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靖 陆建环 +3 位作者 汤晓静 刘建平 杨柠娜 高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38-2042,共5页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嫌色细胞癌、12例嗜酸细胞瘤、9例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对三种肿瘤的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嫌色细胞癌、12例嗜酸细胞瘤、9例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对三种肿瘤的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CT值和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进行比较,探讨三种肿瘤的影像差异。结果 1)嫌色细胞癌43.7%(7/16)皮髓质期均匀强化,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细胞瘤33.3%(4/12)出现"星芒状瘢痕",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嫌色细胞癌的CT值及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分别为71.6±18.2及0.43±0.16、75.3±15.4及0.43±0.18、65.5±16.3及0.53±0.15,嗜酸细胞瘤为93.1±17.3及0.58±0.17、85.1±24.8及0.54±0.21、63.8±7.4及0.51±0.09,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别为87.3±31.5及0.58±0.20、84.5±29.3及0.55±0.25、83.4±26.5及0.69±0.22,皮髓质期嫌色细胞癌与另外两组肿瘤病灶CT值和强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泄期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另外两组CT值和强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三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和排泄期肿瘤CT值和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有助于三种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脏 嫌色细胞癌 嗜酸细胞瘤 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CTA分型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9
2
作者 汤晓静 常谦 +2 位作者 史东惠 李林 郑娅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VBD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椎基底动脉CTA形态进行影像学分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后循环脑梗死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根据...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VBD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椎基底动脉CTA形态进行影像学分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后循环脑梗死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根据VBD在CTA上的表现,分为:S型、U型/L型、螺旋型;S型临床症状最轻,U型/L型次之,螺旋型最重。(2)30例VBD患者中,后循环脑梗死12例,血管狭窄8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17例,2组间后循环脑梗死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可以对VBD进行分型,各型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各异。VBD与后循环脑梗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血管成像 脑梗死
下载PDF
低管电压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汤晓静 李海军 +2 位作者 史东惠 魏嵬 刘疆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5期30-32,74,共4页
目的探讨80k V低管电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在一周内行颈动脉低管电压(80k V)CT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记录MSCTA中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 目的探讨80k V低管电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在一周内行颈动脉低管电压(80k V)CT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记录MSCTA中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并记录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CT值,算出均值;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CTA的CTDIvol、DLP、ED分别为(11.82±0.00)m Gy、(295.04±43.93)m Gy.cm、(1.74±0.26)m Sv;颈动脉CT均值为(489.71±46.74)HU;低管电压CTA及CDFI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斑块性质判定、狭窄程度的判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0.60,P<0.05)。结论采用80k V低管电压行颈部CTA检查,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且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不受影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低剂量扫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X线 辐射剂量 管电压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多普勒
下载PDF
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彤 汤晓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7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38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均行CT诊断,观察并比较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 目的:探讨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38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均行CT诊断,观察并比较CT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病灶钙化情况、CT平扫、强化值等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细颗粒状钙化、瘤体形态、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病灶数目、增强扫描病灶实质性部分密度、病灶囊变表现、结节边缘等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进行鉴别诊断时,采用CT诊断,能够对其进行准确的区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诊断潜能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汤晓静 李海军 +3 位作者 史东惠 张馨予 刘疆 魏嵬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早期诊断潜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在CT上的出血形态特点与动脉瘤部位的关系;按改良Fisher分级评价出血量,判定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发生与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瘤性... 目的探讨CT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早期诊断潜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在CT上的出血形态特点与动脉瘤部位的关系;按改良Fisher分级评价出血量,判定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发生与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瘤性SAH的CT表现为侧裂、纵裂、脑池铸型高密度影,或伴有额叶直回、侧裂周围的血肿。Fisher分级:Ⅰ级8例,Ⅱ级35例,Ⅲ级44例,Ⅳ级2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SCVS 39例(36.1%),不同Fisher分级间SCV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显示动脉瘤破裂的一些特征性表现,可以间接推测动脉瘤的部位,并能准确对动脉瘤性SAH行Fisher分级,对SAH所致SCVS行前瞻性诊断,对指导动脉瘤性SAH的进一步治疗、防治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