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重要蚊虫传播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和吉敏 郭晓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蚊媒病毒性传染病是由虫媒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地区,疾病负担严重。越南是一个热带国家,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随着中越边境贸易及旅游业的发展,在中越边境地区蚊媒传染病有输入并引起本地暴发的风... 蚊媒病毒性传染病是由虫媒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地区,疾病负担严重。越南是一个热带国家,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随着中越边境贸易及旅游业的发展,在中越边境地区蚊媒传染病有输入并引起本地暴发的风险。本文就越南重要蚊虫传播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状况进行综述,为中越边境地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蚊传病毒 登革病毒 综述
原文传递
老挝按蚊种类及分布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旭灿 杨锐 +2 位作者 吴林波 罗春海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1-366,371,共7页
目的调查老挝按蚊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当地媒介控制策略及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9年采用成蚊诱蚊灯捕捉法和幼虫勺捕法在老挝10省开展按蚊种类调查,并结合以往老挝蚊虫调查相关文献,确定老挝按蚊种类、孳生环境、地理分布及其... 目的调查老挝按蚊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当地媒介控制策略及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9年采用成蚊诱蚊灯捕捉法和幼虫勺捕法在老挝10省开展按蚊种类调查,并结合以往老挝蚊虫调查相关文献,确定老挝按蚊种类、孳生环境、地理分布及其医学重要性。结果捕获老挝按蚊隶属2亚属53种,其中,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多斑按蚊、中华按蚊、吉甫按蚊、乌头按蚊、菲律宾按蚊及雪足按蚊属于老挝疟疾媒介按蚊。结论老挝按蚊种类丰富,多种疟疾媒介按蚊共存,建议老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媒介按蚊的监测及控制,以确保实现2030年消除疟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蚊种类 地理分布 孳生习性 医学重要性 老挝
原文传递
缅甸按蚊种类调查及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林波 许翔 +4 位作者 罗春海 郭小连 杨锐 曾旭灿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723,共6页
目的 了解缅甸按蚊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疟疾媒介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蚊诱蚊灯捕捉法和幼虫勺捕法在缅甸北部边境地区开展按蚊种类调查,并结合以往缅甸蚊虫调查相关文献,确定缅甸按蚊种类、地理分布、孳生习性... 目的 了解缅甸按蚊种类及分布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疟疾媒介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蚊诱蚊灯捕捉法和幼虫勺捕法在缅甸北部边境地区开展按蚊种类调查,并结合以往缅甸蚊虫调查相关文献,确定缅甸按蚊种类、地理分布、孳生习性和医学重要性。结果 共发现缅甸按蚊种类2亚属48种,其中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森代克按蚊和大劣按蚊等按蚊属于缅甸重要疟疾传播媒介。结论 缅甸按蚊种类丰富,多种疟疾媒介共存特点明显,建议当地加强按蚊媒介传播监测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蚊种类 微小按蚊 地理分布 缅甸
原文传递
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4
作者 叶升玉 李春富 +2 位作者 唐烨榕 叶润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4-729,共6页
目的 分析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收集2001-2012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缅甸克钦邦拉咱市和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恶性疟病例滤纸血标本175份,采用巢式PCR法扩增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l... 目的 分析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收集2001-2012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缅甸克钦邦拉咱市和掸邦第二特区勐冒县恶性疟病例滤纸血标本175份,采用巢式PCR法扩增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ce transporter gene,pfcrt)基因第72-76位点片段和多药耐药基因1(Plasmodium falciparum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pfmdr1)基因第86-1246位点片段,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pfcrt基因5种突变型(CVIEK,CVIDK,SVMNT,CVIET,CVIDT),该3个地区均以三重突变型(CVIET)为主,其中,中国云南西双版纳CVIET由2001年的76.7%上升至2006年的100%,缅甸拉咱市由2001年的75%上升至2007年的95%,但2012年又下降至77.5%,缅甸勐冒县2009年该突变型占比为67.5%。共检测到pfmdr1基因5种单突变型(N86Y,E130K,Y184F,S1034C,F1226Y)和2种双重突变型(N86Y/F1226Y,Y184F/F1226Y),其中2001年西双版纳pfmdr1基因野生型占36.7%,N86Y和Y184F突变率均为20%,F1226Y突变率为16.7%,而2006年以F1226Y突变为主占40%,且检测到二重突变型(N86Y/F1226Y和Y184F/F1226Y)占8%;缅甸拉咱市pfmdr1基因Y184F突变率从2001年的25%升高至2007年的35%和2012年的37.5%,该3年中野生型分别占65%、40%和55%;2009年缅甸勐冒县pfmdr1基因野生型比例为47.5%,Y184和N86Y单突变型分别为27.5%和25%。结论 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均以三重突变型(CVIET)为主,氯喹抗性均较高,可为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fcrt基因 pfmdr1基因 多态性 中缅边境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