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维西县疟疾流行情况调查
1
作者 陈国伟 李兴亮 +2 位作者 赵晓涛 陈丽 张学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了解维西县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维西县1997-2007年疟疾疫情资料,开展现场媒介和传染源调查,与专业人员座谈了解疟疾防治情况。结果维西县为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疟疾流行起始地,1987年疟疾发病率高达50.31/... 目的了解维西县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维西县1997-2007年疟疾疫情资料,开展现场媒介和传染源调查,与专业人员座谈了解疟疾防治情况。结果维西县为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疟疾流行起始地,1987年疟疾发病率高达50.31/万;该县近年疟疾下降但仍未达到控制标准,且有当地感染和输入病例;其主要媒介昆明按蚊占26.45%;当地有长潜伏期间日疟流行,在海拔1800m以上地区均有疟疾分布。结论维西县为不稳定性疟疾流行区。由于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缺乏疟疾镜检人员以及缺少疟疾现场防治管理技巧等因素,使当地疟疾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建议有关部门更多地关注维西县的疟疾防治,以便能够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供设备和抗疟药品等措施,加强当地的疟疾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澜沧江-湄公河上游 流行病学方法
下载PDF
疟疾化学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英新 杨恒林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2期4151-4153,共3页
疟疾是一种以蚊为传播媒介的重要虫媒传染病,是现在全球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为了降低疟疾带来的危害,抗疟药大量的应用于疟疾的预防与治疗,但为避免抗疟药在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产生的抗药性,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疟疾并延缓... 疟疾是一种以蚊为传播媒介的重要虫媒传染病,是现在全球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为了降低疟疾带来的危害,抗疟药大量的应用于疟疾的预防与治疗,但为避免抗疟药在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产生的抗药性,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疟疾并延缓抗药性产生的效果。随着疟疾抗药性的提高,新药的研发也迫在眉睫。该文对疟疾化学治疗的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化学治疗 抗疟药
下载PDF
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拉咱市疟疾流行特征横向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国伟 李华宪 蔺应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上游疟疾疫源地的流行特征,为出入境流动人员疟疾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英国无国界卫生组织设在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的疟疾诊疗点上报的疟疾联防报表中的疟疾病例数计算发病率,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对不同疫点的疟疾...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上游疟疾疫源地的流行特征,为出入境流动人员疟疾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英国无国界卫生组织设在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的疟疾诊疗点上报的疟疾联防报表中的疟疾病例数计算发病率,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对不同疫点的疟疾流行情况、传染源种类、媒介蚊虫形态特征,村民的生产、生活、文化习俗以及卫生服务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的疟疾发病率为513.01/万,流行病原以恶性疟为主,占疟疾病例总数的75.30%(1067/1417),间日疟占23.85%(338/1417),三日疟占0.14%(2/1417),混合感染占0.71%(10/1417);疟疾疫源地按流行程度分为高、中、低3类疫点村,高疫点村(克章村)距中缅边境线直线距离24.30km,中疫点村(卖沙坝村)距边境线10.20km,低疫点村(扎图广村)距边境线0.50km,其中高疫点村的疟疾带虫发病率高达14.14%(28/198),以恶性疟为主要病原,占67.86%(19/28),是重症疟疾的主要病原;在边境森林地带发现的大劣按蚊是野外作业者感染疟疾的高效媒介;从云南省元江县到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的21例务工者的疟疾患病率及恶性疟比例均为100%,是出境务工人员感染疟疾的典型案例;当地村民的防蚊意识和求医条件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为中缅边境务工人员感染疟疾的主要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边境 疟疾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延缓恶性疟原虫对萘酚喹的抗性
4
作者 杨爽 陈华 +2 位作者 周家连 王恒业 杨恒林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615-619,共5页
目的观察实验组恶性疟原虫经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与对照组恶性疟原虫经萘酚喹单独用药在药物作用下体外敏感性的变化,评价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对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药物剂量递增间隔作用法对实验室驯化的恶性疟原... 目的观察实验组恶性疟原虫经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与对照组恶性疟原虫经萘酚喹单独用药在药物作用下体外敏感性的变化,评价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对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药物剂量递增间隔作用法对实验室驯化的恶性疟原虫FccSM/YN株进行长期抗性培育,采用Rieckmann微量测定法,在不同时段(d)测定疟原虫的体外敏感性,用ICEstimator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药物作用后实验组、对照组的IC50与亲代相比,计算抗性指数,抗性指数<2,判定为敏感,抗性指数≥2为抗性。结果药物作用前,萘酚喹对恶性疟原虫IC50值为 2.11 nmol/L,阿奇霉素为3.21 nmol/L。对照组经萘酚喹作用120 d后,萘酚喹IC50值升至65.47 nmol/L,阿奇霉素上升至68.58 nmol/L,萘酚喹/阿奇霉素分别是10.34 nmol/L,抗性指数均>2。实验组经萘酚喹/阿奇霉素作用120 d后,萘酚喹对恶性疟原虫的IC50值升至35.47 nmol/L,阿奇霉素上升至50.04 nmol/L,抗性指数均>2。萘酚喹/阿奇霉素IC50 值分别为2.89 nmol/L,抗性指数<2。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同一药物浓度的疟原虫裂殖体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IC5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萘酚喹/阿奇霉素的抗性指数<2。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以培育出恶性疟原虫萘酚喹抗性株;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可延缓恶性疟原虫对萘酚喹和萘酚喹/阿奇霉素抗性的产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萘酚喹 阿奇霉素 疟原虫抗性
原文传递
缅甸拉咱市间日疟对氯喹的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桂亮 孙晓东 +1 位作者 王剑 张再兴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62-363,372,共3页
目的观察缅甸拉咱市间日疟对氯喹的敏感性。方法 54例间日疟患者镜检原虫密度≥500个原虫/μl全血,2周内未服用过抗疟药物或四环素和磺胺类等有抗疟作用的药物。患者给予氯喹25mg(含基质)/kg体重,口服,连续3d,同时伍用伯喹0.25mg(基质)... 目的观察缅甸拉咱市间日疟对氯喹的敏感性。方法 54例间日疟患者镜检原虫密度≥500个原虫/μl全血,2周内未服用过抗疟药物或四环素和磺胺类等有抗疟作用的药物。患者给予氯喹25mg(含基质)/kg体重,口服,连续3d,同时伍用伯喹0.25mg(基质)/kg体重,连续14d。于服药当天、服药后第1、2、3、7、14、21和28d和6个月对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54例间日疟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23.46±11.40)h,原虫无性体平均转阴时间为(35.93±12.62)h。所有患者原虫无性体和配子体3d内全部转阴,1例患者疑出现氯喹一级抗性。结论缅甸拉咱市现症间日疟患者对氯喹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氯喹 伯喹 敏感性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