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云南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与降落机制 被引量:39
1
作者 沈慧梅 吕建平 +3 位作者 周金玉 张孝羲 程遐年 翟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350-4364,共15页
对2009年云南省江城、金平、西畴、师宗、彝良5个站点4—5月出现的白背飞虱灯下高峰日进行轨迹分析,并结合部分田间调查数据、峰期对应的大气环流背景、峰日风温场等气象因子,明确2009年云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和降落机... 对2009年云南省江城、金平、西畴、师宗、彝良5个站点4—5月出现的白背飞虱灯下高峰日进行轨迹分析,并结合部分田间调查数据、峰期对应的大气环流背景、峰日风温场等气象因子,明确2009年云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和降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9年云南4—5月份前期迁入飞虱虫源主要来自缅甸,部分虫源来自老挝与越南,极少数虫源来自印度东部因帕尔地区。(2)低温屏障、风场切变以及垂直气流扰动是造成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最主要气象因子。(3)缅甸虫源区偏西气流盛行以及冬春稻种植面积扩大而导致的虫源基数增加是造成2009年云南白背飞虱大量迁入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虫源地 轨迹模拟 降落机制
下载PDF
云南高原红壤旱地玉米磷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杏红 张国建 +2 位作者 刘建香 郭云周 杨袁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86-91,共6页
为明确磷肥施用量对玉米数量性状的影响,在云南高原红壤旱坡上平衡施用N、K、Mg、Zn的基础上,对玉米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穗位叶面积、秸秆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穗位叶面积、秸秆产量对不同... 为明确磷肥施用量对玉米数量性状的影响,在云南高原红壤旱坡上平衡施用N、K、Mg、Zn的基础上,对玉米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穗位叶面积、秸秆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穗位叶面积、秸秆产量对不同施磷量的敏感性较大,变异幅度超过46%;叶绿素含量和株高对磷的敏感性较差,变异幅度不到20%。玉米生物产量因不同施磷效应大致表现2OPT+P>2OPT>2OPT-P>OPT>2OPT-2P>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磷肥 玉米 生物产量
下载PDF
云南师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郑大兵 崔茂虎 +4 位作者 何洪平 沈慧梅 胡高 陈晓 翟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62-4271,共10页
通过对1990—2012年云南省师宗县4—5月出现的白背飞虱灯诱高峰日进行轨迹模拟以及降虫高峰日的风场分析,得到以下结果:4月下旬,师宗上空盛行西风,白背飞虱虫源主要来自缅甸东北部,部分来自越南北部和金三角地区;5月份,西南风为盛行风向... 通过对1990—2012年云南省师宗县4—5月出现的白背飞虱灯诱高峰日进行轨迹模拟以及降虫高峰日的风场分析,得到以下结果:4月下旬,师宗上空盛行西风,白背飞虱虫源主要来自缅甸东北部,部分来自越南北部和金三角地区;5月份,西南风为盛行风向,其中上中旬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西北部、老挝北部和滇西南,缅甸东北部可提供部分虫源;下旬则主要分布在滇西南,部分虫源来自越南西北部、老挝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对降虫高峰期的大气环流背景、峰日风温场、降雨等气象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风切变和气流垂直扰动是造成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前期迁入 虫源地 轨迹模拟 降落机制
下载PDF
云南珍稀植物铁皮石斛研究初报 被引量:9
4
作者 潘仕萍 李世宗 +1 位作者 杨宝明 李永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2期50-52,共3页
铁皮石斛为传统中药,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自然产量十分有限,加之其药用价值昂贵,遭到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采用组织培养繁育和野生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铁皮石斛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组培苗大田移植成活率达95%以... 铁皮石斛为传统中药,由于其生长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自然产量十分有限,加之其药用价值昂贵,遭到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采用组织培养繁育和野生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铁皮石斛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组培苗大田移植成活率达95%以上.大田栽种2 a后,可收鲜石斛4 500~7500 kg/hm2.文中重点阐述了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生根苗炼苗驯化、田间管理及收获加工等人工繁育和大田栽培技术.铁皮石斛种苗人工繁育与农田集约化栽培技术的成功,有效地挽救了这一濒危珍稀物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铁皮石斛的可持续利用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人工繁育 组织培养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云南绿肥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昌永 郭云周 +2 位作者 曾思洪 李超 杨秀文 《云南农业》 2016年第7期84-85,共2页
对云南绿肥种植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宣传,树立绿肥利用新观念,对发展绿肥种植实行补贴;推广多种种植模式,提高单产;在优质果园及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绿肥等对策措施,以推动全省绿肥... 对云南绿肥种植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宣传,树立绿肥利用新观念,对发展绿肥种植实行补贴;推广多种种植模式,提高单产;在优质果园及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绿肥等对策措施,以推动全省绿肥种植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种植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绿肥轮作对植烟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官会林 郭云周 +2 位作者 张云峰 孙世中 陈晓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66-2371,共6页
为探讨绿肥作物改良土壤的生态作用,试验以冬闲连作地为对照,在云南曲靖和晋宁烟草种植区,研究了小麦轮作收获后留根茬(2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麦-烟),紫花苕子收获后留根茬(3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绿-烟)及豆类轮作(豆-烟)收获... 为探讨绿肥作物改良土壤的生态作用,试验以冬闲连作地为对照,在云南曲靖和晋宁烟草种植区,研究了小麦轮作收获后留根茬(2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麦-烟),紫花苕子收获后留根茬(30 cm左右)翻压后种植烟草(绿-烟)及豆类轮作(豆-烟)收获后根茬及秸秆全部移除地外种植烟草的4种轮作模式,结果表明:绿-烟和豆-烟复种模式下,植烟生长期内根区土壤酶活性(SEA)、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及土壤有机碳(SOC)均高于麦-烟复种及冬闲连作地,并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复种模式的SMBC、SOC及SMBC/SOC间呈显著相关性,对提高土壤SEA、SMBC与SOC质量分数影响为:绿-烟>豆-烟>麦-烟>冬闲地。研究认为,SEA及SMBC/SOC可作为评价轮作模式影响烟地红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轮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有机碳 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微小花蝽的发生及其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向永 陈福寿 +2 位作者 赵雪晴 尹艳琼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0,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月季上微小花蝽种群的发生特点及其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昆明月季种植区,微小花蝽每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是4~5月份和8~9月份,其中,以4~5月份种群发生量最高;露地月季田块上的微小花蝽种群密... 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月季上微小花蝽种群的发生特点及其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昆明月季种植区,微小花蝽每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是4~5月份和8~9月份,其中,以4~5月份种群发生量最高;露地月季田块上的微小花蝽种群密度明显高于温室大棚;微小花蝽在不同月季品种上的种群密度也有所差异,月季艳粉品种上的蓟马种群密度高于超级品种。微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Na=1.2330N/(1+0.02333N),1天内1头微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成虫的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16.9头和7.7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花蝽 种群动态 功能反应 西花蓟马
下载PDF
福建省白背飞虱前期迁入虫源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慧梅 孔丽萍 +2 位作者 章霜红 张孝羲 翟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1-713,共13页
近年来,福建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危害严重,尤其2007年,全省早稻白背飞虱特大发生,迁入峰不但比常年偏早,且虫量异常偏多。本文利用由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局与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共同开发研制的大气质点轨迹分析... 近年来,福建省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危害严重,尤其2007年,全省早稻白背飞虱特大发生,迁入峰不但比常年偏早,且虫量异常偏多。本文利用由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局与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共同开发研制的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模型HYSPLIT,和气象图形分析显示软件GrADS对2007-2010年4-5月福建省白背飞虱早期主要迁入峰次进行了轨迹模拟,并对2007年5月份的主要迁入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背景分析。结果显示:(1)福建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主要来自广东、海南省,台湾省、菲律宾仅在个别年份提供少量虫源,非主要虫源地;(2)低空急流与持续降水的配合是导致2007年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直接原因。2007年5月稻飞虱迁入同期,福建850hPa上空低空急流频繁,5月份西太平洋副高比往年偏西、偏强,且北跳推迟,使得华南地面准静止锋形成,雨季延长;(3)2007年广东、海南3月底至4月初的1代成虫迁入种群较多造成的田间2代白背飞虱虫源基数的增加是造成2007年福建白背飞虱迁入量增加的最根本原因。福建白背飞虱的主迁入虫量取决于两广早期田间虫源基数的多寡,在副高偏强、雨水较多年份,提前对两广、海南地区田间稻飞虱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将有助于福建稻飞虱的预防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迁飞 灯下虫量 虫源 轨迹分析
下载PDF
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种植不同类型牧草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潘艳华 郭玉蓉 +5 位作者 潘志能 孔垂思 陈南凯 和寿甲 严昌荣 刘恩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8,共5页
在水源保护区16.5°坡耕地上,种植豆科、禾本科、菊科等多年生牧草,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玉米-小麦)。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能有效降低水、土及养分流失,径流量、土壤流失分别比习惯种植减小27.6%~35.8%及41.8%~54.6%,氮磷钾... 在水源保护区16.5°坡耕地上,种植豆科、禾本科、菊科等多年生牧草,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玉米-小麦)。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能有效降低水、土及养分流失,径流量、土壤流失分别比习惯种植减小27.6%~35.8%及41.8%~54.6%,氮磷钾养分流失比传统种植减少30.9%~41.3%,其中氮流失减少31.2%~39.4%,磷流失减少29.1%~39.2%。水土保持效果以种植禾本科牧草最好,菊科牧草稍差,豆科牧草及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效果居中。同时种植牧草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益比习惯种植增加9.2%~15.0%,是水源保护区种植结构调整及坡耕地综合治理的较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 坡耕地 牧草种类 水土保持 养分流失
下载PDF
放线菌ECO 0008产新活性化合物YNUCN-0021对几种作物病害的防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尚慧 杨佩文 +2 位作者 李铭刚 文孟良 李家瑞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用放线菌ECO 0008产新活性化合物YNUCN-0021对水稻稻瘟病、番茄灰霉病、烟草赤星病进行室内盆栽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活性化合物YNUCN-0021在质量浓度为200mg/L时对水稻稻瘟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8.28%和53.72%,对番茄灰霉病... 用放线菌ECO 0008产新活性化合物YNUCN-0021对水稻稻瘟病、番茄灰霉病、烟草赤星病进行室内盆栽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活性化合物YNUCN-0021在质量浓度为200mg/L时对水稻稻瘟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8.28%和53.72%,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4.64%和42.81%,对烟草赤星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0.58%和4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性化合物 作物病害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小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绍松 李永梅 +1 位作者 郑毅 周敏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99,共3页
通过小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中小麦和蚕豆、间作与单作在土壤水势变化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蚕豆间作中,除小麦苗期外,其它生育期小麦土壤水势下降速度都快于蚕豆,而且在小麦孕穗期下降速度最快,这证明... 通过小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中小麦和蚕豆、间作与单作在土壤水势变化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蚕豆间作中,除小麦苗期外,其它生育期小麦土壤水势下降速度都快于蚕豆,而且在小麦孕穗期下降速度最快,这证明土壤水分除小麦苗期外,其它生育期都由蚕豆向小麦迁移,而且迁移速度在小麦孕穗期最快。间作小麦和单作小麦相比,除小麦苗期前期,间作小麦与蚕豆对土壤水分的竞争较弱,其它生育期间作小麦与蚕豆对土壤水分的竞争都比较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蚕豆 间作 土壤水势 土壤水分迁移
下载PDF
香石竹枯萎病及其病原菌基于rDNA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波 张云峰 +3 位作者 官会林 周滔 毕云青 杨泮川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44,共5页
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昆明地区香石竹栽培中的枯萎病害发生日愈严重。通过田间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田间接种确定香石竹枯萎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并以真菌通用ITS引物对所分离的3株病原菌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750bp,... 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昆明地区香石竹栽培中的枯萎病害发生日愈严重。通过田间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田间接种确定香石竹枯萎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并以真菌通用ITS引物对所分离的3株病原菌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750bp,测序后去除引物序列长度为505bp,所分离3株立枯丝核菌的序列完全一致,该序列与马铃薯、西红柿、水稻、棉花立枯丝核菌的同源性在85%以上,表明所分离于香石竹枯萎病的3个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利用DNAMAN4.0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大麦、四季豆、马铃薯、西红柿、水稻、棉花等的立枯丝核菌归为一类,而落叶松、柠檬、青椒、剑兰、苹果、咖啡等的立枯丝核菌为另一类。在前茬作物交配类型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前茬作物的致病菌不仅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同时还可能产生新的变异类型。因此,在香石竹栽培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前茬作物为遗传学上相对较近的作物栽培土壤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立枯丝核菌 遗传特异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香料烟中三唑酮残留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静 杨韶松 +2 位作者 金玉琪 唐旭兵 宋玉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5-1226,共2页
三唑酮是一种具有多种特异性能的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进而导致病菌死亡;一直是防治白粉病、锈病、散黑穗病等病害的首选农药。三唑酮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检测三唑酮在黄瓜、油菜、甘蓝、玉米、... 三唑酮是一种具有多种特异性能的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进而导致病菌死亡;一直是防治白粉病、锈病、散黑穗病等病害的首选农药。三唑酮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检测三唑酮在黄瓜、油菜、甘蓝、玉米、荔枝、水稻中农药残留报道。本工作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香料烟中三唑酮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三唑酮 残留量 香料烟 测定 残留分析方法 农药残留 生物合成
下载PDF
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雪晴 李向永 +4 位作者 谌爱东 李迅东 龚声信 杨毅娟 石安宪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8-451,共4页
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是为了掌握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采用盆栽饲养观察的方法,开展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历期、繁殖量、土壤温湿度对种群... 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是在云南苹果上的一种新害虫。研究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与繁殖是为了掌握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采用盆栽饲养观察的方法,开展了印度小裂绵蚜的发育历期、繁殖量、土壤温湿度对种群的影响研究。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的发育与繁殖适宜温度在18-20℃之间,在15℃、18℃、20℃和25℃下的发育历期与繁殖量分别为21.47 d和13.82头、17.06 d和57.77头、13.82 d和41.72头、13.38 d和4.82头;发育起点温度为1.13℃±0.5℃,有效积温291.26日度。印度小裂绵蚜在鸡粪土条件下的繁殖量最高,30 d的繁殖量为9.33头/株,与其它土壤类型差异明显;其次分别为紫砂壤、红壤、粘土和砂壤,处理之间无差异;在白砂壤中的繁殖率为最低,为2.0头/株。印度小裂绵蚜无翅孤雌蚜全年寄生于苹果根部,全年发生约14世代,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印度小裂绵蚜在土壤中的定殖、生长发育与繁殖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小裂绵蚜 发育 繁殖 苹果新害虫
下载PDF
苹果绵蚜在昭通市的发生情况 被引量:3
15
作者 谌爱东 李迅东 +2 位作者 龚声信 赵雪晴 谭挺 《植物检疫》 2006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我们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绵蚜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普查,调查表明:(1)苹果绵蚜在昭通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且严重;(2)不同管理水平,苹果绵蚜的发生差异明显;(3)苹果绵蚜的发生与为害有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严重的趋势;(4)苹果绵蚜在红富士品种上... 我们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绵蚜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普查,调查表明:(1)苹果绵蚜在昭通苹果产区发生普遍且严重;(2)不同管理水平,苹果绵蚜的发生差异明显;(3)苹果绵蚜的发生与为害有随着树龄的增加而严重的趋势;(4)苹果绵蚜在红富士品种上的发生严重于金帅品种;(5)据考证,苹果绵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昭通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发生情况 昭通市
下载PDF
绿颖防治茶饼病试验初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冉隆珣 玉香甩 +1 位作者 曾莉 肖强 《福建茶叶》 2007年第3期9-9,共1页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是一种危害茶树嫩梢嫩叶的重要病害。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都曾因茶饼病的流行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我国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山区茶园也曾有过茶饼病的大流行...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是一种危害茶树嫩梢嫩叶的重要病害。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都曾因茶饼病的流行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我国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山区茶园也曾有过茶饼病的大流行。近年来,茶饼病在我国西南三省发生面积日益扩大。绿颖是韩国SK株式会社生产的矿物源农药,为明确其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使用浓度。我所于2003年进行了绿颖防治茶饼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效果 茶饼病 试验初报 印度尼西亚 田间药效试验 矿物源农药 斯里兰卡 山区茶园
下载PDF
打造自己的回归计算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军 贺与平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5期981-982,共2页
通过调用Excel内部函数,轻松构造出自己的回归计算器,快速获得回归方程。方法直观方便,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EXCEL2000 数据处理 回归方程
下载PDF
利用Excel快速建立t检验模板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军 赵安洁 何蓉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96-1098,共3页
调用Excel内部函数,快速构造t检验模板。方法直观简便,结果准确,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EXCEL 2000 函数 t检验
下载PDF
青稞地杂草防除试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梅红 李鹏尧 +2 位作者 高毅 林莉 施晓群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6年第2期33-35,共3页
云南省迪庆青稞地杂草以繁缕、小藜和齐菜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为主。通过田间试验及大田示范,使用20g/667m2的5.83%麦喜悬浮剂防除杂草效果较好,且安全、效益明显。
关键词 青稞 杂草 防除效果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控制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耀明 《农村实用技术》 2006年第6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菊花栽培 控制技术 白锈病 药用价值 文化生活 身心健康 观赏价值 经济损失 病虫害 可食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