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红豆杉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对红豆杉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交链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8℃;菌丝适宜... 对红豆杉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交链孢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最适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8℃;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较广,在pH值2.5~10.9之间均能生长;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供试的杀菌剂中以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交链孢属
下载PDF
云南红豆杉茎灰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4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陈华红 王振吉 范树国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608-611,共4页
对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u)茎灰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茎点霉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甘油,氮源为硝酸铵。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25~28℃... 对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u)茎灰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茎点霉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甘油,氮源为硝酸铵。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25~28℃菌丝生长良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菌丝适宜生长的p H范围均较广,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菌丝适宜生长的p H为6.0~7.0,弱酸性更利于孢子萌发;光周期对菌落生长和分子孢子萌发的影响都不大。供试的杀菌剂中以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u) 茎灰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高山榕叶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雪玲 谢美华 +4 位作者 杨海艳 陈华红 闫俊梅 王振吉 范树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58-2562,共5页
从高山榕发生叶枯病的病叶上分离到一株真菌,菌株编号记为CX0021D4。利用传统的形态学观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依据其形态特点与培养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为丝孢纲(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 从高山榕发生叶枯病的病叶上分离到一株真菌,菌株编号记为CX0021D4。利用传统的形态学观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依据其形态特点与培养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为丝孢纲(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 Link)层生镰孢菌。该菌对营养要求不高,碳源和氮源均能利用,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该菌对温度和p H值的适应范围均较广,25~28℃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8~30℃之间孢子萌发率最高;适宜孢子萌发的p H值为7.0~8.0,弱碱性更利于孢子萌发;有无光照对菌落生长没有明显地影响,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供试的5种广谱杀菌剂对该菌株的生长影响不同。敌克松和恶霜锰锌对该菌株的生长基本没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百菌清,扑海因次之,再次是代森锰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榕 叶枯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紫果西番莲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谢美华 杨金奎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陈莉莉 吴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8-1363,共6页
【目的】对紫果西番莲叶片炭疽病病原X-03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X-03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形态观察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结果】X-03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真菌,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 【目的】对紫果西番莲叶片炭疽病病原X-03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X-03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形态观察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结果】X-03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真菌,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最适生长p H为p H 8~9,当温度高于50℃时X-03菌株的孢子不能萌发。X-03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Na NO3。供试的杀菌剂中以福美双对X-03的抑制效果最好。【结论】研究可为紫果西番莲炭疽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西番莲 炭疽病 病原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芒萁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 对芒萁叶斑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硝酸钠。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只能在15~30℃范围内生长,28℃菌丝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适宜菌丝和分生孢子生长和萌发的pH值范围均较广,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为4.0,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pH值为6.0;光周期对菌落生长的影响不大,光照有利于分子孢子的萌发。供试杀菌剂中以百菌清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牛角瓜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美华 李霖 +3 位作者 李雪玲 杨海艳 陈华红 王振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从发生叶斑病的牛角瓜病叶片上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编号记为CX008;通过传统的形态学观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并依据其形态特点对其培养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结... 从发生叶斑病的牛角瓜病叶片上分离到1株真菌,菌株编号记为CX008;通过传统的形态学观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并依据其形态特点对其培养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交链孢属(Alternaria)细极链格孢络石生变种[Alternaria tenuissima(Nees ex Fr.)];该菌对供试的7种氮源和碳源均能利用,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膏;该病原菌在15~40℃之间均能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是25℃和30℃,在5℃、10℃和45℃条件下停止生长;该病原菌孢子在15-40℃之间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8℃,高于40℃孢子无法萌发;12h/12h光暗交替有利于菌落生长,有无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地影响;5种广谱杀菌剂对该菌落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扑海因对该菌的抑制效果最好,随后依次是恶霜锰锌、百菌清、代森锰锌,效果最差的是敌克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瓜 叶黑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云南蕨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学梅 陆树刚 徐成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281,共9页
在一定实地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及区系地理分析法,对云南地区蕨类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共有蕨类植物60科193属1 530种(包括变种和变型),科、属、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科总数的58.8%,属的83.9%和种的95.2%;在这6... 在一定实地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及区系地理分析法,对云南地区蕨类植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共有蕨类植物60科193属1 530种(包括变种和变型),科、属、种分别占中国蕨类植物科总数的58.8%,属的83.9%和种的95.2%;在这60个科中含30种以上的有13个,含5个属以上的有11个,分别占该蕨类植物区系属、种数的56.5%和79.2%,特别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金星蕨科,这4个科共拥有70属761种,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36.3%、49.7%;193属中含30种以上的有11个,分别占总属、总种数的5.7%和41.7%,最具优势的是鳞毛蕨属和耳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这5个属共有403种,占总种数的26.3%;该区系中无云南特有科,但具有4个亚洲特有科:雨蕨科、稀子蕨科、柄盖蕨科和骨碎补科;该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科的区系成分中热带亚热带分布的科占66.6%,热带成分的属有112个,占68.7%(除世界分布类型);该区系是东亚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分布31属和中国特有分布6属,分别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属外)的19.0%和3.7%;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与西藏、台湾具有共同的区系起源和物种分化形成的背景,属的相似性系数约为70%,种的相似性系数约为30%,均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属的热带区系成分与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8.7%和27.6%,存在一定的区系过渡性;该区系科的分化强度为3.2,属的分化强度为7.9,在科、属水平上均表现出较强的区系分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组成 区系分化 云南
下载PDF
云南野生粗网柄牛肝菌粗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浩华 谢美华 宋信信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44-47,共4页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提取粗网柄牛肝菌粗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提取粗网柄牛肝菌多糖最高得率可达31.93mg/g,此时的工艺条件为微波加热6min、1∶60料液比,提取3次。粗网柄牛肝菌粗多糖具...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提取粗网柄牛肝菌粗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提取粗网柄牛肝菌多糖最高得率可达31.93mg/g,此时的工艺条件为微波加热6min、1∶60料液比,提取3次。粗网柄牛肝菌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网柄牛肝菌 粗多糖 抗氧化活性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金雀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申明 王波 +1 位作者 王振吉 刘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8-284,共7页
采用Al(NO3)3-Na NO2比色法测定金雀花总黄酮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75℃,料液比1∶40(g&... 采用Al(NO3)3-Na NO2比色法测定金雀花总黄酮的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75℃,料液比1∶40(g·m L-1),提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543 mg·g-1;总黄酮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可达42.59%和60.40%,说明该类物质对·OH和DPPH·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花 总黄酮 正交试验 羟基自由基 DPPH自由基
下载PDF
天花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申明 王振吉 +1 位作者 韦薇 何明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0-874,共5页
本研究优化了天花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Al(NO3)3-Na NO2比色法测定了天花粉中总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天花粉中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探讨了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天花粉中... 本研究优化了天花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Al(NO3)3-Na NO2比色法测定了天花粉中总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天花粉中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探讨了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天花粉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天花粉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1184 mg/g。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本实验首次测定了天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天花粉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 总黄酮 正交试验 工艺研究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美华 罗中泽 +4 位作者 李霖 王振吉 李雪玲 杨海艳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天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1号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干旱胁迫5 d后恢复7 d正常灌溉3个处理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天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1号幼苗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干旱胁迫5 d后恢复7 d正常灌溉3个处理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常规水分管理对照相比,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干旱胁迫解除后,恢复7 d正常灌溉,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但还是略高于对照。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干旱胁迫解除后,恢复7 d正常灌溉,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均降低,但还是略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脯氨酸 丙二醛 耐旱玉米 育种依据
下载PDF
山银花多糖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申明 王振吉 谢启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466-2469,共4页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银花(Lonicera hypoglauca)多糖的含量,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山银花多糖提取率为指标,探讨了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山银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银花(Lonicera hypoglauca)多糖的含量,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山银花多糖提取率为指标,探讨了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山银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4次、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0 min、料液比1∶20(g∶m L)。在此条件下,山银花中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5.39%,加样回收率为97.70%,该方法提取山银花多糖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山银花多糖提取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Lonicera hypoglauca) 多糖 苯酚-硫酸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隔山消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申明 王应顺 王振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的总黄酮,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就总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60 min...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隔山消(Cynanchum wilfordii)的总黄酮,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就总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10.7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8%;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29.2%和36.7%,说明总黄酮对·OH和O-2·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山消 总黄酮 正交实验 羟基自由基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4个玉米品种幼苗叶片总黄酮含量和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美华 罗中泽 +4 位作者 李霖 王振吉 李雪玲 杨海艳 范树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3,共4页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干...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2、3、4、5 d)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中总黄酮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干旱胁迫处理4个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叶片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解除干旱胁迫恢复正常灌溉7 d后,根系活力、叶片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上升,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均下降,但这3个生理指标依然没恢复到正常灌溉水平。不同玉米品种在干旱胁迫和解除干旱胁迫复水时这3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对这3个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得出黄甜脆1号的抗旱性最强,其次是天紫23号,再次是早鲜黄甜脆,最差的是白甜糯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根系活力 总黄酮含量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
下载PDF
彝药猪鬃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申明 王振吉 沈继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以猪鬃草为试材,采用Al(NO3)3-NaNO2比色法测定了猪鬃草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以猪鬃草总黄酮提取率为指示,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以猪鬃草为试材,采用Al(NO3)3-NaNO2比色法测定了猪鬃草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以猪鬃草总黄酮提取率为指示,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以优化猪鬃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法提取猪鬃草中总黄酮提取率大、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回收率好,可作猪鬃草总黄酮含量提取方法;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g/mL、提取功率1 000W、提取时间30s;在该条件下测得猪鬃草中总黄酮提取率为4.81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8%,RSD=0.23‰(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鬃草 总黄酮 微波法提取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幼苗叶片SPDA值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美华 李雪玲 +2 位作者 杨海燕 王振吉 范树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2-35,2,共4页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干旱胁迫时间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叶片中叶绿素SPDA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干旱胁迫处理四个品种玉米幼苗,其叶片中的叶绿素SPDA值均随胁...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干旱胁迫时间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叶片中叶绿素SPDA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干旱胁迫处理四个品种玉米幼苗,其叶片中的叶绿素SPDA值均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解除干旱胁迫恢复正常灌溉7天后,叶绿素SPDA值均上升逐渐恢复接近正常水平,但依然低于对照组。不同玉米品种在干旱胁迫时叶绿素SPDA值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白甜糯1号叶绿素SPDA值相较于其他三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时下降得最多,恢复的程度也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SPDA值
下载PDF
地石榴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申明 王振吉 +1 位作者 杨红卫 杜凌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6-130,共5页
以地石榴为试材,采用乙醇回流法从地石榴雌雄植株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以地石榴总黄酮提取率为指示,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地石榴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 以地石榴为试材,采用乙醇回流法从地石榴雌雄植株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以地石榴总黄酮提取率为指示,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地石榴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地石榴雄、雌植株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167%和1.147%,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值为0.84%。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好,可作为地石榴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石榴 正交实验 总黄酮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幼苗可溶性糖和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美华 罗中泽 +1 位作者 吕琴 杨海艳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7-42,共6页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d、2d、3d、4d、5d)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7d生长后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这两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干旱胁迫时间(1d、2d、3d、4d、5d)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7d生长后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这两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天紫23号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早鲜黄甜脆、白甜糯1号和黄甜脆1号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的前4天均增加,而第5天则都下降低于对照值。4种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相比都明显上升;(2)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4种品种玉米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恢复趋于对照值。推测在受到干旱胁迫后,玉米植物体内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以适应干旱胁迫环境。而短期的胁迫解除后,这两项生理指标又趋于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可溶性糖 过氧化物酶(POD) 玉米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彝药威灵仙中微量元素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永元 舒康云 +1 位作者 王振吉 李国新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用ICP-AES法测定威灵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为深入研究彝药威灵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威灵仙样品粉碎,用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威灵仙中铁、锰、锶、锌、铜5种微... 目的用ICP-AES法测定威灵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为深入研究彝药威灵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威灵仙样品粉碎,用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威灵仙中铁、锰、锶、锌、铜5种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质量分数分别为(μg/g):Fe-1 262,Mn-64.4,Sr-25.9,Zn-25.6,Cu-14.1,含有少量硅,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汞、铅、镉等元素。常量元素镁、铝、钙、硫、磷含量比较高。结论该结果可为彝药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药 威灵仙 微量元素 ICP—AES
下载PDF
黄鳞多孔菌多糖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美华 罗中泽 +5 位作者 李霖 胡永涛 李雪玲 杨海艳 王振吉 范树国 《中国食用菌》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筛选,并采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4 min,料液比1∶45,提取次数2次,粗多糖的得率达到39.... 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筛选,并采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取黄鳞多孔菌粗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4 min,料液比1∶45,提取次数2次,粗多糖的得率达到39.42 mg·g-1。当黄鳞多孔菌粗多糖溶液浓度为0.8 mg·m L-1时,抗氧化活性为42.86%,且提取液中粗多糖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鳞多孔菌 粗多糖 抗氧化活性 提取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