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翠云草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剑 袁红伶 +4 位作者 倪凯 周晓萍 李嵘 周艳 高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89-1696,共8页
目的·研究翠云草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浓度药物组和高浓度药物组。模型组、低浓度药物组和高浓度药物组先建立左侧输尿管梗阻... 目的·研究翠云草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浓度药物组和高浓度药物组。模型组、低浓度药物组和高浓度药物组先建立左侧输尿管梗阻模型,低浓度药物组(2 g/kg)和高浓度药物组(4 g/kg)给予翠云草提取液持续灌胃14 d。分别于建模后3、7、14 d,每组取9只,制备肾组织切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UUO大鼠模型及治疗组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以及肾脏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肾组织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法定量检测α-SMA、TGF-β1和MCP-1 m 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3 d时,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以肾间质小管炎症细胞浸润为主,可见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纤维化不明显,肾小球正常;术后14 d时,部分肾小管萎缩、排列紊乱,肾间质可见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程度严重。2个药物治疗组同模型组比较,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肾小管的萎缩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均较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α-SMA、TGF-β1和MCP-1均沿肾小管间质、小血管壁分布,术后14 d时,模型组染色最深,2个药物治疗组的平均光密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RT-PCR结果显示,2个药物治疗组肾组织的α-SMA、TGF-β1和MCP-1 m RNA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翠云草可下调UUO大鼠肾组织α-SMA、TGF-β1和MCP-1的水平,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抑制肾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云草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 肾间质纤维化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控miR-29-3p和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飞 罗惠民 +2 位作者 谢瑜 吕琴 沈颖 《甘肃科学学报》 2022年第5期26-34,共9页
为探究姜黄素通过调控miR-29-3p的表达和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及抗纤维化的作用,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建立肾间质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 为探究姜黄素通过调控miR-29-3p的表达和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及抗纤维化的作用,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建立肾间质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WB)分别检测姜黄素和miR-29-3p mimic对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水平的影响以及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NF-κB/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用RT-PCR法检测miR-29-3、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和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3A1)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当姜黄素浓度为10μmol/L时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细胞过度增殖,提高其凋亡率(P<0.05),抑制α-SMA(P<0.05)、COLⅠ(P<0.01)、COLⅢ(P<0.05)的生成,促进miR-29-3p的表达(P<0.01),抑制IL-1β(P<0.01)、IL-6(P<0.01)和TNF-α(P<0.01)的产生和p-IκBα/IκBα(P<0.01)、TLR4(P<0.05)、p-P65/p65(P<0.0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细胞转染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转染miR-29-3p mimic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COL1A1和COL3A1的mRNA和α-SMA、COLⅠ、COLⅢ、TLR4、p-IκBα/IκBα、p-P65/p65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能够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与调控miR-29-3p和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姜黄素 miR-29-3p TLR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影响IgA肾病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俊 沈颖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期8-9,共2页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本文对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 IGA肾病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瘦素、脂联素与OPG及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4
作者 孟瑚 罗惠民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CKD 3~5期患者的血清瘦素、脂联素、OPG、RANKL水平AAC之间的关系,探讨瘦素、脂联素是否通过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方法检测CKD 3~5期患者外周血中瘦素、脂联素、OPG、RANKL水平,行腹部侧位片了解有无钙化并... 目的CKD 3~5期患者的血清瘦素、脂联素、OPG、RANKL水平AAC之间的关系,探讨瘦素、脂联素是否通过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方法检测CKD 3~5期患者外周血中瘦素、脂联素、OPG、RANKL水平,行腹部侧位片了解有无钙化并计算钙化评分。结果CKD组血清OPG、瘦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脂联素、RANK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评分与年龄、碱性磷酸酶、OPG显著相关(P<0.01),与甲状旁腺素、OPG/RANKL比值相关(P<0.05)。结论在CKD 3~5期患者瘦素、脂联素与血管钙化的关系尚不明确,也不通过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血清OPG水平和OPG/RANKL比值可预测CK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可能是有应用前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脂联素、骨保护素 慢性肾脏病 腹主动脉钙化
下载PDF
肾脏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研究
5
作者 毕胜 朱红艳 +1 位作者 沈燕迪 余亚玲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对296例肾脏病患者和156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进行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肾脏病患者中食入性与吸入性过敏原阳性者占70.3%(208/296);对照组中过敏原阳性者...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方法对296例肾脏病患者和156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进行食入性及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肾脏病患者中食入性与吸入性过敏原阳性者占70.3%(208/296);对照组中过敏原阳性者占31.4%(49/15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92,P<0.001);过敏原阳性肾脏病患者中以NS患者最多,占27.9%(58/208),其次是CRF患者和IgA肾病患者,分别占26.4%(55/208)和11.1%(23/208)。过敏原阴性肾脏病患者中CRF患者最多,占40.9%(36/88),其次是NS患者,占14.8%(13/88),2组病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6,P=0.043)。同一种疾病过敏原阳性与阴性病人数量比值最高的是IgA肾病和NS患者(4.6 VS 4.5);肾脏病人血清过敏原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户尘螨占76.4%(159/208)、其次是蟑螂占58.7%(122/208)及腰果占38.5%(80/208)。结论肾脏病患者尤其是IgA肾病和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过敏原阳性患者比较常见,户尘螨和蟑螂是该地区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因此,对于肾脏病患者应常规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食入性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 过敏反应
下载PDF
细胞因子MIF及TGF-β与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袁晶晶 吕琴 周晓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24-127,共4页
IgA肾病是临床上多发的肾小球疾病,也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病甚至走向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原因,该病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给家庭造成较大的打击和经济负担.内分泌免疫物质与IgA肾病密切相关,对IgA肾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 IgA肾病是临床上多发的肾小球疾病,也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病甚至走向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原因,该病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给家庭造成较大的打击和经济负担.内分泌免疫物质与IgA肾病密切相关,对IgA肾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贝利尤单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诱发肺寄生虫感染1例
7
作者 黄妮娅 周艳 马玲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636-640,共5页
1例40岁女性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病史3年余,先后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因疗效不佳,近1年调整治疗方案为贝利尤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在行第6次贝利尤单抗治疗后,发现左肺下叶结节,在后续... 1例40岁女性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病史3年余,先后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因疗效不佳,近1年调整治疗方案为贝利尤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在行第6次贝利尤单抗治疗后,发现左肺下叶结节,在后续治疗期间结节持续增大。在第8次贝利尤单抗治疗后,左肺结节增大至18 mm×14 mm,遂行左下肺楔形切除术,病理活检符合寄生虫感染。术后予暂停贝利尤单抗,继续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随访,肺部无新发病灶,多次大便检查未发现寄生虫卵。因此,建议接受贝利尤单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加强对感染的监护,警惕机会性寄生虫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寄生虫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血液透析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俊 沈颖 +3 位作者 谢瑜 杨德兴 杜君 刘进进 《云南医药》 2022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MHD合并SHP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MHD合并SHPT患者58例。在严格饮食管理基础上,对MHD患者给予口服西那卡塞25~75 mg/d,同时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治疗12个月。比... 目的 探讨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MHD合并SHP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MHD合并SHPT患者58例。在严格饮食管理基础上,对MHD患者给予口服西那卡塞25~75 mg/d,同时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 iPTH、甲状旁腺大小的变化,并将iPTH以1000 pg/mL为基值分为iPTH <1000 pg/mL组及iPTH≥1000 pg/mL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例患者治疗前iPTH水平为(1326.65±534.50) pg/mL,治疗后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 iPTH、甲状旁腺体积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能有效降低MHD合并SHPT患者的iPTH水平,在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基础下,还能缩小患者甲状旁腺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那卡塞 骨化三醇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三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方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效能评价
9
作者 毕胜 朱红艳 +2 位作者 余亚玲 沈燕迪 李文润 《云南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IIFA、LIA和ELISA检测抗ds DNA抗体的性能。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93例SLE患者、8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ds DNA抗体。结果在SLE患者组中,抗ds DNA抗体检测阳性率最高的是EL... 目的IIFA、LIA和ELISA检测抗ds DNA抗体的性能。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93例SLE患者、8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ds DNA抗体。结果在SLE患者组中,抗ds DNA抗体检测阳性率最高的是ELISA法(60.2%),其次为LIA法(46.2%),最低的为IIFA法(3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IIFA法(99.3%、97.3%),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ELISA法(60.2%、77.7%),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是ELISA(0.782),其次是LIA法(0.724),IIFA法(0.690)。IIFA法和LIA法(Kappa=0.881,P<0.001)、LIA方法和ELISA(Kappa=0.804,P<0.001)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IIFA方法和ELISA方法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93,P<0.001)。结论推荐ELISA法联合IIFA法检测抗dsDNA抗体,对SLE诊断和病情活动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