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血府逐瘀汤治疗手皲裂2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肖应华
魏琛
-
机构
云南省昆湖针织总厂卫生所
云南省昆明市卫生防疫站
-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1996年第3期74-74,共1页
-
文摘
笔者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对2例皲裂性湿疹进行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于下: 基础方药:当归30g、红花9g、熟地80g、赤芍15g、桃仁9g、柴胡9g、枳壳9g、川芎15g、桔梗9g、怀牛夕6g、甘草6g。有湿热征象加黄柏、苍术;痒甚者加白癣皮、僵蚕、防风;脾虚加党参、茯苓;失眠加柏子仁、枣仁。每日1剂,分3次水煎服。 例1:男性,44岁。双手掌侧、掌背患部皮肤粗糙变硬增厚,皲裂,触之疼痛。面黄,舌中部有瘀斑,苔腻,脉弦滑。辨证属气滞血瘀夹湿。治以活血化瘀、养血润燥,基础方加黄柏10g、苍术12g、党参20g、白癣皮18g、僵蚕9g。服药2个月(计61剂),面色渐红润,增厚皮肤,皲裂完全消失。跟踪观察近10个月未见复发。
-
关键词
手皲裂
血府逐瘀汤
基础方
白癣皮
养血润燥
党参
僵蚕
苍术
皮肤粗糙
枣仁
-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5例气性坏疽的护理体会
- 2
-
-
作者
邵淑媛
魏琛
肖应华
-
机构
云南省昆明虫胶厂卫生所
云南省昆湖针织总厂卫生所
-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1997年第1期52-53,共2页
-
文摘
气性坏疽是由多种厌氧菌引起的急性感染,全身毒血症状,局部产气、坏死为本病的临床特征.因病情变化快,若治疗和护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现将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9岁,住院时间最长90天,最短30天,平均48.2天.均确诊为气性坏疽.
-
关键词
气性坏疽
护理体会
云南省
急性感染
清创术后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厌氧菌
住院时间
临床特征
中心静脉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