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南 《广东科技》 2013年第12期181-182,共2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粮食、肉类、蛋类人均消费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名、特、优、稀农产品和质量安全农产品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如果农产品发生了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粮食、肉类、蛋类人均消费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名、特、优、稀农产品和质量安全农产品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如果农产品发生了安全性问题,那么就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环节。全面加强农产品安全控制工作,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农药 残留 检测
下载PDF
云南晒青红茶与烘青红茶香气成分对比 被引量:22
2
作者 吕世懂 吴远双 +4 位作者 王晨 高雪梅 李江兵 张文睿 孟庆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62-67,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3种晒青红茶和3种烘青红茶的香气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3种晒青红茶和3种烘青红茶的香气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CA)找出这2种不同干燥方式红茶的异同点,以实现对它们的区分。结果表明,2种红茶中一共鉴定出香气成分76种,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其中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中分别占57.43%和60.45%,主要包括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和橙花叔醇等萜烯醇类物质。通过对比发现,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在香气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上存在较高程度的相似性。但通过使用PCA和CA,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之间能实现较好的区分,说明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这2种红茶的香气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结合晒青红茶和烘青红茶的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HSSPME-GC-MS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能够实现2种不同干燥方式红茶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青红茶 烘青红茶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多元统计学方法
下载PDF
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继光 吴万富 +2 位作者 杨学芳 李悦 吕世懂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101,109,共9页
为深入了解云南特种木本油脂的营养价值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对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铁核桃油、青刺果油、澳洲坚果油、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橡胶籽油、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中的脂肪... 为深入了解云南特种木本油脂的营养价值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对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铁核桃油、青刺果油、澳洲坚果油、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橡胶籽油、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用橄榄油作为对照,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含量上的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来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聚类及相似情况。在所有的9种特种木本油脂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共有成分8种,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α-亚麻酸等为主,各种油脂之间脂肪酸组成及比例差异较大,各具特色;除了漆树籽油中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质量分数为77.2%,其他油脂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质量分数均不低于70.0%,其中美藤果油和铁核桃油甚至超过90.0%。9种特种木本油脂中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普洱茶叶籽油、牛油果油和澳洲坚果油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角鲨烯,铁核桃油和青刺果油中含量稍低,而美藤果油、辣木籽油、漆树籽油和橡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均小于10 mg/kg。结合脂肪酸组分及比例,PCA和CA能实现9种特种木本油脂之间各自的较好区分,并进一步分析发现澳洲坚果油与辣木籽油;铁核桃油与美藤果油;漆树籽油与牛油果油;普洱茶叶籽油与橄榄油、青刺果油、橡胶籽油,它们之间在聚类图上相似距离较近。总之,云南9种特种木本油脂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能为繁荣我国食用油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木本油脂脂肪酸组成 角鲨烯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茶树籽油的特征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万富 吕世懂 +2 位作者 杨学芳 李悦 张继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3-470,共8页
采用化学滴定及气相色谱等手段,对产自云南普洱的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及8个常见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指标(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折光指数为1.4629~1.4634;相对密度为0.91... 采用化学滴定及气相色谱等手段,对产自云南普洱的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及8个常见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指标(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个大叶种茶树籽油折光指数为1.4629~1.4634;相对密度为0.9148~0.9167;碘值为859~903 g·kg^(-1);皂化值为189.0~193.2 g·kg^(-1);棕榈酸含量为14.29%~15.75%;油酸含量为57.83%~61.41%;亚油酸含量为18.81%~23.1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7.6%~19.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2%~82.4%。大叶种茶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油茶籽油、橄榄油较为接近,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1∶3∶1,脂肪酸的组成比例较为均衡,极具研发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种茶树籽油 气相色谱 特征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10种云南植物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水艳 邵志凌 聂绪恒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橡胶籽油、葡萄籽油等10种云南特色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除了坝子油和青刺果油外,其余8种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80%;SFA与MUFA、PUFA比例接近推荐的膳食脂肪酸比例1∶1∶1的有3种,P...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橡胶籽油、葡萄籽油等10种云南特色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除了坝子油和青刺果油外,其余8种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80%;SFA与MUFA、PUFA比例接近推荐的膳食脂肪酸比例1∶1∶1的有3种,PUFA与SFA比值大于2的有6种,PUFA的含量较高且n-6 PUFAs与n-3 PUFAs比值小于5的有3种,说明这些植物油都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脂肪酸组成 分析与评价 油脂开发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美藤果主要品质指标的定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水艳 彭涛 +5 位作者 杨瑾 陈国艳 郭颖 陶银 刘付英 邵志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3,61,共7页
美藤果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为了快速检测美藤果品质,采用传统国标方法获得美藤果水分含量、含油量(湿基)和蛋白质含量(湿基)的化学值,之后对美藤果颗粒及美藤果粉的近红外光谱全谱及不同波段光谱进... 美藤果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为了快速检测美藤果品质,采用传统国标方法获得美藤果水分含量、含油量(湿基)和蛋白质含量(湿基)的化学值,之后对美藤果颗粒及美藤果粉的近红外光谱全谱及不同波段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美藤果颗粒及美藤果粉的校正模型。结果显示,美藤果颗粒和美藤果粉建立的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c)均大于0.94,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小于0.4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大于0.91,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小于0.53%。用建立的美藤果颗粒和美藤果粉校正曲线对未参与建模的20个样品进行了近红外检测,结果显示,用两种方法建立的校正模型都能较好地实现对美藤果水分、含油量(湿基)和蛋白质含量(湿基)的预测,但是使用美藤果颗粒建立的校正模型进行美藤果品质检测更简便,且对样品没有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 近红外光谱法 水分含量 含油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云南核桃油的特征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彦玲 邵志凌 薛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2,共3页
对采自云南省核桃主产地的9个核桃样品所提取核桃油以及直接采集的15个成品核桃油样品的主要特征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核桃油样品的折光指数为1.475~1.477,相对密度为0.916~0.924,碘值为143.7~152.2,皂化值为189.... 对采自云南省核桃主产地的9个核桃样品所提取核桃油以及直接采集的15个成品核桃油样品的主要特征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核桃油样品的折光指数为1.475~1.477,相对密度为0.916~0.924,碘值为143.7~152.2,皂化值为189.0~200.6;核桃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棕榈酸含量3.08%~7.91%(平均5.79%),硬脂酸含量1.48%~2.75%(平均2.13%),油酸含量17.45%~25.57%(平均21.83%),亚油酸含量56.97%~66.12%(平均61.58%),亚麻酸含量6.30%~9.65%(平均7.7%),三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检测脂肪酸总量的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核桃油 特征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美藤果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艳琼 陶银 +2 位作者 陈国艳 杨水艳 聂绪恒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美藤果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新型油料,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检测了中国西双版纳、普洱、红河及老挝102份美藤果的品质指标,并考察了产地、病虫害与施肥对美藤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美藤果平均含油量为37.4%,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2.1%,油... 美藤果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新型油料,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检测了中国西双版纳、普洱、红河及老挝102份美藤果的品质指标,并考察了产地、病虫害与施肥对美藤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美藤果平均含油量为37.4%,平均蛋白质含量为22.1%,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17%,其中亚麻酸占45.34%。产地对美藤果品质具有显著影响,而施肥、病虫害对美藤果品质影响较小。不同产地美藤果的蛋白质、硬脂酸、亚麻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西双版纳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普洱的,中国西双版纳、红河与老挝样品的硬脂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国普洱的,而中国普洱样品的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老挝和中国红河的。此外,施肥有利于提高美藤果的含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 含油量 蛋白质含量 脂肪酸组成 产地 病虫害 施肥
下载PDF
青稞全粉与中筋小麦粉复配体系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颖 刘付英 陈国艳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2期79-85,共7页
选用青稞全粉作为研究对象,与中筋小麦粉复配,检测不同添加量青稞全粉的损伤淀粉特性、粉质特性、糊化特性、溶剂保持力,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青稞全粉比例增加,破损淀粉显著增加(P<0.05),且与降落数值呈显著负相关;面团... 选用青稞全粉作为研究对象,与中筋小麦粉复配,检测不同添加量青稞全粉的损伤淀粉特性、粉质特性、糊化特性、溶剂保持力,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青稞全粉比例增加,破损淀粉显著增加(P<0.05),且与降落数值呈显著负相关;面团的吸水率呈上升趋势,当青稞全粉添加量为85%时面团的吸水率达到最大值73.10%,吸水率、弱化度显著增加(P<0.05);不同添加量对混合粉稳定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显著下降(P<0.05),降落数值与峰值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乳酸溶剂保持力SRC显著减少(P<0.05),湿面筋含量和乳酸溶剂保持力SRC呈极显著正相关;碳酸钠溶剂保持力SRC、蔗糖溶剂保持力SRC、水溶剂保持力SRC显著增加(P<0.05),破损淀粉值与碳酸钠溶剂保持力SRC,蔗糖溶剂保持力SRC与吸水率、蛋白质,水溶剂保持力SRC与蛋白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全粉 中筋小麦粉 破损淀粉 粉质特性 糊化特性 溶剂保持力
下载PDF
云南蒜头果油的特征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研究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薛冰 邵志凌 《粮食储藏》 2015年第1期44-45,48,共3页
对云南蒜头果油的特征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蒜头果油折光指数(n40)为1.4594、相对密度(d2020)为0.8756、碘值(I)为71.5g/100g、皂化值(KOH)为151 mg/g。蒜头果油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0.55%)、硬脂酸(0.20%)、油... 对云南蒜头果油的特征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蒜头果油折光指数(n40)为1.4594、相对密度(d2020)为0.8756、碘值(I)为71.5g/100g、皂化值(KOH)为151 mg/g。蒜头果油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0.55%)、硬脂酸(0.20%)、油酸(30.81%)、亚油酸(1.52%)、亚麻酸(0.82%)、花生—烯酸(2.21%)、芥酸(15.20%)、神经酸(44.21%)。蒜头果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77%,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为神经酸,高达44.21%,这在我国发现的油料作物中是罕见的。本研究为更好地保护云南蒜头果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油 特征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地方储备粮收购入库质量分析与研究——以云南为例
11
作者 刘付英 郭颖 +2 位作者 陈雪峰 杨瑾 聂绪恒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收购入库粮食质量是粮食整个储存周期质量安全的源头,确保收购入库环节粮食质量的关键是粮食主要指标的质量控制。通过对云南省2016—2022年地方储备粮出入库、抽检等样品主要检测指标的分析对比,从影响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地理地貌、气... 收购入库粮食质量是粮食整个储存周期质量安全的源头,确保收购入库环节粮食质量的关键是粮食主要指标的质量控制。通过对云南省2016—2022年地方储备粮出入库、抽检等样品主要检测指标的分析对比,从影响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地理地貌、气候类型、收购方式、来源及品种、储藏技术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云南粮食储存质量安全的收购入库环节质量控制对策建议,为云南地方储备粮管理实现流程化、标准化、精准化、现代化管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储备粮 收购入库 分析对比 质量控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识别不同比例大豆油和菜籽油调配的调和油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世懂 张慧君 +2 位作者 杨学芳 吴万富 张继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在以不同比例低芥酸菜籽油和大豆油调配的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随调和比例的改变而呈现一定趋势的增加或减小。结合脂肪酸组成,对所有的139个样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大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互相实现区分,不同比例的调和油样品分布在调配的溯源样品之间,基本按照比例关系分布成一条直线。研究通过对菜籽油、大豆油及其不同比例调配的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它们之间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一些识别分析,为规范调和油的生产和保障公平有序的调和油市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菜籽油 调和油 脂肪酸组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螺旋藻中无机硒和有机硒 被引量:22
13
作者 贺与平 李维香 +3 位作者 何素芳 熊敏 单云 刘春侠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04-1408,共5页
螺旋藻试样经硝酸、高氯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硒含量;用水浸提螺旋藻试样,经环己烷萃取后,水相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硒含量,间接测定螺旋藻中有机硒含量。总硒测定精密度在1.05%—2.10%之间,加标回收率... 螺旋藻试样经硝酸、高氯酸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硒含量;用水浸提螺旋藻试样,经环己烷萃取后,水相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硒含量,间接测定螺旋藻中有机硒含量。总硒测定精密度在1.05%—2.1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6.6%—102.3%之间;无机硒的浸提率在95.1%—100.7%之间,测定精密度在2.37%—3.7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6%—98.4%之间,检出限为0.47mg/kg,满足螺旋藻中有机硒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 无机硒 螺旋藻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南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及特征指标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学芳 张继光 +1 位作者 吴万富 吕世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7-223,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化学滴定法等手段,对我国不同产地的10个南瓜籽油的特征指标(碘值、皂化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和其他特种木本油脂中的角鲨烯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瓜籽油相...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化学滴定法等手段,对我国不同产地的10个南瓜籽油的特征指标(碘值、皂化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和其他特种木本油脂中的角鲨烯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瓜籽油相对密度范围为0.9188~0.9215;折光指数为1.4560~1.4669;碘值为108.4~116.2 g/100 g;皂化值为188.9~192.4 mg/g;共检出14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亚油酸含量在44.7%~55.5%,油酸含量在23.8%~33.1%,10个南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78.2%;南瓜籽油中角鲨烯含量较高(310~4446 mg/kg),与橄榄油相当,明显高于茶叶籽油、澳洲坚果油、核桃油、牛油果油等。综合考虑油脂色泽、角鲨烯含量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猜测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和油脂的制取工艺有关,部分南瓜籽油在深加工过程中损失了角鲨烯。南瓜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该研究对进一步挖掘南瓜籽开发应用前景,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油 特征指标 角鲨烯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沙棘油特征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学芳 吴万富 +1 位作者 吕世懂 张继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2-46,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和化学滴定等手段,对不同产地的13个成品沙棘油及3份实验室提取的沙棘油(分籽油、全果油、果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特征指标(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份沙棘... 采用气相色谱和化学滴定等手段,对不同产地的13个成品沙棘油及3份实验室提取的沙棘油(分籽油、全果油、果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特征指标(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份沙棘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折光指数(n40)、相对密度(d2020)、碘值3个特征指标基本是按籽油、果油、全果油的顺序依次减小,皂化值则较为接近。沙棘籽油以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4%~88.1%;全果油以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9%~70.4%;果油以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9%~89.1%。沙棘油与3个进口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在比例与含量上有很大差异。研究表明沙棘油是一种营养丰富、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油 特征指标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组成的茶叶籽油和油茶籽油模式识别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继光 吴万富 吕世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7-252,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对2种不同茶树种(油茶树和茶叶树)制取的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同时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挖掘它们... 采用气相色谱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对2种不同茶树种(油茶树和茶叶树)制取的茶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同时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挖掘它们的特征差异物。结果表明,在14个茶籽油(7个茶叶籽油和7个油茶籽油)中检出脂肪酸14种,共有成分12种,成分均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余脂肪酸含量均较低;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在茶籽油中平均占81.8%,在油茶籽油中平均占89.9%。利用统计学的手段,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能较好地区分2种的茶籽油,并进一步分析发现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十七烷酸、花生一烯酸、二十四碳一烯酸可能是区别2种茶籽油的特征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油茶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 模式识别分析
下载PDF
现行挂面行业标准适用性探讨
17
作者 李南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2年第2期52-53,共2页
通过质检机构检测数据与原行业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针对标准中挂面型号、规格、个别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等指标的不适用问题,提出对挂面行业标准中型号、规格、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等指标修改建议,以提高挂面行业标准的适用性。
关键词 挂面行业标准 适用性 探讨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测定三七中的铜、镉和锂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学章 贺与平 李维香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18-820,共3页
干法灰化、硝酸浸取盐分 ,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三七中的铜、镉、锂。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 ,对盐酸、高氯酸、硫酸、共存元素干扰进行了试验。该法对铜、镉、锂的检出限分别为 0 .0 0 2 3μg/ m L、0 .0 0 2 6μg/ m L和0 .0 0 2 0 μg/ m... 干法灰化、硝酸浸取盐分 ,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三七中的铜、镉、锂。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 ,对盐酸、高氯酸、硫酸、共存元素干扰进行了试验。该法对铜、镉、锂的检出限分别为 0 .0 0 2 3μg/ m L、0 .0 0 2 6μg/ m L和0 .0 0 2 0 μg/ m L;测定精密度分别为 2 .5 0 %、10 .0 8%和 9.0 2 % ;回收率分别在 96 %— 10 3%、92 %— 10 8%和 96 %— 10 4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三七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亚麻酸、亚油酸中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维香 陈金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16-417,共2页
目的: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测定亚麻酸、亚油酸中砷。方法:试样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结果:方法检出限为4.1ng/g,测定精密度为2,86%和3.59%,回收率在96.5%-103.4%之间。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满... 目的: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测定亚麻酸、亚油酸中砷。方法:试样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结果:方法检出限为4.1ng/g,测定精密度为2,86%和3.59%,回收率在96.5%-103.4%之间。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靠,满足亚麻酸、亚油酸中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亚麻酸 亚油酸
下载PDF
美藤果及美藤果油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付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97,共3页
对美藤果及美藤果油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粗蛋白质、粗纤维素、总糖及淀粉含量分别为28.87%、24.92%、6.33%和4.15%;美藤果油相对密度(d2020)为0.928 6,折光指数(n20d)为1.482 2,酸值(KOH)为0.46 mg... 对美藤果及美藤果油的理化性质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粗蛋白质、粗纤维素、总糖及淀粉含量分别为28.87%、24.92%、6.33%和4.15%;美藤果油相对密度(d2020)为0.928 6,折光指数(n20d)为1.482 2,酸值(KOH)为0.46 mg/g,皂化值(KOH)为191.4 mg/g,碘值(I)为191 g/100 g,过氧化值为2.45 mmol/kg;美藤果油中共检出7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3.83%)、硬脂酸(3.09%)、油酸(8.39%)、亚油酸(38.11%)、亚麻酸(45.6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 美藤果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