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瘫患者行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开文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6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将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实施在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治疗的70例偏瘫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病例选于2016年2月—2018年4月,分组法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单双数,一组入组35例,试验组实行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综合性神经康复疗... 目的研究将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实施在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治疗的70例偏瘫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病例选于2016年2月—2018年4月,分组法按照患者入院编号单双数,一组入组35例,试验组实行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疗法,分析两组临床有效统计率,并评定两组治疗之前和治疗6个月之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值、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满意统计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97.14%高于对照组数值指标8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P<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之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值(4.26±1.10)分少于对照组数值指标(11.20±2.13)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6,P<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4.61±1.20)分少于对照组数值指标(7.90±2.35)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6,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满意统计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指标(77.1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P<0.05)。结论对偏瘫患者开展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展示较优效果,可以将偏瘫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状况明显提升,减少偏瘫患者抑郁状况,改善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状况,展示出重要临床治疗价值,存在进一步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综合性神经康复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miR-124-3p通过靶向Rab11a缓解创伤性脑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买定 余慧敏 +2 位作者 杨伟 杨永花 苏文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4-3p(miR-124-3p)/脑Ras相关蛋白11a(Rab11a)分子轴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2O2)处理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构建TBI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 目的探讨微小RNA-124-3p(miR-124-3p)/脑Ras相关蛋白11a(Rab11a)分子轴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2O2)处理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构建TBI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24-3p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 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硒蛋白N1(SEPN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miR-124-3p和Rab11a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OS水平。结果miR-124-3p在H2O2处理的HT22细胞中低表达(P<0.05);过表达miR-124-3p明显抑制H2O2诱导HT22细胞SEPN1、GPX1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P<0.05)和iNOS表达水平的上调(P<0.05),以及炎症因子caspase 1、IL-1β、IL-18表达水平的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124-3p靶向作用Rab11a并下调其表达(P<0.05);实验进一步证实,与敲降Rab11a比较,同时敲降miR-124-3p和Rab11a可明显下调单独敲降Rab11a对HT22细胞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miR-124-3p通过靶向下调Rab11a抑制H2O2诱导HT22细胞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微小RNA-124-3p 脑Ras相关蛋白11a
下载PDF
电针联合肌内效贴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扬 何宗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肌内效贴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排名,将单数50例设定为研究组,双数50例设定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肌内效贴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联...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肌内效贴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排名,将单数50例设定为研究组,双数50例设定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肌内效贴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31.32±4.63)分,高于对照组的(28.56±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A、B、C、D、E区评分分别为(38.95±0.46)分、(49.01±0.55)分、(32.01±0.55)分、(30.35±0.36)分、(30.62±0.5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8.56±0.44)分、(48.65±0.52)分、(31.54±0.47)分、(30.11±0.34)分、(30.27±0.5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跟耳试验角度、股角分别为(60.56±5.22)°、(88.24±5.46)°,均大于对照组的(56.71±5.85)°、(84.88±6.21)°,足背屈角为(40.85±2.01)°,小于对照组的(43.82±2.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电针联合肌内效贴应用于脑瘫患儿中,可有效提高其平衡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并可改善肌张力,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肌内效贴 电针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原文传递
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陶锐 杨爱萍 +3 位作者 刘夏 陈世汪 何宗英 张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3期112-114,143,共4页
目的研究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应用分阶段康复干预对其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36)接受术后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n=36)接受术后分... 目的研究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应用分阶段康复干预对其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36)接受术后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n=36)接受术后分阶段康复干预.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个月的肩关节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各项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研究组的A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应用分阶段康复干预,可有效促使肩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或解除活动限制,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手术 分阶段康复干预 肩关节功能 恢复效果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应用研究
5
作者 唐开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6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颅磁刺激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组。4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40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经颅磁刺激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经颅磁刺激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组。4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40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项语言发育能力评分及粗大运动量表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1±1.2)分,低于对照组的(10.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经颅磁刺激的临床效果肯定,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治疗 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 语言发育 神经功能缺损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徒手膨肺联合胸廓震动挤压排痰在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陈红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徒手膨肺联合胸廓震动挤压排痰在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该院重症康复病房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痰,... 目的分析徒手膨肺联合胸廓震动挤压排痰在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该院重症康复病房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痰,观察组采用徒手膨肺联合胸廓震动挤压排痰.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排痰量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单次排痰量比对照组高,干预第2、3、4周排痰总量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2周、第3~4周,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徒手膨肺联合胸廓震动挤压排痰,可促进患者痰液排出,减少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重症康复病房 徒手膨肺 胸廓震动挤压 排痰量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