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费严焰 刘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0期4-6,共3页
肿瘤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患者由于体内的组织细胞出现增殖情况,使细胞调控状态失去稳定性,最终引发肿瘤。肿瘤受发病部位、肿瘤细胞增殖范围等因素影响,表现的类型也不相同,并且存在不同的疾病症状反应,而肿瘤患者在治疗... 肿瘤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患者由于体内的组织细胞出现增殖情况,使细胞调控状态失去稳定性,最终引发肿瘤。肿瘤受发病部位、肿瘤细胞增殖范围等因素影响,表现的类型也不相同,并且存在不同的疾病症状反应,而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文章就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现状,并结合相应护理流程,分析集束化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中的效果以及重要性,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相应完善建议,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集束化护理 优质护理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多中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清婉 张治平 +5 位作者 高德培 张大福 谢锟 崔艳芬 代佑果 李振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619-625,共7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探讨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在治疗前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两家不同省份肿瘤医院从2013年6月~2020年11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根治性手术的312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评估,将所有的...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探讨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在治疗前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两家不同省份肿瘤医院从2013年6月~2020年11月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根治性手术的312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评估,将所有的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反应良好组和反应不良组。手动勾画每例患者图像病灶最大区域并提取2164个特征,经可重复性分析及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最终选出4个特征,利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另外,通过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预测新辅助治疗反应的价值。结果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上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反应良好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86(95%CI:0.679~0.894)、0.722、0.833、0.778,在验证集上分别为0.759(95%CI:0.656~0.863)、0.821、0.631、0.6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临床病理学因素不是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T影像组学标签可作为预测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一种新型生物标记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化疗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嘉鑫 闫志军 +8 位作者 刘宥苡 韩潇 栾利昆 李振辉 陈芸 徐开敏 张丽娟 张治平 代佑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846-2851,共6页
目的:探讨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EOX方案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50例cT3N0M0-cT4bN3M0期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EOX方案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50例cT3N0M0-cT4bN3M0期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的数据可用于分析,其中13例(28.9%)患者达完全缓解(CR),10例(22.2%)患者达部分缓解(PR),22例(48.9%)患者处于病灶稳定状态(SD),未出现病情进展的病例,疾病控制率(CR+PR+SD)达100%,客观缓解率(CR+PR)为51.1%。3个周期化疗后行D2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根治手术,39例(86.7%)患者达到R0切除,6例(13.3%)患者为R1切除。术后进行病理退缩分级(TRG),10例(22. 2%)完全退缩(0),6例(13. 3%)中等退缩(1),17例(37. 8%)轻微退缩(2),12例(26. 7%)无退缩(3)。化疗过程中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化疗期间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神经毒性、脱发等,其中恶心总发生率为84%,呕吐总发生率为44%,3、4级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为13. 3%。血液学毒性反应中,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57. 8%,3、4级白细胞减少为8. 9%。神经毒性及脱发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5. 6%与91. 1%,其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 2%与17. 8%。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手术R0切除率为86. 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4%。截止2019年8月,1年生存率为93. 3%。结论: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疾病控制率和病理反应率,可提高R0手术切除率,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通过个体化剂量调整,毒副反应可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前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下载PDF
奥瑞姆自护理论在胃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立胜 刘琴 《临床护理杂志》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胃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发癌症例数约1929万例,胃癌新发病例数108.9万例,占5.6%;新发病例死亡数约995万例,胃癌死亡病例数76.9万例,占7.7%[1]。近年来人们因生活习惯的... 胃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发癌症例数约1929万例,胃癌新发病例数108.9万例,占5.6%;新发病例死亡数约995万例,胃癌死亡病例数76.9万例,占7.7%[1]。近年来人们因生活习惯的改变,胃癌发病率不断上升,每年新增病例约41万例,胃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致死率位列第三[2]。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公布正式将癌症纳入慢性病范畴[3]。自护理论广泛运用于慢性病护理领域[4-5],该理论运用于癌症患者,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存质量[6-7]。2018年国家卫建委印发的《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对接护理思想”[8]。现将奥瑞姆自护理论在胃癌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为提高胃癌患者的自护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护理 奥瑞姆自护理论
下载PDF
四氢生物蝶呤促进胃腺癌发展及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5
作者 刘宥苡 王嘉鑫 +5 位作者 闫志军 吕煜 胡义波 石安华 陈芸 代佑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对BALB/c-nu小鼠MNK-45胃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NK-45,建立人胃癌MKN-4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BH4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BH4组给予BH4... 目的:探讨外源性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对BALB/c-nu小鼠MNK-45胃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MNK-45,建立人胃癌MKN-4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BH4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BH4组给予BH4腹腔注射(20 mg/kg),每天1次,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给药2周。给药期间记录肿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测量称重。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及D2-40染色程度,Western blot检测iNOS蛋白表达,Greiss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及ELISA法检测BH4含量。结果:BH4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P<0.001)。且BH4组肿瘤组织内BH4含量、NO浓度、iNOS表达及D2-40表达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BH4可能通过偶联iNOS导致NO合成过量,诱导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胃腺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蝶呤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胃腺癌 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胃腺癌表达特点及与淋巴管形成的关系
6
作者 王嘉鑫 闫志军 +4 位作者 石安华 刘宥苡 吕煜 陈芸 代佑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 目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胃腺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与淋巴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部外科78例胃腺癌并行胃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和D2-40蛋白的表达,分析iNOS与D2-4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iNOS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64.10%(50/78),D2-40阳性表达率为73.08%(57/78)。胃腺癌组织的iNOS、D2-4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腺癌组织中iNOS和D2-40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32,P=0.001)。胃腺癌组织中iNOS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较高中分化明显升高(72%vs 28%,P=0.041),iNOS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T分期和N分期越晚越高(P<0.05)。结论 iNOS表达在胃癌的淋巴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iNOS蛋白具有潜在靶向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D2-40 淋巴管形成
下载PDF
治疗前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多中心研究
7
作者 谢锟 高德培 +5 位作者 李清婉 张大福 崔艳芬 代佑果 李振辉 张治平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3期281-289,共9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2年8月—2020年10月两家肿瘤医院进... 目的:探讨治疗前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2年8月—2020年10月两家肿瘤医院进行NAC并行根治性手术的2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提取治疗前病灶的CE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进行独立的外部验证。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间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差异,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最终联合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参数构建性能最佳的临床-影像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动脉期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72和0.701。门静脉期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值分别为0.917和0.736。联合病灶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62和0.6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尚无进展期胃癌患者NAC后达到无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病理学预测因子。结论:治疗前病灶的CECT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NAC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该模型可作为无创的肿瘤生物学工具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新辅助化疗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不同淋巴结取材方式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刘宥苡 王嘉鑫 +3 位作者 吕煜 沈仕俊 胡义波 代佑果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10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精细分拣与区块分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按离体标本淋巴结取材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59例)、B组(57例)。A组采用精细分拣法摘取离体标本淋巴结;B组采... 目的比较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精细分拣与区块分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按离体标本淋巴结取材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59例)、B组(57例)。A组采用精细分拣法摘取离体标本淋巴结;B组采用区块分拣法摘取离体标本淋巴结;记录每组患者淋巴结取材所用时间、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转移性淋巴结数目。结果A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多于B组淋巴结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淋巴结阳性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N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取材耗时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标本采用区块分拣方法方便快捷,检出淋巴结总数达到评估病情标准,适合当前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取材
下载PDF
多关节内镜手控器械辅助纯单孔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
9
作者 代佑果 梁丙乾 +5 位作者 王嘉鑫 李梦恩 章瑜 魏荣涛 苏有橦 杨昌龙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2-382,共1页
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由于技术难度高, 目前仅在部分大型医院得到应用。多关节内镜手控器械(ArtiSential)模仿人手的关节构造, 钳口能实现360°旋转, 可有效避免常规腹腔镜器械的局限性, 更利于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本文介绍了一例... 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由于技术难度高, 目前仅在部分大型医院得到应用。多关节内镜手控器械(ArtiSential)模仿人手的关节构造, 钳口能实现360°旋转, 可有效避免常规腹腔镜器械的局限性, 更利于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本文介绍了一例采用ArtiSential的手术案例, 结合本团队开发的联合悬吊技术, 遵循优化后的手术流程, 成功完成了手术, 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远端胃癌 团队开发 手控 大型医院 手术流程 悬吊技术
原文传递
小肠和结肠异位并十二指肠悬韧带缺如一例
10
作者 张明雄 梁丙乾 +4 位作者 李梦恩 杨昌龙 魏荣涛 章瑜 代佑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0-981,共2页
小肠和结肠的异位以及十二指肠悬韧带的缺失是较为罕见的解剖变异,并且由于其未被腹膜后脂肪组织勾画出来,所以CT和MRI等影像学方式不易识别。十二指肠下段由于没有固定韧带,极易发生扭曲;进食后,由于食物的重力作用,小肠可能会出现屈... 小肠和结肠的异位以及十二指肠悬韧带的缺失是较为罕见的解剖变异,并且由于其未被腹膜后脂肪组织勾画出来,所以CT和MRI等影像学方式不易识别。十二指肠下段由于没有固定韧带,极易发生扭曲;进食后,由于食物的重力作用,小肠可能会出现屈折梗阻。本文分享1例小肠和结肠异位并十二指肠悬韧带缺如病例的术中所见,为临床诊治和手术操作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结肠 异位 十二指肠悬韧带缺如
原文传递
基于CT增强对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和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大福 代佑果 +2 位作者 杨光军 张治平 李振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597-604,共8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鉴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病理证实的MAF(14例)和GIST(39例)的CT表现。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和边界、强化方式、病灶内坏死、血管和空气、钙化等征象进行分析。测量长径(... 目的探讨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MAF)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鉴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病理证实的MAF(14例)和GIST(39例)的CT表现。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和边界、强化方式、病灶内坏死、血管和空气、钙化等征象进行分析。测量长径(LD)、短径(SD)、CT值,并计算LD/SD比值、强化程度。采用t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有意义的CT征象。当使用单一或多个CT特征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MAF多位于胃肠道外(χ2=10.437,P=0.001)、卵圆形或不规则形(χ2=9.192,P=0.004)、强化均匀(χ2=12.458,P=0.000)、病灶内无坏死(χ2=6.632,P=0.014)及强化程度低(静脉期增加CT值约23.9±8.2 HU)。当联合强化均匀和LD/SD比值诊断MA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97.4%。结论胃肠外肠系膜、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均匀强化、病灶内无坏死、LD/SD≥1.19、动脉期强期增加CT值≤22 HU、静脉期强期增加CT值≤31 HU等7个CT指标有助于鉴别MAF与G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系膜 纤维瘤病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两定点缝合胃悬吊下减孔全腹腔镜胃癌D_(2)根治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佑果 苏有橦 +3 位作者 王嘉鑫 吕煜 胡义波 韩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56,共1页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是胃癌微创手术的新目标。由于SILS操作器械与镜头之间缺乏三角定位,操作范围极为有限,不能期望助手过多的辅助操作,因此缺少更好的术野暴露方法。胃缝合悬吊作为清晰...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是胃癌微创手术的新目标。由于SILS操作器械与镜头之间缺乏三角定位,操作范围极为有限,不能期望助手过多的辅助操作,因此缺少更好的术野暴露方法。胃缝合悬吊作为清晰暴露术野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分享一例两定点缝合胃悬吊下减孔全腹腔镜胃癌D_(2)根治手术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器械 全腹腔镜 暴露术野 根治手术 术野暴露 辅助操作 操作范围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单孔加一孔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Ⅰ期胃窦癌 被引量:3
13
作者 代佑果 苏有橦 +4 位作者 王嘉鑫 胡义波 吕煜 韩潇 陈林波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237-238,共2页
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分腿位,气腹针脐周穿刺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加一孔(SILS+1)腹腔镜手术。采用胃大弯入路... 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分腿位,气腹针脐周穿刺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加一孔(SILS+1)腹腔镜手术。采用胃大弯入路,遵循肿瘤整块切除的原则,按照游离大网膜→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悬吊胃和肝→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胰腺上缘区淋巴结清扫→游离胃小网膜上部后缘→脾门区淋巴结清扫的顺序进行胃周淋巴结清扫手术,解除胃悬吊线。转向小弯入路,游离小网膜囊肝侧,继续游离胃小网膜上部前缘,再游离胃大网膜上部分。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十二指肠和胃,从单孔取出标本,重建气腹,行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重建消化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微创切除术 单孔加一孔 三角吻合
原文传递
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的胃癌围手术期化疗患者生存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丁学伟 郑志超 +35 位作者 赵群 翟刚 梁寒 吴欣 朱正纲 王海江 何庆泗 何显力 杜义安 陈路川 花亚伟 黄昌明 薛英威 周烨 周岩冰 吴丹 房学东 代佑果 张洪伟 曹家庆 李乐平 柴杰 陶凯雄 李国立 揭志刚 葛杰 徐忠法 张文斌 李其云 赵平 马志强 严志龙 郑国良 晏阳 汤小龙 周祥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3-412,共10页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围手术期化疗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辽宁省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全国33家医院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及手术+辅助化疗病例的真实世界资料。...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围手术期化疗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辽宁省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全国33家医院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及手术+辅助化疗病例的真实世界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胃腺癌,临床分期cT_(2~4)aN_(0-3)M_(0)(AJCC第8版);(2)行D2胃癌根治手术;(3)至少完成1周期的新辅助化疗;(4)至少完成4周期辅助化疗[SOX(替吉奥+奥沙利铂)或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接受过放疗;(3)资料数据不全者。将入组患者中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者纳入围手术期化疗组,将单纯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手术+辅助化疗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和减小选择性偏倚。结局指标为两组患者倾向评分匹配后的总生存时间(OS)和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OS定义为第1次新辅助化疗时间(手术+辅助化疗组自手术时间)至末次有效随访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PFS定义为第1次新辅助化疗时间(手术+辅助化疗组自手术时间)至患者首次影像学诊断进展时间或死亡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两组患者的OS和PFS。结果纳入病例2045例,其中手术+辅助化疗组1293例,围手术期化疗组752例。倾向评分匹配后,围手术期化疗组和手术+辅助化疗组各492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治疗前肿瘤分期、肿瘤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手术+辅助化疗组相比,围手术期化疗组患者的全胃切除术比例更高(χ^(2)=40.526,P<0.001),切除肿瘤最大直径更小(t=3.969,P<0.001),转移淋巴结数目少(t=1.343,P<0.001),侵犯脉管(χ^(2)=11.897,P=0.001)和神经(χ^(2)=12.338,P<0.001)的比例更低。围手术期化疗组和手术+辅助化疗组胃癌D2根治术后分别有24例(4.9%)和17例(3.4%)出现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5,P=0.367)。围手术期化疗组中位OS长于手术+辅助化疗组(65个月比45个月,HR:0.74,95%CI:0.62~0.89,P=0.001);围手术期化疗组的中位PFS也长于手术+辅助化疗组(56个月比36个月,HR=0.72,95%CI:0.61~0.85,P<0.001)。亚组OS和PFS森林图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女都能从围手术期新辅助化疗中获益(均P<0.05);45岁以上年龄(P<0.05)和正常体质量(P<0.01)患者获益明显,cTNMⅡ期和Ⅲ期患者有获益趋势或者显著获益(P<0.05);印戒细胞癌患者获益不明显(P>0.05);胃体、胃窦部位肿瘤获益更明显(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真实世界研究 倾向性得分匹配 新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 被引量:5
15
作者 代佑果 王嘉鑫 +7 位作者 张大福 刘宥苡 吕煜 胡义波 韩潇 栾利昆 刘琴 李振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云南省肿瘤医院胃与小肠外科收治的17例行经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云南省肿瘤医院胃与小肠外科收治的17例行经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的非梗阻性术后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方法为通过胃管肠腔内截流,同时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再配合经空肠营养管的肠内营养治疗。分析患者十二指肠瘘的愈合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全组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引流前及引流后第7、14天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引流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0±0.5)个月,2例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肠腔狭窄,3例存在烧心症状,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瘘 双套管 引流 治疗
原文传递
四氢生物喋呤代谢紊乱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16
作者 刘宥苡 代佑果 《医学信息》 2021年第18期32-35,共4页
四氢生物喋呤(BH4)是多种氨基酸代谢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其生物学活性涉及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神经递质合成等多个方面,是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分子。机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均有BH4的调控和参与。体内BH4水平变化会破坏代谢稳态... 四氢生物喋呤(BH4)是多种氨基酸代谢酶的重要辅助因子,其生物学活性涉及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神经递质合成等多个方面,是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的重要分子。机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均有BH4的调控和参与。体内BH4水平变化会破坏代谢稳态,导致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疾病。因此,明确BH4在不同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应,有助于发现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就BH4代谢紊乱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疼痛以及肿瘤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喋呤 心血管疾病 神经递质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