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结果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永芳 邵英 +2 位作者 陈杨 秦明芳 肖义泽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3期1793-1796,1801,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凡2015年发生在疾病监测点的常住人口死亡个案均由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按要求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凡2015年发生在疾病监测点的常住人口死亡个案均由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按要求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和审核,下载审核无误的监测点2015年网络直报死亡数据进行清理汇总,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云南省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5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总数57 845例,死亡率608.92/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3.8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伤害,占全死因的81.67%;恶性肿瘤、伤害和脑血管病的减寿顺位位居前3位,减寿率依次为11.61‰、10.44‰和9.12‰,是造成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6.15岁,去除前5位死因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提高了10.94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构成监测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和伤害是监测点青壮年过早死亡(早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和伤害是威胁该省监测点居民健康、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将其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分析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减寿率 期望寿命
原文传递
云南省居民高血压疾病负担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杨 肖义泽 +3 位作者 杨永芳 段婧 石青萍 袁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暴露于主要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和伤害负担评价在指导政策和防控优先权的选择上要优于疾病或伤害自身的负担评价。笔者采用反事实归因法对云南省2007年高血压的归因疾病负担和高血压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计。
关键词 疾病负担 高血压 云南省 居民 伤害负担 危险因素 经济损失 优先权
原文传递
2004—2018年云南省18~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趋势分析
3
作者 邵英 杨永芳 +5 位作者 秦明芳 肖义泽 陈杨 石青萍 许雯 陈红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了解2004—2018年云南省居民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4年、2007年、2010年、2013年中国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以及2015年、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 目的了解2004—2018年云南省居民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4年、2007年、2010年、2013年中国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以及2015年、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利用其中18~69岁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对各年度事后分层加权患病率进行统计描述,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应用Joinpoint 4.3.1.0软件分析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04年、2007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云南省居民的有效调查样本分别为1222、4834、3396、5210、6004、5582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分别为17.2%(95%CI:15.0%~19.7%)、23.6%(95%CI:22.4%~24.9%)、23.0%(95%CI:21.6%~24.4%)、21.7%(95%CI:20.5%~23.0%)、19.9%(95%CI:18.8%~21.0%)、19.5%(95%CI:18.3%~20.7%),2004年最低,2007年最高。各年度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各年度均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P<0.05);除2018年外,其余各年度离婚、丧偶或分居者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P<0.05);2004年、2013年、2018年汉族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居民(P<0.01),2010年、2018年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P<0.01)。由于2004年样本量较少、患病率较低,仅分析2007—2018年的变化趋势,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8年云南省18~69岁总人群、男性、女性的高血压加权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1.9%(95%CI:-2.8%~-1.0%)、-1.4%(95%CI:-2.7%~-0.0%)、-2.6%(95%CI:-3.3%~-1.9%),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07—2018年云南省18~69岁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离婚或丧偶或分居者、男性及汉族居民是重点关注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分布特征 Joinpoint模型
原文传递
云南省成年人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及其与慢性病患病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邵英 杨永芳 +6 位作者 肖义泽 许雯 唐娴 石青萍 文洪梅 段婧 秦明芳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16期2236-2241,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18岁及以上成年人口腔卫生行为习惯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2013年的10个国家级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 000名1... 目的了解云南省18岁及以上成年人口腔卫生行为习惯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2013年的10个国家级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 000名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及慢性病患病的信息。结果调查对象曾经接受过口腔医疗或保健的比例为36.1%,在接受过口腔医疗或保健的人群当中,就诊的原因主要是口腔急慢性病症(86.4%)。居民从未接受过口腔医疗或保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觉牙齿没有问题(70.5%)及自觉牙病不重(16.6%)等主观原因。居民牙周洁治率为6.6%,每日刷牙次数≥2次者占43.8%,从不刷牙者占3.2%。口腔健康状况自评为"好"的居民占33.3%,"一般"的占52.4%、"差"的占14.3%。对口腔疾病与其他疾病关系的知晓情况当中,认为口腔疾病与所列疾病都无关的占12.7%,而不知晓口腔疾病与其他疾病有关系者占71.2%。口腔行为习惯与慢病患病的关系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性。结论云南省居民尚未养成较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对口腔疾病与其他疾病关系的了解程度也不高,尚未发现口腔卫生行为习惯与慢性患病的关联性。转变该省居民的口腔卫生观念应当是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成年人 口腔卫生 行为 慢性病
原文传递
2020年云南省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5
作者 伍福仙 成会荣 +3 位作者 许雯 陈杨 孟浩蓉 石青萍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11期1502-1506,1511,共6页
目的 了解2020年云南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水平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道路交通伤害防控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云南省4个监测哨点共12家医疗机构门诊因道路交通伤害首次就诊的患者作为分析数据,死亡数据来自202... 目的 了解2020年云南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水平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道路交通伤害防控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云南省4个监测哨点共12家医疗机构门诊因道路交通伤害首次就诊的患者作为分析数据,死亡数据来自2020年云南省死因登记报告的信息收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云南省道路交通伤害共有8 033例,占报告伤害事件的11.89%,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位居全部伤害就诊原因第3位,其中因道路交通伤害导致死亡的患者共有6 827例,占云南省全年总死亡人数的2.26%。道路交通伤害患者中男性(4 415例)高于女性(3 618例),男、女患者性别比为1.22∶1,平均年龄为(38.75±0.40)岁,死亡者平均年龄为(45.22±0.45)岁,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94∶1。道路交通伤害患者中,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死亡占比最高的年龄段均为45~<55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最高的职业是农牧渔水利业,为26.25%;死亡离最高的职业是农民,为80.84%;发生率最高的月份是8月,为12.5%;死亡率最高的月份是1月,为9.98%;发生和死亡率最高的文化程度均是初中及以下,为71.23%;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头部,为26.57%。结论 2020年云南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及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低文化水平人群从事农牧渔水利业人员和农民,男性高于女性,头部损伤是伤害发生时最易损伤的部位。需采取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策略以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害 死亡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云南省成年妇女乳腺癌与宫颈癌筛查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邵英 杨永芳 +2 位作者 秦明芳 石青萍 陈杨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1-826,共6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妇女乳腺癌及宫颈癌的筛查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云南省调查数据,分析3428名女性调查对象乳腺癌及宫颈癌筛查率,采用基于复杂抽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筛查率及其95%CI进行加权估计,通过... [目的]分析云南省妇女乳腺癌及宫颈癌的筛查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云南省调查数据,分析3428名女性调查对象乳腺癌及宫颈癌筛查率,采用基于复杂抽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筛查率及其95%CI进行加权估计,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筛查率的主要因素。[结果]云南省成年妇女乳腺癌筛查率为16.7%(95%CI:13.7%~20.1%),其中40~69岁妇女乳腺癌筛查率为19.4%(95%CI:17.4%~21.4%);成年妇女宫颈癌筛查率为21.4%(95%CI:19.4%~23.6%),其中35~64岁妇女筛查率为24.8%(95%CI:22.1%~2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两癌筛查率的影响因素,35~59岁者乳腺癌筛查率较高,≥70岁者筛查率较低,35~49岁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较高,≥65岁者筛查率较低(P<0.05);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乳腺癌筛查率较低(P<0.05);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已婚/同居者、城市妇女的两癌筛查率较高(P<0.05)。[结论]云南省妇女两癌筛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扩展两癌筛查老年人群的年龄覆盖范围、扩大筛查项目覆盖面是目前提高云南省妇女两癌筛查率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宫颈癌 筛查率 影响因素 云南
原文传递
云南省40岁及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查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邵英 杨永芳 +5 位作者 秦明芳 石青萍 苗雅 肖义泽 成会荣 任思颖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率及影响因素,为云南省制定、完善及评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份横向比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 目的了解云南省≥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率及影响因素,为云南省制定、完善及评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份横向比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5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监测点抽取3000名≥40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个人疾病史、危险因素、肺功能检查情况等。应用SPSS 22.0软件,采用复杂抽样加权统计方法对居民肺功能检查率进行χ^2检验,肺功能检查情况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云南省≥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率为1.8%(95%CI:1.2%~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知晓呼吸道疾病者(OR=0.415,95%CI:0.199~0.864),目前不存在呼吸道症状者(OR=0.472,95%CI:0.246~0.906),无呼吸系统疾病史者(OR=0.452,95%CI:0.214~0.954)肺功能检查率较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率较低,绝大多数的居民未接受过肺功能检查,是云南省慢性病防控当中突出的问题,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肺功能检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检查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脂肪分布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8
作者 陈杨 肖义泽 +7 位作者 杨沧江 石青萍 邵英 杨云娟 杨永芳 许雯 成会荣 段婧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成分,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1-2]。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库,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其通过分泌多种炎症因子,诱导胰岛素抵抗,从而参与到糖尿病、
关键词 肥胖症 C反应蛋白质 体重
下载PDF
砷冶炼厂工人砷甲基化代谢与肝和皮肤损伤及LncRNAs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成会荣 秦明芳 +2 位作者 陈杨 任思颖 文卫华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职业性砷接触工人砷甲基化代谢转化模式与肝和皮肤损伤、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表达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选择云南省文山州两个砷冶炼厂的112名工人作为接触组,无砷接触经历的居民41人为对照组。对接触组进行健康监护体... [目的]探讨职业性砷接触工人砷甲基化代谢转化模式与肝和皮肤损伤、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表达的关系。[方法]2013年10月选择云南省文山州两个砷冶炼厂的112名工人作为接触组,无砷接触经历的居民41人为对照组。对接触组进行健康监护体检,检查肝和皮肤损伤情况并分为4组(无损伤组、肝损伤组、皮肤损伤组、肝和皮肤均损伤组);用带有砷预处理系统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尿中无机砷、甲基砷酸和二甲基砷酸含量,并计算一、二级甲基化指数;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3种与恶性肿瘤发生关系相关的LncRNAs(MEG3、TUG1和HOTAIR)表达。[结果]职业性砷接触工人年龄(33.9±16.8)岁,工龄(16.6±9.7)月,其中无损伤组42人,肝损伤组29人,皮肤损伤组21人,肝和皮肤均损伤组20人。各接触组尿中3种砷化合物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一、二级甲基化指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肝损伤组一级甲基化指数和皮肤损伤组一、二级甲基化指数低于肝和皮肤均损伤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损伤、皮肤损伤、肝和皮肤均损伤组外周血MEG3和HOTAIR表达升高,无损伤、肝和皮肤均损伤组工人TUG1表达升高(P<0.05)。与肝和皮肤均损伤组比较,无损伤和肝损伤组MEG3表达降低,肝损伤组TUG1和HOTAIR表达降低(P<0.05)。[结论]职业砷接触工人不同砷甲基化代谢模式与肝和皮肤损伤、外周血LncRNAs表达之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长链非编码RNA 肝损伤 皮肤损伤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18年≥18岁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英 许晓君 +5 位作者 许燕君 效拟 夏亮 谭建斌 周少恩 郑雪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25-830,共6页
目的了解2018年广东省居民不同特征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水平及分布差异,探讨血脂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广东省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广东省14个监测点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497名调查... 目的了解2018年广东省居民不同特征人群血脂异常的流行水平及分布差异,探讨血脂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广东省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广东省14个监测点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497名调查对象开展现场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获取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Rao-Scottχ~2检验和复杂抽样的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Bootstrap法)。结果加权后,广东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6.5%,高总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4.3%,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4.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6.7%,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504)、农村居民(OR=0.803)与血脂异常患病低风险相关;而年龄≥60岁(OR=1.549),婚姻状况为已婚或同居(OR=1.604),丧偶、离婚或分居(OR=2.069),超重(OR=1.772),肥胖(OR=4.306)、中心性肥胖(OR=1.702)、高血压(OR=1.487)及糖尿病(OR=1.811)与血脂异常患病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2018年广东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较为严峻。可通过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控制广东省居民血脂异常危险因素的流行,从而降低血脂异常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流行特征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Meta分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伯源 王久玲 肖义泽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 探讨2000-2015年中国≥60岁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情况。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2015年。采用R软件进行M... 目的 探讨2000-2015年中国≥60岁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情况。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2015年。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总调查人数为76 980人,其中患者4 295例;经Meta分析,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15%(95%CI:4.21%-6.09%);亚组分析显示,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女性(6.08%)高于男性(4.10%),年龄越大者患病率越高(60-64岁至≥85岁年龄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从1.01%升至23.60%),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3.56%)高于脑血管性痴呆患病率(1.11%),文盲人群患病率(8.74%)高于非文盲人群(3.17%),非在婚人群患病率(6.83%)高于在婚人群(3.95%)。结论 中国≥60岁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和婚姻状况可能影响老年期痴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患病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暴露反应关系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思齐 俞敏 +13 位作者 周脉耕 周纯良 肖义泽 黄飚 许燕君 赵亮 胡建雄 许晓君 刘涛 肖建鹏 曾韦霖 郭凌川 李杏 马文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45-1452,共8页
目的基于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YLL)暴露反应关系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为气象健康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7年全国364个区(县)逐日死亡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非线性滞后模型和多变量Meta分析方法分析体感温度与... 目的基于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YLL)暴露反应关系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为气象健康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7年全国364个区(县)逐日死亡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非线性滞后模型和多变量Meta分析方法分析体感温度与YLL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基于该暴露反应关系,采用回归决策树模型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本研究按不同死因中不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总人群平均每日YLL率为23.6人年/10万,日均体感温度为15.7℃。不同人群体感温度与YLL率暴露反应关系均呈“U”形曲线,由体感温度导致老年人的YLL率远远高于年轻人。日均超额死亡数也随着风险等级的升高而上升。结论基于体感温度与YLL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利用回归决策树模型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经验证预警效果良好。本研究为建立气象健康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温度 寿命损失年 回归决策树模型 气象健康风险预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