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RAPD分析云南野生荞麦资源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莉花 殷富有 +1 位作者 刘继梅 叶昌荣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07-815,共9页
利用筛选出的19个随机引物对云南荞麦资源的9个种、1个变种、2个亚种的26份材料进行RAPD扩增反应,共获得162条DNA扩增带,其中多态性带153条,多态性带的比率平均为94.8%。Nei氏相似性系数的分析结果,荞麦种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411,种内平... 利用筛选出的19个随机引物对云南荞麦资源的9个种、1个变种、2个亚种的26份材料进行RAPD扩增反应,共获得162条DNA扩增带,其中多态性带153条,多态性带的比率平均为94.8%。Nei氏相似性系数的分析结果,荞麦种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411,种内平均相似系数为0.786,表明云南荞麦资源种间比种内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聚类分析的结果,26份供试资源聚为3大类群:第Ⅰ大类群是小粒种类群,第Ⅱ大类群是甜荞类群,第Ⅲ大类群是苦荞类群,结合3大类群的特点,可以认为F.cymosum与F.esculentum的亲缘关系比与F.tataricum的更近;F.tataricum和F.tataricumssp.potanini与供试的其它荞麦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红花F.urophyllum与白花F.urophyllum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比较远,红花F.urophyllum很可能是一个新的生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云南 野生荞麦资源 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云南马铃薯晚疫病区域性流行学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利亚 孙茂林 +4 位作者 杨艳丽 马永翠 钱彩霞 董禄凤 和卫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云南各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气候存在很大差异,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可以分为晚疫病高发生区,该区以昭通及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山区为主,特点是多雨、多雾及寡日照,5月份就进入雨季,在植株生长的77d中,RH≥90%的天数达到... 云南各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气候存在很大差异,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可以分为晚疫病高发生区,该区以昭通及海拔2200m以上的高寒山区为主,特点是多雨、多雾及寡日照,5月份就进入雨季,在植株生长的77d中,RH≥90%的天数达到35d。因此是晚疫病发生最早、最容易发生流行危害的区域。晚疫病常发生区,以滇中曲靖、昆明等2000m左右的山区为主,特点是在6月初有一个降水过程,病菌初次侵染开始,是否造成危害,受6月连续降水量,病原二次侵染程度的影响。晚疫病轻发生区域,以迪庆等3300m左右的高原地区为主,特点是植株种植季低温、低湿,湿度RH≤88%,限制了病害的流行。根据各区域的病害发生特点,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调查结果表明,病害发生的时间与植株的生育期决定危害程度,在植株盛花期发生病害是重病的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晚疫病 区域流行
下载PDF
水稻游离小孢子培养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玲仙 蔺忠龙 +5 位作者 白现广 吕广磊 付坚 殷富有 黄兴奇 程在全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95,共4页
水稻小孢子培养技术不但可用来生产单倍体植株和加倍单倍体植株,而且可望成为转基因的理想受体系统。目前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与小孢子培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加快水稻育种速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水稻小孢子分离纯化、影响愈伤... 水稻小孢子培养技术不但可用来生产单倍体植株和加倍单倍体植株,而且可望成为转基因的理想受体系统。目前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与小孢子培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加快水稻育种速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水稻小孢子分离纯化、影响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发生的因素以及植株再生三个方面综述了水稻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就水稻小孢子培育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小孢子培育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游离小孢子培养 单倍体 胚状体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野生稻细胞核DNA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思名 张薇 +4 位作者 白现广 钟巧芳 高月芬 黄兴奇 程在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5-1218,共4页
药用野生稻是中国最具利用价值的野生稻资源之一,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有利基因,是改良栽培稻培育新品种的宝贵基因库,而其CC基因组的优良基因有望以大片段形式通过B IBAC等载体转化到栽培稻中。B IBAC文库不仅能作为大片段基因组文库... 药用野生稻是中国最具利用价值的野生稻资源之一,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有利基因,是改良栽培稻培育新品种的宝贵基因库,而其CC基因组的优良基因有望以大片段形式通过B IBAC等载体转化到栽培稻中。B IBAC文库不仅能作为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载体,而且能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克隆片段导入植物基因组直接进行转化,可用于筛选分离基因等研究。如何获得基因组DNA大片段非常关键,本研究采取琼脂糖包埋基因组的方法获得大片段DNA,并对其中的一些步骤进行了优化,为构建药用野生稻B IBAC文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值得在其它植物类似研究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BIBAC载体 基因组大片段DNA制备
下载PDF
黑木耳菌丝及子实体对铬的富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柴红梅 汪禄祥 +3 位作者 和丽忠 赵静 黎其万 赵永昌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5期45-48,共4页
食用菌对多种重金属都有富集特性,因此应更关注食用菌的栽培和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中,选择了黑木耳的2株野生菌株YAASM1399、YAASM1402和2株栽培菌株YAASM2691、YAASM2692,测定当培养基质中Cd浓度不同的条件下,摇瓶液态培养的菌丝体及袋... 食用菌对多种重金属都有富集特性,因此应更关注食用菌的栽培和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中,选择了黑木耳的2株野生菌株YAASM1399、YAASM1402和2株栽培菌株YAASM2691、YAASM2692,测定当培养基质中Cd浓度不同的条件下,摇瓶液态培养的菌丝体及袋料栽培的子实体中的Cd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质中Cd浓度的增加,菌丝体中的Cd浓度在极显著增加,而子实体中Cd浓度增加趋势较为平缓,培养基质中Cd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菌丝体中的Cd浓度是子实体中的10倍~20倍;当培养基质中Cd浓度达到0.61 mg.kg-1时,只有菌株YAASM2692的子实体中Cd浓度为0.74 mg.kg-1,其它菌株子实体中的Cd浓度均已超过国家卫生要求标准1.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液体培养 袋栽 富集
下载PDF
17份国内甘蔗种质三年宿根性的产质量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马丽 应雄美 +4 位作者 刘新龙 陆鑫 毛钧 苏火生 蔡青 《中国糖料》 2010年第3期33-34,共2页
从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内繁殖更新的54份种质中筛选出三年宿根性表现比较好的17份种质进行糖分化验、产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有8个种质表现优异,其中,强宿根性、高产、高糖的有1个;强宿根性、高产的有5个;高糖的有2个;可用于甘蔗遗传改... 从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内繁殖更新的54份种质中筛选出三年宿根性表现比较好的17份种质进行糖分化验、产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有8个种质表现优异,其中,强宿根性、高产、高糖的有1个;强宿根性、高产的有5个;高糖的有2个;可用于甘蔗遗传改良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质 宿根性 产质量 评价
下载PDF
云南地区主产水稻和野生稻渗入系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俊 周丽洪 +3 位作者 陈玲 张敦宇 程在全 姬广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5-670,共6页
为揭示生产中栽培的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抗病能力,本文采用中国标准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C4~C9,对近年来云南省培育的水稻主栽品种和省区试材102份以及300份野生稻渗入系进行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参鉴的402份种质材料中... 为揭示生产中栽培的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抗病能力,本文采用中国标准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C4~C9,对近年来云南省培育的水稻主栽品种和省区试材102份以及300份野生稻渗入系进行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结果显示:参鉴的402份种质材料中,筛选得到271份材料对小种HEN11表现出抗性,159份材料对小种SCYC-6表现出抗性,249份材料对小种YN7表现出抗性,270份材料对小种YN11表现出抗性,35份材料对FUJ表现出抗性,111份材料对YN24表现出抗性;其中7份地方品种、12份野生稻材料对云南的优势小种都表现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 抗病品种 野生稻渗入系
下载PDF
云南疣粒野生稻部分cDNA片段的分离和注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冬燕 程在全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
从疣粒野生稻cDNA扩增文库中随机挑取500个噬菌斑,通过载体环化,选择120个菌样进行测序,获得的95条序列,分别采用Blast、ORFfinder、UniGene和EntrezGene系统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为:与栽培稻日本晴序列比较匹配碱基数>400 bp的占... 从疣粒野生稻cDNA扩增文库中随机挑取500个噬菌斑,通过载体环化,选择120个菌样进行测序,获得的95条序列,分别采用Blast、ORFfinder、UniGene和EntrezGene系统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为:与栽培稻日本晴序列比较匹配碱基数>400 bp的占27.37%;确定可阅读框(>100 bp,具有起始和终止密码子)的占90%;与拟南芥的功能基因比较,相似性大于60%的有46个;确定功能、代谢过程和编码蛋白部位的cDNA片段分别有34个、31个和3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疣粒野生稻 CDNA文库 SMARTTM技术 序列同源性
下载PDF
云南马铃薯原位贮藏及其区域生态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茂林 周晓罡 +8 位作者 丁玉梅 赵彪 李德能 王绍林 滕龙斌 毛连富 展康 王邦海 董禄凤 《中国马铃薯》 2008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云南特有的马铃薯原位贮藏可以利用自然条件、经济有效地将块茎从9月原地保存,最长延迟到来年3月收获。范围包括滇东北、滇西北和滇中,海拔2250~3100m的高寒山区,约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3.39%,总产量的5.01%。区域内9月至2月的20cm地温,... 云南特有的马铃薯原位贮藏可以利用自然条件、经济有效地将块茎从9月原地保存,最长延迟到来年3月收获。范围包括滇东北、滇西北和滇中,海拔2250~3100m的高寒山区,约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3.39%,总产量的5.01%。区域内9月至2月的20cm地温,最低海拔为9~20℃;最高海拔为3.1~13.1℃。平均降水量11~88mm。定点记录20cm贮藏层温湿度和观察块茎,9月至2月的最低温度2.03℃(2月)~最高温度17.14℃(9、10月),日内温差1.91~4.89℃,月平均相对湿度40.25%~62.75%,重量损失11%以下,基本无烂薯和虫害及鼠害。3月以后温度最高达到29.10℃,最大日温差15.40℃,湿度降低到25.8%,不利于块茎的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 原位贮藏 生态特点
下载PDF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cDNA文库注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冬燕 程在全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17-220,共4页
从元江普通野生稻cDNA扩增文库中随机挑取500个噬菌斑,通过载体环化,选择115个菌样进行测序,获得的序列,分别采用Blast、ORFfinder、UniGene和EntrezGene系统等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为:与栽培稻(Oryza sativa(japoni... 从元江普通野生稻cDNA扩增文库中随机挑取500个噬菌斑,通过载体环化,选择115个菌样进行测序,获得的序列,分别采用Blast、ORFfinder、UniGene和EntrezGene系统等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为:与栽培稻(Oryza sativa(japonica cultivar-group))序列比较匹配碱基数>400bp的占48.45%;确定可阅读框(>100bp,具有起始和终止密码子)的占70%;与拟南芥的功能基因比较,相似性大于60%的有38个;确定功能、代谢过程和编码蛋白部位的cDNA片段分别有17个、16个和2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普通野生稻 CDNA文库 SMARTTM技术 序列同源性
下载PDF
水稻耐低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浩 张凤文 +3 位作者 和忠 和立宣 曾亚文 雷树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4-758,768,共6页
水稻耐低磷特性的研究和利用将成为解决多年来磷肥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挖掘利用土壤潜在磷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的低磷胁迫压力,使水稻进化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一系列耐性机制来扩大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吸收,对水稻... 水稻耐低磷特性的研究和利用将成为解决多年来磷肥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挖掘利用土壤潜在磷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的低磷胁迫压力,使水稻进化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一系列耐性机制来扩大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吸收,对水稻耐低磷筛选指标、耐低磷基因源地理生态及磷素的体内运筹、耐低磷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等研究,有望推动水稻耐低磷的育种进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磷 机理 筛选指标 利用
下载PDF
元江普通野生稻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基因片段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史冬燕 杨明挚 +2 位作者 黄兴奇 陈善娜 程在全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80,共5页
首次利用SMARTTM技术构建了中国普通野生稻中最原始类型——元江普通野生稻生长旺盛时期叶片的cDNA文库。该cDNA文库未扩增和扩增后的滴度分别为1.1×106pfu/mL和3.98×107pfu/mL,重组率为91%,插入片段大小为500~2000bp。测定... 首次利用SMARTTM技术构建了中国普通野生稻中最原始类型——元江普通野生稻生长旺盛时期叶片的cDNA文库。该cDNA文库未扩增和扩增后的滴度分别为1.1×106pfu/mL和3.98×107pfu/mL,重组率为91%,插入片段大小为500~2000bp。测定的部分cDNA序列进行BLAST比较,发现这些cDNA片段与日本晴栽培稻同源性很高,达到98%以上。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这些cDNA片段的结构、功能和探讨元江普通野生稻在栽培稻演化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元江普通野生稻 滴度
下载PDF
植物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对TMV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28
13
作者 徐兴阳 端永明 +4 位作者 董家红 张廷金 陈穗云 王勇 李秀军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9,共4页
为了寻求一种在烟叶生产上区别于传统防控TMV的药剂,试验以红花大金元和YK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植物有机诱导剂"多肽保"对TMV的防效.结果表明,"多肽保"兼具培育壮苗、改善烟株营养和诱导烟株产生抗病能力的功... 为了寻求一种在烟叶生产上区别于传统防控TMV的药剂,试验以红花大金元和YK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植物有机诱导剂"多肽保"对TMV的防效.结果表明,"多肽保"兼具培育壮苗、改善烟株营养和诱导烟株产生抗病能力的功能,在育苗期对TMV的防效可达到91.8%以上.材料不同防效也不一样,在大田期栽后35 d内,易感材料YK01对TMV的防效为21.8%以上,而对红花大金元的防效则可达到80.1%以上."多肽保"使用成本较低、无毒无害、操作简便,在烟叶生产上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抗病 多肽保 TMV 防控效果
下载PDF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蔺忠龙 李维薇 +1 位作者 白现广 程在全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系统研究了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大白菜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成功地建立了大白菜快速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大白菜抗性植株。实验结果表明,大白菜的不同基因型、苗龄、外植体类型,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和抗生素浓度对转化... 系统研究了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大白菜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成功地建立了大白菜快速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大白菜抗性植株。实验结果表明,大白菜的不同基因型、苗龄、外植体类型,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和抗生素浓度对转化频率均有一定影响,其最高转化频率达4.0%。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进大白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癌农杆菌 转化体系 pROK2植物表达载体
下载PDF
“AHO+多肽保”组合剂诱导不同烤烟品种抗TMV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家红 徐兴阳 +3 位作者 张廷金 秦春丽 姚国友 李秀军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3,10,共4页
对不同烤烟品种施用"AHO+多肽保"组合防控剂,比较"AHO+多肽保"组合防控剂诱导不同烤烟品种抗TMV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AHO+多肽保"组合剂诱导不同品种抗TMV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红大的诱导效果最好,... 对不同烤烟品种施用"AHO+多肽保"组合防控剂,比较"AHO+多肽保"组合防控剂诱导不同烤烟品种抗TMV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AHO+多肽保"组合剂诱导不同品种抗TMV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红大的诱导效果最好,云87次之,再次是K326,对云97和KRK26的诱导效果最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移栽前发病率和苗期带毒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大田移栽后病情指数与苗期带毒率也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V AHO 多肽保(DMP) 组合试剂 诱导抗性
下载PDF
农业科研单位教育培训工作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晓艳 王晖 李展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205-207,共3页
文章以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为例,阐述了科研所教育培训有助于科研所创新能力的提高,列举了生物所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指出了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 教育培训 创新能力 对策
下载PDF
苯丙氨酸基因工程受体菌的选育
17
作者 柴红梅 姚春馨 +2 位作者 李树红 汪禄祥 赵永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69-471,共3页
以大肠杆菌(E.coli)野生型菌株ym1013为出发菌株,通过NTG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酪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Tyr2;以Tyr2为出发菌株,紫外诱变,得到一株对氟苯丙氨酸耐受性达8mg/mL的菌株ZC6,其苯丙氨酸的产量是出发菌株ym1013的6倍。
关键词 苯丙氨酸 诱变 营养缺陷 对氟苯丙氨酸
下载PDF
不同丛密度对4个功能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18
作者 张浩 张凤文 +3 位作者 曾亚文 和忠 和立宣 和永宽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稻米(Oryza sativa L.)是全球1/2以上人口的主食。据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统计,到2020年全世界对稻米的需求量将由目前的5×10^8t增加到7.8×10^8t,可见水稻在人类粮食安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食物供应的营养性和... 稻米(Oryza sativa L.)是全球1/2以上人口的主食。据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统计,到2020年全世界对稻米的需求量将由目前的5×10^8t增加到7.8×10^8t,可见水稻在人类粮食安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食物供应的营养性和安全性是21世纪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医学和公众营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稻米的高级化、多样化、功能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功能水稻含有较高的赖氨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黄酮、生物碱、强心疳、花青3-葡萄糖苷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代谢,强身健体的功效。因此,开展功能稻米的研究,加快其产业化步伐,对改善人们饮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农艺性状 国际水稻研究所 品种 密度 生理活性物质 粮食安全 生命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