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部分地区荷斯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衡昭君 舒凡帆 +2 位作者 贺君君 李永华 杨建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3-978,共6页
为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云南部分地区荷斯坦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本实验从云南大理、昆明、曲靖和楚雄等牛养殖集中地区总共9个养殖场采集荷斯坦牛粪便样品547份,采用套式PCR结合测序检测并分析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显... 为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云南部分地区荷斯坦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本实验从云南大理、昆明、曲靖和楚雄等牛养殖集中地区总共9个养殖场采集荷斯坦牛粪便样品547份,采用套式PCR结合测序检测并分析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57%(25/547);各地区的感染率为0~10.53%,其中昆明地区养殖场感染率最高,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25<0.05)。断奶前犊牛感染率为6.32%(23/364),高于其他月龄牛的感染率,但各月龄牛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2>0.05)。公牛感染率为7.84%(8/102)高于母牛3.82%(17/445),性别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79>0.05)。进一步通过对样品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后鉴定其基因型,结果显示本研究共鉴定出5个基因型,I、J、BEB4为3个已知的基因型和YNY1、YNY22个新拟定的基因型,其中BEB4为优势基因型。在不同地区中,大理检出4种基因型(BEB4、I、YNN1、YNN2),昆明仅检出基因型BEB4,曲靖仅检出基因型J,大理地区基因型分布较为多样;在0~3月龄犊牛检出5种基因型,3~6月龄和成年牛分别只检出基因型BEB4和J;母牛检出4种基因型(BEB4、J、I、YNN1),公牛检出基因型BEB4和YNN2。采用MEGA 7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基因型YNY1、YNY2和I、J、BEB4分别位于Group 1和Group 2,均具有人兽共患潜力。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调查了云南省荷斯坦牛中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并分析了其基因型分布,填补了云南荷斯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研究空白,为云南荷斯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毕氏肠微孢子虫 感染率 基因型
下载PDF
云南武定县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俊蓉 邓卫东 +3 位作者 席冬梅 李永华 段彦民 杨建发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10期132-135,共4页
为了解云南省武定县乡镇羊的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从武定县的插甸镇某大耳黄羊羊场和猫街镇、狮山镇和田心乡的散养户中采集新鲜羊粪样共222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寄生虫。结果显示:样品线虫卵和球虫卵囊的总检出率为93.69%,其中... 为了解云南省武定县乡镇羊的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从武定县的插甸镇某大耳黄羊羊场和猫街镇、狮山镇和田心乡的散养户中采集新鲜羊粪样共222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寄生虫。结果显示:样品线虫卵和球虫卵囊的总检出率为93.69%,其中线虫卵阳性率为81.98%、球虫卵囊阳性率为33.78%、线虫和球虫的混合感染率为22.07%;从不同采样点来看,插甸镇某大耳黄羊场的线虫卵和球虫卵囊检出率为91.30%,猫街镇的线虫卵和球虫卵囊检出率为93.15%,狮山镇的线虫卵和球虫卵囊检出率为100%,田心乡的线虫卵和球虫卵囊检出率为93.15%。从不同养殖方式来看,规模化养殖场的线虫卵和球虫卵囊检出率为91.30%、散养户的线虫卵和球虫卵囊检出率为94.32%。不同乡镇以及不同养殖方式的羊肠道寄生虫感染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云南武定县部分乡镇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且有混合感染。建议进行定期驱虫,加强饲养环境监控,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寄生虫 感染情况 饱和盐水漂浮法 线虫 球虫 调查
下载PDF
山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风险因素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华 高峰 +1 位作者 段彦明 冉李燕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布鲁氏菌病是1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人畜感染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羊布鲁氏菌是感染人的重要病原,绵羊、山羊均易感。该病流行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养殖户防疫意识不足,盲目引种、隔离检... 布鲁氏菌病是1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人畜感染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羊布鲁氏菌是感染人的重要病原,绵羊、山羊均易感。该病流行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养殖户防疫意识不足,盲目引种、隔离检测不到位,圈舍不规范、病畜淘汰机制难以实施等。为减少或消灭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应针对影响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各种因素,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防疫意识,坚持自繁自养,落实引种检疫制度,做好消毒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开展阳性场净化工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布鲁氏菌病 风险因素 联防联控
下载PDF
传播动物虫媒病的蚊种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分布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建利 花群俊 +3 位作者 杨云庆 杨俊兴 祝贺 唐金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3期48-51,共4页
蚊类是传播多种动物虫媒病毒的重要生物媒介。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气候变暧,蚊类分布范围扩大,传播动物虫媒病毒的能力增加。动物虫媒病严重影响家畜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中国蚊科的区系分布和种类,分析了传播动物... 蚊类是传播多种动物虫媒病毒的重要生物媒介。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气候变暧,蚊类分布范围扩大,传播动物虫媒病毒的能力增加。动物虫媒病严重影响家畜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中国蚊科的区系分布和种类,分析了传播动物虫媒病病毒的蚊种类及其我国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重要动物虫媒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虫媒病毒 分类 种类分布 公共卫生
下载PDF
我国动物虫媒病毒媒介库蠓种类分布 被引量:13
5
作者 花群义 花群俊 +5 位作者 陈兵 杨俊兴 杨云庆 刘建利 祝贺 叶奕优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5年第3期58-61,共4页
库蠓(Culicoides)是动物蓝舌病、施马伦贝格病、水泡性口炎、赤羽病、鹿流行性出血病等重要动物虫媒病的传播媒介。本文介绍了库蠓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性、繁殖、吸血习性、地理分布、季节消长、种群优势、物种多样性以及中国库蠓的区... 库蠓(Culicoides)是动物蓝舌病、施马伦贝格病、水泡性口炎、赤羽病、鹿流行性出血病等重要动物虫媒病的传播媒介。本文介绍了库蠓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性、繁殖、吸血习性、地理分布、季节消长、种群优势、物种多样性以及中国库蠓的区系分布和种类,分析了传播动物虫媒病病毒的库蠓种类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和防制重要动物虫媒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虫媒病毒 库蠓 种类分布
下载PDF
武定县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永华 翟国莲 +1 位作者 普丽花 段彦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10期22-23,共2页
为了解武定县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及为其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武定县某养殖户随机采集14份黄牛和10.份水牛粪便样品,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检查寄生虫感染情况,其中,线虫卵检出14份,检出率为58.33%,球虫卵囊检出17份,... 为了解武定县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及为其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武定县某养殖户随机采集14份黄牛和10.份水牛粪便样品,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检查寄生虫感染情况,其中,线虫卵检出14份,检出率为58.33%,球虫卵囊检出17份,检出率为70.83%,吸虫卵检出14份,检出率为58.33%,混合感染检出19份,检出率为79.17%。调查结果表明,武定县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十分严重,以线虫、球虫和吸虫感染为主,需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防治 武定县
下载PDF
云南武定鸡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永华 李朝 +5 位作者 段彦民 张胜忠 王梦芸 李廷翠 普丽花 杨建发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12期8-10,共3页
在云南省武定县某笼养和放养混合养殖的鸡场采样38只成年活鸡,用完全剖检法对其进行体外寄生虫和消化道寄生虫的检测,以期了解武定鸡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驱虫方案。检测结果表明,32只鸡检出羽虱,检出率84.2%;13只检出异刺线... 在云南省武定县某笼养和放养混合养殖的鸡场采样38只成年活鸡,用完全剖检法对其进行体外寄生虫和消化道寄生虫的检测,以期了解武定鸡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驱虫方案。检测结果表明,32只鸡检出羽虱,检出率84.2%;13只检出异刺线虫,检出率34.2%;8只检出蛔虫,检出率21.1%;2只检出绦虫,检出率5.3%。结果显示,该鸡场有寄生虫感染,且十分严重,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鸡场的饲养方式和驱虫方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鸡 羽虱 蛔虫 异刺线虫 绦虫
下载PDF
武定县金沙江流域蜜源植物荆条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
8
作者 段彦民 付志忠 +4 位作者 黄加平 鲁仙莲 王鳅 许家银 杨晓萍 《蜜蜂杂志》 2023年第2期I0009-I0011,共3页
蜜源植物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蜂群发展快慢、蜂产品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荆条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蜜源植物,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近年来发现我县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分布有大面积黄荆条,流蜜稳定,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提... 蜜源植物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蜂群发展快慢、蜂产品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荆条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蜜源植物,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近年来发现我县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分布有大面积黄荆条,流蜜稳定,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提出对新发现的荆条蜜源植物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促进武定县金沙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源植物 荆条 开发利用 保护
下载PDF
我国中蜂主产区部分蜂蜜质量现状调查——兼论影响蜂蜜质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祖荫 夏晨 +3 位作者 李刚 段彦民 潘东福 林致中 《中国蜂业》 2024年第2期36-38,共3页
对7省市22家中蜂场或合作社送检的31个蜂蜜样品,检测含水量、酶值、羟甲基糠醛、菌落总数等4个主要指标,总体质量良好。水分含量21.2%以下、浓度在41°Bé及其以上的蜂蜜占调查蜂蜜样品总数的90.3%;酶值>4ml/g·h的蜂蜜... 对7省市22家中蜂场或合作社送检的31个蜂蜜样品,检测含水量、酶值、羟甲基糠醛、菌落总数等4个主要指标,总体质量良好。水分含量21.2%以下、浓度在41°Bé及其以上的蜂蜜占调查蜂蜜样品总数的90.3%;酶值>4ml/g·h的蜂蜜占83.9%;羟甲基糠醛<40mg/kg的蜂蜜占96.8%;菌落总数合格的蜂蜜(<1000CFU/g)占93.5%;4项指标均达到上述标准的样品占送检总数的71.0%。蜂蜜品质与生产技术、蜂蜜品种、贮存条件、加工工艺有关。生产封盖成熟蜜+冷链贮存+先进的加工工艺,应该是中蜂生产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蜂蜜 质量调查 冷链 加工工艺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琛福 梁云浩 +7 位作者 花群俊 吕建强 孙洁 廖立珊 唐金明 张彩虹 杨俊兴 张桂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为鉴定非洲猪瘟病毒(ASFV)p54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抗原指数对ASFV p54蛋白进行抗原表位的预测,人工合成预测的抗原表位多肽,利用ASFV阳性血清以及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采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方... 为鉴定非洲猪瘟病毒(ASFV)p54蛋白的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抗原指数对ASFV p54蛋白进行抗原表位的预测,人工合成预测的抗原表位多肽,利用ASFV阳性血清以及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采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方法验证所预测抗原表位多肽的免疫学特性。预测结果显示,可能的抗原表位区域有:aa23-aa29,aa36-aa45,aa72-aa94,aa114-aa120,aa124-aa130,aa137-aa150。间接ELISA试验表明aa23-aa29,aa36-aa45,aa72-aa94,aa114-aa120,aa137-aa150多肽的抗原性较好,其中aa36-aa45,aa72-aa94多肽可以分别与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ASF多肽疫苗及免疫学临床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p54蛋白 抗原表位
下载PDF
中甸牦牛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1
作者 普丽花 金显栋 +8 位作者 邹丰才 祝军华 程文杰 翟国莲 李永华 段彦明 张继才 杨建发 亐开兴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为了解中甸牦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牦牛寄生虫病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昆明小哨和香格里拉市随机采集106份新鲜粪便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共检测出49份样品有寄生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为46.23%。其中,线虫感染率为40.5... 为了解中甸牦牛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牦牛寄生虫病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从昆明小哨和香格里拉市随机采集106份新鲜粪便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共检测出49份样品有寄生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为46.23%。其中,线虫感染率为40.57%,吸虫感染率为16.98%,线虫和吸虫混合感染率为11.32%。调查表明,该地区中甸牦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以线虫感染为主。中甸牦牛对驱虫药比较敏感,驱虫效果明显,感染率显著低于自由放牧牛群。因此,生产中应加强采取防治措施,提高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范,以确保牦牛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甸牦牛 消化道寄生虫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8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彦星 花群俊 +7 位作者 张彩虹 曹琛福 阮周曦 曾少灵 史卫军 黄超华 杨俊兴 花群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48,共5页
根据蓝舌病病毒8型(BTV-8)VP2基因序列(Seg-2)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BTV-8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BTV-8核酸,与蓝舌病病毒其他血清型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牛病毒性腹... 根据蓝舌病病毒8型(BTV-8)VP2基因序列(Seg-2)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BTV-8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BTV-8核酸,与蓝舌病病毒其他血清型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口蹄疫病毒(FMDV)等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最低可检测核酸浓度为2.8×10^3 copies/mL;Ct值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2%。用所建立方法对11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文献报道的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RT-qPCR方法可用于BTV-8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8型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
下载PDF
武定鸡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峰 李永华 毕记能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16期74-76,共3页
武定鸡是云南省有名的地方良种,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也是武定县的特有品种。发展武定鸡生产并培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是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随着市场开放和流通加快,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使农产... 武定鸡是云南省有名的地方良种,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也是武定县的特有品种。发展武定鸡生产并培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是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随着市场开放和流通加快,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使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让武定鸡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武定鸡 优质农产品 武定县 思路及对策 机遇与挑战
下载PDF
浅谈武定鸡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峰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8期164-166,共3页
武定鸡是武定县乃至云南省的一个优良品种,充分发挥武定鸡品种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武定鸡产业,使之成为全县促农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当前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但由于武定鸡种源不足,导致武定鸡产业在发展中存在养殖规... 武定鸡是武定县乃至云南省的一个优良品种,充分发挥武定鸡品种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武定鸡产业,使之成为全县促农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当前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但由于武定鸡种源不足,导致武定鸡产业在发展中存在养殖规模不大、质量不高、速度不快和龙头企业不强等问题.立足武定鸡遗传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一方面坚持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保种场、保护区建设,加大武定鸡资源的保护力度.科研、生产和推广相结合,加强武定鸡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发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推进武定鸡资源保护和利用进程,达到保用并举、以用促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定鸡 地方品种 存在问题 保护 开发 产业化 对策
下载PDF
塞内卡谷病毒和口蹄疫病毒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彦星 花群俊 +6 位作者 曹琛福 杨俊兴 阮周曦 曾少灵 张彩虹 朱琳 花群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0-1074,共5页
为建立塞内卡谷病毒(SVV)和口蹄疫病毒(FMDV)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SVV 3D基因序列和FMDV 3D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SVV和FMDV的双重荧光RT-PCR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出SVV核酸和FMDV核... 为建立塞内卡谷病毒(SVV)和口蹄疫病毒(FMDV)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SVV 3D基因序列和FMDV 3D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SVV和FMDV的双重荧光RT-PCR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出SVV核酸和FMDV核酸,与水泡性口炎病毒(VSV-IND和VSV-NJ)、猪水泡病病毒(SV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以及猪瘟病毒(CSFV)等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本试验中最低可检测到SVV和FMDV核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35×10-5,1.68×10-5 mg/L。重复性好,Ct值变异系数小于4%。利用所建立方法对116份已知的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一致。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可用于SVV和FMDV的鉴别检测,为塞内卡病毒病和口蹄疫的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谷病毒 口蹄疫病毒 双重荧光RT-PCR 3D基因
原文传递
非洲猪瘟病毒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0
16
作者 靳雯雯 杨俊兴 +7 位作者 花群俊 刘建利 曹琛福 曹胜波 曾少灵 陶虹 阮周曦 吕建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3-1046,共4页
以基因工程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VP73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用以检测猪血清中抗非洲猪瘟VP73蛋白的抗体。该方法对非洲猪瘟标准阳性血清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2 560,与同类进口ELISA试剂盒相当。此方法只特异性检出非... 以基因工程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VP73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用以检测猪血清中抗非洲猪瘟VP73蛋白的抗体。该方法对非洲猪瘟标准阳性血清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2 560,与同类进口ELISA试剂盒相当。此方法只特异性检出非洲猪瘟阳性血清,而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5种猪传染病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发现,检测同一份血清的变异系数小于10%,表明其重复性较好。包被好的酶标板37℃放置5d后,对同一份血清的检测敏感性无明显变化,初步表明其稳定性较好。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进口ELISA试剂盒分别对150份血清样品进行非洲猪瘟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9.1%和94.3%,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8%。以上试验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以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VP73蛋白 间接ELISA
原文传递
非洲猪瘟病毒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林彦星 曹琛福 +5 位作者 曾少灵 花群俊 杨俊兴 黄超华 史卫军 花群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0-1095,共6页
本研究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中序列保守稳定的B646L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敏感、特异、高效的ASFV核酸RPA快速检测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ASFV核酸,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 本研究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中序列保守稳定的B646L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敏感、特异、高效的ASFV核酸RPA快速检测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ASFV核酸,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口蹄疫病毒(FMDV)、猪A型塞内卡病毒(SVA)等灭活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本试验中最低可检测到2×101copies/uL;检测时间短,15 min即可完成反应;重复性好。采用ASFV灭活抗原和猪血液制备模拟临床猪血样品,能检出灭活抗原的稀释度为1∶12 800,应用该方法对200份进口冻猪产品及供港猪场420份猪抗凝血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OIE推荐的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相同。本研究建立的RPA快速检测法操作简便,尤其适合ASFV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RPA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彦星 花群俊 +7 位作者 史卫军 黄超华 曹琛福 张彩虹 阮周曦 曾少灵 杨俊兴 花群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2-1498,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EHDV保守的非结构蛋白NS1基因(segment 5)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敏感、快速的EHDV核酸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EHDV保守的非结构蛋白NS1基因(segment 5)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敏感、快速的EHDV核酸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EHDV核酸,与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口蹄疫病毒(FMDV)等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本试验中最低可检测到8×10~1copies/μL;检测时间短,仅需15 min;重复性好。采用所建立方法对115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结果相同。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RPA快速检测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基层实验室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RT-RPA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