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氨溴索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对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雷 杨露 +5 位作者 王朋 米婷 摆念祖 贺毅飞 康晓达 史柳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SCT)合并肺部感染(PI)患者Toll样受体(TLR)7/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74例,按...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SCT)合并肺部感染(PI)患者Toll样受体(TLR)7/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感染及原发病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盐酸氨溴索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对比2组肺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脑功能状态指数(CSI)、IL-17、IL-23以及TLR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均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1);2组CPI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同时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2组CSI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1);2组IL-17、IL-23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2组TLR7 mRNA和蛋白均呈升高趋势,同时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肺部感染症状及意识障碍,这可能与促进TLR7的表达活化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TLR7/IL-23/IL-17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青年缺血性卒中一例
2
作者 陶万清 刘睿 李桂芬 《亚洲心脑血管病例研究》 2020年第3期15-19,共5页
青年卒中病因多样,以心源性多见,而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的脑梗死并静脉溶栓的少见。患者青年男性,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抗结核治疗期间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于3 h时间窗内予静脉溶栓,桥接DSA未发现大血管闭塞,静... 青年卒中病因多样,以心源性多见,而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的脑梗死并静脉溶栓的少见。患者青年男性,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抗结核治疗期间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于3 h时间窗内予静脉溶栓,桥接DSA未发现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结束后疗效佳,次日病情再发加重,行头部磁共振提示为急性期脑梗死,发病90天电话随访病情明显好转。结核性脑膜炎并发青年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可能有效,建议当怀疑有结核性脑膜炎时,应立即开始使用抗结核 + 皮质类固醇 + 阿司匹林治疗,但目前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结核性脑膜炎 青年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3
作者 陶万清 李瀛 +2 位作者 王凡 刘睿 沈曼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2年第7期53-57,61,共6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云南省滇南...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卒中单元进行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END定义为AIS r-tPA静脉溶栓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最高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WBC与END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75例AIS患者,共有28例(16.00%)患者发生END。END组与非END组在WBC、基线NIHSS评分、Org10172治疗急性卒中试验(TOAST)分型、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SCP)分型和入院时舒张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时收缩压、其余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病到静脉溶栓时间(ONT)等临床资料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发现,是否发生END与WBC、基线NIHSS评分、舒张压、OSCP分型、TOAST分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性别为分层变量基础上调整舒张压、TOAST分型、 OSCP分型后,WBC与END呈显著独立正相关(OR=1.32,95%CI:1.07~1.63,P=0.004);而男性WBC(P=0.899)与END无明显关系,总体人群呈显著独立正相关(OR=1.31,95%CI:1.08~1.89,P=0.005)。结论 WBC增高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24h发生END呈正相关,是病情恶化及出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患者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静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