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云南省白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况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1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分析2014年云南省白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现况,并提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目前营养问题的建议。方法 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个县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2639人,同龄中小学汉族学生2638人... 目的分析2014年云南省白族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现况,并提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目前营养问题的建议。方法 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个县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2639人,同龄中小学汉族学生2638人与之对照,进行身高和体重等体格测量。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不同民族各年龄段中小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营养不良、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白族儿童青少年男、女生的标化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53.2%和45.2%,超重肥胖标化检出率为57.4%和33.6%;对照组汉族男、女生的标化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2.2%和36.1%,标化超重肥胖检出率为56.2%和39.6%。白族和汉族儿童青少年均以消瘦、超重和肥胖为主。结论白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改善明显,但目前面临新形势下的儿童青少年消瘦、超重和肥胖的营养问题。建议针对该问题开展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结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儿童 青少年 营养 现况调查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1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血压现况,为制定适合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7个州(市)汉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7~18岁...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血压现况,为制定适合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7个州(市)汉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7~18岁中小学生共23 706名,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将各民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均值进行比较,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云南省7个民族(含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检出粗率为7.51%,标化检出率为4.26%。佤族的标化检出率为7.70%,傈僳族为6.64%,汉族为4.05%,傣族为3.70%,纳西族为3.67%,哈尼族为2.65%和白族为1.81%。各个民族男生收缩压均值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傣族(106.78 mm Hg)、白族(103.99 mm Hg)、汉族(103.92mm Hg)、傈僳族(103.59 mm Hg)、纳西族(101.07 mm Hg)、佤族(98.88 mm Hg)、哈尼族(97.93 mm Hg),女生依次为傣族(105.40 mm Hg)、白族(101.78 mm Hg)、傈僳族(101.60 mm Hg)、汉族(100.26 mm Hg)、哈尼族(100.14 mm Hg)、纳西族(98.64mm Hg)、佤族(98.24 mm Hg);舒张压均值水平,男生从高到低依次是傣族(67.67 mm Hg)、傈僳族(66.50 mm Hg)、佤族(66.02 mm Hg)、汉族(65.92 mm Hg)、白族(64.79 mm Hg)、纳西族(63.82 mm Hg)、哈尼族(62.62 mm Hg),女生依次为傣族(67.07 mm Hg)、傈僳族(66.12 mm Hg)、佤族(65.50 mm Hg)、汉族(64.97 mm Hg)、哈尼族(64.80 mm Hg)、白族(64.59 mmHg)、纳西族(64.10 mm Hg)。结论各民族儿童青少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水平有明显差异。中国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问题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少数民族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七个民族中小学生发育高峰期发育量现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常利涛 杨云娟 +2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贺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了解2014年云南省6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及其前后时期发育量的现状及特点,并分析各个民族中小学生的发育差异,为制定少数民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 目的了解2014年云南省6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及其前后时期发育量的现状及特点,并分析各个民族中小学生的发育差异,为制定少数民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在云南省7个州(市)随机抽取的23 728名7~18岁中小学生,对6个少数民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中小学生与同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指标的测定方法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要求。结果 2014年调查人群男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3岁,峰值为6.51cm。女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1岁,峰值为6.17cm。男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傈僳族〉佤族〉傣族〉汉族〉白族〉哈尼族;女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佤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白族。男生的生长突增幅度全距从高到低依次为: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白族;女生依次为:傈僳族〉白族〉傣族〉纳西族〉汉族〉哈尼族〉佤族。18岁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8.15±6.73)cm;七个民族18岁男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纳西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18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55.82±5.82)cm,18岁女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汉族〉纳西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男生整个青春发育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值均大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提前两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符合生长发育规律。结论云南省七个民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高峰期发育量及发育过程各有特点,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分人群、分类指导和地区分层干预的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小学生 中学生 生长发育 发育量
原文传递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趋势分析
4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1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0-1451,共2页
哈尼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澜沧江的中部地带.为了解哈尼族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趋势,本研究利用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哈尼族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生长发育 趋势 哈尼族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临沧市2005-2014年佤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情况分析
5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1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云南省临沧市佤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发展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少数民族部分)数据,分析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19所中小学7~18岁佤族学生生长迟缓、消瘦检出率及学生营养不良的变...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云南省临沧市佤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发展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少数民族部分)数据,分析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19所中小学7~18岁佤族学生生长迟缓、消瘦检出率及学生营养不良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10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5.61%、52.36%和35.85%,消瘦率分别为1.44%、0.76%和1.36%,营养不良率分别为52.35%、56.01%和41.13%;女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2.03%、47.41%和33.06%,消瘦率分别为0.91%、0.68%和0.83%,营养不良率分别为46.13%、49.77%和35.56%.2005-2014年佤族男、女生身高发育的突增期为13~14岁和9~10岁,女生比男生提前4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5、2010和2014年佤族18岁身高性别差分别为11.99、9.34和11.38 cm.男女生身高突增值有所提高,突增幅度全距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结论 佤族儿童青少年生长迟滞和消瘦的营养不良现象仍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生长发育 营养 佤族
原文传递
云南傣族中小学生2000—2014年营养状况变化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2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贺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4-1636,1640,共4页
目的分析2000—2014年15年间云南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提出改善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随机抽取2个县15所中小学7~18岁傣族学生作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2000—2014年15年间云南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提出改善傣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随机抽取2个县15所中小学7~18岁傣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WOGC标准),比较2000—2014年15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男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4.16%,33.85%,24.60%和15.25%,消瘦率分别为14.26%,20.09%,17.06%和14.49%;7~18岁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3.87%,25.77%,20.19%和12.52%,消瘦率分别为11.09%,12.96%,12.63%和9.86%。2000,2005,2010和2014年傣族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03%,1.78%,8.10%和7.36%;女生为1.02%,1.15%,4.60%和5.84%。结论傣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但超重肥胖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逐年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超重 肥胖症 学生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民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7 位作者 吕慧 陈露 魏熙晶 刘宏 黄达峰 黄鑫 刘春艳 谭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部分民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7个州(市)汉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 目的探讨中国部分民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7个州(市)汉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7个民族8~18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和体格测量等调查。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结果 16 645名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11.38%,标化检出率为11.85%;腹型肥胖率为12.29%,标化腹型肥胖率为13.49%。其中超重率为7.83%,肥胖率为3.55%。居住地年平均气温低和每天适量体育锻炼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32,0.93)。腹型肥胖(OR=9.53)、男生(OR=1.74)、汉族(OR=0.50)、居住在高纬度(OR=2.92)和经济发展水平高(OR=1.11)的地区、平均每天玩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时间长(OR=1.14)、睡眠时间过长(OR=1.12)和自觉课业负担重(OR=1.47)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各个民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的预防与干预,以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中国哈尼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变化趋势 被引量:6
8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1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1-944,共4页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中国哈尼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7~18岁哈尼族学生,对2005—2014年学生的生长迟缓、消瘦及体格生长发育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结...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中国哈尼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7~18岁哈尼族学生,对2005—2014年学生的生长迟缓、消瘦及体格生长发育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结果 2005—2014年哈尼族男、女生营养不良率从38.38%和30.36%下降到32.17%和28.13%,学生营养不良现象得到改善;2005、2010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33.92%、28.52%和27.01%,女生分别为26.88%、24.89%和25.63%;2005—2014年哈尼族男、女生突增年龄维持在13岁和11岁,女生比男生提前2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2005、2010和2014年哈尼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3.71、10.65和12.50 cm;学生体质指数变化较为平稳。结论 哈尼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处于正向生长长期趋势,但是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儿童 青少年 生长发育 营养
原文传递
中国傈僳族儿童青少年营养发展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1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1-974,共4页
目的分析2005-2014年10年间中国傈僳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傈僳族儿童青少年目前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的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怒江州3个县随机抽取24所中小学7~18... 目的分析2005-2014年10年间中国傈僳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傈僳族儿童青少年目前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的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怒江州3个县随机抽取24所中小学7~18岁傈僳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对2005-2014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进行学生体格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以及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2005-2014年傈僳族男、女生的营养不良率从48.84%和41.13%下降到30.96%和23.41%。其中2005、2010年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3.22%、35.54%和25.80%;女生分别为38.15%、33.56%和20.30%。2005、2010年和2014年傈僳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8.94cm、9.96cm和11.28cm。结论傈僳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很严重。针对学生营养不良和性差〈13cm等问题,建议开展人群的营养与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和促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开展,深度挖掘傈僳族成年身高的增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族 儿童 青少年 生长发育 营养
原文传递
中国白族儿童青少年2014年体格发育现况
10
作者 杨云娟 常利涛 +1 位作者 陈露 魏熙晶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2-1393,共2页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地区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2 639名,汉族同龄中小学生2 638人与之对照,... 目的分析2014年中国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为改善白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随机抽取2地区12所中小学7-18岁白族学生2 639名,汉族同龄中小学生2 638人与之对照,进行身高和体重的体格测量。采用方差分析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白族男、女生的身高发育速度最大值的年龄分别为12岁和10岁,女生较男生提前2年进入生长突增高峰年龄。男、女生身高突增最大值均为6.4 cm;汉族男、女生身高发育速度最大值的年龄均为11岁,身高突增最大值分别为7.7 cm和8.0cm。18岁时白族和汉族男、女生的身高性差分别为12.8,11.7 cm。结论白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加速,呈现明显的正向生长长期趋势,且仍有生长长期趋势潜力可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体重 生长和发育 儿童 青少年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