产已获得成功,但是不同的品种要求的培养条件不同。研究了影响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进行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以MS+赤霉素0.2mg/L+泛酸钙0.5mg/L+NAA0.05mg/L为宜;接种时茎尖大小为0.1~0.2cm时脱毒效果最好;在种苗大量扩繁时碳源浓度以20g/L为宜,接种密度25株/瓶,选用1/2MS的液体培养基最好。这些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苗 品种 生产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快繁抗菌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琼芬 白建明 +5 位作者 李世峰 李先平 杨万林 包丽仙 李山云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318-1323,共6页
分别加入10、20和50 mg/L的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克林霉素及利用3种抗生素(20 mg/L)分别和病毒唑(10 mg/L)的配合使用,研究抗生素及抗生素浓度在马铃薯茎尖剥离及快繁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茎尖剥离阶段,50 mg/L的链霉... 分别加入10、20和50 mg/L的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克林霉素及利用3种抗生素(20 mg/L)分别和病毒唑(10 mg/L)的配合使用,研究抗生素及抗生素浓度在马铃薯茎尖剥离及快繁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茎尖剥离阶段,50 mg/L的链霉素对细菌的抗性最好;抗生素的不同浓度对霉菌抗性的效果不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互作对霉菌具有抗性效应,以使用10mg/L的链霉素对霉菌的抗性最好,链霉素+病毒唑组合在茎尖剥离时期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在快繁阶段,以使用20 mg/L克林霉素对霉菌和细菌的抗性最好,但抗生素及抗生素+病毒唑的配比措施对组培苗的生根数、黄化率、生根率均有负效应,所以在马铃薯组培快繁阶段的污染控制主要靠控制环境和操作规程来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茎尖培养 试管茁快速繁殖 培养基 抗污染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琼芬 白建明 +3 位作者 李先平 杨万林 李世峰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B09期83-88,共6页
以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的4个彩色马铃薯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片离体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DE02-24-24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5mg/L+NAA0.2mg/L;DE02-24-39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 以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的4个彩色马铃薯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片离体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DE02-24-24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5mg/L+NAA0.2mg/L;DE02-24-39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s/L;JC02-27—1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rag/L;JC02—27—2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5ms/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可达到10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DE02—24—24为MS+6-BA2.0mg/L+NAA0.1mg/L+GA33.0ms/L;DE02-24-39为MS+6-BA1.0ms/L+NAA0.05mg/L+GA32.0ms/L;JC02-27—1为MS+6-BA1.0ms/L+NAA0.05mg/L+GA32.5ms/L;JC02-27-2为MS+6-BA3.0mg/L+NAA0.1mg/L+GA32.0ms/L。其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83.3%、100%、93.3%、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叶片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马铃薯栽培种色素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万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462-1466,共5页
分别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2x=24)和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4x=48)的色素遗传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分析了Salaman遗传模型和Dodds遗传模型的异同,认为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位点是相同的,以Dodds的... 分别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2x=24)和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4x=48)的色素遗传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分析了Salaman遗传模型和Dodds遗传模型的异同,认为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位点是相同的,以Dodds的二倍体遗传理论为基础发展和完善后的色素遗传模型可以解释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种 二倍体 四倍体 色素 遗传
下载PDF
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琼芬 卢丽丽 +4 位作者 潘哲超 白建明 李先平 包丽仙 隋启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1004,共4页
以8个马铃薯品种(系)为试材,进行叶片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云薯50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3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100%,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86.3%;... 以8个马铃薯品种(系)为试材,进行叶片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云薯50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3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100%,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86.3%;会-2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5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95.7%,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02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65.4%。上述2个品种适宜用作马铃薯转基因实验的载体,其他6个马铃薯品种(系)的愈伤诱导率很低,有的品种(系)没有愈伤组织产生,不能作为马铃薯基因转化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叶片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下载PDF
鲜食、炸片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1” 被引量:3
6
作者 尹自友 包丽仙 +2 位作者 陆丽丽 毕永新 隋启君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44-45,共2页
云薯301是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于1997年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选育出的育种中间材料选93-92为母本,国际马铃薯中心引入的优良炸片型、抗晚疫病种质资源C89-94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并于1999年培育实生苗,后经单株选... 云薯301是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于1997年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选育出的育种中间材料选93-92为母本,国际马铃薯中心引入的优良炸片型、抗晚疫病种质资源C89-94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并于1999年培育实生苗,后经单株选择,无性世代评价鉴定,培育出的一个鲜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马铃薯中心 鲜食 炸片 新品种 兼用型 内蒙古自治区 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农科院
下载PDF
大春马铃薯抗旱、防涝生产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万林 《农村实用技术》 2006年第7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春马铃薯 生产技术 抗旱 防涝 种植面积 气候变化影响 生产水平 抗灾能力 农作物 云南省
下载PDF
几种冬季马铃薯栽培方式及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万林 《农村实用技术》 2004年第7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冬季 马铃薯 栽培方式 栽培技术 阳畦垄作
下载PDF
冬季马铃薯新品种“抗青9-1”简介及栽培要点
9
作者 杨琼芬 李世峰 +1 位作者 白建明 隋启君 《云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新品种 马铃薯 栽培要点 简介 冬季 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农科院 中国农科院 椭圆形 商品率
下载PDF
冬马铃薯新品种“抗青9-1”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李世峰 《农村实用技术》 2006年第10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国际马铃薯中心 高产栽培技术 新品种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经济性状鉴定 杂交实生籽 抗青枯病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