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濒危植物大果木莲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毛云玲 陈少瑜 +4 位作者 韩燕 吴涛 司马永康 郝佳波 付玉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163-15166,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大果木莲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珍稀濒危植物大果木莲新鲜嫩叶为材料,在高盐沉淀法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基础上,通过ISSR-PCR反应体系中5个主要因素的单因子梯度试验,优化并最终建立了大果木莲稳定而高效的IS...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大果木莲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珍稀濒危植物大果木莲新鲜嫩叶为材料,在高盐沉淀法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的基础上,通过ISSR-PCR反应体系中5个主要因素的单因子梯度试验,优化并最终建立了大果木莲稳定而高效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结果]试验建立的大果木莲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20.0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0μl、Mg2+2.0 mmol/L、Taq酶0.5 U、DNA模板40 ng、引物0.8μmol/L、dNTPs0.2 mmol/L和ddH2O13.3μl,其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0~60℃退火45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72℃完全延伸7 min。[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大果木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状况以及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大果木莲 基因组DNA ISSR—PCR反应体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大果木莲种群格局及濒危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少瑜 付玉嫔 +3 位作者 吴涛 司马永康 郝佳波 韩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及方差均值比率法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濒危植物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大果木莲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及方差均值比率法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濒危植物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大果木莲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合生殖生物学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分析了导致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根据株高和胸径可分别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5级、高度结构分为6级;在大果木莲的5个年龄结构分级中,成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较少;其高度结构完整,个体高度主要在20 m以下。种群的方差均值比率为0.838 3,其空间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根据特定时间生命表可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幼树阶段(年龄级为Ⅱ~Ⅲ级)、成树阶段(年龄级为Ⅲ~Ⅳ级)、老树阶段(年龄级为Ⅳ~Ⅴ级),其中成树阶段个体死亡率最低。大果木莲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自我更新能力差、种子生产力低下、有性生殖困难、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基因流受限以及人为干扰是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针对大果木莲濒危现状和致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种群格局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濒危原因
下载PDF
磷胁迫和不同栽植方式下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尹艾萍 付玉嫔 +3 位作者 祁荣频 杨卫 吴涛 徐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8,共6页
研究云南松与旱冬瓜混栽对磷胁迫的反应。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云南松与旱冬瓜2树种不同栽植方式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了缺磷(0 mg.L-1)、低磷(31 mg.L-1)和适磷(62 mg.L-1)3个水平... 研究云南松与旱冬瓜混栽对磷胁迫的反应。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云南松与旱冬瓜2树种不同栽植方式下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供试营养液为Hoagland营养液,设置了缺磷(0 mg.L-1)、低磷(31 mg.L-1)和适磷(62 mg.L-1)3个水平。结果表明:(1)磷胁迫下,纯栽植或与旱冬瓜混栽,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地上、地下和全株干重均低于对照,在低磷胁迫时差异不显著,缺磷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磷胁迫程度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增加。(2)不同栽植方式对云南松幼苗的影响表现为,磷胁迫下,随着旱冬瓜混栽比例(0、1、2株)增加,云南松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尖数、地上、地下、全株生物量、根冠比减少。磷胁迫可降低云南松幼苗的生物量,但它可通过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质分配来适应磷营养的胁迫;苗期混交旱冬瓜对云南松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旱冬瓜的生长是有利的;云南松幼苗以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来适应磷胁迫下地上部分与旱冬瓜幼苗对光照和空间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胁迫 混栽 云南松 旱冬瓜 生物量
下载PDF
中缅木莲与大果木莲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付玉嫔 陈少瑜 +2 位作者 吴涛 郝佳波 司马用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了探讨大果木莲的濒危机制,以非濒危同属近缘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二者的生境、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聚合果大小约为中缅木莲的2倍,蓇葖果数量约为其1/2,理论种子生产力(胚珠数)为其61%,实际种子生... 为了探讨大果木莲的濒危机制,以非濒危同属近缘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二者的生境、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聚合果大小约为中缅木莲的2倍,蓇葖果数量约为其1/2,理论种子生产力(胚珠数)为其61%,实际种子生产力(结实量)为其58.8%,萌发时间较中缅木莲长10~15 d,二者萌发率都在60%以上,但大果木莲的萌发率变异高达39.6%。大果木莲生境多为石灰岩山地,岩石裸露较多,环境潮湿,萌发更新环境较中缅木莲恶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中缅木莲 濒危 种子形态特征 萌发率 种子生产力
下载PDF
牛樟芝萜烯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原晓龙 赵能 +4 位作者 陈剑 陈中华 王娟 杨宇明 王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98-2404,共7页
为了研究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倍半萜的生物合成,通过对牛樟芝基因组分析获得倍半萜类合成酶基因(AcTPS2),利用RT-PCR克隆获得其全长cDNA,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AcTPS2基因cDNA全长1 068bp,Blast比对发... 为了研究牛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倍半萜的生物合成,通过对牛樟芝基因组分析获得倍半萜类合成酶基因(AcTPS2),利用RT-PCR克隆获得其全长cDNA,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AcTPS2基因cDNA全长1 068bp,Blast比对发现,AcTPS2含倍半萜类合成酶所独具的富含天冬氨酸序列DXXXD及萜类合成酶特有的RRDTSG-LDL保守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cTPS2基因与其他真菌的倍半萜聚为一类;表达谱分析显示,以甘露糖作为碳源、以酪蛋白胨作为氮源能够有效促进AcTPS2基因的诱导表达。研究结果可为以后牛樟芝倍半萜类生物合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倍半萜类合成酶 基因克隆 系统进化 诱导表达
下载PDF
黄花杓兰菌根真菌rDNA ITS的多样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缪福俊 蒋宏 +4 位作者 王宏虬 原晓龙 陈剑 杨宇明 王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5-820,共6页
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因具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长期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菌根真菌是其栽培和保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协同因子。采用免培养技术对滇西北4个不同居群的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毛根的真菌进行核糖体脱氧核糖核... 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因具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长期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菌根真菌是其栽培和保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协同因子。采用免培养技术对滇西北4个不同居群的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毛根的真菌进行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区段扩增。结果表明:从4个居群的毛根中共克隆得到366个真菌ITS-taxa,其中白水河居群93个,石卡雪山居群90个,天生桥居群103个,纳帕村居群80个;黄花杓兰毛根系统中存在丰富多样的菌根真菌类型,分别涉及胶膜菌属Tulasnella,伏革菌属Corticium,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和丝核菌属Rhizoctoia 4个属及一类归属未定的真菌(uncultured mycorrhizal fungi);胶膜菌属对于黄花杓兰具有一定的寄主专一性特征,可能对黄花杓兰的生长有促生作用。以上结果为菌肥的研制和黄花杓兰植物的栽培与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黄花杓兰 菌根真菌 RDNA ITS 胶膜菌属 多样性
下载PDF
滇牡丹红斑病最适诱抗剂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缪福俊 安曼云 +3 位作者 华梅 原晓龙 陈剑 王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研究植物病害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的诱抗效应,以期为红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采用康壮素(Harpin)、苯并噻二唑(BTH)和水杨酸(SA)3种常见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其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 研究植物病害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的诱抗效应,以期为红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采用康壮素(Harpin)、苯并噻二唑(BTH)和水杨酸(SA)3种常见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进行了诱抗试验,分析了其发病指数、诱抗效果、生理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3种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诱抗效果显著,发病指数均显著下降,其中以BTH的诱抗效果最佳;并确定BTH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0 mg/L,诱抗效果高达68.27%。在此浓度处理后,叶片病斑面积停止增长,边缘逐渐愈合,SAFR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色素和相关酶系活力指标均显著增加,这些变化与流胶病的抗性变化密切相关。3种诱抗剂对滇牡丹红斑病原菌不产生毒杀作用,而是诱导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红斑病 诱抗剂 诱抗效果 抗性
下载PDF
小桐子壳栽培平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文留坤 刘绍雄 +1 位作者 缪福俊 熊智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充分利用小桐子壳资源,探讨了小桐子壳作为栽培基质在平菇栽培方面的研究。采用脱毒处理方法对小桐子壳进行脱毒,并直接把小桐子壳作为主栽培养料,以稻草、木屑以及麦麸为供选择的辅料栽培平菇,研究其可行性,得到最优配方。0.5 mol... 为充分利用小桐子壳资源,探讨了小桐子壳作为栽培基质在平菇栽培方面的研究。采用脱毒处理方法对小桐子壳进行脱毒,并直接把小桐子壳作为主栽培养料,以稻草、木屑以及麦麸为供选择的辅料栽培平菇,研究其可行性,得到最优配方。0.5 mol·L^(-1)的Ca(OH)_2溶液和1 g Na_2O_2分别处理的小桐子壳经70℃高温发酵后不含有佛波醇酯,其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为小桐子壳70%、稻草15%、麦麸10%。小桐子壳作为平菇栽培主料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壳 平菇 脱毒
下载PDF
思茅松良种无性繁殖苗规模化培育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付玉嫔 刘云彩 +4 位作者 蒋云东 李思广 罗娅 陈娟 张快富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24,共2页
从良种采穗圃建立、繁殖方法、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良种苗木培育技术,为生产上提供了指导依据。
关键词 思茅松 良种 无性繁殖 苗木培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