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结核合并窦道形成经不同术式治疗的临床结果与复发病例分析
1
作者 连星烨 胡建华 +3 位作者 刘韦兵 杨召 张超 阙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结核合并窦道形成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并发窦道形成的踝关节结核病例17例,在术前予以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期病灶清除... 目的探讨踝关节结核合并窦道形成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并发窦道形成的踝关节结核病例17例,在术前予以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期病灶清除、关节融合或不融合。将行关节融合的定为一组,共10例;将未行关节融合的定为二组,共7例。两组术后均规律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定期随访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并测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2~56个月,平均(36.00±13.53)个月。一组术后2例再出现窦道,经二次清创治愈;二组术后1例再出现窦道,经二次清创后治愈。两组患者组内术前ESR、CRP、VAS评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SR、CRP、VAS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任何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复发病例数与未复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复发与未复发病例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的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复查后足力线位(Saltzman位)X线片,均提示后足力线良好。结论关节结核合并窦道形成的患者术前经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在病灶清除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复发与否和是否一期行关节融合并无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结核并窦道形成 一期手术 病灶清创 关节融合
下载PDF
单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董凯旋 兰宗林 +4 位作者 程耀宇 罗浩天 杨曦 赵晓芳 陆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系统报告。纳入2018年2月—2022年6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单克氏针尾部折弯顺行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的18例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 目的探讨单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系统报告。纳入2018年2月—2022年6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单克氏针尾部折弯顺行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的18例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8~45岁(28.4±7.3)。术后石膏固定2周后行功能锻炼,术后8~10周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天复查X线片,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第五掌骨头干角,术后随访期间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并记录末次随访时手部功能。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35(22.6±5.2)min,术中X线透视次数2~7(3.9±1.2)次。第五掌骨头干角术前为51.28°±5.71°,术后为18.72°±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8,P<0.001)。18例患者术后随访7~20(13.8±3.6)个月,骨折均于8~10周愈合。末次随访患者手部功能TAM评定为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17/18。术后克氏针针尾触痛1例,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尺神经背侧皮支区域暂时性感觉异常1例。结论采用单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微创治疗第五掌骨颈移位骨折临床效果佳,且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闭合性 掌骨 第五掌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克氏针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板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陆声 辛欣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283-288,共6页
脊柱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毗邻脊髓神经、血管,使得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置钉、截骨的偏移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3D打印导板技术的应用为脊柱外科手术操作提供一种个性化、精准化、数字化的方案。通过术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螺钉路径、截骨范围,... 脊柱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毗邻脊髓神经、血管,使得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置钉、截骨的偏移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3D打印导板技术的应用为脊柱外科手术操作提供一种个性化、精准化、数字化的方案。通过术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螺钉路径、截骨范围,术中通过导板执行引导,提高了置钉与截骨的准确性,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本文介绍3D打印导板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发展历史和临床应用现状,论述导板的局限性及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三维打印 手术导板 截骨 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永辉 浦绍全 +3 位作者 殷豪 吕乾 徐永清 朱跃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8年10月,采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43~76岁,平均55.9岁。致伤原因:摔伤10例,交通事故伤4例。其中NeerⅢ型9例、Ⅳ型5例;... 目的探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8年10月,采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43~76岁,平均55.9岁。致伤原因:摔伤10例,交通事故伤4例。其中NeerⅢ型9例、Ⅳ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6 d。合并骨质疏松症9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1±1.2)分。记录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物拆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VAS评分及肩关节Neer评分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时间6~14 d,平均9.4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60个月,平均35.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5~8个月拆除外固定物,平均6.3个月。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1.5±0.8)分,末次随访时为(1.0±0.9)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75~100分,平均91.1分;获优9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为92.9%。随访期间均无肩峰撞击、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悬张外固定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悬张外固定技术 肩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