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赤桉林群落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克勤 郭逢春 +2 位作者 贺庭荣 王建文 李金洪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37-41,47,共6页
为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从反映群落稳定性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长量和生物量等常用指标分析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人工赤桉 (Eucalyptuscamaldulensis)林密度普遍偏高 ,结构比较简单 ,群落稳定性较差。 3种密... 为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从反映群落稳定性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长量和生物量等常用指标分析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人工赤桉 (Eucalyptuscamaldulensis)林密度普遍偏高 ,结构比较简单 ,群落稳定性较差。 3种密度的赤桉林群落 ,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 ,林下植被层的群落分异性越大 ,林分中主要分布优势种 (乔木为赤桉 ,林下植物为扭黄茅 ) ,其他种群的数量极少 ,林下植被层的结构比较简单 ,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 ,物种的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等 4个指标不断减小 ,群落物种多样性在不断降低 ,结构合理性越差 ;群落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变化 ,基本随赤桉林的密度增加而减小 ,密度最小的林分F1的生物量是其他 2种高密度林分生物量的 2倍以上。各林分林木生长缓慢 ,即使密度最小的林分F1的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 ,分别只有 0 72cm和 0 78m。为了增加干热河谷地区人工乔木林群落的稳定性 ,使其逐步实现正向演替 ,发挥其应有的生态防护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林分密度 群落稳定性 金沙江干热河谷 群落结构 林下植被 干热河谷地区 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指数 演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