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巍山三鹤洞地点的石制品及年代与环境
1
作者 成楠 夏文婷 +9 位作者 杨青 吉学平 字兴 范斌 邹梓宁 余童 张俞 石林 张吾奇 郑洪波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404,共13页
云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为史前人类演化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通过对云南巍山云岭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发现的三鹤洞地点进行试掘,在地层中发现丰富的动物骨骼,且数量从早到晚有逐渐增多的趋势;AMS ^(14)C测年结果表明,该地点文化... 云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为史前人类演化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通过对云南巍山云岭横断山脉南延部分发现的三鹤洞地点进行试掘,在地层中发现丰富的动物骨骼,且数量从早到晚有逐渐增多的趋势;AMS ^(14)C测年结果表明,该地点文化层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MIS 3早期以针叶林为主,含有一定量铁杉,林下生长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等蕨类植物晚期植被仍然以针叶林为主,林下草本植物增多,气候温和湿润;对探沟内出土和地表采集的共15件石制品进行分析,表明该地点为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与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砾石石器传统较为接近。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IS 3阶段气候温和湿润,三鹤洞古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动物性食物是三鹤洞地点古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MIS 2寒冷期人类活动中断,说明末次冰期气候波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古人类活动有较大影响。三鹤洞地点的发现和综合研究对于探讨旧石器时代晚期西南地区古人类的环境适应策略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云南 三鹤洞 旧石器晚期 孢粉
下载PDF
云南镇雄羊场磷矿早寒武世无机碳、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2
作者 刘文杰 周艳玲 +4 位作者 米云川 牛奕宁 吴佳怡 周余国 陈剑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6-1098,共13页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现了超大型隐伏磷矿(羊场磷矿),目前针对该磷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方面,相关的沉积地球化学及古环境研究较少,而且国内外对寒武纪早期纽芬兰世无机碳同位素(δ^(13)C_(carb))、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现了超大型隐伏磷矿(羊场磷矿),目前针对该磷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方面,相关的沉积地球化学及古环境研究较少,而且国内外对寒武纪早期纽芬兰世无机碳同位素(δ^(13)C_(carb))、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及其二者间关系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文选取羊场磷矿3个钻孔(ZK001、ZK0701、ZK1512)开展高分辨率δ^(13)C_(carb)和δ^(13)C_(org)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从灯影组顶部至朱家箐组底部,δ^(13)C_(carb)和δ^(13)C_(org)出现明显负漂移,这与前人在华南及世界多地报道的Basal Cambrian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BACE)负漂移事件一致,可能是由有机碳库氧化造成的;3个钻孔中均未能发现Zhujiaqing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ZHUCE)正漂移事件,这可能是因为磷矿矿体产出层位存在短暂的沉积间断。尽管如此,通过3个钻孔的无机碳同位素与前人报道的华南地区无机碳同位素综合曲线对比,认为该磷矿产出时代属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对钻孔ZK001和ZK0701的无机碳、有机碳同位素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差值(ΔC_(carb-org)=δ^(13)C_(carb)-δ^(13)C_(org))的平均值在灯影组中分别为28.8‰和22.2‰,在朱家箐组下部分别上升到31.7‰和31.7‰(解耦),朱家箐组中部开始往上分别减小至29.6‰和29.8‰;朱家箐组中出现δ^(13)C_(carb)与δ^(13)C_(org)解耦现象,可能是初级生产力或碳埋藏的增加所导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羊场磷矿的产出时代和古环境演变过程,同时也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有机碳同位素 无机碳同位素 磷矿 云南昭通
下载PDF
滇西北衙超大型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关键金属及其成因分析
3
作者 王绍波 郭运康 +3 位作者 张维权 林淞 马沁春 王永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80,共16页
作为高新产业重要原材料的关键金属,在地壳内平均含量低和分布不均匀,使得其优势矿床类型尚不清晰,尤其是多类型多金属的共存储库—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内共(伴)生的关键金属值得深入关注。北衙多金属矿是金沙江-哀牢山成... 作为高新产业重要原材料的关键金属,在地壳内平均含量低和分布不均匀,使得其优势矿床类型尚不清晰,尤其是多类型多金属的共存储库—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内共(伴)生的关键金属值得深入关注。北衙多金属矿是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内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钼-矽卡岩型铁金铜-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银金复合成矿系统。在系统梳理前人有关主体金属矿物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初步查明共伴生的关键金属包括四种:(1)Re:赋存于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的辉钼矿中,含量为2.51×10^(-6)~62.64×10^(-6);(2)Co:以类质同象替代形式赋存于矽卡岩型矿化的磁铁矿中,含量为0.13×10^(-6)~41.1×10^(-6);(3)Bi:以铋化物形式赋存于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化中,包括铋铅矿、Bi-Cu硫盐、Bi-Pb硫盐、Bi-Ag硫盐、Bi-Cu-Pb硫盐、Bi-Pb-Ag硫盐和含Bi硫族化合物,其中辉铋矿是主要含铋矿物;(4)Te:赋存于斑岩型、矽卡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的硫化物(碲含量:80×10^(-6)~390×10^(-6))或碲化物中,后者包括三方碲铋矿、碲铋矿、碲铋银矿、辉碲铋矿等。结合已有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推断关键金属(Re、Co、Bi和Te)的富集与新生代印亚大陆碰撞的动力学背景下,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的深部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 碲矿物 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 北衙 滇西
下载PDF
滇西南沧源岩溶洞穴硝洞堆积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林 杨青 +6 位作者 刘连文 张晋 郑妍 张俞 杨万书 邹梓宁 郑洪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6,共16页
岩溶洞穴是第四纪时期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开展岩溶洞穴碎屑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对其沉积环境演变历史及古人类活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了解硝洞洞穴及其周围不同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硝洞洞穴沉积物... 岩溶洞穴是第四纪时期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开展岩溶洞穴碎屑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对其沉积环境演变历史及古人类活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了解硝洞洞穴及其周围不同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硝洞洞穴沉积物的粒度和矿物学等特征对其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硝洞洞穴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为洞穴外地表较高处的沉积物,其通过片流作用被带入洞穴内进行堆积。其次,还同时堆积有少量灰岩不溶性物质及其经历进一步风化成壤作用后形成的物质,总体可能存在4次进一步的风化成壤作用。此外,也有洞壁崩塌的石灰岩角砾和岩块参与堆积,总体存在4次大量灰岩角砾或岩块参与堆积过程,而最近一次的堆积作用,显然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堆积 堆积物来源 粒度 黏土矿物
下载PDF
辽东地区王家崴子金矿古元古代金预富集矿化事件
5
作者 俞炳 王永彬 +5 位作者 曾庆栋 陈伟军 杨进辉 周伶俐 孙国涛 陈沛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9-1263,共15页
王家崴子金矿床位于辽东半岛猫岭金矿集区内,为一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产于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组地层中,主要受控于区内一系列近平行的NW向韧性剪切带。本文选择与金密切共生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为研究对象,采用LA-(MC)ICP-MS... 王家崴子金矿床位于辽东半岛猫岭金矿集区内,为一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产于古元古代辽河群盖县组地层中,主要受控于区内一系列近平行的NW向韧性剪切带。本文选择与金密切共生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为研究对象,采用LA-(MC)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开展原位S-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研究。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王家崴子金矿床硫化物δ34S值为8.2‰~11.5‰,明显高于典型岩浆硫值范围,与盖县组地层硫范围重叠,推断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层硫。王家崴子金矿床硫化物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值分别为39.000~39.084、15.691~15.707和18.623~18.664,落在上地壳演化线附近且在盖县组地层范围内,表明上地壳地层围岩盖县组是王家崴子金矿床重要的Pb源。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黄铁矿具有低的Co/Ni和Te/Au比值,明显富集Au、As、Ag、Cu、Pb和Zn等元素,指示了其为沉积热液成因黄铁矿。综合前人有关盖县组地层及矿区岩浆岩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该地区可能存在着一期古元古代金预富集作用,而晚期的早侏罗世岩浆热液活动大量萃取了盖县组地层中早期预富集的成矿物质形成了王家崴子金矿。盖县组地层是辽东地区金成矿重要的矿源层,需在今后的找矿勘查工作中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崴子金矿床 辽东半岛 LA-(MC)ICP-MS S-Pb同位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晚更新世化石等效剂量标准生长曲线构建
6
作者 黄曼琛 韩非 +2 位作者 肖萍 李梦琪 高峰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分析牙釉质化石自然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强度,可以构建牙釉质标准生长曲线(Standardised Growth Curve,SGC),用以直接获得样品等效剂量(DE)值。但由于不同时段的化石样品石化程度不同,其剂量响应... 通过分析牙釉质化石自然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强度,可以构建牙釉质标准生长曲线(Standardised Growth Curve,SGC),用以直接获得样品等效剂量(DE)值。但由于不同时段的化石样品石化程度不同,其剂量响应特征也不尽相同,很难建立统一的化石标准生长曲线。本研究通过对32个中晚更新世阶段牙釉质样品ESR信号分析发现,这一时段的样品具有近似的剂量响应,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构建晚更新世化石样品的标准生长曲线,并将获得的化石样品等效剂量与附加剂量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小偏差在26%内。本文还探讨了建立化石样品标准生长曲线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等效剂量 标准生长曲线 化石 晚更新世
下载PDF
藏东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组合及其古气候和古地理意义
7
作者 杜研 许欢 +6 位作者 丁家翔 何柯衡 赵潇然 夏磊 苑婷媛 张毕辉 刘高政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6-1419,共24页
晚白垩世,东亚地区风成沉积分布广泛,具有显著的纬向分带特征,然而,与华南地区处于相同古纬度的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却鲜有风成沉积的报道。近年来,前人依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将藏东贡觉盆地原古近纪风成沉积时代重新厘定为白垩纪末期,这... 晚白垩世,东亚地区风成沉积分布广泛,具有显著的纬向分带特征,然而,与华南地区处于相同古纬度的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却鲜有风成沉积的报道。近年来,前人依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将藏东贡觉盆地原古近纪风成沉积时代重新厘定为白垩纪末期,这为研究该时期青藏高原隆升前的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创造了新的契机。通过野外剖面考察/实测、样品薄片偏光显微镜岩矿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本研究对贡觉盆地贡觉组风成沉积序列、风成界面和沉积体系开展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贡觉盆地风成沉积组合主要位于贡觉组底部,集中分布在盆地西缘,主体由沙漠、冲积扇与河流沉积组成。其中,风成沉积以大型槽状层理、楔状层理和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为特征,层系中可见典型的颗粒流层、颗粒飘落层和风成沙波层,层面上可见风成波痕。风成砂岩中的碎屑颗粒以中、细砂为主,普遍表现出高结构成熟度和高成分成熟度特征,石英颗粒边缘具有“沙漠漆”结构。扫描电镜下,石英颗粒表面发育典型的新月形和碟形撞击坑,很好地指示了风成沉积成因。垂向上,风成沉积组合中显示出明显的下部风成与水成沉积交互、中部风成沉积主导、上部水成沉积增多的沉积序列特征,反映了干旱气候背景下突发性的降水/洪水引发地下水位的波动。认为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的形成演化与冈底斯山晚白垩世隆升形成的“雨影”效应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全球马斯特里赫特中期升温事件存在着一定联系。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白垩纪末期青藏高原隆升前的古地理格局和古气候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觉盆地 晚白垩世 风成沉积 古气候 古地理
下载PDF
Global CO_(2) concentration change induced by“trigger-connectors”model,especially since about 24 Ma?A preliminary hypothesis
8
作者 LI Leyi CHANG Hong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545-565,共21页
Background,aim,and scope The tectonic uplift of the Cenozoic Tibetan Plateau has produced a chain effect,which is an excellent location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 research,and its uplift process,mechanism and environmen... Background,aim,and scope The tectonic uplift of the Cenozoic Tibetan Plateau has produced a chain effect,which is an excellent location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 research,and its uplift process,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the hot spot and frontier of the current research.The“Tibetan Plateau uplift-weathering-CO_(2) concentration-global climate change”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Raymo and Ruddiman to interpret the Late Cenozoic climate change.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questions suspended,such as does the weather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global climate?How to explain the modern-like global CO_(2) concentration starting at about 24 Ma?Here,a short space was taken to present a brainstorm about the above questions on account of existing geological pieces of evidence.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this paper,we integrate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Pearl River,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sian inland aridification-monsoon system,the Cenozoic tectonic uplift process of the Tibetan Plateau,and the westerly winds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ozoic CO_(2) concentration changes and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why the CO_(2) concentration similar to the present was formed at about 24 Ma.Results Similar correspondence of the surface uplift history of Xizang,other global mountains,and the declining CO_(2) concentration could support the theory Tibetan Plateau weathering inf luences CO_(2) concentration.Starting from 24 Ma,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was the uplift and erosion of Xizang and Himalaya,collaborating with Ocean Iron Fertilization(OIF)together as an entity to control the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 because the great Asian rivers,Asian monsoons,and westerlies connected Xizang and surrounded seas together through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Discussion Pal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from 40 Ma to 20 Ma illustrate that the main topographic change occurred in the Andes,Cordillera orogenic belt,and Xizang.We comprise a comprehensive set of evidence from independent data,which correspond temporally with the tipping point(about 24 Ma)of the atmospheric CO_(2) and we noticed that modern-like Asia monsoon,inland aridity,Asian great rivers,and climate zone formed at about 24 Ma and also there are tectonic activities for the Andes and Rockies.We raise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modern-like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 at about 24 Ma was caused by the above geological factors.Here the rivers,monsoon,and westerlies are termed as“connectors”.In addition,these Asian rivers originated from Xizang,the monsoon,and inner Asian aridification are strongly a function of the uplift and growth of Xizang,thus,Xizang here is named as“trigger”.The distinct character of“trigger-connectors”model is that this not only takes the monsoon,westerlies,and the global great rivers into consideration but also expands the range which inf luences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from local points to a vast area since about 24 Ma,such as from Tibetan Plateau to Asia,including surrounded seas,after about 24 Ma.However,because the opening of the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Antarctic periphery straits is highly coincident with the onset of modern-like global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we are forced to consider that they als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duction of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s at this time.Conclusions“Trigger-connectors”was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Cenozoic CO_(2) variation,especially modern-like global CO_(2) concentration since about 24 Ma.Recommendations and perspectives Here we use the“trigger-connectors”model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like CO_(2) concentrations starting at about 24 Ma,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The most important premise for the“trigger-connectors”model is the constructed Cenozoic CO_(2) concentration record is reliable,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hypothesis.In the future,potential improvements should focus on topographic reconstructions of Xizang and the global mountains.Here we have concentrated on Xizang in the considered timeslices but still,pay less attention to other global orogenic belts.Collaborations with geologist experts in those regions could provide valuable feedback to evaluate their potential role of them in CO_(2) evolution.What is more,considerable progress may be achieved with the addi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more and new geolog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CO_(2) concentration WEATHERING trigger-connectors
下载PDF
熔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进展
9
作者 蔡佳祺 冯珮玲 +4 位作者 周伶俐 陈伟军 张亚辉 史艳茹 王永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101,共16页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中矿物生长或结晶过程中捕获的少量硅酸盐熔体,成为地球深部过程的重要见证者。因此,有效识别其记录的岩浆演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在前人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研究方法,总结了5步研究过程:(1)利...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中矿物生长或结晶过程中捕获的少量硅酸盐熔体,成为地球深部过程的重要见证者。因此,有效识别其记录的岩浆演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在前人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研究方法,总结了5步研究过程:(1)利用偏光显微镜,开展详细的岩相学观察以识别具有代表性的熔体包裹体类型;(2)为加热实验和成分分析制备样品;(3)利用高温热台,对熔体包裹体进行加热实验使其内部均一化,并测得捕获温度;(4)通过电子探针、二次离子探针、LA-ICP-MS、显微激光拉曼等技术对熔体包裹体中的主、微量元素、同位素以及挥发分组成进行分析测试;(5)熔体包裹体数据分析,与全岩成分和相关实验得出的流体成分进行对比。虽然熔体包裹体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但有效还原其代表的初始岩浆信息,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尤其是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引发宜居地球深部过程的探讨,使得开展熔体包裹体分析新方法的探讨成为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电子探针 LA-ICP-MS 二次离子探针 综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巴音河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冬丽 贺海波 +6 位作者 张雪程 关天昊 杨梦迪 代文静 邵航 丁士元 李晓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9-759,共11页
水化学特征是流域气候特征与环境的重要指示器,可用于揭示流域内河流、湖泊的补给方式及物质来源。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巴音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巴音河—可鲁克湖—托素湖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水化学组成,探讨了其主要的离子... 水化学特征是流域气候特征与环境的重要指示器,可用于揭示流域内河流、湖泊的补给方式及物质来源。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巴音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巴音河—可鲁克湖—托素湖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水化学组成,探讨了其主要的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水体pH、电导率(EC)及溶解性总固体(TDS)沿流向均呈升高的趋势,巴音河、可鲁克湖及托素湖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_(3)-Cl^(-)Na-Ca-Mg型/HCO_(3)-Cl^(-)Na-Mg型、HCO_(3)-Cl^(-)Na-Mg型及SO_(4)-Cl^(-)Na-Mg型;托素湖作为封闭的咸水湖,主要受到蒸发浓缩作用的控制,而巴音河、可鲁克湖则受到岩石风化作用、蒸发浓缩作用以及钠盐淋溶作用等的共同控制;受蒸发作用的影响,水体碳酸盐矿物达到饱和状态并发生沉淀,从而导致Ca^(2+)质量浓度沿流向下降;巴音河、可鲁克湖Mg^(2+)/Ca^(2+)摩尔浓度比值较低,推测形成文石、方解石等碳酸盐沉淀,而托素湖Mg^(2+)/Ca^(2+)摩尔浓度比值较高,则可能形成高镁方解石、原白云石等碳酸盐沉淀;研究区水体中Na^(+)、K^(+)、Cl^(-)主要来源于石盐(NaCl)和钾盐(KCl)等蒸发岩的溶解;而Mg^(2+)、SO_(4)^(2-)主要来源于蒸发岩(MgSO_(4))风化;Ca^(2+)及高质量浓度的HCO_(3)^(-)可能来源于碳酸盐矿物的快速溶解,此过程也是水体Mg^(2+)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离子组成 来源 空间分布 控制因素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康山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及流体演化——来自独居石U-Pb年龄、黄铁矿微量元素和原位S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哲铭 曾庆栋 +5 位作者 王永彬 郭云鹏 俞炳 王瑞良 杨进辉 陈彦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5-885,共21页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众多伴生铅锌银等金属的金矿,成为揭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成因的天然实验室。产于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内的康山金多金属矿床受控于北东向的中生代脆性断裂,赋存于新太古代变质岩和中元古...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众多伴生铅锌银等金属的金矿,成为揭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成因的天然实验室。产于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内的康山金多金属矿床受控于北东向的中生代脆性断裂,赋存于新太古代变质岩和中元古代火山岩中。成矿过程可分为4个热液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阶段、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石英-铁白云石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阶段。本文获得康山金多金属矿床金成矿阶段热液独居石LA-ICP-MS U-Pb年龄为131.7±4.6Ma,与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时代一致。本次研究开展的各阶段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单点和扫面分析,发现第2阶段Au与Co、Ni、As呈正相关关系,且有明显的振荡环带,Cu、Ag、Sb、Pb、Bi这几种元素从黄铁矿颗粒的核部向边缘含量逐渐降低,且黄铁矿颗粒中出现富含这些元素的矿物包裹体,说明该阶段发生流体沸腾作用;而第3阶段黄铁矿中各微量元素含量为所有阶段中最低,黄铁矿无振荡环带且裂隙中有富含各微量元素的硫化物充填,说明各种元素在该阶段均得到充分卸载,且成矿流体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结合前人关于该矿床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流体沸腾是Au的主要沉淀机制,而流体混合是Pb、Zn、Ag的主要沉淀机制。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含量指示,从第1阶段到第3阶段流体温度依次降低;第2和第3阶段流体fO2比第1阶段高且后两者相差不大。根据黄铁矿Co、Ni含量及比值的计算,认为第1和第2阶段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第3阶段黄铁矿受围岩物质影响。黄铁矿原位S同位素分析得到第1至第3阶段黄铁矿δ34S分别为+6.6‰-+8.9‰、+5.0‰-+7.2‰和+6.0‰-+8.7‰,均与区域花岗岩类的S同位素值类似。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康山金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有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微量元素 原位S同位素 独居石U-Pb定年 康山金多金属矿床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下载PDF
古风成沉积理论体系与研究进展
12
作者 许欢 柳永清 +4 位作者 旷红伟 彭楠 丁家翔 杜研 苑婷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1-1713,共33页
[意义]风成沉积作为风对地球表层沉积物剥蚀、搬运和堆积的产物,在地质历史时期具有广泛的时空分布,其形成演化与以干旱为主的气候条件和相对持续沉降的古地理背景密切相关,是开展区域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载体和理想材料。经过近... [意义]风成沉积作为风对地球表层沉积物剥蚀、搬运和堆积的产物,在地质历史时期具有广泛的时空分布,其形成演化与以干旱为主的气候条件和相对持续沉降的古地理背景密切相关,是开展区域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载体和理想材料。经过近百年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风成沉积理论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古风成沉积的识别和解释。鉴于国内还没有系统的风成沉积理论体系介绍,有必要对其进行综述以此增进对风成沉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了解。[进展]通过解读前人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从大气的流动特征、风的流体性质与风场、沉积物的搬运、风成沉积的组成与结构、风成床沙形体、风成地层、风成界面、风成沉积体系、风成沉积的形成与保存等方面,对风成沉积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结论与展望]提出具有逆粒序的风成波痕、风成沙波层、颗粒表面的沙漠漆、石英显微形貌中的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分级弧和上翻解理薄片可作为风成沉积鉴别的绝对标志。综合分析风成地层和风蚀界面是重建古沙丘类型的基本方法。利用多学科手段,有效提取风成沉积所蕴含的古地理和古气候信息,对于开展区域和全球性重大地质事件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 古地理 古气候 理论体系
下载PDF
滇西兰坪金顶铅锌矿床精细刻画矿化过程:来自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和S-Pb同位素的证据
13
作者 李相材 王京彬 +5 位作者 祝新友 李成厚 吴金检 王永彬 石珉 郭宇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11-2532,共22页
金顶铅锌矿床位于中国西南中新生代兰坪盆地,是亚洲第二大铅锌矿床,其巨大的储量和复杂的地质成矿史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但在矿床成因和矿化过程的精细描述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硫化物的LA-(MC)ICP... 金顶铅锌矿床位于中国西南中新生代兰坪盆地,是亚洲第二大铅锌矿床,其巨大的储量和复杂的地质成矿史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但在矿床成因和矿化过程的精细描述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硫化物的LA-(MC)ICP-MS微量元素和硫、铅同位素分析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解剖。金顶铅锌矿床的含矿地层为景星组砂岩、云龙组含砾砂岩及灰岩角砾岩。成矿过程可分为2个主要阶段:第Ⅰ阶段早期为浸染状的黄铁矿-白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晚期硫化物呈块状且出现天青石;第Ⅱ阶段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天青石-重晶石-方解石-石膏阶段。成矿过程中硫化物的原位微量元素和S-Pb同位素表现出规律演化特征。主要金属元素除了以简单的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Zn^(2+)与微量元素存在4Zn^(2+)→2Fe^(2+)→Ge^(4+)、2Zn^(2+)→Fe2+→Mn^(2+)、3Zn^(2+)→In^(3+)→Sn^(3+)等复杂的替代关系。综合微量元素和S-Pb同位素演化规律,本文认为金顶铅锌矿的成矿流体早阶段与富含金属的盆地卤水和富含H2S的流体有关,晚阶段则与大气水的混入有关。在后一过程中,大气水萃取了区域上富含Fe、Mn、Tl的红层碎屑岩,进而导致Fe、Mn、Tl等元素含量的升高,同时闪锌矿也表现出更宽范围的微量元素特征和更窄范围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δ^(34)S值的特征。由此推断,超大型金顶铅锌矿床是由多来源流体相互叠加而形成,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兰坪盆地沉积地层。此外,BSR作用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西部矿段还原硫可能还有少量TSR作用的贡献。最后,本文讨论了金顶铅锌矿床的矿床成因和精细矿化过程,综合分析认为它是一个受层间构造控制的、富Cd和Ge等多种分散元素的后生碎屑岩容矿型MVT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铅锌矿床 LA-(MC)ICP-MS 微量元素 S-Pb同位素 MVT型矿床
下载PDF
云南大阴洞遗址MIS 3阶段以来的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
14
作者 张俞 杨青 +6 位作者 杨帆 曾跃明 张泽涛 杨万书 邹梓宁 石林 郑洪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7,共19页
大阴洞遗址是云南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开展大阴洞遗址晚更新世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及人类活动历史研究,对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古人类活动及其环境适应性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沉积学原理结合粒度指标分析,还原... 大阴洞遗址是云南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开展大阴洞遗址晚更新世以来的生态环境变迁及人类活动历史研究,对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古人类活动及其环境适应性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沉积学原理结合粒度指标分析,还原了大阴洞地层沉积演变过程,解释了地层年代倒转现象,复原了原始沉积物被片流搬运再沉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孢粉、炭屑指标分析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大阴洞剖面深度为269 cm,AMS^(14)C测年结果显示剖面原始沉积年代大致为>45473 cal.a B.P.至851±71 cal.a B.P.;剖面沉积物孢粉、炭屑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MIS 3阶段以来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气候变化显著,至少在4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活动。MIS 3阶段植被面貌变化明显,早期以落叶乔灌木林为主,中期主要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晚期则以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气候经历了凉湿→冷→暖湿的变化,炭屑浓度指示人类活动强度总体由弱到强;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早期植被面貌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气候温和,人类活动强度较弱;全新世晚期森林植被主体为落叶阔叶乔灌木,气候虽然偏凉干,但古人类已开始经营稻作农业,完成了生业模式、生存策略的改变。本研究为中国西南地区MIS 3阶段以来的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阴洞遗址 沉积过程 孢粉 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胶东地区招贤深部金矿床金和载金矿物化学成分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英鹏 祝培刚 +5 位作者 张文 王立功 王金辉 彭观峰 王永彬 李慎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5-272,共18页
胶东地区-1000 m以下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使得探明储量已达5000多t,成为探讨深部金的赋存状态及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招贤金矿为焦家成矿带近年深部找矿重大突破之一,矿体主要产于-1260 m以深的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受控于焦家断裂... 胶东地区-1000 m以下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使得探明储量已达5000多t,成为探讨深部金的赋存状态及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招贤金矿为焦家成矿带近年深部找矿重大突破之一,矿体主要产于-1260 m以深的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中,受控于焦家断裂。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和银金矿等,脉石矿物包括石英、绢云母、方解石、钾长石等。围岩蚀变以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为主。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呈裂隙金或包体金分布于黄铁矿中,少数不可见金呈晶隙金分布于黄铁矿等矿物中。其中,黄铁矿w(S)=52.227%~54.915%、w(Fe)=44.749%~47.134%,原子个数比S/Fe=1.99~2.11,化学式FeS_(1.99)~FeS_(2.11);黄铜矿w(S)=34.282%~35.140%、w(Fe)=29.263%~30.268%,w(Cu)=33.130%~34.114%,化学式Cu_(0.96)FeS_(2.01)~Cu_(1.01)FeS_(2.10),平均化学式为Cu_(0.99)FeS_(2.06);金矿物的w(Au)=55.430%~95.473%,w(Ag)=2.908%~44.961%。金成色较高(538~951),具有自浅到深不断增加的趋势。另外,黄铁矿中的Co/Ni整体大于1,自浅到深总体变大;w(As)较高,自浅到深总体变小。综上所述,文章推断招贤金矿为岩浆成因,且深部具有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黄铁矿 电子探针 招贤金矿 焦家成矿带 胶东地区
下载PDF
植物和土壤δ^(15)N和δ^(13)C记录的土壤石油污染
16
作者 王周锋 郝瑞娟 +2 位作者 王娟 申圆圆 李祥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60,I0003,共10页
石油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引起的陆地系统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稳定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是研究石油污染胁迫下植物和土壤行为特征的有效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和植物在土壤石油污... 石油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引起的陆地系统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稳定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是研究石油污染胁迫下植物和土壤行为特征的有效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和植物在土壤石油污染下的反应,本研究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在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三叶草(C;光合作用途径、豆科植物)和扁穗冰草(C;光合作用途径)这两种植物及其生长土壤的δ^(13)C和δ^(15)N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石油污染导致土壤δ^(15)N值随污染浓度升高而升高(1.9‰到3.2‰),δ^(13)C值降低(-23.6‰到-26.8‰)。但是,三叶草δ^(13)C值随土壤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29.8‰到-31.6‰),扁穗冰草δ^(13)C值降低而三叶δ^(13)C值相对保持稳定(-12.6‰到-13.1‰),说明两种植物对土壤污染不同的应对策略。特别在土壤石油污染条件下,三叶草δ^(15)N值随土壤污染浓度降低至大气氮同位素值水平(5.6‰到0.8‰),说明三叶草固氮系统起作用从而用以降低对土壤石油污染的胁迫。植物δ^(15)N和δ^(13)C值的变化说明了两种植物在胁迫条件下代谢系统发生改变。本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同位素组成是监测土壤石油污染和评估植物胁迫响应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稳定氮同位素 稳定碳同位素 土壤 C_(3)和C_(4)植物
下载PDF
桂西南那坡盆地河口组沉凝灰岩的时代与来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磊 闫全人 +2 位作者 向忠金 郑洪波 牛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3-900,共18页
桂西南那坡盆地位于八布-Song Hien构造带,发育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和巨厚海相碎屑岩系,是研究华南地块南缘古特提斯造山过程的关键地区。本文对那坡盆地中三叠统河口组中-上部的两套沉凝灰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 桂西南那坡盆地位于八布-Song Hien构造带,发育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和巨厚海相碎屑岩系,是研究华南地块南缘古特提斯造山过程的关键地区。本文对那坡盆地中三叠统河口组中-上部的两套沉凝灰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同位素分析研究。两件沉凝灰岩样品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40.6±1.0Ma和236.3±0.8Ma,指示河口组碎屑岩沉积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部分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全岩地球化学结果显示,该沉凝灰岩属于亚碱性英安质,富集轻稀土(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具有显著的Nb、Ta和Ti负异常。沉凝灰岩锆石具有较低的ε_(Hf)(t)值(-18.6~-6.3)和较老的地壳模式年龄(t_(DM)^(C)=1664~2434Ma),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特征认为其形成于俯冲环境。整体上,那坡盆地河口组沉凝灰岩表现出俯冲作用形成的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来源于桂西南凭祥地区的中-晚三叠世酸性火山岩。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华南地块南缘八布-Cao Bang古特提斯分支洋盆于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早期向北俯冲,随后自西向东呈“剪刀”式逐渐闭合。华南地块与北越地块完全碰撞拼合的时间发生在晚三叠世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凝灰岩 火山弧 三叠纪 古特提斯 华南地块南缘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硝态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冬丽 贺海波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5,共12页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体硝态氮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硝态氮污染不仅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长期摄入过量硝酸盐还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控制并解决水体硝态氮污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西南喀...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体硝态氮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硝态氮污染不仅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长期摄入过量硝酸盐还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控制并解决水体硝态氮污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和人地矛盾尖锐的岩溶连续分布带,具有十分脆弱且高度敏感的生态系统。与非喀斯特地区相比,这里水体硝态氮污染情况更为复杂和严重。因此,明确西南喀斯特地区内硝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是有效治理的前提。本研究梳理了近几十年来西南喀斯特地区水体硝态氮的现代监测结果,探讨了水体硝态氮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受控机制等问题,发现:(1)区域内地表水硝态氮平均检出质量浓度不高,地下水检出质量浓度波动范围较大;(2)近几十年来,地表水硝态氮质量浓度整体呈现小幅增长趋势,而地下水检出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存在地域差异;(3)降水的稀释和冲携作用对区域内硝态氮质量浓度及分布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控因素;(4)区域内水体硝态氮主要来源于铵态化肥、土壤有机氮、粪肥及污水,硝化作用是主要的转化过程。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地区氮循环过程及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硝酸盐 分布特征 来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苦海沉积物有机质反映的过去840年来青藏高原东部环境变化
19
作者 覃罗 吴旭东 +2 位作者 李江 李祥忠 方立东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15,共9页
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敏感,研究青藏高原近千年来环境演化过程、规律与驱动机制对预测其未来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重要参照意义。通过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苦海沉积物总有机质相关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有机碳与总氮比值... 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敏感,研究青藏高原近千年来环境演化过程、规律与驱动机制对预测其未来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重要参照意义。通过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苦海沉积物总有机质相关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有机碳与总氮比值(TOC/TN)和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的研究重建了该区域过去840年来的环境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苦海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湖泊内源水生植物。由于暖期(冷期)时黄河上游径流量较高(低),苦海水位随之升高(降低),湖泊水动力增强(减弱),浅水区沉水植物对研究岩芯中有机质的贡献率提高(降低),导致沉积物TOC、TN、TOC/TN升高,δ^(13)C_(org)值正(负)偏。人类活动导致的青藏高原近50年气候异常变暖可能是~1950 AD之后δ^(13)C_(org)反映的黄河上游径流量变化与重建的中国温度记录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的原因。苦海沉积物δ^(13)C_(org)记录与万象洞石笋δ18O记录和太阳总辐射强度记录变化特征的相似性说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为太阳辐射驱动下的季风降雨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苦海 青藏高原 近千年 环境变化
下载PDF
云龙天池水库季节性蓝绿藻水华成因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邹亚菲 徐会明 +2 位作者 张毕辉 李春兰 杨桂天 《矿产勘查》 2022年第11期1689-1694,共6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湖库发生蓝绿藻水华的成因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是充满争议的热点环境问题。云龙天池水库是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水源地,开展其水质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研究利用多参数水质监测浮标系统(AMT—FB301)对该... 全球变暖背景下湖库发生蓝绿藻水华的成因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是充满争议的热点环境问题。云龙天池水库是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水源地,开展其水质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研究利用多参数水质监测浮标系统(AMT—FB301)对该水库开展了连续四个月(2022.1.14—5.11)的高分辨率(时间间隔30 s)蓝绿藻和水质监测工作。结果显示,蓝绿藻在3月早春时节发生水华现象。在月间、月际和日际尺度上,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均与蓝绿藻丰度高度正相关,表明在这类尚未发生明显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营养条件仍然是调控蓝绿藻水华发生的最主要因素。突然的升温也可能成为诱发蓝绿藻暴发的关键因素,但充足的营养供应是前提条件。蓝绿藻水华的发生导致了水库的水质明显下降(浊度增加,溶解氧降低)。所以,在未来持续升温背景下,控制外源营养输入仍然是改善这类水库水质和防控蓝绿藻水华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藻水华 水质 云龙天池 氨氮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