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韩世波 陈跃平 王栋良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7期71-71,共1页
目的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手术策略和技巧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州人民医院1996年9月至2007年9月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病例17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0~65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头... 目的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手术策略和技巧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州人民医院1996年9月至2007年9月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病例17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0~65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结果本组手术全切16例,部分切除1例,症状较术前改善17例,11例患者随访3~40个月生活或学习良好。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根本方法,术中恰当的手术策略选择及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影响脑海绵状血管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段绍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6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住的1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发现以下几个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①开放性颅脑外伤是引起... 目的探讨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住的18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发现以下几个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①开放性颅脑外伤是引起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②手术时间的长短。③术前、术后激素的应用。④术后脑室外引流管停留的时间。⑤术后脑脊液耳、鼻和切口漏的处理。⑥手术操作的规范化。⑦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治疗:在治疗时既要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也同时使用头孢曲松钠或者是庆大霉素进行脑室内或者是鞘内进行注射。结论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止血、彻底清创、规范化的术后处理,这样就可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同时行鞘内或脑室内注药对防治颅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术后 颅内感染 发病机制 防治
下载PDF
3D-CTA用于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锦亮 杨光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1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3D-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行3D-CTA诊断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诊断方法。将2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0.0%... 目的观察3D-CTA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行3D-CTA诊断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诊断方法。将2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TA 颅内动脉瘤 诊治效果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栋良 陈跃平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0期1569-1571,共3页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是目前惟一可以在活体映射白质纤维束走行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当白质纤维束受到胶质瘤不同程度的累及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能定性、定量地将之反映出来,从而指导术者术前准确评估胶质瘤的分级分期,并选择合适的...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是目前惟一可以在活体映射白质纤维束走行的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当白质纤维束受到胶质瘤不同程度的累及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能定性、定量地将之反映出来,从而指导术者术前准确评估胶质瘤的分级分期,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可能达到既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又合理地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胶质瘤
下载PDF
三维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锦亮 杨光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2期7-8,11,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术后确诊的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三维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 目的分析三维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术后确诊的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三维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果,并分析三维CTA对颅内动脉瘤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与最终诊断对比,三维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为93.33%、敏感性为96.55%、阳性预测值为96.55%;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为93.10%、敏感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3.10%;两组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维CTA对动脉瘤瘤体、瘤颈的显著效果优于DSA,三维CTA可观察动脉瘤的三维立体结构,清晰显示载瘤动脉及术区解剖结构。结论三维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与DSA相当,与手术诊断符合率高,对颅内动脉瘤病灶的显示效果优于DSA,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CT血管造影(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体会
6
作者 杨丽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4期145-145,共1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高。钻孔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情况。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护理
下载PDF
183例脑外伤患者的CT表现分析
7
作者 张锦亮 段绍兴 尹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4期61-62,共2页
目的通过对颅脑外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表现的发生概率和表现情况,以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方法CT扫描,采用骨窗及软组织窗位观察。结果颅脑外伤的常见的CT表现是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 目的通过对颅脑外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表现的发生概率和表现情况,以指导临床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方法CT扫描,采用骨窗及软组织窗位观察。结果颅脑外伤的常见的CT表现是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单纯或合并头皮血肿以及颅骨骨折。结论熟悉各种颅脑外伤的CT表现和产生机制,并根据CT检查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对协助临床正确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CT
下载PDF
脑室囊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跃平 熊斌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总结脑室囊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经手术治疗的11例脑室囊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摘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脑囊虫5例,脑包虫2例;囊壁切除或部分切除经组织学证实为神经上皮性囊肿4例。... 目的总结脑室囊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经手术治疗的11例脑室囊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摘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脑囊虫5例,脑包虫2例;囊壁切除或部分切除经组织学证实为神经上皮性囊肿4例。结论脑室囊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虽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定性诊断较困难。有颅高压者的治疗应以手术为手段,若能明确诊断者可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否则应采用探查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囊性病变 诊断与治疗 手术摘除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颅高压 特异性 组织学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锦亮 杨光明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发病时间、意识状况、出血严重程度、部位及GCS评分,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常规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创...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发病时间、意识状况、出血严重程度、部位及GCS评分,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常规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创穿刺引流、脑室外引流等手术方法,总结其治疗结果。结果 94例中存活88例,死亡6例。ADL分级:Ⅰ级18例,Ⅱ级30例,Ⅲ级25例,Ⅳ级12例,Ⅴ级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可改善患者治疗转归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个体化手术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