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汉《白狼歌》是越人歌谣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懿陆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1年第3期34-50,共17页
本文从益州、邛都其地百姓的语言为越语着手,论述了益州刺史朱辅搜集翻译《白狼歌》的地点在越人村寨。《白狼歌》一共三首,44句,共176字。用当今云南壮族沙支系(自称“布越”、“布依”、“布雅依”,简称“越”)的语言比较,其壮... 本文从益州、邛都其地百姓的语言为越语着手,论述了益州刺史朱辅搜集翻译《白狼歌》的地点在越人村寨。《白狼歌》一共三首,44句,共176字。用当今云南壮族沙支系(自称“布越”、“布依”、“布雅依”,简称“越”)的语言比较,其壮语汉记,其音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语音反切,和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汉字古今音表》中古音拟构,语音上极为一致;壮语意思和原音汉译比较,不仅字字可解,且44句中有34句的壮语意思与原汉译意思相同或近似。其中第一首14句,相同和近似的13句;第二首14句,相同和近似的9句;第三首16句,相同和近似的12句。在词汇上,全文44句,全部保留着越人口语的原生词,与今天壮语的基本词汇一致。在语法上,既有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也有只包含主语、谓语的句子,其修饰成分的词汇,则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符合壮语语法的特殊现象。全文翻译出来,天然凿成,浑然一体,是地地道道的越人歌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狼歌》 越人 歌谣
下载PDF
庄蹻率领越人东地兵自楚王滇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懿陆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87-90,共4页
本文从《国语》、《战国策》、《旬子》、《商君书》、《史记》等文献中 ,比较研究出楚怀王末代的庄之乱即越人之乱 ;《史记》记载的“东地兵”即越人军队 ,从而得出庄率领越人军队自楚王滇的结论。
关键词 庄Jiao 越人 东地兵 王滇
下载PDF
僰为越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懿陆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3年第3期83-90,共8页
关于僰人之源,历来有土著、迁徙二说;对僰人族属,有氐、羌(彝、白)、濮、越诸论。本文勾沉史料,佐以考古资料,甄别其语言,提出僰人即《礼记·王制》中“西方曰棘”的棘人。早在公元前1 0 45年,棘(僰)人就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其后... 关于僰人之源,历来有土著、迁徙二说;对僰人族属,有氐、羌(彝、白)、濮、越诸论。本文勾沉史料,佐以考古资料,甄别其语言,提出僰人即《礼记·王制》中“西方曰棘”的棘人。早在公元前1 0 45年,棘(僰)人就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其后随着西周的建立,棘(僰)人首领受武王封侯,建立棘(僰)国。其治在今河南省永城县的古吴越与楚国相互对峙的分界线上。楚宣王十五年(公元前3 5 5年) ,越国被楚所灭,棘(僰)国则随之崩溃,棘(僰)人随即南迁,定居于僰道。僰人继承和发展了百越民族的稻作文化,创造了西南地区独树一帜的“千顷池文化”。春秋时期的棘人,就是先秦时代的僰人,是地地道道的百越民族。“僰,羌之别种也”之说乃是晚于人建国千年之后的无稽之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僰人 越人 文献 考古 语言
下载PDF
庄蹻王滇新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懿陆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86,94,共5页
作者从《国语》、《战国策》、《荀子》、《商君书》、《史记》等文献中,比较研究出楚怀王末年的庄之乱即越人之乱,《史记》记载的“东地兵”即越人军队,从而得出庄率领越人军队自楚王滇的结论。
关键词 庄Qiao 越人 东地兵 王滇
下载PDF
滇国名称续探源
5
作者 黄懿陆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本文从傣族的三个社会分期切入 ,对滇国和滇越的内在联系再进行了深入探讨 ,指出滇即越人早期对“干栏”的称谓 ;滇国 ,即居干栏的越人之国 ;滇人 。
关键词 滇国 傣族 滇越 干栏 渊源 社会发展阶段
下载PDF
全面把握公务员精神实质
6
作者 郑志辉 《社会主义论坛》 2006年第7期38-38,共1页
曾庆红同志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概括提出了“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精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 曾庆红同志在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概括提出了“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公务员精神。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的重要举措。32字公务员精神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时代对公务员的新要求,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法 精神实质 集体主义思想 人民满意 公务员队伍 工作会议 热爱祖国 求真务实 团结协作 廉洁奉公
原文传递
名亭四记
7
作者 熊清华 《边疆文学》 2020年第7期86-92,94-97,共11页
亭,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建筑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开始出现于这片大地;亭,是中国最具人文关怀的建筑之一,"亭,停也,亦所停集也"(见《释名。释宫室》),它可说是专为行走、劳作累了的人们遮阳避雨及憩息而生;亭,是最具有... 亭,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建筑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就开始出现于这片大地;亭,是中国最具人文关怀的建筑之一,"亭,停也,亦所停集也"(见《释名。释宫室》),它可说是专为行走、劳作累了的人们遮阳避雨及憩息而生;亭,是最具有诗意的建筑之一,"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古老而有人情味且富于诗意的建筑是有灵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萨蛮》 短亭 人文关怀 李白 人情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