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种杀虫剂对云南不同区域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35
1
作者 尹艳琼 张红梅 +9 位作者 李永川 田维逵 杨毅娟 罗嵘 李向永 赵雪晴 刘莹 王燕 陈福寿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本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滇西南、滇南、滇中、滇东北4个区域5个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上述草地贪夜蛾...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本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滇西南、滇南、滇中、滇东北4个区域5个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上述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0.05~0.09 mg/L)≥25%乙基多杀菌素WG(0.16~0.26 mg/L)>5%虱螨脲SC(0.84~7.07 mg/L)>20%氯虫苯甲酰胺SC(3.31~10.50 mg/L)>10%虫螨腈SC(4.82~11.47 mg/L)>30%茚虫威SC(23.79~40.41 mg/L)>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2.85~147.60 mg/L)>32 000 IU/mg Bt WP(141.09~352.61 mg/L),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Bt对4个区域种群的LD50无显著性差异,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4个区域种群的LD50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区域间差异显著的是5%虱螨脲SC,最大相对毒力指数为8.42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的LD90均低于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杀虫剂;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LD90超过了推荐剂量,选用时注意防效,高效氯氟氰菊酯和Bt不推荐作为防治药剂。研究结果为云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室内毒力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白背飞虱标记释放回收试验与轨迹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慧梅 李向永 +5 位作者 谌爱东 赵雪晴 尹艳琼 吕建平 翟保平 田维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为了阐明云南省内白背飞虱的迁飞路径,于2012年5月下旬在云南勐海县勐遮镇曼燕村开展了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标记释放回收试验。试验后共收集全省31个站点测报灯下飞虱虫体,经过室内显微镜镜检,确认在耿马站、双江站分别收到标记虫1头、2头... 为了阐明云南省内白背飞虱的迁飞路径,于2012年5月下旬在云南勐海县勐遮镇曼燕村开展了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标记释放回收试验。试验后共收集全省31个站点测报灯下飞虱虫体,经过室内显微镜镜检,确认在耿马站、双江站分别收到标记虫1头、2头。借助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局与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共同开发研制的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模型HYSPLIT和气象图形分析软件GrADS对这两个迁飞过程进行迁飞路径模拟与天气学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2年5月下旬勐海白背飞虱迁出种群可以进入滇西南临沧稻区,白背飞虱的实际迁飞路径与HYSPLIT轨迹模拟结果一致;2)两个迁飞过程中因运载气流不强,迁飞距离均不远,西南气流与东南气流的辐合交汇是导致集中降虫的主要气象因子。这些结果不仅可以明确云南省内白背飞虱的实际迁飞路线,亦可证实通过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进行白背飞虱迁飞路径研究的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释放回收试验 轨迹模拟 降落机制
下载PDF
勐海县水稻粘虫的发生及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窦秦川 高兴华 田景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559-9560,共2页
通过分析1982~2007年勐海县气候因子及粘虫数量变化,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粘虫的发生与该县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温度与粘虫数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温度影响着粘虫发生的数量,回归关系为y=2.691x-57.123(R2=0.110);相... 通过分析1982~2007年勐海县气候因子及粘虫数量变化,探讨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粘虫的发生与该县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其中温度与粘虫数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温度影响着粘虫发生的数量,回归关系为y=2.691x-57.123(R2=0.110);相对湿度与粘虫数量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降雨量与粘虫数量大发生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粘虫 温度 降雨量 相对湿度
下载PDF
勐海县水稻粘虫的发生及气候的关系(英文)
4
作者 窦秦川 高兴华 田景花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0年第3期37-39,共3页
The changes of climate factors and the number of Mythimna separata in Menghai County during 1982 -2007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certain relation... The changes of climate factors and the number of Mythimna separata in Menghai County during 1982 -2007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break of M. separata and the climate conditions. The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the number of M. separata. The temperature affected the occurfence amount of M. separata 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2.691 x-57.123( P^2 =0.11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lative humidity and the amount of M. separata. But the rainfall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large occurrence of M. sepa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thimna separata TEMPERATURE RAINFALL Relative humidity
下载PDF
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的致病性分析及交配型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董丽英 刘树芳 +4 位作者 田维逵 周伍民 张先闻 李迅东 杨勤忠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24,共9页
为明确云南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毒性频率及交配型分布,利用2007—2013年分离自云南省不同稻区的112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23个持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和持有Pi57(t)的水稻渗入系IL-E1454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 为明确云南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毒性频率及交配型分布,利用2007—2013年分离自云南省不同稻区的112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23个持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和持有Pi57(t)的水稻渗入系IL-E1454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对不同抗病基因的毒性频率存在很大差异,分离自粳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z-t、Pi5、Pi9、Pi20和Pi57(t)这5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4.29%、5.36%、5.51%、5.36%和0;分离自籼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k-h、Piz、Pita、Piz-5、Pita-2、Pi5、Pi7和Pi9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8.25%、9.13%、9.64%、7.50%、15.72%、0、13.05%和0;分离自陆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菌株对持有Pik-h、Pib、Pish、Pi1、Pi5、Pi9、Pi11和Pi57(t)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6.67%、3.33%、13.79%、13.33%、7.69%、6.67%、0和3.23%;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陆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100.00%,其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为43.33%和56.67%;粳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91.84%,其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为69.39%和22.45%;籼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87.88%,其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为18.18%和69.70%,表明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的育性均比较高,但交配型分布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致病性 毒性频率 交配型 云南省
原文传递
云南援助老挝开展黄脊竹蝗专业化防治概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虹 屈天尧 +10 位作者 韩忠良 杨太源 唐志敏 邓才明 罗晓荣 曾晓明 高兴华 李建 祖文龙 依旺教 白永华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1,75,共3页
2015年4月老挝琅勃拉邦省丰团县、烟康县暴发黄脊竹蝗为害,发生范围45 km2左右,老挝农业部门对此次蝗灾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向中国政府请求技术帮助。云南省农业厅组织技术专家机防队员组成的工作组,携带相关物资装备赴老挝琅勃拉... 2015年4月老挝琅勃拉邦省丰团县、烟康县暴发黄脊竹蝗为害,发生范围45 km2左右,老挝农业部门对此次蝗灾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向中国政府请求技术帮助。云南省农业厅组织技术专家机防队员组成的工作组,携带相关物资装备赴老挝琅勃拉邦开展防治示范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灭蝗技术援助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援助 老挝 黄脊竹蝗 专业化防治
原文传递
云南早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增殖影响因子分析
7
作者 李向永 谌爱东 +3 位作者 田维逵 石小云 尹艳琼 赵雪晴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明确云南早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在不同品种、不同虫口密度及不同生育期组合条件的种群增殖能力。[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了不同虫口密度,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水稻品种组合条件下白背飞虱的种群增殖倍... [目的]明确云南早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在不同品种、不同虫口密度及不同生育期组合条件的种群增殖能力。[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了不同虫口密度,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水稻品种组合条件下白背飞虱的种群增殖倍数。[结果]水稻生育期和接虫密度对种群增殖倍数的影响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而品种的影响不显著。移栽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的种群增殖倍数分别为10.0倍、8.8倍、2.6倍和1.3倍,移栽期与孕穗期、抽穗期的种群增殖倍数差异极显著(P<0.01),拔节期与孕穗期、抽穗期的种群增殖倍数差异极显著(P<0.01);5、10、20、40对/丛的增殖倍数分别为9.2倍、6.1倍、4.3倍、3.1倍,5对/丛与40对/丛处理间种群增殖倍数差异极显著(P<0.01),5对/盆与20对/盆处理间种群增殖倍数差异显著(P<0.05);滇泷201、两优2161、内5优306和两优多系1号的种群增殖倍数分别为7.8倍、5.9倍、4.3倍、4.8倍,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勐海早稻区,水稻生育期对种群增殖倍数的影响极显著,接虫密度的影响显著,主栽品种对种群增殖倍数影响不显著;在移栽期至拔节期,较低的迁入密度能导致较大的种群增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正交实验 种群增殖
原文传递
2001—2011年云南勐海三化螟种群动态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兴华 田景花 陈鹏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三化螟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重要水稻害虫.研究于2001—2011年每年1—8月在勐海进行,采用黑光灯诱杀技术,对三化螟成虫种群数量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发现,从2001年以来,三化螟种群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1年三化螟种群数量达到历史最高记录,其... 三化螟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重要水稻害虫.研究于2001—2011年每年1—8月在勐海进行,采用黑光灯诱杀技术,对三化螟成虫种群数量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发现,从2001年以来,三化螟种群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1年三化螟种群数量达到历史最高记录,其在8月主要高峰期记录到成虫198 480头/hm2.三化螟种群每年有2次高峰期,2次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在每年的5—8月.主高峰期与次高峰期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出现的月份因年而异.对三化螟种群数量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月降雨量对三化螟种群数量增长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螟 种群动态 水稻害虫 云南
原文传递
云南勐海早稻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及虫源地分析
9
作者 田维逵 李朝疆 吴俨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7,共9页
【目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是勐海稻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当地水稻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试验旨在研究勐海早稻白背飞虱种群发生动态与虫源地位置,明确迁飞种群发生规律,为实施害虫的异地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 【目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是勐海稻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当地水稻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试验旨在研究勐海早稻白背飞虱种群发生动态与虫源地位置,明确迁飞种群发生规律,为实施害虫的异地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模型和Gr ADS软件,分析2000-2016年灯诱峰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和气象背景情况;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雌成虫卵巢系统解剖,研究2013年勐海稻区白背飞虱的种群动态以及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结果】勐海稻区4月的虫源地主要集中在缅甸中部,部分来自于缅甸南部和金三角地区,5月的虫源地集中在缅甸东部,泰国、老挝、越南的北部也能提供部分虫源;灯诱峰期的天气背景主要为风切变、下沉气流、低温屏障和降水;第2代白背飞虱为危害勐海早稻的主害代,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结论】明确了勐海早稻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及主害代发生时期,为白背飞虱在当地的防治和异地预测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虫源地 卵巢解剖 发生动态 种群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