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剧的生存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戈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5-14,共10页
白剧以民间吹吹腔戏和大本曲剧为基础音乐声腔和基本表演程式,兼容其他民族艺术元素,学习其他成熟剧种,经过60年的风雨兼程,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剧种,业已成型,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白剧的酝酿和发展,与其艺术禀赋和特征紧密相连,乃至于形... 白剧以民间吹吹腔戏和大本曲剧为基础音乐声腔和基本表演程式,兼容其他民族艺术元素,学习其他成熟剧种,经过60年的风雨兼程,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剧种,业已成型,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白剧的酝酿和发展,与其艺术禀赋和特征紧密相连,乃至于形成现在白剧自身特色;白剧对不同民间艺术传统的融汇与其格式格律、方式方法的拓展,带来了其采撷民族风情入戏、吸收民族民间歌舞元素以丰富舞台表现力的种种变化。白剧的发展,有赖于其艺术生态的配适和自身建设的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剧种 白剧 形成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滇剧“竹派”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2
作者 吴戈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65-73,共9页
滇剧"竹派"艺术发展于"守成"与"创格"的辩证关系运动中,创立和流传时间将近百年。从滇剧"竹派"形成之前到"竹派"艺术在云南的流传和影响,其转益多师、跨界拓展的发展模式,使其获得... 滇剧"竹派"艺术发展于"守成"与"创格"的辩证关系运动中,创立和流传时间将近百年。从滇剧"竹派"形成之前到"竹派"艺术在云南的流传和影响,其转益多师、跨界拓展的发展模式,使其获得了更强的发展能力,具备了更丰富的内涵,这既是滇剧"竹派"的艺术追求,也是其成就的支点。"竹派"传承,历经三代,其艺术特点在传承发展中的表现主要有:"竹派"旦角艺术、三代传承人对滇剧声腔的改造创新、行腔的"滇腔滇调"和念白的"滇声滇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艺术 滇剧 “竹派”艺术 三世传承
下载PDF
怎样做好政协调查研究工作
3
作者 谭亚原 《中国政协》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政协调查研究本质上是决策咨询研究。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职责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等深入协商议政;围绕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政协调查研究本质上是决策咨询研究。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职责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等深入协商议政;围绕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落实,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解决落实等开展民主监督。各级政协各种类型的调研、视察、协商报告,都会以《政协专报》等形式送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助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政府工作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调查研究工作 人民政协 决策咨询研究 民主监督 协商议政 决策部署
原文传递
五四精神与中国话剧传统
4
作者 吴戈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共6页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运动主旋律的一次爱国运动,与历史上的爱国情怀情感相似,内容不同。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是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种新呈现,以昌明科学和提倡民主去反帝反封建,旨归在于求...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运动主旋律的一次爱国运动,与历史上的爱国情怀情感相似,内容不同。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是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种新呈现,以昌明科学和提倡民主去反帝反封建,旨归在于求变图强,爱国救亡。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迫切主题。中国话剧,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最初不是美学意义上的选择,也不是艺术层面的考虑,而是社会变革需求中"用"的选择。服务于爱国救亡的实用目的,便利、快捷、通俗易懂,形式上的便利快捷承载了内容上的社会变革需求,从求变图存的"思想启蒙"焦点,转向抵御外侮的"救亡呐喊",顺理成章。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在危机深重的时代爆发的爱国救亡运动,它承前启后的精神实质,成为中国话剧发展的一个贯穿性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艺术 五四运动 爱国主义 中国话剧传统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戏剧教育速写
5
作者 吴戈 《艺术教育》 2019年第10期15-21,共7页
新中国戏剧教育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另起炉灶,其实,与民国时期的戏剧教育有直接联系。中国戏剧教育前史.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与此前的戏剧教育活动——皇家教坊中、私人家班、行... 新中国戏剧教育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另起炉灶,其实,与民国时期的戏剧教育有直接联系。中国戏剧教育前史.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与此前的戏剧教育活动——皇家教坊中、私人家班、行会的师徒授受不同.清朝中后期以降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是成才率极高的班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剧教育 新中国 速写 民国时期 20世纪 教育活动 中后期 教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