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峻 王春莉 +1 位作者 侯丽莉 楚丽娟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年第7期2668-2670,共3页
骨科创伤病人普遍存在疼痛,且疼痛都在中度以上,甚至是重度疼痛,而手术使病人不可避免出现疼痛的二次高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终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疼痛管理是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评定医护服务质量的... 骨科创伤病人普遍存在疼痛,且疼痛都在中度以上,甚至是重度疼痛,而手术使病人不可避免出现疼痛的二次高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终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疼痛管理是骨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评定医护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1]。创建无痛病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关注病人的疼痛,以病人为中心规范化管理疼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术后疼痛 疼痛评分 疼痛控制
下载PDF
老年胸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毅 汪颖 +1 位作者 杨华刚 季建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效果。方法对1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胸部创伤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逐年增多,交通事故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69.11%);损伤易致多发肋骨骨折(88.62%);肺挫伤患者98例(79.67%);合并伤患... 目的探讨老年人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效果。方法对123例60岁以上老年人胸部创伤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逐年增多,交通事故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69.11%);损伤易致多发肋骨骨折(88.62%);肺挫伤患者98例(79.67%);合并伤患者78例(63.41%);并发症多;休克、肺部感染发生率高(54.47%、58.54%);伤后伤情危重死亡17例(13.82%)。结论老年胸部损伤伤情重、病情多变复杂,救治要有全局意识,重点是肺挫伤和肺部感染的治疗,同时又要积极诊治伤前并存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胸部损伤 多处创伤
下载PDF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仲 杨华刚 +5 位作者 杨洪昌 汪颖 吴兆祥 李滔 季建华 陈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伤后时间并按自愿选择用药原则分为应用MP治疗组(MP组,45例)和未应用MP治疗组(对照组,42例),以ASIA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伤后时间并按自愿选择用药原则分为应用MP治疗组(MP组,45例)和未应用MP治疗组(对照组,42例),以ASIA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MP组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MP治疗组中24h治疗组(A组)与48h治疗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P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MP大剂量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是一项有效措施,但会显著增加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甲基强的松龙 治疗
下载PDF
骨盆稳定结构的生物力学及影像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志坚 白丽萍 +2 位作者 曾祥森 亚俊 王秋根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2期1164-1168,共5页
骨盆骨折的治疗难度和预后与骨折后的稳定性直接相关。临床上用于判断骨盆骨折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骨盆解剖结构生物力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影像学表现。随着生物力学试验技术的进步,以往的一些认识发生了变化:耻骨联合分离2.5 cm不能作... 骨盆骨折的治疗难度和预后与骨折后的稳定性直接相关。临床上用于判断骨盆骨折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骨盆解剖结构生物力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影像学表现。随着生物力学试验技术的进步,以往的一些认识发生了变化:耻骨联合分离2.5 cm不能作为前后挤压损伤Ⅰ型和Ⅱ型的鉴别点,骶髂关节移位小于1 cm可以造成垂直稳定丧失,侧方挤压也能造成垂直不稳,Young-Burgess分型的部分描述与试验结果不符,韧带除了起到限制移位的作用外还具有本体感受器的作用,SPECT-CT等新的检查手段虽然可以提高骨折诊断的敏感性,但仍不足以准确地评估骨盆骨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稳定 解剖 生物力学 诊断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洪昌 陈仲 +4 位作者 吴兆祥 李滔 季建华 马志坚 陈戈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多发骨折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创伤救治中心2005年1月-2008年3月应用伤害控制性手术治疗的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49例(ISS≥25分)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及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多发骨折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创伤救治中心2005年1月-2008年3月应用伤害控制性手术治疗的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49例(ISS≥25分)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及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结果43例创伤性休克中41例得到纠正。1例因门静脉毁损死于术中;1例骨折临时固定后送入ICU生命支持,于伤后11小时死亡;1例于伤后17天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剖腹探查术中呼吸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存活。1例胫腓骨骨折急诊外固定支架固定,伤后7天更换髓内钉固定后发生局限性骨髓炎,经开窗引流、开放植骨后痊愈。46例病例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严重多发性骨折严重多发伤病人应用伤害控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骨折早期治疗强调外固定支架尽早适当复位固定骨折,多次创口清创及应用VSD覆盖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多发性骨折 手术
下载PDF
CYP19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耿力 杨洪昌 +2 位作者 陈仲 肖虹 姚珍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9(CYP19)基因第3外显子缬氨酸(Val)80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第4内含子(TTTA)n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股骨颈PMO患者和122例对照以及108例腰椎(...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9(CYP19)基因第3外显子缬氨酸(Val)80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第4内含子(TTTA)n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股骨颈PMO患者和122例对照以及108例腰椎(L2-4)PMO患者和92例对照分别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Val80多态性,采用基因扫描及DNA测序技术检测(TTTA)n多态性,以TTTA重复序列中位数10次为界将重复序列基因分为短基因(<10)和长基因(≥10),分别以S和L表示,采用NORLAND公司XR-46系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颈及L2-4骨密度。结果股骨颈及L2-4部位的各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Val80多态性:股骨颈及L2-4部位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TTTA)n多态性:在股骨颈部位,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2-4部位,病例组SS基因型和S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调整年龄、绝经时间、绝经年龄及体质指数后,以这2个多态性位点作为自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仅(TTTA)n多态性与L2-4PMO显著相关,并独立于PMO传统危险因素,SS+SL基因型者患病风险较LL型者增高(adjustedOR2.246,95%CI1.070~4.715,P=0.032)。结论 CYP19基因(TTTA)n多态性与L2-4部位PMO独立关联,S等位基因显性影响PMO的发病风险,而CYP19基因Val80多态性与股骨颈及L2-4部位PMO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 细胞色素P450 19基因 遗传多态性 骨密度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畸形胫骨干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仲 韩涛 +3 位作者 杨洪昌 杨华刚 吴兆翔 李滔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 胫骨干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庆大霉素缓释系统配制及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汪颖 陈仲 +6 位作者 王鑫 廖鹏 赵航 马志坚 杨华刚 杨洪昌 吴兆翔 《云南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开放性损伤致深部创口感染(包括骨感染)的防治,除行之有效的清创术外,敏感抗生素的运用也是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全身用药难以维持有效的局部血药浓度,致l临床疗效不佳。抗生素局部缓释应用能克服全身用药不足之处,现已成为临床研... 开放性损伤致深部创口感染(包括骨感染)的防治,除行之有效的清创术外,敏感抗生素的运用也是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全身用药难以维持有效的局部血药浓度,致l临床疗效不佳。抗生素局部缓释应用能克服全身用药不足之处,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选择纤维蛋白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与庆大霉素进行配制,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寻找一条防治深部创口感染的新途径,为临床运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庆大霉素缓释系统 配制 体外实验
下载PDF
自体游离髂骨移植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欣 杨华刚 +1 位作者 陈戈 陈仲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112-115,12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5例髋臼后壁骨质缺损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46岁,平均31.8岁.均为车祸仪表盘损伤.骨折采用Judet-Letoumel分型,在后壁三个...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5例髋臼后壁骨质缺损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46岁,平均31.8岁.均为车祸仪表盘损伤.骨折采用Judet-Letoumel分型,在后壁三个亚型中为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1例.手术均采用自体游离髂骨移植重建髋臼后壁骨折缺损.其中3例为3周内手术,1例为固定失效再手术,1例为陈旧骨折.结果平均手术耗时为90 min(60~120 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神经损伤,所有病例经过随访7~24个月,平均18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周(11~20周).无术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继发骨折及卧床并发症的发生.1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术后18月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用髂骨植骨的手术方法,虽然不能完全恢复髋臼原有的形态,但对于青壮年患者,满足一段时间内的正常生活还是有益的,也为二期发生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壁 骨缺损 髂骨植骨 重建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CA Repeat Polymorphism in Estrogen Receptor β Gene with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n Chinese
10
作者 耿力 姚珍薇 +3 位作者 杨洪昌 骆建云 韩力力 卢起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68-876,共9页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 is considered a polygenic disease. The estrogen receptor β (ESR2) gene is a candidate mediating the genetic influence on bone mass and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The aim of this 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 is considered a polygenic disease. The estrogen receptor β (ESR2) gene is a candidate mediating the genetic influence on bone mass and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a cytosine-adenine (CA) repeat polymorphism in the fifth intron of the ESR2 gene with PMO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The CA repeat polymorphism was genotyped in a case-control study, involving 78 femoral neck PMO patients vs. 122 controls and 108 lumbar spine (L2-4) PMO patients vs. 92 controls. The (CA)n〈22 and (CA)n≥22 alleles were designated short (S) and long (L), respectively. ESR2 genotype was categorically defined as SS (2 S alleles), SL (having the mixed S and L alleles), and LL (2 L alleles). At both the femoral neck and the L2-4 region, LL genotype and L allele frequencies of the PMO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subjects with the SL, the LL, and the combined SL and LL genotype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d risk of PMO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the SS genotype (P〈0.05). After adjustments for age, years since menopause, menopausal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with the combined SL and LL genotype had increased risk of PMO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the SS genotype both at the femoral neck (adjusted OR 4.923, 95% CI 1.986-12.203 , P=0.001) and the L2-4 (adjusted OR 2.267, 95% CI 1.121-4.598, P=0.023). This extensive association study has identified the ESR2 CA repeat polymorphism to b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MO at the femoral neck and the L2-4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The data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L allele may dominantly increase the risk of PMO at the two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POROSIS POSTMENOPAUSAL estrogen receptor β (ESR2) POLYMORPHISMS bone mineral density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锐性伤深部创口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的多重回归分析
11
作者 吴兆翔 陈戈 +3 位作者 马志坚 程刚 杨洪昌 杨华刚 《云南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316-317,共2页
纤维蛋白胶是近年外科手术中发挥封闭组织创面、减少创面各种渗出、促进伤口愈合等临床功能的一种高科技医用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创面较大的外伤治疗。我们于2005年9月~2006年10月4个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收住的100名锐性伤深部创口患... 纤维蛋白胶是近年外科手术中发挥封闭组织创面、减少创面各种渗出、促进伤口愈合等临床功能的一种高科技医用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创面较大的外伤治疗。我们于2005年9月~2006年10月4个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收住的100名锐性伤深部创口患者进行研究,探索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锐性伤深部创口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抗生素复合体 锐性伤 深部创口 住院费用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C-反应蛋白变化研究
12
作者 陈仲 马志坚 +8 位作者 杨华刚 季建华 杨洪昌 吴兆翔 郭毅 汪颖 廖鹏 赵航 李欣 《云南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试验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内C-反应蛋白均不同(P<0.05),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反应蛋白逐渐...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试验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内C-反应蛋白均不同(P<0.05),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反应蛋白逐渐下降。(2)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和术后24d的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有差别(P≤0.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均比对照组低。结论我们研制的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抗生素复合体 深部创口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锐性伤深部创口C-反应蛋白变化研究
13
作者 杨洪昌 马志坚 +3 位作者 吴兆翔 陈仲 陈戈 李建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索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创口大小、受伤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基本相同(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目的探索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创口大小、受伤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基本相同(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组内除了术后18d和24d外,术后不同时间内C-反应蛋白均不同(P<0.05),术后24h因手术C-反应蛋白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反应蛋白逐渐下降;(3)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24h、术后48h和术后24h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有差别(P≤0.005),试验组C-反应蛋白均比对照组低.结论我们研制的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抗生素复合体 深部创口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洪昌 陈仲 +7 位作者 杨华刚 汪颖 吴兆翔 亚俊 李涛 季建华 陈戈 马志坚 《云南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探索一种新的内固技术。回顾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期间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23例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12~18个月的随访,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手术...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探索一种新的内固技术。回顾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期间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23例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12~18个月的随访,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手术耗时平均为10h;术后平均发热时间为28d;住院天数平均为9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6w;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明显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要早;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能提供生物学固定,且并发症较少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改进三测单在创伤病房疼痛记录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峻 李靖忠 +1 位作者 段宝凤 侯丽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5期743-746,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进三测单记录创伤患者疼痛信息,在简化护士记录及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室的两个病区设立成对照组与研究组,随机收住患者于两组.对照组疼痛记录方法沿用传统护理记录单,用文字形式记录疼痛信息;研究组则用改进三... 目的 探讨改进三测单记录创伤患者疼痛信息,在简化护士记录及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室的两个病区设立成对照组与研究组,随机收住患者于两组.对照组疼痛记录方法沿用传统护理记录单,用文字形式记录疼痛信息;研究组则用改进三测单,增加疼痛评分一栏,并用曲线形式记录疼痛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住院期间疼痛控制效果,护士记录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疼痛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用改进三测单记录所需时问比传统记录时间缩短1/3.结论 将疼痛强度以曲线的形式记录在三测单上,能使医护人员直观、动态的了解患者疼痛强度及疼痛变化趋势,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节约护士记录时间,适合在手术科室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测单 创伤 疼痛评分 疼痛记录
原文传递
严重多发伤救治新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杨洪昌 陈仲 +6 位作者 杨华刚 吴兆翔 汪颍 李滔 季建华 陈戈 马志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8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救治新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比较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新模式(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救治710例(A组)和采用传统模式(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模式)救治299例(B组)严重多发伤...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救治新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比较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新模式(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救治710例(A组)和采用传统模式(多科会诊、分科诊治的模式)救治299例(B组)严重多发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病例的急诊手术前时间、漏诊、并发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漏诊、并发症、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是41例(5.77%)、149例(20.99%)、581例(81.83%)、(67±32)min、(31±18)d和29例(9.70%)、92例(30.77%)、267例(89.30%)、(128±65)min、(42±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2003—2004年和2005—2006年救治病例的病死率、致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组。结论 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和院内救治多学科一体化的救治模式有效提高了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水平,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救治模式 严重多发伤
原文传递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定方法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杨洪昌 陈仲 +6 位作者 杨华刚 吴兆翔 汪颍 李滔 季建华 陈戈 马志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8-590,共3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48例,其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的24例设为研究组(A组),徒手瞄准的24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膝...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48例,其中使用远端锁定瞄准器的24例设为研究组(A组),徒手瞄准的24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康复时间和术后半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标准评估(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kneeratingscale,HSS)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康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HSS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远端锁定瞄准器对股四头肌腱、髌上囊及其深面的脂肪垫造成损伤,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延长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定方法 股骨干骨折 术后 膝关节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弹性钢板在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戈 陈仲 +2 位作者 欧艺 赵航 李欣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弹性钢板在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1例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9例;年龄20~55岁,平均31.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7d,平均6.7d。手术... 目的探讨弹性钢板在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31例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9例;年龄20~55岁,平均31.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7d,平均6.7d。手术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术中尽量保护粉碎骨块上附着的软组织,后壁有压缩者取大转子松质骨填充,尽量使每一粉碎骨折块都达到解剖复位,将1/3管型钢板制成弹性钢板固定,再予重建钢板呈“十”、“廾”或“卅”字形固定。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结果31例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改良的Matta复位标准评定:优24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5%。2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6年(2~8年)随访。术后1年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15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1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4例患者发生异位骨化,其中1例为Brooker分级Ⅲ级,1例为Ⅱ级,2例为Ⅰ级。2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4例患者术后3年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于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弹性钢板能提供稳定可靠的固定,且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87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仲 吴兆翔 +5 位作者 杨洪昌 杨华刚 汪颖 李淘 季建华 陈戈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1999-2003年对87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1999-2003年对87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结果8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8.5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52例,复位满意25例,复位不满意5例,差2例;3例关节轮廓复位。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优28例(32.2%),良41例(47.1%),一般12例(13.8%),差6例(6.9%)。发生股骨头坏死6例(6.9%),异位骨化18例(20.7%),创伤性关节炎12例(13.8%),无手术死亡、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及时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固定术 复位 移位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方法 LETOURNEL 前后联合入路 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复位 KOCHER
原文传递
距骨颈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仲 汪颖 +5 位作者 吴兆翔 杨华刚 杨洪昌 李滔 季建华 陈戈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23例距骨颈骨折中获得随访的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骨折均按Hawkins分型:Ⅰ型4例,Ⅱ型11例,Ⅲ型3例。Ⅰ型骨折采用石膏外固定保守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23例距骨颈骨折中获得随访的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骨折均按Hawkins分型:Ⅰ型4例,Ⅱ型11例,Ⅲ型3例。Ⅰ型骨折采用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Ⅱ、Ⅲ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1~7年,平均3.4年。采用Hawkins评分:优7例(Ⅰ型3例,Ⅱ型4例),良4例(Ⅰ型1例,Ⅱ型3例),中4例(Ⅱ型3例,Ⅲ型1例),差3例(Ⅱ型1例,Ⅲ型2例),优良率为61.1%。合并切口皮缘坏死2例,感染1例,均为开放性骨折。内翻畸形2例,距骨缺血坏死2例,足踝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3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2例术后1年行Blair融合术。结论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是提高距骨颈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