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4646-5p、miR-3654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云南宣威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仁宁 万鑫蕊 +4 位作者 黄萱 李明平 许凯 方绕红 李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4-664,共11页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 背景与目的宣威肺癌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增加,还具有全年龄段高发、女性肺癌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寻找更多稳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宣威肺癌的诊断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究4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各自及联合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宣威肺癌检测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4个miRNA和5种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在45例宣威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表达量,采用逻辑回归模型综合评估4个miRNA在宣威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等相关统计学指标。结果单个血清miRNA中miR-4646-5P、miR-3654在宣威肺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miR-3654用于诊断的效果最好,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7%、82.2%、0.847。miR-3654联合miR-4646-5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诊断宣威肺癌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1.7%。结论血清miR-3654在4个miRNA中对宣威肺癌诊断效果最好,并且联合miR-4646-5p、CEA能有效提高其对宣威肺癌的诊断价值,有望作为有价值的宣威肺癌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宣威肺腺癌 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构建敲除小鼠模型研究PPP2R3A基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洁 崔晓花 +2 位作者 梁媛 李小凤 宋贵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 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蛋白磷酸2调节亚基B″家族α亚型(PPP2R3A)基因敲除小鼠,从分子水平及组织水平上研究PPP2R3A缺失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将Cas9 mRNA和两个靶向PPP2R3A第3外显子翻译起始密码子附近区域的单导向RNA微注射到C57... 目的 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蛋白磷酸2调节亚基B″家族α亚型(PPP2R3A)基因敲除小鼠,从分子水平及组织水平上研究PPP2R3A缺失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将Cas9 mRNA和两个靶向PPP2R3A第3外显子翻译起始密码子附近区域的单导向RNA微注射到C57BL/6小鼠受精卵中。小鼠出生后取其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以鉴定基因型,鉴定后,基因PPP2R3A缺失型小鼠为KO组,野生型C57BL/6小鼠为WT组(雄性3只,雌性2只)。小鼠心脏组织经甲醛固定并制成切片后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小鼠心脏组织总RNA和蛋白,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基因敲除小鼠的有效性和检测互作蛋白表达。结果 获得F1代PPP2R3A杂合小鼠,PCR和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小鼠的基因型存在113 bp的缺失突变。与WT组相比,KO组心脏组织中PPP2R3A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均P<0.05),参与心脏发育的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RGS)19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PP2R3A蛋白表达受损引起了心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PPP2R3A在体内可能通过与RGS19蛋白互作来参与心脏的发育并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蛋白磷酸2调节亚基B″家族α亚型(PPP2R3A) 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RGS)19 基因敲除小鼠
下载PDF
孕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耐药状况与其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析研究
3
作者 董小雪 马志刚 +3 位作者 张鸿娟 李欣玥 许云敏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9-1315,共7页
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以及和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及D试验阳性率的相关性,为临床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分布以及和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及D试验阳性率的相关性,为临床无乳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孕晚期孕妇临床分离的GBS菌株,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多重PCR的方法进行荚膜血清型分型,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分析,药敏分析应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26.0。结果共收集168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分型中血清型Ⅲ的检出率最高为31.5%(53/168),其次为Ⅴ型31.0%(52/168),Ⅰb型25.0%(42/168),Ⅰa型7.7%(13/168),Ⅱ、Ⅳ型少见,未检出Ⅳ型、Ⅶ型、Ⅷ型、Ⅸ型。检出的9种不同的毒力基因中每株菌至少含有3种上的毒力基因,其中cylB、fbsA和fbsB基因检出率为100.0%(168/168),hylB、lmb和scpB基因检出率均大于91.0%,bac基因检出率最低,为27.0%(47/168)。血清型Ⅰb中bca和bac基因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型(P<0.05),分别为92.1%(39/42)和88.1%(42/47),血清型Ⅲ中bac基因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血清型(P<0.05),为3.8%(2/53)。未检出对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6.7%和70.8%。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D实验阳性率为16.6%(28/168),其中Ⅴ型血清型中D实验阳性率为85.7%(24/28),与其他血清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生殖道GBS血清型以Ⅲ型和Ⅴ型为主,普遍存在3种以上毒力基因,不同血清型之间毒力基因表达率、D试验阳性率、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存在差异。未发现耐青霉素G和万古霉素的菌株,青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和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在冠心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潇 徐秋月 +2 位作者 黄本林 张慧 段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实验室检查建立的Logistic回归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就诊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实验室检查建立的Logistic回归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就诊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诊断冠心病的Logistic回归和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并验证模型诊断和预测的准确率,进一步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意义。结果建立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24.641+0.105×年龄+1.520×糖尿病+0.286×BMI+1.209×LDL-C+0.614×PDW+4.131×(Mono/HDL-C);建立的Fisher分类判别分析函数为:1(冠心病)=-69.314+0.629×年龄+2.378×BMI+1.985×PDW+5.123×LDL-C+0.304×Ln(TG)+1.972×Ln(HDL-C),2(非冠心病)=-52.184+0.527×年龄+2.164×BMI+1.660×PDW+4.104×LDL-C-0.149×Ln(TG)+3.818×Ln(HDL-C)。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冠心病和非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0%和84.0%,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1.4%和70.0%;回顾法、留一法交叉验证及外部数据验证法检验Fisher判别函数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2.0%、81.5%和81.3%。结论Logistic回归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在冠心病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鉴别和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LOGISTIC回归 FISHER判别分析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淑敏 杜艳 毕建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HMKP)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的克隆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HMKP)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的克隆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拉丝试验收集非重复HMKP菌株。采用PCR检测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及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别比较K1型和K2型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模式的差异,以及毒力基因rmpA或rmpA2阳性组与阴性组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共收集HMKP菌株42株,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88.10%),主要的疾病分布为肿瘤(26.19%)、呼吸系统疾病(21.43%)、脑部疾病(21.43%)。荚膜血清型以K1(28.57%)和K2(33.33%)型为主,85.71%的菌株携带高毒力基因rmpA/rmpA2和iucA/iutA。MLST以ST23(21.43%)、ST86(19.05%)最常见。K1型和K2型有不同的毒力基因携带模式,K1型携带的毒力基因数多于K2型。rmpA或rmpA2阳性组的毒力基因rmpA2或rmpA、iucA、iutA携带率高于其阴性组(P<0.05)。结论本院HMKP以K1、K2荚膜血清型为主,ST型主要为ST23、ST86,85.71%的菌株为携带高毒力基因rmpA/rmpA2和iucA/iutA的HV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基因 分子流行特征
下载PDF
2017年-2021年云南地区无菌体液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洁 何媛 +10 位作者 吴春燕 单斌 郑瑞 管志福 任宝军 师春霞 周友全 刘涵禹 张米 康燕明 宋贵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无菌体液标本(不含血液)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至2021年云南省9家三级综合医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水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标本类型,占... 目的探讨云南省无菌体液标本(不含血液)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至2021年云南省9家三级综合医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水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标本类型,占32.7%。所有标本中共分离出5305株菌,革兰阳性菌占53.3%,分离率第一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46.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二者相当。屎肠球菌对于常用抗菌药耐药率呈下降的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6%、40.3%,均高于2021年我国CHINET水平,且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鲍曼不动杆菌仍保持耐多药的形式,尤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达82%。结论监测无菌体液病原菌来源广泛,不同菌属间碳青霉烯耐药形势严峻。仍需重点监测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肠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13 位作者 马志刚 冀旭峰 刘平娟 喻华 蓝锴 季萍 贾伟 李刚 刘家云 谢小芳 鲍春梅 耿荣华 曲芬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5-993,共9页
目的分析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11所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0年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 目的分析2018-2020年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11所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0年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析使用WHONET5.6。结果11所三级医院3年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07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399株(59.8%),革兰阳性菌8343株(40.2%);排名前3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231株,25.2%)、肺炎克雷伯菌(2840株,13.7%)、表皮葡萄球菌(1517株,7.3%)。3年药敏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60.0%(62.8%、63.6%和66.3%);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年上升(16.7%、16.8%和21.6%),其中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高36.2%和30.6%;MRSA检出率逐年下降(32%、31.6%和30.7%);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0.2%、10.5%和7.5%;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77.6%、76.7%和74.7%);屎肠球菌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除利奈唑胺和四环素外,屎肠球菌的耐药性均高于粪肠球菌;布鲁菌共检出300株,其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检出最多(165株)。结论11所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3年检出及构成变化不大,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绝对优势;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布鲁菌所有成员单位均有检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检出数最多。临床应持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碳青霉烯类耐药 细菌耐药监测
下载PDF
肠道定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分子特征及其感染相关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5 位作者 宋贵波 马志刚 李小凤 梁媛 刘涵禹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 目的通过对直肠拭子主动筛查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和对应患者感染后分离出的CRE进行配对分析研究,以探讨CRE定植和感染之间的分子特征异同,为临床CRE感染的防控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采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直肠拭子标本进行CRE菌株筛查。监测筛查阳性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对感染菌株及其定植菌株同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CRE主动筛查定植率为2.41%(75/3116),其感染率为45.3%(34/75)。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出以bla_(KPC)为主:定植组bla_(KPC)(25/34)、bla_(OXA48)(9/34),感染组bla_(KPC)(25/34)、bla_(OXA48)(10/34),检出率P>0.05;ST分型以ST11型检出率最高,定植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感染组ST11型(25/34)、ST231型(9/34),检出率P>0.05。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的为:定植组mrkD(34/34)、uge(32/34)、fimH(33/34)、wabG(32/34)、entB(32/34),感染组mrkD(34/34)、fimH(31/34)、uge(34/34)、wabG(31/34)和entB(30/34),检出率P>0.05。定植菌是否发生感染与毒力基因uge、iucA、iutA、rmpA和iroB相关,P≤0.05。结论肠内定植CRE与其感染CRE之间高度同源,主动筛查是防控CRE感染的重要举措,通过CRE主动筛查对高危人群预防CRE感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肠道定植 主动筛查 分子特征
下载PDF
2018—2020年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员静 单斌 +14 位作者 孟雪斐 张鸿娟 马志刚 喻华 耿荣华 曲芬 刘平娟 刘家云 谢小芳 蓝锴 冀旭峰 贾伟 李刚 鲍春梅 季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 目的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株,按统一方案和标准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参照2020版CLSI标准判读,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CRE检出率分别是6.4%(1897/29525)、6.8%(2186/32239)、7.3%(2171/29816),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大肠埃希菌(CR-ECO)的3年总检出率分别是13.2%和2.0%。CRE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43.8%(2681/6123),其次是尿液标本16.0%(977/6123)、血液标本8.1%(496/6123)和分泌物标本4.5%(278/6123)。不同种属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中不同标本类型的占比不同,CR-KPN以痰液标本为主,CR-ECO以尿液标本为主。不同科室的CRE检出率有所不同,以ICU检出最高。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不同菌属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不同。CR-KPN和CP-ECO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的体外抗菌活性较高。结论CRE检出呈上升趋势,各地区需加强本地区CRE监测,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E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下载PDF
100例昆明地区社区和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媛 李小凤 +4 位作者 李洁 吴春燕 姜波 单斌 宋贵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2年第4期263-266,271,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血培养分离得到革兰阴性杆菌者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比较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之间的差异,为临床综合诊疗和病原学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20年5月—2021年7月昆明... 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血培养分离得到革兰阴性杆菌者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比较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之间的差异,为临床综合诊疗和病原学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20年5月—2021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收治的100例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50例)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分离得到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学资料。结果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65±21.25)岁。基础疾病以心脏疾病、肾脏泌尿疾病和糖尿病最为常见。原发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20例)为主,其次为呼吸道感染(15例)。血流感染时,31例患者均出现发热情况。患者病原菌检出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8%)和肺炎克雷伯菌(18%)。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82±20.81)岁。基础疾病以心脏疾病和肿瘤性疾病最为常见。原发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29例),其次为腹腔感染和肠道感染等。43例患者在血流感染期间均出现发热情况。患者病原菌检出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0%)和肺炎克雷伯菌(24%)。所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占45.8%和47.6%。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组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和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但原发感染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应重视原发感染部位、近3月内是否有医疗机构入住史等因素对医院获得性BSI的影响,及时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和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病原菌分布
下载PDF
环状RNA在肺癌发生、发展、诊断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希(综述) 张艳亮(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9期2406-2410,共5页
肺癌的发病率高,预后差,其发病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结构呈闭合环状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并且具有序列保守、高度稳定等生物学特性。circRNA可作为致癌、抑癌因子在肺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望为肺癌早期诊疗... 肺癌的发病率高,预后差,其发病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结构呈闭合环状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并且具有序列保守、高度稳定等生物学特性。circRNA可作为致癌、抑癌因子在肺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望为肺癌早期诊疗及预后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因此,该文就circRNA的起源、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诊断、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肺癌 微小RNA海绵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武坤 马晓波 +5 位作者 杨金荣 聂波 周强 程沈菊 罗珊 曾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9-22,124,共5页
目的检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HPS组),根据患者... 目的检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HPS组),根据患者处于急性期或缓解期分为急性期组(n=32)和缓解期组(n=28),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n=51)和死亡组(n=9)。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血液中免疫活性细胞含量、血浆IL-8,IL-10和IL-6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细胞因子IL-8,IL-10,IL-6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HPS组NK细胞检出率(15.59%±2.81%)显著低于对照组(23.92%±3.92%),CTL细胞(31.07%±3.29%)、单核细胞(7.59%±1.84%)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2.53%±5.41%,5.16%±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69,11.224,8.728,均P<0.05)。HPS组血浆IL-6(83.2±9.8pg/ml),IL-8(104.8±14.3pg/ml)和IL-10(211.2±17.3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1±7.4pg/ml,16.5±4.3pg/ml,26.9±1.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24,62.382,115.630,均P<0.05)。急性期患者IL-6(99.8±7.5pg/ml),IL-8(127.6±12.9pg/ml)和IL-10(294.9±24.1pg/ml)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69.1±4.1pg/ml,84.8±6.6pg/ml,137.9±7.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4,16.477,34.908,均P<0.05)。死亡组患者IL-6(125.1±16.7pg/ml),IL-8(193.9±25.8pg/ml)和IL-10(474.7±65.3pg/m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75.8±6.3pg/ml,89.2±9.0pg/ml,164.7±18.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994,22.777,28.747,均P<0.05)。IL-6,IL-8,IL-10高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6.4±2.8月,14.7±3.8月,30.5±5.1月)明显低于低水平患者(24.7±5.3月,24.0±1.7月,55.3±4.7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29,23.608,35.411,均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HPS患者血浆IL-6,IL-8,IL-10水平呈下降趋势(t=5.025,17.395,8.337,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HBS患者血浆中水平升高,高水平血浆IL-6,IL-8,IL-10与HBS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栩晟 徐秋月(综述) 段勇(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2029-2032,共4页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大多数lncRNA的具体功能尚不清楚,但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部分lncRNA在肺癌发...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大多数lncRNA的具体功能尚不清楚,但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部分lncRNA在肺癌发生、发展和凋亡等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将简要概述lncRNA的已知功能及其与肺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表观遗传调控
下载PDF
不同浓度维生素D刺激下体外滋养细胞的二代测序研究
14
作者 徐彤 马岩团进 +7 位作者 张宇航 何秋月 黄薇 吕梦欣 唐健 何建萍 蒋国庆 钱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9,共9页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筛选维生素D刺激后胎盘滋养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DEG),分析其在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二代测序分析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0.1、1、10、10...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筛选维生素D刺激后胎盘滋养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DEG),分析其在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二代测序分析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0.1、1、10、100 nmol/L)刺激细胞的mRNA表达情况,筛选出DEG,应用GO和KEGG进行富集分析,构建PPI网络筛选中枢基因。结果4种不同浓度维生素D刺激的细胞样本和未加维生素D刺激的正常对照样本的基因表达情况如下:VitD 0.1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354个DEG,包括242个上调,112个下调;VitD 1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320个DEG,包括216个上调,104个下调;VitD 10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374个DEG,包括277个上调,97个下调;VitD 100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300个DEG,包括151个上调,149个下调。最后对4组DEG取交集,共获得9个共同的DEG。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胶原原纤维组织、细胞分化、细胞趋化、细胞分化的负调控、信号受体活性的调节、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蛋白质分泌,调节的细胞成分富集在胶原三聚体复合物、蛋白质的细胞外基质、细胞的顶端部分、胶原蛋白三聚物,调节的分子功能富集于受体配体活动、受体调节器活动、蛋白质桥接、细胞因子活性。KEGG分析显示在刺激神经组织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细胞粘附分子、胃癌、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炎症性肠病、疟疾、阿米巴病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PPI网络确定17个中枢基因(COL1A2、ACTA2、S100A4、TAGLN、CSF1R、TLR4、TNFSF13B、FTCD、APOBEC3G、IL6、IGF1、PDGFRB、TGFB2、BGLAP、COL4A4、COL8A1和COL11A1)。结论COL1A2、ACTA2、S100A4、TAGLN、CSF1R、TLR4、TNFSF13B、FTCD、APOBEC3G、IL6、IGF1、PDGFRB、TGFB2、BGLAP、COL4A4、COL8A1、COL11A1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发展相关,也可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滋养层细胞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徐燕美 段勇 +2 位作者 李昕 徐安辉 潘俊希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8期3293-3301,共9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比值变化,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比值变化,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的36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994例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和年龄分为年轻男性抑郁组、老年男性抑郁组、年轻女性抑郁组、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组、老年女性抑郁组。测定纳入对象血清性激素水平,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病例组抑郁情绪和焦虑症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抑郁组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之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抑郁组性激素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 抑郁症患者泌乳素(prolactin, PR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0.05)。结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HAMD、HAMA评分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性激素指标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的早期诊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性激素 HAMD评分 HAMA评分
下载PDF
云南省多中心2017—2021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鸿娟 许云敏 +3 位作者 董小雪 郑瑞 任宝军 单斌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9所三级医院2017—2021年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9所不同地区的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1年临床实... 目的分析云南省9所三级医院2017—2021年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9所不同地区的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1年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1年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0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442株(62.0%),革兰阳性菌4562株(38.0%),分离株数呈上升趋势;门诊分离出163株(1.4%),住院11840株(98.6%);排名前三的革兰阴性菌依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N)309株(4.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9株(0.4%),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9株(0.3%),CR-KPN检出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排名前三的革兰阳性菌依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检出213株,占27.7%,且由2017年的40.0%下降至2021年的23.4%,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结论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5年检出率及构成变化不大,但各医院检出情况不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检出数逐年增加,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万古霉素
原文传递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不同抗菌药物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体外活性分析
17
作者 董小雪 张鸿娟 +5 位作者 苏艳丹 李欣玥 许云敏 朱晓雁 郭兰花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PCR...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PCR方法检测bla_(KPC)、bla_(OXA-48)、bla_(VIM)、bla_(NDM)和bla_(IMP)等5种耐药基因,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法检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协同抑菌活性,计算联合药敏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和敏感折点指数,判断两种组合之间的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作用,评估不同组合之间的协同效果。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234株,其中产金属酶的菌株占12.8%(30/234),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为100%(30/30)。分别从不同样本类型中选择6株产金属酶的代表性菌株进行联合药敏实验,结果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对6株菌株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均<0.5,表现出协同作用,协同率为100%(6/6),联合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时,每个组合仅对1株菌株表现出协同作用,协同率为16.7%(1/6),但在美罗培南的组合中,有3株菌株表现出相加作用,相加率为50%(3/6),对2株双酶型菌株均无协同或相加作用,敏感折点指数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明显优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协同效果显著。结论体外联合药敏结果显示,对产金属酶肠杆菌目细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联合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协同效果不明显,因此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氨曲南可作为治疗产金属酶肠杆菌感染的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药敏实验 碳青霉烯类 多重耐药 协同抑菌活性 金属酶
下载PDF
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许晨晨 李轶勋 +3 位作者 李姿璇 程沈菊 史明霞 武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作为AML组(38例),另选取同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骨... 目的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T淋巴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AML患者作为AML组(38例),另选取同期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骨髓穿刺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2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骨髓DNMT1的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及T淋巴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ML患者DNMT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ML患者DNMT1表达水平与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NMT1、T淋巴细胞因子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ML的诊断效能。结果AML组DNM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计数(WBC)≥5.0×10^(10)/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60%、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60%、乳酸脱氢酶(LDH)≥300 U/L、骨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预后不良患者DNMT1表达水平分别高于WBC<5.0×10^(10)/L、骨髓幼稚细胞比例<60%、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60%、LDH<300 U/L、无骨髓外浸润、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血清IL-2、IL-4、IL-10、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NMT1表达水平与IL-2、IL-4、IL-10、INF-γ水平呈正相关(r=0.574、0.619、0.527、0.483,P<0.05),与TGF-β水平呈负相关(r=-0.47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NMT1联合IL-2、IL-4、IL-10、INF-γ检测诊断AML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711、0.756、0.726。结论AML患者的DNMT1表达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DNMT1与部分T淋巴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AML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T淋巴细胞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信使RNA 相关性
下载PDF
BacT/ALERT VIRTUO与BACTEC^(TM)FX血培养系统性能评价的方法改良
19
作者 任玉吉 卯建 +2 位作者 宋贵波 刘淑敏 杜艳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改进验证方案,体外模拟临床标本平行检测,评估不同血培养系统检测病原菌的差异。方法二十种不同病原菌采用两步/三步法稀释获得小于30 CFU/mL的菌悬液,平行接种1mL到不同类型培养瓶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BacT/ALERT FA Plus培养瓶检... 目的改进验证方案,体外模拟临床标本平行检测,评估不同血培养系统检测病原菌的差异。方法二十种不同病原菌采用两步/三步法稀释获得小于30 CFU/mL的菌悬液,平行接种1mL到不同类型培养瓶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BacT/ALERT FA Plus培养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新型隐球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时报阳时间较短,BACTEC^(TM)FX血培养系统树脂需氧瓶检测肺炎链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树脂厌氧瓶检测产单核李斯特菌、脆弱拟杆菌报阳时间较短,检测其余十一种病原菌时两种培养系统报阳时间没有差异。结论两种血培养系统在检测不同种类病原菌时各有优势,BacT/ALERT VIRTUO血培养系统检测较低浓度马尔尼菲篮状菌时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报阳时间 自动化系统
下载PDF
卡瑞利珠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20
作者 张彩妮 李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5-84,共10页
目的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瑞利珠单独用药与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差异以及安全性,综合多个临床试验数据进行聚合分析,得到更准确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数据库、中国知网... 目的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瑞利珠单独用药与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差异以及安全性,综合多个临床试验数据进行聚合分析,得到更准确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3年11月30日发表的符合要求的随机化对照试验或非随机对照实验,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卡瑞利珠联合化疗组和单独化疗组进行研究讨论。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共计154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卡瑞利珠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更有效的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OR=2.50,95%CI:2.02~3.08,P<0.00001),提高CD4^(+)/CD8^(+)比值(MD=0.26,95%CI:0.19~0.33,P<0.00001)以及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MD=-10.65,95%CI:-14.34~-6.96,P<0.00001)、CEA(MD=-5.56,95%CI:-7.64~-3.47,P<0.00001)、CY211(MD=-2.17,95%CI:-3.22~-1.13,P<0.00001)。不同不良反应表现不同聚类分析结果,其中卡瑞利珠联合化疗组相较于单独化疗组会增加贫血(OR=1.95,95%CI:1.09~3.51,P=0.03)、甲减(OR=5.61,95%CI:1.82~17.25,P=0.003)、毛细血管增多症(OR=2.86,95%CI:1.19~6.88,P=0.02)等症状的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皮疹(OR=1.34,95%CI:0.82~2.16,P=0.24)、骨髓抑制(OR=1.06,95%CI:0.56~2.02,P=0.86)、白细胞减少(OR=0.78,95%CI:0.40~1.52,P=0.47)、脱发(OR=1.29,95%CI:0.57~2.92,P=0.54)、神经异常(OR=1.17,95%CI:0.39~3.56,P=0.78)、消化道异常(OR=1.10,95%CI:0.79~1.53,P=0.57)、肝功异常(OR=1.54,95%CI:0.92~2.59,P=0.10)、恶心呕吐(OR=1.16,95%CI:0.58~2.31,P=0.67)、咳血(OR=0.87,95%CI:0.30~2.49,P=0.79)、发热(OR=1.22,95%CI:0.65~2.30,P=0.54)及其他症状(OR=1.32,95%CI:0.76~2.31,P=0.32)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上述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从总体上看,卡瑞利珠联合化疗相较于单独化疗并不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OR=1.32,95%CI:1.13~1.55,P=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联合化疗方案相较于单独化疗方案而言,能更有效的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缓解率和CD4^(+)/CD8^(+)比值,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绝对值,不会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治疗 化疗 META分析 PD-1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